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观后感1000字范文
王阳明的伟大在于他始终能遵从自己的心,蔑视权威、淡泊名利、追求自由、崇尚独立人格。你是否看过这部作品?看完之后你有什么感想呢?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王阳明观后感,方便大家学习。
王阳明观后感1
北京大学哲学系楼宇烈教授曾经用四句话概括汉文化的特点:声调动人的语言;伟大独特的文字;美丽多样的书法;意味深长的文章。诵读王阳明的文章,就特别能够感受到阳明文章的意味深长。
《古文观止》当中,收录了王阳明的三篇文章,其中《瘗旅文》讲的是:正德四年秋月(公元1509年),有从北京来的老人携着一子一仆。因为他们傍晚才到,所以王阳明没有去打扰他,打算第二天去探望他们,但是次日一天之内,三个人都突然病死了。阳明遣两个小童去埋葬他们三,两小童面有难色,还不大肯去,阳明说:“嘻!吾与尔犹彼也!”二童闵然涕下,于是埋葬了三座坟,又给他们祭祀了一番,阳明对着他者的生死开始了自己的感慨。这种路见死者而安葬并且祭祀的行为,就体现阳明作为儒家文化中人格典范——君子的仁与义。孟子讲过,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从阳明的行为可以看出阳明的心态平时就在一种安仁处义的状态。
一天之内迎面而来的生死无常,使阳明对自他的生命有一种切身刻骨的同情与移情——“吾与尔犹彼”——我们就像他们那样被贬谪流亡至此,这也是仁者的恻隐之心。
今天,他们死了,我们不去埋葬他们,难道将来我们死了也要这样暴尸于野被人忽视吗?这种移情于己的作用达成了自己以及小童对自他身份的确认——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阳明因为担忧这三副尸骨无人收拾,而来埋葬他们,但是却使得自己有了无穷的悲怆之情。
尔诚恋兹五斗而来,则宜欣然就道,胡为乎吾昨望见尔容蹙然,盖不任其忧者?夫冲冒雾露,扳援崖壁,行万峰之顶,饥渴劳顿,筋骨疲惫,而又瘴疬侵其外,忧郁攻其中,其能以无死乎?吾固知尔之必死,然不谓若是其速,又不谓尔子尔仆亦遽然奄忽也!……纵不尔瘗,幽崖之狐成群,阴壑之虺huǐ如车轮,亦必能葬尔于腹,不致久暴露尔。尔既已无知,然吾何能违心乎?自吾去父母乡国而来此,三年矣,历瘴毒而苟能自全,以吾未尝一日之戚戚也。今悲伤若此,是吾为尔者重,而自为者轻也。吾不宜复为尔悲矣。
于是大发感慨,伤其千里送死,哀其死亡之速,悲其一死三人:你如果真是为了五斗米的俸禄而来,那就应该欣然上路,为什么又那么忧愁呢?在这样恶劣的天气环境与自然环境之中,饥渴劳累,筋骨疲惫,还有瘴疬侵损身体,忧郁攻心,难道能免于一死吗?你必然会死,但是怎么竟然死得这么快?更加想不到你的儿子和仆人怎么也死得这样突然?
