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维特的烦恼观后感初中优秀范文

醒婷 1158分享

《少年维特的烦恼》讲述的是一位才华横溢、热爱自然的青年维特独自一人到青山幽谷、晨曦暮露的小山村,他尽情地沉醉于这梦幻般的自然景色中,怡然自得。你是否看过这部作品?看完之后你有什么感想呢?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少年维特的烦恼观后感,方便大家学习。

少年维特的烦恼观后感1

这本书的故事很简单,叫维特的少年爱上了名花有主的女主,爱而不得,以死终了。对维特这一痴汉用如此决绝而极端的处理方法来解决三角恋,歌德实则在“八月十二日”这封信中讲得非常清楚,这一章也是全书我最喜欢的章节,在观点对立中讨论认识的片面性与人的局限性。尽管它表面看似跟主线没有关系。换位思考,发人深省,精彩!

主流读后感集中在阶级与时代的大命题,不再赘述。在这里,我想讨论的是歌德抛出的另外一个问题——灵魂伴侣对婚姻的危险性。

第一种情况——金岳霖说君子坦荡荡,即使对方结了婚依旧可以继续做灵魂伴侣,有纯友谊(然而我并不认为林徽因把金岳霖当作灵魂伴侣)。

第二种情况——逼宫转正。在狗血的社会新闻中屡见不鲜。

第三种情况——维持表面的平静,形式婚姻。

单纯走肾的三角关系其实安全系数最高,在达成共识的基础上,要肉给肉,要钱给钱,目标明确。但这种关系隐性风险高,因为情感会转变,欲望会滋生,从《爱情灵药》到《不求回报》,再到《Friends with benefits》……作品太多了。一旦有一方想要更多而另一方不想,事情就会变得很麻烦。

那么,走心的三角恋呢?

男一号维特,在得知女一号夏蒂已订婚的前提下依旧对她一见倾心,深入交往后发现彼此对知人论道息息相通,情感达到灵之共鸣。夏蒂成婚后,维特对她的爱慕只增不减,从一开始只求日日见君逐渐动心起念企图占有,“做我的妻子”,甚至“希望艾尔伯特去死”。但维特坚持以君子之道待之,单单亲了一口,拉了拉小手,就觉得罪恶深重,加之反复被占有之心蹂躏,惶惶不得,最后选择自杀。

而夏蒂又岂能独善其身,潇洒抽离,她发现与此同时她也爱上了维特,但伦理束缚她不能背信弃义。被介入的艾尔伯特对维特从热情到淡漠,后来冷暴力胁迫夏蒂早做了断。

真爱之艰难,是当你还在深爱的时候强迫自己不爱或不能爱。维特选择死了算了,而维特的死也成为夏蒂与艾尔伯特彼此婚姻中的一根刺,拔不掉,但碰到就会痛。

灵魂伴侣的杀伤力,歌德用维特的故事告诉我们——致命诱惑。

年维特的烦恼观后感2

近日,借着假期的闲暇,我阅读了德国作家歌德的着作《少年维特之烦恼》。闭上眼,主人公维特的形象立刻浮现在我的脑海中。想着维特的故事,不禁使我思绪万千,心中有太多的话儿想告诉这位悲情的少年。

《少年维特的烦恼》讲述的是一位才华横溢、热爱自然的青年维特独自一人到青山幽谷、晨曦暮露的小山村,他尽情地沉醉于这梦幻般的自然景色中,怡然自得。这种惬意的日子没过多久,维特在一次舞会上认识了一位年轻美貌的姑娘绿蒂,并深深地爱上了她。可谁也没想到绿蒂竟然已经订婚了,她的忠诚使她无法将自己的爱情献给维特。这无疑是给热恋中的维特一个沉重的打击,一系列的烦恼也随之而来,他只好告别绿蒂,不舍地离开了。

歌德描写了维特跌宕起伏的感情波澜,在抒情和议论中真切、详尽地展示了维持思想感情的变化,将他个人恋爱的不幸放置在广泛的社会背景中,对封建的等级偏见、小市民的自私与守旧等观念作了揭露和批评,热情地宣扬了个性解放和感情自由。

看完了这本书后,我很同情维特,也很理解他为何如此烦恼。但同时,我也懂得了一个道理:在生活中,我们无论遇到了什么烦恼,什么挫折,都不能像维特一样选择逃避,人生的道路不可能都是平地,不可能都布满鸟语花香,我们绝不能跌一跤就说没路好走,就放弃。生活中,我们无法回避挫折,只能面对。重要的是在挫折中能坚持到底,永不言弃,直至击败挫折。

