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我在伊朗长大》观后感作文赏析
影片通过一个早熟而且直言的9岁女孩Marjane的眼睛,揭示了伊斯兰革命时期,基要主义者掌握大权后伊朗人民希望的破灭,女性被迫戴上面纱,数以万计的人被投进监狱。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电影 《我在伊朗长大》观后感范文,欢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在伊朗长大》观后感1
昨晚看了《我在伊朗长大》让我印象深刻的有几个画面。
一是小女孩玛嘉因为同学是共产党的儿子,竟与同学几个打算对他“用刑”,用铁钉挖他的眼睛,幸好被玛嘉的母亲发现,并把她带回来。战争和革命对一个小孩内心的影响有多大?一个单纯天真的小孩也做出了这样看丝“单纯天真”举止,令人毛骨悚然。
二是战争爆发,一颗导弹投在了玛嘉邻居家,她挣脱妈妈的手,跑过去,看到废墟里的一只手,失声尖叫,就好像那幅《呐喊》。也许这是小女孩第一次亲眼见到战争的残酷。
三是玛嘉胆子越来越大,父母们非常担心。女孩露法妮被处死事件,母亲说:因为法律不允许处死处女,所以他们把她嫁给一个革命卫兵,夺走她的童贞,然后把她处死,如果有人敢动你,我一定杀了他!于是玛嘉出国了。
四是玛嘉离婚事件,朋友与她说,她一个姐姐离婚了,所有男人都想跟她上床,因为她不是处女根本无所谓了,能过就凑合着过。她哭着与奶奶说对丈夫没感情了,奶奶说:为了区区一个离婚流这些眼泪,你不知道我有心脏病吗?我55年前就已经离婚了,我知道自己一个人要比跟那个混蛋一起更幸福!真的大爱奶奶,奶奶的优雅与眼界令我折服,奶奶是影响玛嘉人生一个很重要的人。
还有很多,一幅幅黑白构成的简单线条的画面回忆起来都很触动心弦,玛嘉是个情感细腻具有反抗精神的女孩,生活在思想与身体都被禁锢的时代,她不甘被束缚,她那么迫切地追求自由,独自一个到国外生活,遭遇了各种各样的歧视,最后还是抵不过现实的残酷,她思念家人还是回到伊朗,机场工作人员无理道:女士,带好你的头巾。她第一次那么顺从,把头发拨进去。看到这里我有点忍不住泪目。
《我在伊朗长大》观后感2
看过一组伊朗革命前人民生活的照片,误以为是当时的欧美国家,人民穿着时髦、打扮精致,社会充满着时尚气息,画报开放,男星健美俊朗、女星浓妆性感,聚会是人民日常重要的消遣方式。
到了1980年左右,画风突变,黑色成为男女标配,女子的面纱、男人的胡子;世俗化的巴列维政府走到尽头,取而代之的什叶派穆斯林统治的政教合一的伊斯兰共和国。社会的动荡,也对每个生活在伊朗的个体带来矛盾与冲突。玛赞用她特别的画风与文字,描绘了处于这断裂带中自己以及身边人的生活。
玛赞从小生活在开明的家庭以及文化宽容的背景下,特别渴望与父母参与革命;她更是有机会接触与了解到很多有关革命与战争的事情;到了上学时,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盛行,与她的开放观念产生冲突。
两伊战争中,被迫赴奥地利求学,她接触了西方的性观念、大麻、同性恋及爱情,享受着表面的自由。但这一切却无法给她带来真正的快乐,突然被推向西方世界,带着在动荡环境下没有成型的价值观,与原有世界匆忙告别,玛赞不知如何安放对家人、家乡的感情,不知应该做些什么,不知道如何应对别人对家乡的询问,不知道自己自己是谁,就这样矛盾着、纠结着、迷失着。
在国外求学的酸楚,促使玛赞回国。这段回国经历,除了对残酷战争的重新审视,更是进行了有成效的绘画学习,而国内浓郁的宗教气氛,使玛赞遵循传统要求,走入逃避社会压力的婚姻,同时她也由于西方化的行为在朋友间变得格格不入。“我在伊朗是个西方人,在西方是个伊朗人。我没有明确的身份。我甚至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活着。”在伊朗,她仍然迷茫了很久。
混沌中自我的逐步觉醒,以及卫星天线打开的窗,让她离开了第一任丈夫,再次去往欧洲。这次的出发,根基牢固、目的明确,玛赞也找到了自己。
