疯狂的石头观后感初中优秀范文
《疯狂的石头》里面的情节环环相扣,每一个细节及每一个时间点都是如此的恰好,因此造成了一系列的巧合。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疯狂的石头观后感,方便大家学习。
疯狂的石头观后感1
一块价值不菲的翡翠宝石,冥冥中维系着几个人物的命运。可以说,《疯狂的石头》在眼下的国内票房市场上,真的闪动着翡翠般的惊艳。
没有更多的商业宣传,倒有更多的好评。难痒一窥,让人惊喜。很多人都用此片以之前伍仕贤的《独自等待》相提并论,但明显的是,《石头》雕琢得更加精妙,其更加原创化、本土化的语言风格与国际化的大气剪接手法,融合成了一部类似盖·里奇似的黑色幽默影片,不得不说,这是一次国产电影创作和审查制度的与时俱进。
确实,像这样一部通篇捎带着粗口和社会矛盾敏感话题的黑色幽默,能通过审查是出乎国内影迷意料的事。影片从头至尾利用一种让观众倍感轻松的心态利落而不失巧妙地讲述了一个沉重的故事。那种分段式的故事间接,将几个相关人物的命运接合在一起,让观众以一种坐在上帝的角度俯视了这场人间闹剧,足可见导演对故事的掌控能力和编剧者的凌厉。的确,影片中的各个细节层出不穷地抛着一个又一个的幽默包袱,塑造了一个又一个真实典型的市井小民形象,讲究专业化的拙贼、讲究素质品位的贼头、被生活压得无以翻身的保安队长、嬉皮的国际大盗……都给观众以不断的共鸣和欢笑。我们可以从他们身上找到自己和周围人的影子,人与人在现实社会中的空虚和虚伪都在他们身上得到了一个立体而集中的再现。观影的过程中,人们笑声不断,那都是发自内心的大笑,里面有嘲讽,有挖苦,也有辛酸。看着几个为生活所迫的市井小人物无奈地被欲望所左右,被命运所玩弄,那种心情,就好似在重审自己走过的生活,很大程度上,观众的笑声里都是由衷而真诚的自嘲。
这种自嘲,让我们轻松,让我们踏实。
当一切恩怨看似化了的时候,主人公把那块货真价实的翡翠扣到自己印堂上的刹那,他笑了,笑得那么坦然,那情景好似一尊终于修成成果的菩萨。然而呢,生活总是不断地制造命运的续集,没人知道明天的生活将如何上演。
导演宁浩给我们带来一场璀璨而沉重的生活秀,其为大家不断称道的技巧和功底携带着影迷们的口碑,定会在圈子里愈加传诵,他已经让中国低成本电影潇洒地扬眉吐气一回。而微笑着、叹息着走出影院的我们,又何时能在自己的圈子里修成正果呢?
靠,活着就是那么回事,谁知道呢!
疯狂的石头观后感2
在暑假里,我看了《疯狂的石头》,里面有一段情节深深的映在我的脑海中,至今还记忆犹新。
有一个提着皮箱的人,刚下飞机在路边等车。突然一个人冲过来蒙住他的眼睛,问道:“猜猜我是谁?有三次机会,想好后再回答。”被蒙住眼睛的人说:“先生,我想你大概是认错人了。”“还有两次机会。”被蒙住眼睛的人想:这个声音这么的陌生,他肯定认错人了。被蒙住眼睛的人放下皮箱,与此同时,有一个过来提走皮箱,拦了一辆的士走了。被蒙住眼睛的人说:“先生,你真的认错人了,请你把手拿开。”“好的,我放开,你不能偷看。”放开手的那一瞬间,蒙住他眼睛的人不见了。他正要提皮箱,这时才发现皮箱不见了。
在日常生活中,有时一个很随意的动作,性质居然是大相径庭,一个是为了窃取东西,一个是为了保护幼小的心灵。这使我懂得了:我们的世界并不尽善尽美,正义有时也未必完全理性,邪恶有时也未必不能情有可原。谎言有时会骗人骗己,谎言有时也很美丽。
听听新闻,看看报纸,那些耸人听闻的事情并不鲜见。有的官员本来是两袖清风,因为自己的贪念,他们将自己推入了深渊;有的不良少年本来是品学兼优,却也因为经不住花花世界的诱惑,而一步步走向堕落。而他们,本来都不想这样的,只是因为一念之差,因为在一瞬间失去了管束自己的毅力,而断送了自己的前途。
回想我们学过的课文《许仲平义不苟取》,我们也能感觉到,一念之差,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许仲平“暑中过河阳,渴甚”,面对“道有梨”的诱惑和“众人争取啖(吃)之”的影响,居然能“独危坐树下自若”,仿佛丝毫不为所动。难道他不想在骄阳下吃个梨解解渴吗?难道他不吃也不会难受吗?不,都不是。他可能一次一次的与自己做心理斗争,可能几次想伸手去摘梨却又缩了回来,几次有了这样的“一念”,却没有造成“差错”,只因为“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
所以,在错误发生之前,我们就应该管好自己,不让一念之差使自己受伤——多想想“吾心有主”吧!