即便在这种悲从中来不可遏制的心境之下,阳明先生也没有失去对于死亡的超越意识,以及对于自身身心状态的觉察与转化。这一节特别反映先生所受儒道释三家文化的张力:即算不埋葬你们,那幽暗的山崖上狐狸成群,阴森的山谷中大如车轮的毒蛇,也能够把你们葬入腹中,不致于长久地暴露于野外。你们已经没有一点知觉,但我又怎能安心呢?死亡之后葬在天地自然当中,生死与自然齐平的道家观念,同样也深入阳明的精神世界,才会使阳明如此行文,使文章突然从儒家的安土重葬转为道家的生死齐物,而且还保留着儒家安仁重礼的人伦之用。
同时,这里也显扬出阳明深厚的佛家功夫:自从我离开父母之乡来到龙场这个地方,已经三个年头。历尽瘴毒而能勉强保全自己的生命,是因为我没有一天处于忧戚苦闷的情绪。读圣贤经典,要能够体认圣贤的生命状态,与圣贤相参,学为圣贤,与圣贤把臂同游,与圣贤心心相印。今天,我们谁能够三年不忧愁苦恼?我们谁能够当下就转负面的情绪或者负面的事件为正面的情绪与正面的事件?可见阳明先生的身体虽然向来不好,但是他对于自己的心理状态的认知,对于自身情绪的管理能力远远超过于常人,这就是圣人与凡夫的不同,也是圣贤们作为榜样对于后世生命的指引作用。凡夫生病都难免忧愁,阳明先生被贬谪到龙场那样的丛山峻岭之中,还能够常常想:圣人处此当如何?提起疑情,看住疑情,以看疑情之一念抵万念,是禅宗的用功方法,不自怨自艾或者怨天尤人,而是提起一念疑情,一直看着它,不为所动地看着它……“圣人处此当如何?”就是一个非常好的疑情。大疑大悟,小疑小悟,禅宗用功都要经历这样的阶段。
可能也有人说,“圣人处此当如何?”是见贤思齐,向圣贤学习的儒家路数。确实,儒释道三家都强调见贤思齐,各家都有其榜样,孔子就是儒家的榜样。明孝宗弘治二年(1489),18岁的阳明送新婚夫人诸氏从南昌归浙江余姚,至信州,拜谒68岁的大儒娄谅,娄谅先生授之以宋儒格物之学,王阳明深契之,始慕圣学。黄宗羲《明儒学案》说“姚江之学,先生(娄谅)为发端也”。所谓“姚江之学”,即王阳明的心学。“圣人必可学而至”是娄谅先生为阳明先生指引的一条生命方向,但他在娄谅先生处所受的功夫的指导仍然是儒家的格致之学,所以才会有后来格竹子格了七天七夜生了一场大病的阳明,才会有放弃“格致”学说的阳明。所以说,阳明用功的方法不从朱子的格致学说而来,但是不能否认孔子被围陈蔡而弦歌不辍对于阳明的指导作用,同时“圣人处此当如何?”更有专注精神,猛着精彩,向疑情处直入,安住不动,在稳定的疑情里出离日常生活的烦恼与干扰,将生命提拔出来,向上一路的禅宗用功的力道。这是关于“三年矣,历瘴毒而苟能自全,以吾未尝一日之戚戚也”的功夫论的分析。
今天忽然悲伤成这样,是因为我为你想得太重,而为自己想得太轻;我爱你太深,而自爱太少。我不应该再为你悲伤了!我要更加爱惜自己一点。这种对于自身生命状态的高度警觉,还是禅宗人用功的时候最常用的方式。《五灯会元》中记载过这样一则公案:
问:“沙门岂不是具大慈悲底人?”
师曰:“是。”
曰:“忽遇六贼来时如何?”
师曰:“亦须具大慈悲。”
曰:“如何具大慈悲?”
师曰:“一剑挥尽。”
曰:“尽后如何?”
师曰:“始得和同。”
六贼是指六根眼、耳、鼻、舌、身、心,对应六尘:色、声、香、味、触、法,然后产生色识、声识、香识、味识、触识、意识的烦恼。心能转物就是佛家的智慧,转烦恼成菩提,转被动为超越。儒家所讲的七情六欲,在禅宗这里都是烦恼业相,禅人并不是不会遇到这些烦恼,而是在遇到这些烦恼的时候,有禅宗的处理方法,一剑挥尽是指用禅宗的方法超越它们。阳明在这篇短文中就体现出这种心能转物的佛家的智慧,而且是当即能转,当即把悲伤的心情转变成歌咏的心情。他为这些死去的人唱歌,而且唱的是非常有道家生死观念的歌,体现出阳明先生达观随寓的智慧:
连峰际天兮,飞鸟不通。游子怀乡兮,莫知西东。莫知西东兮,维天则同。异域殊方兮,环海之中。达观随寓兮,奚必予宫。魂兮魂兮,无悲以恫。
又歌以慰之曰:与尔皆乡土之离兮,蛮之人言语不相知兮。性命不可期,吾苟死于兹兮,率尔子仆,来从予兮。吾与尔遨以嬉兮,骖紫彪而乘文螭chī兮,登望故乡而嘘唏兮。
当然,儒家也讲“遁世无闷”但是在《瘗旅文》中,并不是简单的无闷与消极的遁世,而是与老庄道家的生死观念有极深的契合,参见《庄子》之《 列御寇 》与《至乐》即更能明白阳明在此文中陡转的心境:
庄子将死,弟子欲厚葬之。庄子曰:“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赍送。吾葬具岂不备邪?何以加此?”弟子曰:“吾恐乌鸢之食夫子也。”庄子曰:“在上为乌鸢食,在下为蝼蚁食,夺彼与此,何其偏也!”
