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地道战》观后感范文
《地道战》全片的剧情是1942年,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对冀中抗日根据地发动大扫荡。日本鬼子从炮楼出来不断袭击邻村老百姓,进村后,他们烧杀抢夺,无恶不作,老百姓对他们咬牙切齿,恨之入骨。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电影《地道战》观后感范文,欢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地道战》观后感1
我虽然没少看革命影视作品,但是让我印象深刻的影视作品却没多少,其中,《地道战》就是我爱看的革命影视作品之一。
抗日战争中,抗日根据地不断发展壮大,1942年,日寇对我冀中根据地进行“大扫荡”,我根据地人民为了抵御和打击日寇,想出了不少巧妙的办法,地道战就是其中之一。
冀中地区高家庄人民,在党支部书记高老忠和民兵队长高传宝的带领下,把几家的土洞和地窖挖成相通的地道,留几处出口,用以和日寇周旋。但是在一天夜里,黑风口据点的日寇偷袭高家庄,高老忠因为敲钟警告而壮烈牺牲,地道遭到了敌人的破坏。高家庄人民总结教训,将仅能容身的地道改造成既能藏身又能出击的多功能地道。
1943年夏天,高传宝利用地道的翻口击毙了混进高家庄的特务。日军分队长山田纠集了几个据点的兵力进行报复,但却被在地道内神出鬼没的高家庄民兵们狠狠地教训了一顿。
高家庄人乘胜追击,把地道从村内沿伸到野外,形成纵横交错的地道网络,把防御变为进攻。区长赵平原制订了“围点打援”的战术,想吸引黑风口的日伪军出洞,但是狡猾的山本却以偷袭高家庄的办法来解西平之围。
高家庄民兵和八路军主力及游击队一道并肩作战,一举拔掉了黑风口据点,消灭了进犯高家庄的敌人,取得了这场战斗的胜利。
看完了这部电影,我不禁为高家庄人民的智慧而感到佩服,他们做事情,对的,就努力地继续去做;错的,他们就找原因,纠正并做得更好。回到现实生活中,我们做事情和他们却截然不同:我们做事情,对的,就开始骄傲、放松;错的,就为自己的错误找理由,对自己的错误毫不接受。再想一想,如果我们能像他们一样,那么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能做好,而且能像拥有无限能源的火箭那样无限制地上升那样做得更好!
《地道战》观后感2
提起冉庄地道战遗址,我们部队的战友大都印象很深,因为我们部队驻保定,每年新兵训练,部队都把组织新兵参观地道战遗址作为传统教育的重要内容,所以我的战友们大都钻过冉庄的地道。最近几个老战友来保定,根据他们的日程安排,我带战友重游了冉庄地道战遗址。为让更多的博客战友也一饱眼福,我还专门带了照相机,没想到我的摄影技术不佳,照片难以拿出手,只好转载几张供各位好友欣赏啦。
冉庄地道战遗址,位于河北省保定市西南30公里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华北抗日斗争中一处重要的战争遗址。
1937年“七·七”事变后,冉庄人民为保存自己、抗御外侮,于1938年春开始挖地洞,并由单口洞逐步发展成为双口洞、多口洞,最后挖成长达32华里的地道网。整个村落设有各种构思巧妙的地道口,并筑有多处战斗工事,构成一个立体火力交叉网。形成能打能藏、可攻可守、进退自如的地下长城。冉庄民兵利用地道优势,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配合武工队、野战军对敌作战157次,歼敌2100余名,曾荣获“地道战模范村”称号。
冉庄地道战遗址现仍保留着三、四十年代冀中平原村落的环境风貌。还保留着当年构筑的地道及各种作战工事,且在附近修复日寇侵华炮楼一处。展厅内珍藏着大批宝贵的地道战文物,辅之以声光电等现代化展览手段展现当年情景,多处旧址复原陈列,使人如置身于战争岁月。1959年8月建冉庄地道战纪念馆,聂荣臻元帅题写馆名,杨成武将军为展厅题写牌匾。1961年3月4日冉庄地道战遗址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8月,被列为河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5年1月26日,被共青团中央确定为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江泽民总书记为基地题写牌匾;1997年6月,被中宣部列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地道战》、《烈火金刚》、《敌后武工队》、《平原游击队》等影视片都曾在此拍摄。特别是拍摄于一九六五的《地道战》,拷贝次数达十亿人次。
冉庄地道战遗址是融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和旅游于一体的、独具特色的理想参观地,也是为后人留下的一处永恒的、宝贵的历史财富。
《地道战》观后感3
萧萧岁月九十载,滚滚长河始未更。转眼间,就到祖国建党九十年纪念了。就是在九十年前的今天,共产党成立了!这是多么值得纪念的一天啊!而我的心绪久久不能平,回到家,打开了电脑,看起了电影《地道战》。
《地道战》是中国早期创作电影的经典之作。讲述的是1942年,日本侵略军在冀中平原上“大扫荡”。高家庄英勇的男女民兵,为了粉碎敌人的“扫荡”,展开了群众性挖地道的高潮,民兵队长高传宝被这巧妙的洞口深深吸引。各村民兵利用野外地道围困敌人,打死民兵败类汤丙会,活捉日寇山田,胜利的钟声响遍冀中平原的故事。
冀中根据地人民冀中人民们那英勇顽强的斗争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面对着日本鬼子的"烧光、杀光、抢光"三光政策,他们临危不惧,坚贞不屈,仍然英勇奋战,赶走了侵略者,保住了冀中平原,保住了自己的土地。究竟是什么促使他们这样步调统一、携手并肩地进行战斗的?是我们的民族魂——爱国情!