所以我们要勇敢面对生活。维特,他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少年维特的烦恼观后感3

这是我在高中的时候读的一个作品,那个时候的我喜欢看小说,读过这本书之后我被带到了一个及其悲伤的世界。这本书是以歌德的一次爱情经历为原型,歌德曾在一个舞会上认识了一名叫夏绿蒂·布夫的法官的女儿,并且深深地爱上了她,但夏绿蒂是他朋友的未婚妻,这无法拥有的爱使他痛苦不已,也曾试图结束生命来求解脱,最后他选择了离开这个伤心的地方。世界上总是有很多相同经历的人,离开后不久歌德就收到了自己的朋友因爱上友人之妻而自杀的消息,相同的情感与遭遇让他深有感触,这也是他写这本书的灵感来源,于是在仅仅一个月的时间里完成了这部书信体式的情感细腻的悲剧小说。

故事的主人公维特,是一个才华横溢的德国进步青年的形象。他有理想,有才能,他渴望自由,但当时社会中的种种现实让他难以容忍,他感到孤独,愁闷。在跟绿蒂相识之后,他从绿蒂身上看到了质朴纯真的品质,便将无限的热情投入了进去,但那是绿蒂已经订过婚,封建的思想让绿蒂忠诚于她的未婚夫,她无法跳出那个平庸的生活圈子,这使得维特完全陷入了绝望。在此以后维特完全被痛苦所包围,在这个禁锢思想的的社会当中完全迷失了自己。最后维特选择了逃避,他选择了结束自己的生命来结束痛苦的延续。

读完了这本书后,我很同情维特。维特的绝望与痛苦,一方面是社会思想封建所致,另一方面是维特的性格使然,他生性向往自由,性格张狂,富有才华,却也无处施展。他的自杀也是一种精神的反抗,控诉了社会对于年轻人的压抑。故事的最后他举枪自尽,但我却不赞同他的做法,遇事选择逃避实在不是我们应该做的。生活中我们会有很多无法回避的挫折,那我们就勇敢面对它,战胜它!这,才是正确的选择!

少年维特的烦恼观后感4

在苏尔海姆,维特结识了很多人,大人和孩子。那些天真无邪的孩子们信任他,愿意把各种各样的事都讲给他听。孩子们的热情,他们表达各自需要时那种天真坦率的表情让维特尤其感到高兴。他觉得在尘世间只有儿童的心离他的心最近,并认为“每天像孩子一样过活的人是最最幸福的人”。每当他在一旁注意孩子们,通过一桩桩小事发现他们有朝一日必定会具备的一切美德和力量的萌芽,每当他从执拗之中看到孩子们未来性格的坚定和倔强,从任性看到他们今后应付人世风险时的轻松自如与达观幽默时,他便会感到这一切在孩子身上是如此完整,“并未被人教坏而变质”。维特认为在孩子身上所具有的天真应该成为大人们学习的榜样。他觉得自己在孩子们身上能够得到更多的欢乐,认为“对待孩子,应当像神对待我们似的”。这种对童真状态的留恋正是维特的本性所在。

维特所追求的是人的自然天性的解放,但是,他所置身的社会环境却是一个腐朽、顽固、庸俗、鄙陋的黑暗现实。环顾四周,维特找不到一位志同道合的知己好友,他深深感到自己的孤立无援,但又无力改变什么。在C伯爵组织的宴会上,他们交头接耳地议论着维特,对维特的到场深感不满。维特对此深感气愤,最终迫于压力不得不推出宴会。他的才能为他找来的是非议和践踏,而这一切只因为维特放弃了等级的偏见。

就在维特感到闷闷不乐,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时候,他在一次乡村舞会上结识了贤淑、善良的绿蒂。绿蒂的出现仿佛在他面前了一扇希望之门。在与绿蒂的交谈中,维特发现绿蒂很有个性。维特认识到:绿蒂正是他苦苦寻找的知己。自爱她身上维特感到心灵的沟通的快乐,他想:“我能在她身上找回我的世界”。绿蒂纯洁的黑眼睛,生动、富于魅力的双唇和清新、闪烁着无邪气质的脸颊迷住了维特的整个身心。他认为绿蒂是他在丑恶的社会中发现的真正的美,是他在绝望、冷酷的现实中发现的灿烂希望。

在维特看来,绿蒂是质朴、纯真的人的自然本性的体现,是他美好理想的化身,与是他便对她寄予了全身心的热爱和崇拜。然而,现实是残酷的无情的。绿蒂早已有未婚夫阿尔贝特。是‘阿尔贝特是维特的好朋友,为人虽然平庸但却十分善良。在世俗的沉重压力之下,绿蒂虽然内心深爱着维特,也很同情维特在现实中不幸的处境,但她无力挣脱平庸的生活圈子,更无力维特采取反抗行动,走上反叛家庭的道路。她宁肯屈服于世俗而牺牲美好的爱情与理想。爱情的'失败再一次让维特陷入了绝望的境地,他的理想再次遭到重创,他重新论到了无边的黑暗之中,孤独无助。