——《列御寇》
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惠子曰:“与人居,长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
庄子曰:“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概然!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人且偃然寝于巨室,而我噭噭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故止也。”
——《至乐》
以天地自然为生死场,自然地观待生死,不仅不因之而悲,反而能够看到自然之道在人身上的呈现,目击道存,与道相和,与道相合,这便是庄子齐生死,乃至于因为齐生死而达到身心至乐的原因,也是阳明能够达观随寓,当即唱歌,而且歌词内容与道相和,与道相合的文化背景之所在。
此篇《瘗旅文》虽然只有短短的几百字,却透出阳明先生学问的广博、深厚与灵动,儒家的仁义与礼,道家的逍遥生死,佛家的心力,都在阳明的笔墨之端,先生内心的转化之力力透纸背,圣贤的生命之力力透纸背,中国文化的文化之力力透纸背。
王阳明观后感2
《王阳明传》是号称国内王阳明研究第一人的周月亮的一部全面介绍王阳明的作品。该书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非常厚重,可能是由于制作精良,纸张优质,也有可能是王阳明的传记给人一种精神上的厚实感,这本书明亮的色彩格调,一个双目炯炯有神,长冉飘飘的智者被衬映出神采飞扬。这本书是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并发行的,
本书的作者是周月亮,号称国内王阳明研究第一人,现任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作者非常喜欢历史,对历史颇有研究,并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同时喜爱文学,作品除了本书之外,还有《近世文学论稿》、《水浒兵法》、《历代大儒传》、《孔学儒术》、等。作者在研究生时代就开始研究王阳明,并且开始学习王阳明心学,上世纪就出版了国内第一本王阳明传记。并且一直坚持研究王阳明及其心学的影响,曾出版《大儒王阳明》等多部具有重大反响的作品,深受读者的好评。在 三峡大讲堂,历史文化系列 ,开设王阳明及其心学专讲,深受广大读者喜爱,是国内活学活用王阳明心学智慧的开拓者、传播者和实践者,深深影响了一大批王阳明后续研究专家和作家,成为研究王阳明的鼻祖。
本书主要将王阳明从凡人到圣人并创立心学的传奇人生娓娓道来,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揭开王阳明的诗文,并探寻其真实内心,解开了王阳明诸多不为人所知的生平细节和思想谜题。让读者可以更加深刻的认识并了解这位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远影响的伟大人物。
王阳明的心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对增强中国人文化自信有很大的帮助,让中国可以矗立在世界之颠,是一种精神上的重要依托,他把这种思想文化,变成一种内在的动力源泉,正是这种内在的精神动力,让我们变的更加强大。我们吸收了王阳明的心学精华变成我们的自身的精神动力,对于我们树立良好的品行道德都大有裨益。
本书的作者 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博览群书,终于对于王阳明传奇人生与心学智慧有了深刻的理解,把它著成此书以飨读者,并成为国内关于王阳明作品中的的标杆。本书凝聚了作者数十载的心血,经过多次的修改,不仅取材国内,同时也借鉴外国关于王阳明的记载,因此本书无论是从王阳明生平史料的广泛性与真实性、对心学研究的精深程度,还是写作的严谨程度上都比其他版本更胜一筹。作者语言通俗易懂,同时不失品味,严谨的态度但是却给人轻松的感觉。
