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特立独行的猪有感范文1000字5篇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是著名作家王小波创作的一些文化杂文和轻松的随笔,他说,他活在世上,无非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见些有趣的事。你是否看过一只特立独行的猪这部作品?看完之后你有什么感想呢?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一只特立独行的猪的有感范文1000字5篇,欢迎阅读。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的有感范文1000字篇1
印象中的杂文总像是披着凯甲的“武士”,永往直前,视死如归,有时表情中还带着基督受难的“神圣”和“庄严”,读来令人沮丧、灰心。一切似乎早有定论,只剩有人站出来说:“你们为什么不……”……
直到有一天--“一只特立独行的猪”--读到这样的题目,谁会不好奇呢?觉得有趣,便一气读了下去,竟一路读完了含着这篇的杂文集《思维的乐趣》。书的作者是写了《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青铜时代》等小说的作家王小波,他去世后引起的热潮,很类似辛亥革命在未庄的反响,或许在思想史上会是浓重的一笔,但绝没有引起大多数学人的关注,包括象我这样的应该经常读书的人。
说起来王小波的杂文能让我读下去的理由很简单,就是“好玩”,说得雅致些,就是“趣”。
从故事中揭道理,这是我们通常的手法。因为我们善于把故事和自己区分开来,以便于逃脱不必要的猜测和遐想,但他的行文却总是有意地把自己装进去,即以这篇《一只特立独行的猪》为例:他喜欢、同情甚至尊敬一只像山羊一样敏捷,不愿被别人设置生活的猪,并不讳言地称之为“猪兄”。然而由于这只猪会学汽笛叫的本领,误导了他插队时所在地的老乡们提前收工,引起了当地领导对它的“围剿”。在此危急时刻作者这样写道:
这就使我陷入了内心的矛盾:按我和它的交情,我该舞起两把杀猪刀冲出去,和它并肩战斗,但我又觉得这样做太过惊世骇俗--它毕竟是只猪啊;还有一个理由,我不敢对抗领导,我怀疑这才是问题之所在。总之,我在一边看着。
好在这只猪极聪明,终于躲过了“屠杀”,以后虽然还见过,但猪已不容他近身,作者又这样写道:
这种冷淡使我痛心,但我也赞成它对心怀叵测的人保持距离。
这种叙事的本身没有被有意拔高、粉饰和回避,这种趣也不是扭捏造作地站在一方大谈是非,敢于实话实说才是合我脾气的原因之一。
就故事来说,编得并不高明。谁会真的认为一只猪能聪明得逃脱人类的“魔掌”。我所欣赏的恰是在某种情况下,敢于表达自己真实想法的勇气。大自然的动物们会伪装,也并不仁慈,但人类除了凶残,更加虚伪。当年有一个广告以拟人的口吻说:“我们是害虫,我们是害虫。”现在不用说,人人心里都明白,站在动物的立场:人类才是最大的害虫。现在我们也有理由相信,站在猪的立场:人永远不可能成为它们真正的朋友。推而广之:这个世界几乎没有纯粹的友谊,只有相互需要的利益。之所以用了“几乎”这个词,也完全因为从辩证的角度,任何事物没有绝对,但超出其外的几件,是奢侈品,仅供极少数人享有。
杂文的魅力有些是极为珍贵的,不脱离生活的真实以及头脑清晰的逻辑思维。这是趣之外的,又是趣之内的潜规则。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的有感范文1000字篇2
对于王小波,第一次认识他是通过一篇文章——《一只特立独行的猪》,很有趣的一篇文章,看了三遍,当时我还不知道是谁写的。现在,我又重新在他的杂文集——《沉默的大多数》中看见了这篇文章,依旧觉得很有趣,很是百看不厌,但由于又看了一些他所作的其他文章,相比当时,多了一些思考一些想法。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算是他难得较单纯的记事散文了,而在他其他文章,大多是议论性的,有感而发的。他经常在书中讲知识分子,讲文化,讲道德。他生的年代是我父辈的那个年代,父亲也经常给我讲他们那个年代的事,讲上山下乡,,但我还是觉得书中所说的有意思点,尽管父亲给我讲的那是闲聊,而王小波先生是正正经经的写论文。我看他的文章总有种写文章的人很年轻的错觉,虽然他的文章大多是年过不惑才写的,但总觉得很平易近人,很幽默,也很契合我们的思想——即使我们的人生阅历,生活时代都不相同。