泰戈尔曾说:“蜜蜂从花中啜蜜,离开时营营道谢。浮夸的蝴蝶却相信花是应该向他道谢的。”当我们与他人是互利关系的时候,双方都应提出感谢。地球无私的为我们提供住所,让我们孤独的心有个家;地球热忱的为我们提供能量,让我们饥饿的胃快乐起来。我们以高速度的发展回报以地球,让那颗付出的心得以收获。
朋友、家人和身后的每一个人都是支持的力量,自信的后盾。他们毫无怨言的用爱温暖着我们成长的心,用行动鼓励着我们稚嫩的心。“谁给我一滴水,我便回报他整个大海。”这是华梅所说的名言,正与中国的老话“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遥相呼应。如果,在你遇到困难的时候,你身后的人伸出援助之手帮你一把,你应该以十倍的感激去帮助他。 你可知道,每一株花每一棵草都是一颗颗稚嫩的心灵。当你残忍的扼杀了这些渴望生存的心灵的时候,你的心难道不在滴血吗?可是如果你拯救了这些心灵,你是否敢到愉悦呢?侵犯他人的生命权,上帝是要惩罚你的!
所以,当你心存感恩的心去拥抱整个世界,当你心存感激的心去报答整个世界的时候,人间真谛就在你的身边。
今天去舅舅家。几年前,我在舅舅家什么都不怕,要吃要玩无拘无束。而现在,他们虽然热情,却少了份纯情,多了份隔阂,客气得把我当成了外人。我也只能正正经经地说话,正正经经地吃饭,正正经经地看电视。突然怀念那没大没小毫无顾忌的大呼小叫,怀念那挑肥拣瘦狼吞虎咽的吃东吃西,更怀念那横七竖八没规没矩地躺在床上不停地更换电视频道……他们让我别拘束,但我儿时的心态却一去不复返了。
我开始感叹童年不再,叹息童年时的天真与单纯不再,叹息拥有时不懂得珍惜……抱着玩具徘徊在儿时曾留下欢笑的地方,呆呆地沉浸在童年的回忆中不愿醒来。 暑假要结束了。有了开始,当然就有结束。开学了,我就又升了一个年级了,初3了,时光飞逝,光阴如梭啊……我们总是要成长,慢慢一步一步地走。又和老师同学在一起了,真好。
开学了,我要学习更多的东西,更多地认识这个世界,更好地认识这个社会,一切既有趣又好玩,但是同时有好多作业,好多看不完的书。但是上学还是很好的,喜欢开学,喜欢在学校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一起玩……
知了也睡了,安静地睡了,忙碌之余,感受这宁静的夏天,这迷人的夏夜,享受快乐而简单的暑假生活,享受着,享受着……回忆着,回忆着…… !”“耶!减肥成功!”我欢呼道。
原来只要能坚持,减肥一定也会成功。
疯狂的石头观后感3
今晚自己一个人看了一部喜剧《疯狂的石头》,为了有电影院的气氛,特地把灯关了,营造了电影院的昏暗氛围。这是一部很早之前的电影,名气很大,也很经典。老早就听过这部电影的大名,但是没有看过。很少有这样的时刻,不用急着去学什么,不怕虚度时间,就这样找一部想看的电影,自己静静的看完,然后有所感慨,再把所思所想记录下来。其实我很少写观后感,无论是看书还是看电影,亦或者是去旅行,所思所想每天都在脑袋里萦绕,书籍和电影中的意义,旅行的感受和心情,我不是很习惯用文字的方式记录下来,但是往往回想起来,依然想法很多,感受很多。或许是因为我本身就是一个经常回忆,经常思考的人。但是不习惯用文字记录,或许是因为觉得自己的文字表达亦或者是总结总是不够精辟到位。所以一直没怎么写过这类东西,本来就很想写点东西,把脑袋里的东西理一理,用生涩的文字和没有技巧的写作方式,把这一切记录下来。