王阳明是我国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是明代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想家,其学术思想传至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在当地都有深远的影响,可见王阳明的著作是多么有名气。王阳明的文章博大精深,行墨间有俊爽之气,给人极度洒脱之感。一生致力于研究,形成自己独特的思想体系,同时广收门徒,把自己的思想发扬传播,由于他的弟子众多,世称姚江学派。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
《王阳明传》是集中国王阳明研究第一人周月亮数十载学术成果所成的著作,本书选材广泛,内容真实,深入浅出,带给读者一个真实的王阳明,不仅是研究王阳明的优秀书籍同时也是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本优秀著作。非常喜欢这本书。
王阳明观后感3
2015年两会期间,习近平说:王阳明的心学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是增强中国人文化自信的切入点之一。作为中国人,不可不知王阳明。1905年,日本军神东乡平八郎,率领装备处于劣势的日本舰队,大败俄国舰队和波罗的海舰队,日本天皇为其举办庆功宴在众人一片夸赞之声中,东乡平八郎高举起一块腰牌,上面写着七字:一生俯首拜阳明。1917年,24岁的毛泽东,读罢王阳明的心学后,慨然而生经略四方之志,下笔一挥而就《心之力》,湖南一师老师杨昌济惊叹其文之气概,在满分100之上另加了5分。同年,一名叫蒋志清的青年,车中闷坐无聊,“深思看阳明格言”,突有所悟,虎躯一震,遂将“志清”之名改为“中正”。“中正”出自王阳明心学之“大中至正”。蒋中正之字号,正是“介石”。王阳明何许人也,为何让众多豪雄敬佩不已?王阳明在日本倍受推崇,我们所熟悉的稻盛哲学更是源于阳明心学,可就是这个根在中国的宝物,在我们国内知名度与历史贡献严重不符,皆因为与主流的唯物主义相悖,在学校教育中,被当做唯心的反面教材。尽管王阳明对于我们十分重要,但一般人似乎并不在意。贵州龙场阳明洞虽然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但游人很少,很多贵阳人都没去过。龙场开悟”?什么开悟不开悟?与百姓没有关系。日本学者高度重视“龙场开悟”,矢崎胜彦曾五次来阳明洞。十六世纪王阳明学说传到日本,对明治维新起了很大作用。王阳明促使日本人思想解放。
1908年,一位留学日本的浙江青年,目睹阳明心学在日本的盛行后,在日记中这样记载道:“不论在火车上、电车上或渡轮上,凡是旅行的时候,总看到许多日本人在阅读王阳明《传习录》,许多人读了之后,就闭目静坐,似乎是在聚精会神、思索精义。”这位浙江青年,就是蒋介石。实际上,王阳明和他的心学学说早在三百多年前就已震惊了世界,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在明中叶以后传到日本,一举成为显学,后来影响到明治维新时期的日本思想界,南怀瑾先生说:“日本人采用了他知行合一这个原则,融合了西方、东方文化,才有了明治维新,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 王阳明是明朝最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哲学家,也是中国历史上极为罕见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伟人。曾国藩、蒋介石等人对王阳明非常推崇,蒋介石甚至认为“中日两国的差距就在于一个王阳明”,他说:“日本自立国以来,举国上下,普遍学我们中国的是什么?就是中国的儒道。儒道中最得力的,就是中国王阳明知行合一‘致良知’的哲学。日本窃取‘致良知’哲学的唾余,便改造了衰弱萎靡的日本,统一了支离破碎的封建国家,竟成功了一个今日称霸的民族。”蒋介石曾经三次到阳明洞参悟,败退台湾后他对王阳明的研究愈发痴迷,甚至把台湾草山改名为“阳明山”,要求儿子蒋经国苦学阳明心学。蒋经国学后亦佩服之,要求其部下以王阳明与蒋介石并列为最值得尊崇的导师。蒋介石和蒋经国用心学的道理治理台湾,几十年下来台湾经济获得高速发展。然而,由于教科书将王阳明归入唯心主义哲学代表人物等原因,王阳明和他的“知行合一”长久以来不为大众所知,知名度远远小于曾国藩、蒋介石等人,很多大学生甚至连王阳明是谁都不知道,而知道王阳明的人也仅仅是一知半解,完全不了解“知行合一”的真正含义和精髓。