当我知道李银河教授是他的妻子时,我就了然了——他们的思想“超前”了,对于性的看法,对于同性恋的尊重,对于道德的理解,他们都脱离了那个时代的人共同的思想,反倒是我们这些“年轻人”颇产生些共鸣——我还能想起当我从图书馆借来李银河先生所著的《他们的世界》时,父亲那能夹死苍蝇的眉头。然而众所周知“超前”对于知识分子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就像其书中所说布鲁诺为了维护超前的日心说,最终被教会用火活活烧死;王小波先生和李银河教授也同样被上级警告,甚至牵连了刊登他们文章的出版社。他们没有再研究那些“禁忌”的东西,这算是懦弱么?我觉得这是一个社会的可悲。
然而他依旧是不羁的,他的思想,他的文字,在那时,甚至是现在,都看起来有些离经叛道,他喜欢国外的那些既定真理的科学思想,讨厌传统的道德束缚,希望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立的智慧,而不是随大流。他的文字表面上嘻嘻哈哈,乐观开朗,痞里痞气,实则是深沉稳重,抑郁苦闷——一种没有人理解的苦闷——他说他的这一生大半都是在抑郁中度过的。这种苦闷在我第一次认识他时没有理解没有发现,现在我从他的书上挖到了自己。
虽然说王小波先生是我最喜欢的作家之一,然而,事实上,我并不完全认同他的观点——也许我并没有像他一般的豪放不羁,也许是他经历了错误的时代给他带来了影响,他不相信国学。在我看来,不论是西方哲学,还是中国的道德伦理,都有其存在的必要,存在的意义,而我们要做的并不是完全的排斥,或是完全的怀疑,而是包容与思考,其中哪些对这个时代有益的,对文明发展有益的,对人类思想有益的,并且创造新的思想——这是我成长至此所形成的独立的思想,独立的思想来自怀疑与思考,这些却是王小波教给我的。
王小波去世的时候正是我刚出生的时候,如果他还在健在,他的思想会不会被世事给磨去菱角,还是如原来那样——一个浪漫诗人,行吟骑士,自由思想者。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的有感范文1000字篇3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是一篇杂文,讲述的是王小波年少下乡插队当知青时的所见所闻。
故事的主角是一只猪。一般来讲,家养的牛和猪生活主题都是很悲惨的。前者的主题是干活,后者的主题是长肉。只有极少数的猪和牛,它们的生活另有安排,比如种猪的任务是交配,母猪的任务是生崽儿,即使痛苦不堪,也只能接受这种安排,毕竟它们只是猪啊!而王小波却在《一只特立独行的猪》中描述了一只与众不同的猪。这只猪在作者喂它时已经四五岁了(这对一般的家猪而言已经是相当长寿了),虽是肉猪,但长得又黑又瘦,两眼炯炯有光。它能像山羊一样跳跃,能嗅出危险,会享受阳光,还能学汽车、拖拉机各种声响。当它干扰到农民耕种,十几个人拿着火枪试图杀掉它时,它也能保持镇定,找到空子,逃脱出人们的屠杀,最后长出獠牙,成为了一只野猪。“猪兄”表现出来的勇气和智慧不得不让人佩服。
作者在书中写道“我已经四十岁了,除了这只猪,还没见过谁敢于如此无视对生活的设置。相反,我倒见过很多想要设置别人生活的人,还有对被设置的生活安之若素的人。因为这个原故,我一直怀念这只特立独行的猪。”猪的世界影射着人类世界,“对生活做种种设置是人特有的品性。不光是设置动物,也设置自己”,所以,作者是借着这只猪影射人类,嘲讽人类。这只猪突破人类给猪设置的生活主题,不满足于人类施与的安逸生活,执意追求自由,最终突破设置,长出獠牙,恣意潇洒。
