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海洋观后感200字作文7篇
《走向海洋》让我感受到了:海洋与人类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而我们呢,就要用一颗善于发现的眼睛,去探知自然界的奥秘。这部作品蕴含着深刻的道理,你看完之后有什么感想呢? 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走向海洋观后感,欢迎阅读。
走向海洋观后感1
万物起源于海洋。海洋物产丰富,拥有天然气、石油等。海浪汹涌、无边无际。我怀着一颗灿烂的心阅读,读完我了解了航海历史的著名人物如郑和原名马三保、郑成功、魏源、毛泽东。海洋占地球百分之七十点八陆地站五点八。
明朝初期郑 和是一个太监因在燕王府立了功所以明朝皇帝加封了太监郑和为朝廷内的太监。一四三三年四月,在印度西海岸谷里去世。皇上让郑和下西洋和别的国家,交朋友当地国家拿出当地的豪华物品换取中国的贵重物品 。郑和七次下西洋共二十八年去了三十多个国家。给我国历史航海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读了这本书我了解了海洋的宽广我们只是仓海一粒我们要从现在开始刻苦学习文化,钻研航海知识为我们的国家做出了航海的贡献。
走向海洋观后感2
读了《走向海洋》这本书,我知道了有些我不知道的新知识,比如:地球原来不是一个土黄色、混沌的星球,而是一个湛蓝色、晶莹剔透的球体,一定很美吧;哥伦布被称为“美洲航线的开拓者”;海洋表面积约 3。61亿平方千米;四大洋是: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和大西洋;2008年5月1日杭州湾跨海大桥正式竣工通车等。
同样,我看到了海军英雄林文虎、安业民、麦贤得、王昆、赵尔春他们,让我感动。还有中国海洋史上的著名历史人物郑和、郑成功、魏源和毛泽东他们,也让我非常感动。
海洋里,还有已经下沉的船上,装着许多珍贵的宝藏。
读了《走向海洋》这本书,让我对海洋有了兴趣,我想,以后多查查资料,寻找到更多关于海洋的知识。
走向海洋观后感3
这几天,我读了《走向海洋》这本书,首先,我看了第一课“海洋与人类”。这一课让我知道了杨利伟是2003年10月15日乘坐中国首次发射的载人航天飞船“神州5号”到了太空。杨利伟在太空看到的地球不是像想象的样子,如果用一个词来说它,它应该不叫“地球”,叫“水球”才更合适。第一单元还告诉我们地球的大小为5。1亿平方公里,海洋面积占了3。61亿平方公里。为地球表面积的70。8%。
海洋对生命是非常重要的,生命起源与海洋,海洋是生命的摇篮。海洋有很多秘密我们还不知道,海洋有很多有用的资源等待着我们去开发。我们要保护好海洋,走向海洋,开发海洋,让我们的祖国更加强大。
走向海洋观后感4
我读过许多书,其中最好看,并且也有很多知识的,那就要数《走向海洋》这本书了。
我非常喜欢大海,虽然我去过大海,看见大海很宽阔,但我不知道大海有什么作用?和大海里蕴藏了什么?但读完这本书,我是彻底明白了,大海不但很好看,它还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因为大海的资源很丰富,所以引发了很多战争,这些战争还运用到各种各样的船,因为社会在进步,科技的发展制造出了更加先进的航空母舰、潜艇和中小型水面舰艇。在中国的航海历史上,还涌现出一些伟人有郑和、郑成功、魏源等等。
大海的神秘让我对它产生了兴趣,我长大要当一名探险家,去探索大海的奥秘。我要从现在起,多多锻炼身体,好好学习,去实现我的理想。
走向海洋观后感5
老师给我们每人发了一本《走向海洋》,我读了这本书我知道了,地球并不是一个土黄色、浑浊的星球。恰恰相反那是一个湛蓝色、晶莹剔透的球体。地标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海洋约占3。61平方千米,为地球表面积的70。8%。陆地占地球表面积的29。2%。地球表面并不是我们想的土地而是一望无际的海洋。准确的说不应该叫地球,叫水球才更合适。
我国拥有着悠久的海洋历史,中国海洋历史上还发生过重要的海战比如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等等……中日甲午战争中清政府将台湾、澎湖列岛、割给日本并赔款2。3亿两白银。
作为新一时代的小学生,应该更多了解海洋、走向海洋,使中国航海技术越来越发达,一个国家的兴亡在于海洋所以我们要努力学习,使祖国变得更强大,更好地保卫自己的国家。
走向海洋观后感6
2003年10月15日,北京时间9点,中国发射载人的航天飞船“神舟5号”。航天员杨利伟心情自豪,渐渐离开地球。然而,凝目的瞬间,惊讶地表情布满他的脸庞。地球原来不是一个土黄色、混沌的星球,而是一个湛蓝色晶莹剔透美丽的星球。它不应该叫地球,应该叫水球才更合适。大海,别看它平时很温柔,一旦它发起火来,就翻江倒海,有多少生命都沉到了入海底啊!
大海里面有很多宝藏,各个国家都想把它开采出来,买枪和炮。
看到这里,我深深的体会了海洋与人类的重要性,我们要保护海洋!
走向海洋观后感7
五一期间,我把《走向海洋》读完了,从中我学到了一些知识。我知道地球表面积大约在5。1亿平方千米,海洋面积约占3。61亿平方千米,为地球表面积的70。8%;我还知道海洋里的水是又苦又咸的,人不能喝。
海洋里有很多的秘密,等着我们去发现;还有很多的宝藏,等着我们去开发。
走向海洋观后感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