王阳明心学的基础是"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对于其他学术无论是佛道儒三教、三纲领八条目、还是程朱理学的论断都源于此,由于看问题视角的不同,创建了新的理论体系,在军事、政治的应用,更体现心学的炉火纯青。王阳明的焦点学说是“致良知”。致良知是王阳明的焦点概念,王阳明有良多哲学命题,好比说心即理、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晚年他首要是讲“致良知”,致良知是他平定宁王宸濠之后提出的一个焦点概念。“良知”来历于《孟子》,“致”来历于《大学》的“致知”。“良心”和“良知”有何分歧?我认为良知也就是良心,不外良知加倍正视良心的自发。你心里不忘本,有时候你可能不自发,可是良知着重的是这个“知”,着重强调良心是一种精明的、醒觉的状况。这个良心为主体所知,是一种自动的、精明的状况,所以叫“良知”。王阳明除了是个学问家以外,仍是个实践家。在他这里,准确不准确必然要用本身的心去察看判定,不克不及盲目地必定或者迷信外在的工具。自从他确立了心学的立场今后,他就在心学的根本上不竭地扩大,跟着实践的进展,王阳明的思惟也在不竭地扩展。阳明有句话:“某于此良知之学,从百死千难中得来”,意思是我的学问是从百死千难中得来的,颠末了良多存亡奋斗、人命交关的艰难的情况和邪恶的势力,不是那么平展过来的。王阳明晚年的“致良知”有一个很是精到的意思,即这两个标的目的是互相补益的。从内到外的标的目的,是从孟子出发,再加上龙场悟道确立的心学立场,认为每一小我生成都有良知,干事的时辰要把本身的良知推至到外面去,就是在做每一件工作的时辰,要让良知做主,即确定它的标的目的,不克不及做坏事。另一点就是从外到内,当你把你的良知推至出去做具体事的时辰,会获得具体事物的常识。
知行问题,是一个古老的哲学命题,这个问题在中国哲学史上争了几千年,吵了几千年,至今尚无定论。简单的说:知,就是理论;行,就是实践。国父孙中山认为,知难行易,也有人认为,知易行难。
而提出知行合一的人是明朝的一代圣贤王阳明。王阳明姓王,名守仁,号阳明,浙江余姚人。现代人评价王阳明是一位伟大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军事家。这四家他都当之无愧。古人评价王阳明是一位“三不朽”的人,所谓三不朽,就是指在“立功、立德、立言”三个方面都达到圆满。中国历史很悠久、很灿烂,中国的历史人物也很多,各有特色。但是真正做到“三不朽”的人,没有几个。
在立功方面,王阳明不但剿灭了危害社会上百年的江西广东等地的匪患,而且率领一群不到3万的乌合之众,平定宁王朱宸濠10万精兵。立德方面,他德行圆满,很多得道高僧、道士都被他折服,他的德行甚至也感化了他的敌人。立言呢,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致良知、以及他的心说,都是我们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他的理念,漂洋过海,深刻的影响了日本、韩国等地方,是日本明治维新能成功的理论支持。
在我新中国的历史上,两次碰到这个知行问题,绕都绕不过去。第一次知行合一的结果是:将马列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产生了毛泽东思想,指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那就是“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农村包围城市”,“打土豪、分田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第二次大碰撞是“展开了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得出结论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毛泽东思想的本质是实事求是”。从此邓公开始了他那一连串眼花缭乱的改革,从而开创了改革开放的大好局面。
人生,原本就是一张张白纸组成的书卷,有心的人,用心书写,满卷花香,缤纷摇曳;无意的人,匆匆走过,一片荒凉,苍白寡淡。无论是繁华还是悲凉,欢乐还是忧愁,最终都会被历史的烟云遮盖,落满厚厚的灰尘,唯有那些如同星河般的人物,历经千年风雨,依然在泛黄的纸页中闪闪发光,千古流传。
王阳明观后感4
俯仰天地间,触目俱浩浩。箪瓢有余乐,此意良匪矫。幽哉阳明麓,可以忘吾老。——王阳明