《我在伊朗长大》观后感3
生命诚可贵,感情价更高
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
相信大多数人对这首诗都不陌生,它是由匈牙利诗人裴多菲创作的。在他的字里行间,无不透漏出他对自由的渴望。即使在那样恶劣的环境下,他还是认为生命和感情都不是他所愿,唯有自由才是永恒的追求。
追求自由的行列永远不缺乏后继者,玛赞·莎塔碧就是其中之一。她既是电影《我在伊朗长大》的主人公,也是这部电影的漫画原著者,她以漫画的形式讲述了自我的成长经历。个人认为它的最大的主题是自由,是被禁锢的自由。电影讲述的女主人公玛赞,她的人生充满了动荡和坎坷;她像笼中之鸟一样生活在伊朗,被禁止做很多自我想做的事情,然后历经种种演变——政治变革、两伊战争、叔叔入狱、情人背叛,最后离开国家追寻自由。虽然这部片子以黑白为主,彩色画面极少,但是它还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映象。如果你单纯把它当做一部动画片,那你就错了。因为看完它后,情绪是沉重的。
电影从1978年的德黑兰开始讲述,主人公玛赞从小和父亲母亲以及奶奶生活在伊朗。9岁的小玛赞每一天都有很多稀奇古怪的想法,她喜欢西方文化,喜欢朋克风格的衣服打扮,最喜欢的偶像是李小龙,但这些都不被外人所理解,所以她只能偷偷地、小范围地追求自我的喜好。她的行为举止都和别的小朋友格格不入,父母和奶奶都常常为此感到头痛。周围的人都觉得她是个怪小孩,不愿和她多接触。然而就在那个年代,年幼的玛赞经历了很大的演变。
那个时候正值一场旷日持久的政治变革,沙赫推翻了卡扎尔王朝,建立了更加惨无人道、霸道独裁的朝政。人民毫无自由、人权、幸福可言。玛赞爸爸的朋友布鲁什叔叔组织全国人民起来反抗,想要推翻卡扎尔王朝,想要追求自由建立新的制度,却因此被抓了起来,大街上随处可见的是游行队伍。也就是那个时候,玛赞明白了自我的祖父也是因为自由失去了青春和生命。或许是从小的耳濡目染,玛赞也并不想就这样地或者,她比任何人任何时候都渴望得到自由,渴望飞出这个大牢笼,尽管这条道路上充满荆棘。
玛赞小的时候对朋克风情有独钟,她不愿意把自我束缚在又长又没有特色的教袍里面。她有一件衣服,上方写着“punkisnotdead”,足以表现出了她对自由的渴望。电影之中有个情节是玛赞穿着朋克风的衣服走在路上,然而她遇到了那些严守传统的教徒们,斥责她竟敢穿朋克风的衣服,务必戴好头巾,穿着统一的黑袍,不然的话就会被抓到监狱里去。玛赞没办法,只好编了一个谎话才得以逃脱。她喜欢和朋友们聚在一齐,喝喝酒、唱唱歌,但是这些都是违法的。就连他们偶尔才会有这么一次,也被警卫发现而不得不立刻停止,还牺牲了一条生命。玛赞回国以后交了一个男朋友,他们却因为再平常但是的牵手而被警卫抓走。这些都对玛赞的心灵造成了很大的伤害。这就是对人性的一种禁锢,是给自由上的一道枷锁,是无法冲破的一道牢笼。电影其实还讲述了另外一个层面的自由,那就是女性的自由权利。那个时期的伊朗,大多数男人对女人很轻视,认为女人根本就是弱者,包括像玛赞的母亲,电影中也不乏对她的描述。男人们瞧不起她,所以她才会在最后对自我的女儿说,“你要做一个自由的人,如今的伊朗不适合你,我不允许你再回来”。一个母亲是需要多大的勇气,才会对自我的亲生女儿说出“不要再回来”这种话。我明白,伊朗人民从来
都没有放下过自由,他们的自由只是被禁锢了,被封存了。她们还在默默地坚持,坚持到自由真正释放的那天。
我觉得,与其说这是一部动画片,不如说它是一部文艺片或者政治片来得更为贴切。电影《我在伊朗长大》保留了漫画作者的黑白基调,玛赞的回忆部分都是黑白的场景,只有回到现实的时候才有彩色的镜头,这很好地将回忆与现实区分开来。黑白的色彩给人一种沉稳、严肃的感觉,个性体现出了被禁锢的自由这样一个主题。
《我在伊朗长大》观后感4
“你一生中会遇到很多小人
把他们逼得狗急跳墙是很愚蠢的
会让你无法以真报怨
再没有比怨恨和报复更糟的了
永远持续自尊,忠于自我”