中国一直是一个敢于挣脱设置的国家,我们拒绝随遇而安、听天由命,凭着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闯劲、滴水穿石的韧劲,开创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安徽小岗村18个血手印就是特立独行的典范。1978年,小岗村的18个农民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借助一盏昏暗的煤油灯,面对一张契约,一个个神情紧张地按下血红的指印,并发誓:宁愿坐牢杀头,也要分田到户搞包干。第二年小岗村就实现了大丰收,第一次向国家交了公粮,还了贷款。18位农民以破釜沉舟的勇气,冒着极大的风险,立下生死状,在土地承包责任书上按下了红血印,打响了中国农村改革的“第一枪”。如果没有他们当时的“特立独行”,或许中国农村的改革又得晚上好几年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另一个特立独行的典范。计划经济曾一度被认为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经济标志之一,中国的计划经济虽然曾一度为中国早期的经济恢复和初步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一切以计划为纲,无法满足消费群体的需要,制约商品经济的发展,“垫脚石”最终却成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大“绊脚石”。而当时邓小平同志凭着“敢为天下先”的胆识,提出改革开放,并进行了经济体制改革,把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改革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变了生产中不适应生产发展的管理体制和政策,并迅速在全国各经济领域内彰显出其优势,对中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因此,才有了现在的深圳、上海,有了现在的中国!
当今社会有多少人能做到特立独行呢?又有多少人在平淡的生活中一成不变下去的呢?因为特立独行本身就是一个特殊的存在。绝大多数人,都是作者笔下被生活束缚的人,处于各种设置之下,如同一个木偶,任人摆弄,在被牵引中,机械麻木地从事着工作,接受生命轨道的安排,安于现状。或许是因为“枪打出头鸟”,想要打破这一处境的勇士都以失败而告终;亦或是每个人都接受了生活给自己的种种设置,安逸地当起了肉猪、种猪或是母猪,从未意识到自己已经变成了“别人”。更有甚者,自己主动要求被生活束缚,乐于接受肉猪的命运。正因如此,我们才更需要反思什么才是自己追寻的生活,需要敢于挣脱生活的束缚,追寻自己的理想。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的有感范文1000字篇4
说实在的,刚开始对作者这个名字实在不感冒,印象里应该是个主持人。翻了资料才知道他45岁就离我们而去,有点可惜了。至少这么多年过去了,能留下来的是有它的魅力的,选王小波也是。
好的作者的作品的特点有:读的顺畅又不做作,用王小波的话说叫浮嚣;没有那么多的鸡汤,一本书下来可能让你领悟到的就只有精辟的一句;最难懂的一类是需要琢磨的书,如《百年孤独》《瓦尔登湖》等。
对《一只特立独行的猪》的第一感受是,杂文容易读,因为章节划分短随时随地都可以读。并不是所有的书都如此,有的书一个章节给你划个百来页,这选择就没那么简单了。或者下次重新拿起来的时候又得重新开始。第二个感受是,给我推荐了好多的书单。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这么认为。这个是因为我的第三点感受。第三个感受是,我对待事物的看法多少有点靠近王小波,因此我也欣然接受他写的序和跋,接受他的书单,也接受他对待世界的态度。王小波的思想像菜,虽不是主食,却也咸淡有味。
......