读了郦波老师的《五百年来王阳明》,仍是意犹未尽、回味无穷,看到度阴山写的这本《知行合一王阳明》,又有了再读王阳明的渴望。再次纵览王阳明的一生,身体中的每一个细胞仿佛都在为之肃然起敬。悟道心学、南赣剿匪、平定宁王、广西戡乱,这每一件于他人而言已是辉煌的一生,对王阳明来说不过是人生的一段经历,王阳明用一辈子活出了别人几辈子都无法企及的人生。再读王阳明,对心学又有了一些更深的感悟。
致良知:守住心中底线。
致良知就是用良知去为人处世,王阳明心学认为人心中有个能分是非善恶的良知。
王阳明的一生都是坚持按良知的指引去做,所以做到了很多人都做不到的事,拥有了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我们每个人都有良知,都有自己的是非善恶之心,但很多时候没有听从内心的声音。这个世界上有太多的东西可以遮挡我们的良知,功利之心、贪欲之念、纵情之求,我们忘记了要时时打扫自己的良知,让它清澈、明净、透明,反而被自己的欲望层层包裹起来,忘记了良知的存在。
习近平总书记说“不忘初心”,现在想来,也有不忘良知的意义。不论我们走到哪里,要做什么,一定不要忘了自己为什么出发,不要偏离了良知的道路,不要与自己的初心越走越远。
致良知更重要的还要持之以恒。
王阳明在生命弥留之际,没有留下任何遗言,只说了一句“此心光明,亦复何言”,这八个字像一道强光直抵我的内心,震憾、钦佩、叹服,仿佛一切的情绪都无法描述,我有了欲哭的冲动。一个人如果能光明一生,这是何等闪耀的人生,即便籍籍无闻,即便没有丰功伟绩,但这一生一定是无憾的是圆满是美好的。
王阳明认为人人皆圣人,因为每个人都有良知,但这个世上终有善恶之分,有美丑之别,就是很多人无法把良知持之以恒的坚持下去。那些我们曾经坚持的、捍卫的、遵循的良知,在物欲横流中逐渐面目全非,逐渐不知所踪。
事上练:做到知行合一。
王阳明在军事上体现出来的雄才伟略,让人啧啧称赞,这就是心学表现出的力量。王阳明在各种战争中最后总能取得胜利,就是因为事上练。读后感t他是军事才能不是天生的,不是突然具备的,去了解他的一生,在他15岁时,他就曾单枪匹马私出居庸关,从小就喜欢排兵布阵,并在并在江西一次又一次的剿匪中不断积累经验,进行事上练,才能以悬殊兵力平定宁王。
事上练就是做到知行合一,也就是我们今天经常说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可是在实际中,我们常常做了说话的巨人行动的矮子。我们空有远大的理想,却无从实现;似有满腹的才华,却无从施展。我们常常抱怨没有机会、没有平台、没有运气,却不知事上练,其实事事皆可练。
从一分一秒的时间开始,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把自己的内心练得无比强大,把自己的本领练得无比强大,一个强大的人必能找寻到自己的梦想。王阳明的心学似乎总能给人一种力量,在冥冥之中能重新焕发出精神的光华,能催生出前行的动力,能让平淡的日子有了更多的力量,让平凡的生命有了更美的追求。
王阳明观后感5
一、“龙场悟道”
拿起《知行合一王阳明》这本书,我看到了王阳明那坚毅、严峻、从容、仿佛能化解一切困难的脸。但现实中谁也不能做到“化解一切困难”,哪怕是创办心学、弟子满天下、文武双全的一代圣贤——王阳明,也会在回想到自己悲惨过去的时候无奈地摇摇头,既而欣慰地笑笑。因为那艰难的处境,磨练了自己的意志,又加深了自己的思想。
王阳明幼时即表现出自己的特别:他没有像大多数人一样研究四书五经,去考取功名,赢来荣华富贵。他潜心研究自己的爱好,道家、佛家的思想和如何布置战场等非正经的爱好。他立志成为圣贤,却迫于身边人的要求,开始学习去考取功名。他凡事讲求随良知,未受冤大臣申清白,却把自己也搭了进去。
龙场乃荒凉之地。这里居住的多为不开化的土著,这里有的也只是一大片原始丛林,连房屋也没有。王阳明没有被这恶劣的环境打倒,他开垦荒地,修建房屋,每天要靠自己辛勤的劳动来维持生计。房屋后的丛林中带有虎熊等野兽出没,王阳明险些丧命。当地的土著十分排斥外来之人,他们动不动就向王阳明示威,可王阳明只是对他们友好地笑一笑。
有一天晚上,王阳明独自躺在床上,他忽然想起了自己前半生那不幸的遭遇及落魄的处境,他又看看窗外那艰苦的环境,想到自己受到的对待,不禁叹了一口气,心里有些悲怆、沧桑之感。他闭上眼——在青少年时期他曾有那么多爱好,可每样都不够深入,不够精致,现在也没有什么成就,可为什么,自己不后悔呢?他心中有个答案惊人地蹦了出来:要随良知!他恍然大悟,一下子坐了起来,这种信念塞满他的胸膛,他的心莫名地坚定了,慢慢思考良知与实践之间的关系……
那一夜,他突然开悟了,把自己所想的边边角角整合为一门新的学说——心学。 这就是著名的“龙场悟道”。
心学,是帮王阳明打开辉煌人生的一把钥匙!