《疯狂的石头》里面的情节环环相扣,每一个细节及每一个时间点都是如此的恰好,因此造成了一系列的巧合。一群人为了一块翡翠,各怀心思。厂长儿子为了女人,掉包翡翠,普通小偷费劲了力气,却把拿到手的真翡翠去换了展览厅的假翡翠,国际大盗为了完成最后的偷盗工作,结果把自己的雇主给杀死了。每一行的工作做到了极致就是专业尽职,国际大盗工作方式专业,讲究行业诚信,费尽无数精力,一定要完成偷盗工作,把物品交给雇主。展厅展着真翡翠,展厅保安却依旧苦苦寻找假翡翠,最后不知情地把真翡翠送给了老婆。
一系列啼笑皆非的巧合事件又似乎又隐隐再透露着什么,或许是想表达,古董、翡翠、玉此类东西,在不懂行的人眼里,真真假假难以分辨,完全靠意识判断。电影中,保安发现有人动过翡翠,看监控发现是厂长儿子掉包了,他就一心认为展览厅的是假的,完全不知道小偷已经把真的换回来,假的拿走了。保安心里以为展览厅的是假的后,整个人都是懵的,之后各种慌乱和惶恐,拿回了自以为是真的其实是假的翡翠后,终于送了一口气,终于安心了。所以这一切的心理变化完全是意识导致的。这多像生活中的我们,自以为别人在议论你,自以为别人在针对你,自以为。。。。结果都是自己心理作祟,然后自己的行为就会按照你的意识被限制被约束,其实一切都是自己的心。就像有个故事是这样的,小姑娘很自卑,认为别人都嫌弃自己不漂亮,有一天她戴上了橱窗中心仪的发夹,她觉得自己美极了,一天都很快乐,觉得大家都对她友善了,她也变得开心多了,与大家相处愉快,等晚上回到家,她才发现她的发夹其实早就没在头上了,是早些时候掉了,其实这一切都是她的意识。意识确实能决定一个人的行为,所以才会有自信,自卑之分。
《疯狂的石头》的大结局喜剧但又圆满,大boss设了一个局,想聘用国际大盗偷走属于厂长的价值昂贵的翡翠,逼迫厂长破产,无奈卖掉工厂。其实大boss看上的不是工厂,而是工厂占据的这片土地,他计划在土地上盖一栋公寓。如果大盗顺利偷走翡翠,他不仅能低价收购工厂,还能得到翡翠的价值,确实是笔超级划算的买卖。然而现实不能那么如意,大盗没偷到。大boss一定不会料到,自己聘用的大盗为了尽职尽责完成偷盗任务,却意外把自己杀死了。最后普通小偷意外死的死,坐牢的坐牢,最后被关在下水道好几天的小偷也落魄到直接敲橱窗抢面包。这个电影最后的赢家是谁呢,应该就是有点抱负但境遇却不如意的保安吧,巧合下擒住了国际大盗,受到了表彰。
黄渤是一个我挺喜欢的演员,都说他情商高,人好。确实,人格魅力大大高于颜值,所以他就证明了颜值也不是那么重要。这部电影应该是他还不算很有名气的时候演的,我猜或许是默默努力了很久他才拥有了个这样一个丑角色,他演的角色确实丑到家了,但又很真实,很有底层人民的模样。他在下水道爬了好几趟的戏,能看得出来是很累很累的戏,真实的拍摄情况应该是演了好几遍,爬了好几遍,在一个狭窄的空间,要用爬的前行,真的很辛苦。这样一个角色,或者就是他这样的没有颜值的演员,只能拼只能苦。还有最后一幕,他嘴里咬着抢的面包,被店员追着跑的模样,又可笑又辛酸。在我看来我看到的更多的是辛酸,不仅是他这个角色落魄的辛酸,更是对他这个演员很拼地演戏的辛酸。如果是前几年我看的话,应该是会看多更多的是可笑,扮丑搞笑喜剧的情节,但喜欢黄渤这个踏实人好又努力的演员后,看到更多的就是他在努力他在拼的过程。这几年他大火,50亿影帝,及综艺节目的风生水起,自导自演的处女作电影叫好又叫座,确实让人觉得很踏实很努力,是个让人心生敬佩的演员。