这是看完《我在伊朗长大》之后最为之感动的几句话。看了三遍,而且每看一遍都感受不一样,但唯有一点是没变的:这部影片写的是在伊朗动乱的大背景下一个女人的史诗,一段追求自由和本性的心灵之旅。玛姬的外婆是整部影片的灵魂人物,虽戏份不多,但每次出场以及所讲的话都是举足轻重的,她教给玛姬以及观众许多做人的道理,相信作者的漫画也有怀念外婆的初衷。我想,影片最想表达的就是“永远别忘了你是谁,也别忘了你的家乡”。
其实影片能够分为两部分:以玛姬第一次出国为界,前部分是以玛姬的眼睛看世界,后部分是以世界的眼睛看玛姬。由于影片是以黑白的动画形式表现出来的,且小玛姬天真活泼,让观众透过她的眼睛看伊朗的政治、战争等问题时,没有任何紧张感,反倒有点“黑色幽默”的感觉,让人笑中带泪。而我看到的伊朗,人民毫无自由、人权、幸福可言,就连最平常的聚会、喝酒、牵手甚至听音乐都是不被允许的,但是,让人又心生敬畏的是,伊朗人民并没有放下追求,他们秘密地享受那一切,与政府做着无硝烟的斗争。看着玛姬在衣服上写着“punkisnotdead”时,我明白,自由和权利是人们永远追求的,政府无权剥夺,也剥夺不了的。
玛姬出国后的生活是让我感受比较深刻的:
1、纵使身处人群之中,还是会感觉孤独;当适着说服自我已经找到归宿时,还是会显得格格不入。玛姬试图融入那个新环境,但作为一个伊朗人,她被当作野人,只是一个来自狂热的宗教徒国家的野人。她学会吸烟、蹦迪这些年轻又近乎堕落的生活,她本应不是这样的女孩,她放下了自我的本性勉强自我学着别人生活,最后却还是一个另类。
2、家是永远包容我们的地方,受伤了,唯有父母会不加追问只求你能平安回家。当玛姬打电话给父母时,电话那头的父母抢着讲话,千叮万嘱,母亲最后说了名“多吃蔬菜和水果”,让我潸然泪下,往往他们都是从最微小的地方关心着我们。
3、永远忠于自我,作为一个女人就就应有她的气节,而不是靠外表赢取别人的喜爱,靠装可怜赢取别人的同情。人人都有选取,但万万不可选取陷害别人而满足自我,那样只会让人更看不起你,即使是深爱你的家人。
4、婚姻永远都不能成为束缚自我的枷锁,如果你确定自我一个人会比跟那个混蛋一齐更幸福,那么就勇敢地去追求自我想要的生活吧,一次婚姻的失败是为了下一次的更好,但是也要认真对待自我的心。
5、“是恐惧让我们失去自我意识,还把我们变成懦夫”,不要去逃避什么,有胆量的人别人更欣赏。
6、不要忘记自我的根,自我的家乡,自我是谁,“姑娘,你从哪里来?”“伊朗”,电影到此戛然而止,留给人们的是感动、回忆与赞许。
玛姬的成长历史是丰富多彩的,她也告诉了每个人,自由是有代价的。茉莉人生,有了亲情的陪伴以及外婆教与的为人之道,就足以芬芳整段人生旅程了。
《我在伊朗长大》观后感5
抱着想要了解的伊朗的态度去看的,看的过程中让我想起了《追风筝的人》,国家社会的变迁深深影响着个人命运的沉浮。阿拉伯社会或者说伊斯兰社会的改革如何会导致今天这样的结果,今后,这是我读书了解的一个方向。
同时这部著作也让我联想到了这段时间一直在读的《虚构的犹太民族》,通过虚构自己民族的辉煌历史来唤起民众的民族主义,复国主义,这些看似自信的甚至是自我膨胀的思想是那么的经不起推敲,而他们所带来的狭隘的使命感的思维方式更是让人恐惧和不安。以色列建国后发起的几次战争很能说明问题。当然二战时我们的邻国日本,也是这一类的典型。
我也联想到了前段时间的云南昆明车站的暴乱事件,当时室友说了一句话让我十分震惊“就该把XinJiang人都杀光!”。如何可以有这样的想法,这在我看来是多么的可怕。一直以来,就劝他多看书,经常把自己的书拿给他看,可是仍然冒出这样的气话来,似乎看书是不管用的,我倒真心希望这只是他的气话。一方面,xinjiang人并不都是伊斯兰教徒,另一方面信奉伊斯兰教的并不都是狂暴分子。我们国家并没有刻意的宣扬民族主义、煽动民族主义,可是民众中仍然有这样可怕种子,甚至是所谓的高才生,如此狭隘的民族主义就这样轻易的被唤起。
最后,真心希望阿富汗、伊朗等一大批阿拉伯世界的国家能依靠群众的智慧走上正轨,拜托狭隘的民族和宗教的束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