二、“何为心学”
前面对于王阳明如何创建心学说了那么多,那到底何为心学呢?
心学从本质上来讲可以概括为四个字:知行合一。“知”是指良知,意思为当你为难时,不要犹豫,要严格遵从自己的良知,做自己的良知所指引的事,不要被其它的事情蒙蔽自己的良知。而“行”主要侧重于实践。意思是当你在对某些事情犹豫再三,困惑不前时,可以自己动手实践,得到锻炼;这个“行”也有不做书呆子只苦读书,要在事上锻炼的意思。
以上为心学的实质。那么,心学是否是一个完全创新、不受世俗 绊的学说呢?其实不然,当时的中国上下都信奉圣人朱熹的学说,早期的王阳明也不例外。但当他在实践朱熹学说中“格物致知”这一理论时,他却发现了漏洞——如何“格物致知”成为圣人?这一点在书中说的并不明确。于是,经过他多年的潜心研究,他把从朱熹学说得到的观点与自己的格调融为一体形成了心学。可以说,王阳明创建的心学是源于朱熹学说,又高于朱熹学说的。
三、“心学的力量”
既然在前面说了“心学是打开王阳明辉煌人生的一把钥匙”,那么,王阳明到底又怎样的辉煌人生呢?他一生取得成就虽不算多,但每一次胜利都宛如一件奇迹。
他在受到贵人相助后立的一件重大意义功劳是:剿匪。他要去的地方环境十分险恶,民心涣散,民风恶劣,常有土匪出现。在王阳明来此地之前已有数批官员来此镇压,可都无成效,因此遭到了当地匪帮的轻视。他们对王阳明的看法亦是如此。
而王阳明是真正做到了“新官上任三把火”,他颁布法令,查明奸细,又捉出土匪。但他明白,仅靠这些是远远不够的,他给自己下的任务是彻底清除土匪,改变这里的民风。
王阳明不久后拉开了这场剿匪大战的序幕。他派兵直接袭击势力较弱的土匪,直捣他们的老巢。对于实力较强的,他则充分利用自己心学的优势,想敌人所想,没过多久就用自己的心计击败了敌人。可是,他也并不把心思全放在军事上,他也在不断提炼并升华自己的心学,并把心学的精华毫无保留地传授给身边每一个人。于是,每天他的状态便是一边给弟子们讲课,又一边听士兵报道战况,然后微微一笑做决定再接着讲课。
这样的状态持续了好几个月。终于有一天战况已定,而他的课也讲完了。他起身而走,又提醒自己不看路边的人员伤亡以免自己被内疚压得喘不动气。虽然,这已是他能力发挥的最大化程度,可还是有无法避免的人员伤亡,尤其是无辜普通老百姓,这让他无法释怀。
之前提到王阳明的每一次胜利都相当于一场奇迹,那么这次剿匪之战奇迹在哪里呢?首先是人员伤亡少。之前派去的官员用的士兵比王阳明用的多好几倍,却没有取得完全的胜利。而王阳明充分利用了自己的心学去了解对方,没有直接硬碰硬。其次是花费少。在王阳明之前的官员,每次剿匪的军费不是几十万就是几百万,给国家的财政带来了一定的威胁。而王阳明只用了最基本的军费,其余的没有多花一分。这也是小小地拯救了当时国库空虚的明政府一把。
王阳明观后感1000字范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