不知不觉竟然写了这么多。纯属自己的碎碎念和瞎比比,不指望别人阅读点赞,不需要让大家检验,没有压力没有技巧的把想说想到的东西都记录下来的感觉真的很放松。豆瓣将会成为我的电子版日记,哈哈哈哈哈哈,以前初高中的自己,写了一本又一本日记,很珍贵的,现在的自己又懒又不愿意花很多时间动笔,就用这种方式吧。也很好,这将成为我的一个秘密基地,可以把想说的想吐槽的都写下来,不像微信朋友圈,维系的是个形象,又要顾虑有很多不熟的微信好友,微博又有一些以前的同学关注,不够秘密。
疯狂的石头观后感4
最深感受:镜头剪接制造的黑色幽默:石头其实没疯狂;疯狂的只是这些迷茫的人们。
在这部电影还没有开始上映的时候,形形色色的造势运动开始了。从网络到媒体,一造再造。类似什么中国喜剧电影未来的希望诸如此类的观点在我看这部电影的之前已经根深蒂固地盘踞在我的思想了。
的确,造势运动是必要的,毕竟很多的人都是因为造势运动的水涨船高才那么心急地想看这部电影,可是当造势运动把电影的高度推到一个太高的程度的时候,看完电影的人们会有一种非常严重的失望感。
如果之前不是那些潮涌而来的造势,也许,我看完这部电影也就成了新的始作甬者了。然而,因为轰轰烈烈的造势运动,这部电影看完,只能让我们不由自主地失望了。
不是因为电影不好,而是电影没有能够达到我们所期待的那个高度。而造成这种后果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前面过于猛烈的诱惑了。
在我看来,这是一部很优秀的电影,而且是一部被造势运动扼杀的优秀电影。
失望,终于在看完电影的时候彻底地把我击溃了。说到黑色幽默,如果说这部电影就是中国喜剧电影未来的希望的话,我宁愿选择01年冯小刚的那部《大腕》,纵然不是很好笑,可是至少在布局上形成了一种极致的讽刺。
然而,看电影总应该多少更客观一些。抛开这些造势运动的话,我想说,这其实还是一部优秀的国产电影。如果把宁浩仅仅当成是一个传统的导演而不是什么中国电影未来的希望,这部电影已经难能可贵了。
在我看来,是那些风起云涌的造势运动扼杀了这部电影,也扼杀了《疯狂的石头》里的这个宁浩。为什么要让我感到失望呢。这本来应该让我感觉到惊喜的电影才对呀。
说回电影本身。宁浩是一位很努力而且很有天分的导演。比如在朋友非常反感的所谓累赘的那个开头,恰恰是我最喜欢这部电影的一个部分。
一件事用了三个角度来说明白,朋友说其实这部分不应该述说得如此拖沓。因为反复。
据我所知这种手法在文学作品里尤其是小说里会经常被用到,而在电影里却似乎不那么常见了。就算有,似乎也不曾有过这么长的一个篇幅来如此幽默地表达。
而且这一整段表述的仅仅只是一件事吗?我看不然,这一段讲的是三个故事甚至不只三个故事。首先是谢小盟在缆车上追女孩子;其次是道哥一伙打着搬家公司的旗号偷窃;还有就是包世宏偷偷用厂里的汽车学开车;另外还有收购公司助理在收购不成后对着墙壁泄愤;最后才是撞车的把这一切联系到了一起。
朋友看到的是撞车,我看到的却是撞车背后的那些。有什么办法把以把这么多的资讯如此密集而不让人感觉拥挤地安排在这么小的篇幅里呢。朋友说的那种所谓的累赘,在我看来反而是非常简洁而精练的。
这一段几乎交待了后面整个故事里最重要的几个人物的性格特征和背景。这一段其实是非常精练而重要的。如果没有这一段的话,后面部分可能要用更长的篇幅来说明这些。
当然片子后面撞车的那段重复用的这种手法看起来要比这一段逊色得多了。不论是重复的必要性还是片段本身所释放的张力来说,那一段都像是创作者本身的那种对于某种技巧的过度的迷恋。
一个导演能把最多的资讯集成到最简洁的方式表达出来,那么这个导演应该已经是成功的了。在这方面的宁浩显得相当出色。
为什么我说这是一部优秀的电影呢。因为宁浩。一个好的导演不一定能拍出好的电影,而没有一个好的导演是绝对不可能拍出一部好的电影来的。