谈谈他的态度,我比较同意他说的女权,他认为社会给女人过多的福利是不正确的做法,那样只能证明她们是弱势群体,需要接受帮助,而接受帮助的同时,女人就处于尊严相对薄弱的一方,因此他认为,女人需要像个“男人”一样 ,男人能完成的事情我也能完成,男人能达到的成就我也能达到。而社会要做的是,对待她们像对待他们一样平等。而平等不是靠帮助,靠施舍。
还有他对失败的看法:什么叫失败?也许可以说,人去做一件事情,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这就是失败……一个常常在进行着接近自己限度的斗争的人总是会常常失败的…只有那些安于自己限度之内的生活的人才总是“胜利”
诸如此类的看法,很多我是很认同。他自己就是一只特立独行的猪,有他自己的思考,有他自己的认知。永不被环境所桎梏。他说四十岁的他正在人生的中途,却无奈45岁撒手人寰。但是他是“奋斗”到死的,他的人生虽有遗憾,但比起遗憾,至少他是不后悔的。
因为生活的艰辛,我们很多人放弃了心中的念想,因为现实的不堪入目,我们也摒弃了年少的态度。人的一生说长很长,说短也短,每个人所追求的也大相径庭。难能可贵的是在成长后那些心里还保留一点纯真想法的人。
同样是满脑子的想法和观念,一类人过完一生却没把这些揉进生活里,直到死身体和思想也是两厢分离;另一类人过了一辈子远没有把脑子里的事做完,但至少是潇洒的。
至少现在,我还是后一类人。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的有感范文1000字篇5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是王小波的一篇杂文,看了后,总是感觉要写一个读后感,于是,找了空闲时间,写了我的感想。
王小波的这只特立独行的猪是一个天才+全能,一万只猪中才能产生一个天才,而一百个天才中才能产生一个天才+全能,所以,这只特立独行的猪是在百万之一的基因组合概率下产生的神奇猪,神奇猪遇上了神奇人,就有了《一只特立独行的猪》的文章。
猪的世界影射着人的世界,有什么样的人的世界,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猪的世界:“对生活做种种设置是人特有的品性。不光是设置动物,也设置自己。”所以,王小波用那头猪影射自己,在嘲讽中来表达自己的人生追求:无视生活的设置,我要做一个特立独行的人!
王小波和这只特立独行的猪是一样的,是在百万之一的基因组合概率下产生的神奇人,他有做一个特立独行的人的本钱,但是,就是他这样的人,想做一个特立独行的人都非常艰难。而我只是一个普通人,没有优秀的基因,也想做一个特立独行的人,能实现吗?
对生活做种种设置的目的是为了让人生活得更幸福些、更美好些、更轻松些、更顺利些……,比如,我母亲总是让我儿子多吃一点,长胖一点,这就是一个生活设置;我就反对这个生活设置,我儿子也不高兴这个生活设置,但是,我母亲就坚持这个生活设置,就认为这个生活设置对孙子的将来是美好的,我再反对也没有用,改变不了母亲的观点。其实,母亲曾经非常胖,做了非常大的努力,才减去二十多斤,现在非常注意饮食,一点也不敢再胖起来;所以,我一直无法明白母亲为什么非要坚持这个生活设置?为什么非要认为这个生活设置就是正确的?
我上学的时候,学校有种种的设置,我工作了,如何工作也有种种的设置,我都必须按照这些设置去做;这些种种设置的目的都是为了让我能够更幸福些、更美好些、更轻松些、更顺利些……,我应该反对这些种种设置吗?不应该,我一反对,就是大逆不道,周围的人批评我不知好歹,领导要处分我,帮助我改正错误,我还敢做一个特立独行的人吗?所以,王小波有本事,大家对他很宽容,可以做成一个特立独行的人;在王小波写《一只特立独行的猪》的时候,已经四十多岁了,还在幻想着自己去做一个特立独行的人,他死的时候是四十五岁,他做成功了一个特立独行的人吗?如果成功了,最多也就五年时间。
呜呼,我也想做一个特立独行的人,可是,我是一个普通人,没有优秀的基因,没有本事,大家对我一点也不宽容,我想无视生活的设置,我能做到吗?!
一切的设置都是为了人好,但是,用发展的目光看问题,一切设置的好处都是它的害处,设置有多少好处也就有多少害处。读书是好事,我们在逼孩子读书的时候,就是给了孩子一个设置;这个设置看起来是那么的美好,如果用发展的目光看,它又是那么的有害!谁能理解一个普通人的心?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有感范文1000字5篇相关文章:
★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读后感-《一只特立独行的猪》读后感心得...
★ 20020新最《一只特立独行的猪》读后感3000字5篇精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