难道不是吗?即便现在的社会很安定,但是我们的平定是在什么基础上的?不就是一群群爱国人士的献身吗?居安思危,今天的我们需要在每一个地方,每一个时间点,每一件事上磨练自己。让自己能够为祖国的未来尽力。而不是坐吃山空,等着别人的施舍,成为败坏国家社会风气的蛀虫!
《地道战》观后感4
“地道战,地道战,埋伏下的神兵千百万,千里大平原展开了游击战……”铿锵有力的歌声依然萦绕在我的耳畔,那一个个有血有肉的英雄现象,又浮现在我的眼前……
1942年日本军队如同一头凶猛残忍的狮子,烧杀抢掠,抢夺了我国数以万计的财宝,无恶不作。中国并不是懦夫的聚所!再强的压迫,也扼制不住中国人顽强的抵抗!人们众人一条心,挖地道,筑战垒,这里涌现出了多少英雄豪杰啊!
智勇双全的高传宝,奸诈贪婪的汤司令,为民着想的老钟书……善良,丑恶,在高家庄的土地上,抗争,周旋。高传宝识破了敌人的伪装,并将计就计,全部歼灭了敌人;老钟书夜间遇到敌人,不顾个人安危,毅然跑到大槐树旁,敲起了大钟。“砰——砰——”他身中数枪,为国殉职……
多么感人肺腑的故事啊!为了革命的成功,多少人民奋勇杀敌,英勇牺牲!他们将永远流芳百世,永垂不朽!
人民是八路军的“肝脏”,人民是祖国的“后盾”,敌人靠的是尖端的武器,我们靠的是祖国的人民!人民的力量是无穷的!人民的智慧战胜一切!
我们一定不辜负老一辈革命家的期望,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长大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材,为社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把八路军那种甘于奉献,不屈不挠的精神发扬光大!
邓小平爷爷曾说过“落后就要挨打。”我们一定要建设好国防,治理好国家,团结起广大人民,组织好军队,这样才能阻止敌人入侵,让人民过上安定美好的生活。
前世不忘,后世之师。我们要铭记历史,铭记那一段到处腥风血雨的日子,不忘铁蹄下山河沦陷的苦难,不忘硝烟弥漫的创伤,不忘那段峥嵘的历史。让世界认识今日的中华,让历史铭记不屈的东方!
《地道战》观后感5
一部精彩的革命影片,能反映出人民的机智勇敢;一部感人的革命影片,能使人百看不厌;一部成功的革命影片,能让人感受到无穷的斗志!上个星期应老师的要求,我看了一部革命影片——《地道战》,它让我感动,令我震撼!
这部影片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晋察冀边区的高家庄常常被日寇扫荡,无恶不作的日本鬼子大肆屠杀着可怜的老百姓。为了彻底粉碎敌人的扫荡,队长高传宝在上级的指导下,带领全村老百姓挖起了地道。挖地道谈何容易?可老百姓不怕,这项艰巨的任务在全村老老少少的努力下终于完成了,全村一片欢腾。可是,由于缺乏经验,挖好的地道无法排水防毒,在日寇的一次扫荡中,老百姓差点儿被淹死、毒死。后来,传宝充分吸取了教训,在上级的指点下,扩大了地道的建设范围,把村与村、户与户通过地道连成一片,地道口也做得极其隐秘,还装上了排水、排毒阀门,并设置了陷阱。最令人称道的是他们竟然在鬼子的炮楼底下挖通了地道!最后,在上级的严密布署下,经过几个村子的共同努力,老百姓们把日本鬼子打得是四处逃窜、溃不成军。
有几个精彩的片段至今令我难以忘怀:在地道战中,老百姓把墙壁上的一些砖块拆开,让枪口从砖缝儿里伸出射击,鬼子是四面受敌,处处挨打,一个个抱头鼠窜。林霞嫂还把少数敌人引入地道,结果敌人没走上几步,就掉到陷阱里去了。地道里还设有机关,敌人一进来,就可以把他们关起来痛痛快快地打,这就是著名的“关门打狗”的战术。
这一幕幕精彩的镜头不正是人民群众的机智勇敢和团结一致的真实写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