这部电影的剧本应该不是那么好的,毕竟这个故事充满了太多太多的偶然性,黑色幽默过足了瘾的时候,谁又能相信这部电影背后所讲叙的故事的真实性呢。当然也许我们要的并不是所谓的真实性,可是一部电影如果让我们觉得真实而感人的时候,那么这样的电影是不是会更出色一些呢。
这也就是我为什么会选择那么多年前的《大腕》作为中国喜剧电影的希望而不是这部《疯狂的石头》的原因了。毕竟在某种程度上说,《大腕》里的故事发生的概率要比《疯狂的石头》高很多。纵然那也并没有真实性可言,可是至少那有可能性。
黑色幽默出现在高概率的可能性里要比仅仅的黑色幽默高明得多。
所谓疯狂,翡翠只不过是一个无辜的载体罢了。不管是躺在展览厅里那些光彩夺目的灯光下面,还是被包世宏不知所谓地戴在他女朋友的脖子上,石头也罢,翡翠也罢,其实都是一样的无辜。
不是有句古话说:“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吗?匹夫的确无罪,可是璧呢,不也是一样的无辜吗?有罪的只是那些疯狂而贪婪的人们罢了。
翡翠作为一种绿色而剔透的石头,其本质也依旧还是石头。永远安静,永远朴实无华。只是因为人们赋予了它的那种价值观点让它变得珍贵,抛离了这种人为的观点,其实翡翠一样一文不值。
电影里似乎也想告诉我们这个道理,看电影的过程中我一直在想这块翡翠最终会是以一个什么样的方式谢幕,只是我怎么也没有想到,翡翠最终被洗尽了铅华,跟所有的赝品一样成了真正的赝品戴在一个小女人的脖子上,从此就在厨房的油烟里度过了以后的岁月。
也或许这没什么可想不透的,毕竟这原来只是茅坑里的一块石头罢了。可以在一个女人胸前摇摇晃晃地过一辈子,也许就是这块翡翠在茅坑时代里最美好的一个梦想了。
来自平寂;终究也归于平寂;中间这如许繁华只是一场梦,梦醒了之后,一切是否只能依旧。
或许说,这只是一种缘罢了。入世是缘;皈返也是缘。穿过了这些疯狂的繁如夏花的表象,也许其实只是一个黯然的禅理罢了。
在我看来,因为这样的基调,看起来这部电影变得像是一部悲剧一样的凄凉。像包世宏的前列腺,总是撒不出的尿是那么的哀怨。而最后终于可以畅快地在尿兜前大笑的时候,这样的大笑如何不凄凉呢。
大笑需要一个很漫长的悲哀的求之不得,最后终于得之的时候,那种大笑跟在战场上大战三百回合之后两军只剩下自己一人时那样的悲凉和孤独。很多时候不停地挣扎,最终我们才发现,其实我们最想要的不过是那些最平常最平淡的一切,这时候我们看着身边倒下的战友和曾经的那些敌人,多少人可以感觉到那是一种真正的畅快。在包世宏患前列腺炎之前,他怎么也不会理解,可以畅快地站在尿兜前张扬地左摇右摆绝对是一种难得的幸福。反思前事,其实那是一种很悲凉的感觉。
还好,我还算身体健全,可以在看电影的时候哈哈地干笑几声,末了责骂一下那些造势运动者。而不用忍着,或者想骂又骂不出来。
这是一部这样的电影,茅坑里的石头翻身把歌唱,疯狂的人们用一种不合弦的和音唱着自以为高吭的歌。其实剔除那些和音,主唱的声音是很好听的。
而其实我是这样的一个人,我在无聊地看电影。看完电影后总习惯啧啧几声,然后睡去。
晚安,所有疯狂的石头。晚安,所有疯狂的人们。
来自平寂;终究也归于平寂;中间这如许繁华只是一场梦,梦醒了之后,这一切的确只能依旧。
或许说,这只是一种缘罢了。入世是缘;皈返也是缘。穿过了这些疯狂的繁如夏花的表象,我终于明白,其实这真的只是一个黯然的禅理罢了。
疯狂的石头观后感5