当然在维特身上有着无法避免的先天性致命弱点。他憎恨周围死气沉沉的生活环境,对理想充满了热情,但是一旦理想受挫,他便会坠入绝望的深渊,无力自拔。他的愤慨仅仅停留在孤独的伤感这一层面,要不就是想用锋利的刀子捅进自己的心坎,割破自己的血管,就此死去;却无力采取行动改变现实。

少年维特的烦恼观后感5

我初读此书是在小学,只记得当时把这本书当作了一本言情小说,觉得看了很没劲,印象中一直是维特在抱怨,似乎他的烦恼是挺烦人。但十多年过后,当我再次翻开这本书,闻着书香重新回味时,我突然意识到以前的思想是多么的单纯,认识是多么浅薄。以下便是我现在对这本书的一些感受的记录……

维特的日记中,开始几天的几句话让我很有共鸣,也认识到他是个很单纯的人,一个有思想的人。他在1777年5月4日的日记中写到:“我不会再像往常那样反复咀嚼命运赐予我们的点滴不幸了;我要享受眼前,过去的事据让它过去吧。”可见,他对自己的人生是有过思考的,也是有理性的认识的。让人感觉不到像这样的能认识到这一点人生哲学的人居然会最后选择自杀,来结束自己的生命。这句话也让我想起泰戈尔的一句话:如果你因错过太阳而流泪,那你也错过群星了。说的很值得品味,尤其是在在遇到一些不幸(自认为的)时。

在他后几天的日记中都有记载他十分向往大自然,愿意居住在小镇上;厌倦都市喧嚣、嘈杂。他一直在想象自己“躺在涓涓溪流旁,倒卧在深草里,贴近地面,观赏千姿百态、形状迥异的细草”,“门前便是一泓清泉,泉上有短墙护围,高耸的树木遍布四周,绿荫如盖,清爽宜人”,一直在憧憬那种田园式的理想化了的生活。他认为唯一能使他的心灵获得平静的,就是小镇周围的优美动人的自然风光。在小镇居住的那段日子里,他常常流连大自然的美景之中,忘记时间、忘记了自己以及周遭的一切。他常躺在淙淙流泻的小溪旁那高高的草丛中,仔细观察泥土中千差万别的小草和种各样的小昆虫,用心聆听大自然万物所发出的天籁之音。只有在这时,在与大自然接近的过程之中,他才感到喜悦、幸福和平静。维特深感自己在大自然面前的笨拙,他想画下眼前的景色,却觉得自己失去了绘画的能力,“一笔也画不出来”。在维特给好友威廉的一封信中这样写到:“今后唯独以自然为本。只有自然才无限丰富,只有自然才造就大艺术家……所有的规则(别人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偏偏破坏了对自然的真实感受以及对自然的真切表现!”由此可见维特的思想和智慧闪烁着崇尚自然的质朴光泽。他敢于冲破旧有的艺术观念的束缚,从对生活的细致体察中体味艺术的真谛。

维特没有任何世俗的等级偏见。作为一个出身于中上阶层的人,他并没有盲从社会时尚,像这个阶层的其他人那样,对下层普通老百姓采取冷淡而疏远的态度,更不会以恩赐者的身份去对待他们。他对于“此地贫贱百姓”最初的粗鲁和敷衍,报以宽容、理解的态度。最后在真诚的打动下,他终于被他们接受,还帮助一个年轻女仆把水罐放到头顶。

我感觉,绿蒂在作品中不仅仅是维特钟情的一位妙龄少女,而实际上是维特生活、社会理想化的化身,是真、善、美的代表。在最后她选择离维特远去,则暗示了美的失落和维特梦想的破灭。


少年维特的烦恼观后感初中优秀范文相关文章:

少年维特的烦恼读后感优质范文

少年维特的烦恼读后感优质作文

《少年维特的烦恼》读后感500字精选5篇

《少年维特的烦恼》读后感-《少年维特的烦恼》读后感心得体会

《少年英雄》观后感初中优秀范文集5篇

《悲惨世界》观后感初中生5篇优秀范文合集

《美丽人生》观后感初中优秀范文集5篇

《生死抉择》观后感初中优秀范文集5篇

《亲爱的》观后感初中优秀范文集5篇

《少年维特的烦恼》读后感-《少年维特的烦恼》读后感心得体会

    201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