看过了同一个故事演三遍的《英雄》,看过了主角生命力赛小强的《十面埋伏》,看过了“人不能无耻到这种地步”的《无极》,昏昏欲睡的眼睛终于为之一振,这部“疯狂”的电影带给了我们一种久违的纯娱乐的精神盛宴。
像《疯狂的石头》这样的小成本电影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出现在主流媒体上了,我们看到的都是动辄2、3亿元的大手笔,而《狂石》的总体投资可能都不够某些导演瞥一眼的。而就是这——一部没有金戈铁马,没有故弄玄虚的平民电影,完全战胜了观众的感官神经,让大家在茶余饭后多了一份谈资。
整体看来,《狂石》给观众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其巧妙的故事架构和精炼的叙事手法,它能让每一个智商正常的观众了解这部电影所要叙述的事情。再加上精妙的配乐和没有一丝拖泥带水的剪辑,构成了《狂石》的全部成功要素。
我承认《狂石》抄袭了某些欧美电影经典的创意,但其并没有原封不动的照搬过来,而是融入的中国自己的元素,自己的色调。比如第一场追逐戏,就是在极具中国风格的古建中,配以紧凑的锣鼓点把一个个快速闪动的镜头串联在一起的,给人一种“天桥乐,看大戏”的直观感受,似乎没有一丝一毫的多余胶片被浪费。还有就是《狂石》不像某些电影从溪边战至大漠,从盛夏打到飘雪,其并没有使用过多的场景、过多的时间来叙述这件疯狂的事情。我们看到的就是在一片小小的城区和几天的时间内完成的故事,其中像关帝庙、庙前的路口和那一墙之隔的两间客房都是一些重要转折点的发生地。这样的手法使得观众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电影本身上,而不是去欣赏“美丽的人造风光”。而就算是再少的场景,镜头的运用也没有丝毫的马虎与应付,即便是那个破旧的厕所,拍出来的画面也相当有味道(此味道不是气味的味)。
在导演精心构架的90分钟内,你脑子不会有一分钟多余的停歇,此时发生的小小事件(哪怕是掉落的半罐可乐)都是为后面的故事所铺垫的伏笔,甚至贯穿更个电影。每个人物、每个事件、每个转折都没有任何的浪费、任何的遗落。看似凌乱,但却都能构成一个完美的整体,并且很好的摩擦出喜剧的火花。
也许《狂石》没有《甲方乙方》、《大腕》等黑色幽默电影来的有趣。甚至有人说这部电影过于荒诞(说这话的人肯定没看过小日本的《地狱小僧》、《牛头》等BT电影,那才叫真TM的荒诞呢)但不可否认的是它将是国产电影前进道路上一个新的起点。
最后我想说的一点是,那些已经“四海扬名”的中国导演们,靠拼特效你们是拼不过工业光魔与梦工厂的,拚投资你们不及《魔戒》零头的一半,拚剪辑?拼道具?拼演技?算了吧,你们往日的辉煌不过是那几篇描写中国落后与黑暗面的讨巧电影,去博得洋人的好奇心罢了。你们这些土生土长的中国导演是在为珀林、东京、嘎纳这些电影节拍戏,只有那些无门无路无钱的年轻导演在为中国老百姓拍电影。我宁愿花500元去买一盒《魔戒》精装,也不愿意在小摊上花8元买一张垃圾《无极》或《十面埋伏》,因为你们娇柔造作,因为你们缺少了真实的人性心灵描写和深刻的思想表达。你们在用精妙的视觉感官去掩饰你们内心思想的贫乏。
我想世界各大电影节奖项设立的初衷都是挖掘更好的电影题材,鼓励导演们去努力拍摄更好看的电影,而你们却将这些良好的初衷扭曲了。当有一天,导演们不再为名声、金钱这些“仿佛天边的浮云”的物质去拍摄时,中国的电影才真正有了看头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