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都孤儿》观后感范文五篇

绍跃 1172分享

《雾都孤儿》是著名导演的作品,《雾都孤儿》拥有强大的演员阵容和经典的拍摄场地。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雾都孤儿》观后感范文五篇,一起来看一看吧。

《雾都孤儿》观后感【1】

这是一部感人的电影。它向我们描述了流浪儿童的悲惨生活,他们无依无靠,流落街头,受人欺负,遭人侮辱,他们就像没有帆的小船,不知道方向,没有目标,任风吹雨打,一旦被坏人利用,就从此毁掉了一生。 可怜的奥利弗是幸运的,因为他遇到了善良的布朗罗先生,可是,如果奥利弗和其他孩子一样不能坚持正确的方向而成为真正的小偷,那布朗罗先生还会收留他吗? 

小奥利弗不管在多么艰难的条件下,始终知道自己的信仰,知道善、恶,所以才没有像其他小孩一样堕落,走上犯罪的道路。 奥利弗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不管受到什么压力,面对什么诱惑,都要坚持走正确的道路,选择正确的方向,这样才会有美好、光明的未来。

《雾都孤儿》观后感【2】

从未读过这本书,带着各种疑问开始看这部电影......

故事发生在1930s,一名来贵族家庭的弃婴,流浪在伦敦街头,遭受了教会、棺材铺、贼窝的种种虐待,他彬彬有礼的气质和风貌似乎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但是年纪小小只有9岁的他坚持听从内心的呼唤,不被外世所迷惑,用真诚和善良感动了周围的人,最终上帝赐予了他多年失散的外公。

Oliver Twist, 在贫穷的一无所有时,内心的善良仍然在闪闪发光,上帝总会可怜或者眷顾那些让人怜爱的穷孩子,让他们在绝望中寻找到一缕缕希望的阳光。

雾都孤儿,一部19世纪30年代的作品,仍然被封为经典,被古今读者捧在手心,爱不释手。WHY?经典的作品总是能牵动人们的情思,引起读者的共鸣,描述历史的同时也反映出了当代社会的诟病,给当代读者提供一片反思的空间:我们丢掉了什么---诚实?善良?童心?天真?

每个人都是上帝的宠儿,当再次抱怨自己失宠时,想想Oliver吧,他是怎样用强大的内心坚持自己的路?!

峰回路转,总会有柳暗花明。

没有西方人的宗教信仰,但是我们要有最基本的personality---honesty, trust, courage. 为自己永远不会完美的的人生加分。

倘若不被世界所理解和接受,坚持自己的内心,因为天才只有那么几个,正确的总会感化世界,改变人生。

《雾都孤儿》观后感【3】

暑假里,我看了一部名叫《雾都孤儿》的著名电影,看完后深受启发。

这部电影主要讲了一个名叫奥利弗的孤儿,他觉得在济贫院里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因此逃了出来,前往伦敦,被一个臭名昭著的老头子费金收养了。后又被误认为偷东西的小偷,又阴差阳错地被送到绅士布朗洛先生的家里,最终一波三折,又被费金意外地发现了。故事的结局是:无情无义的费金等人一个个地死去。

让我最感动的是南希、露西等人的善良,当时整个伦敦都被黑暗的份围笼罩时,是他们的仁慈与正义解救了奥利费。尽管狄更斯浓墨重彩地描绘了一个黑暗世界,但他们仍然给这个世界投入了一丝希望的阳光。知道南希死后,我很伤心想对她说:“好人有好报,祝你一路走好!”

我曾经也有一次这样的事:几年前的一天,我在马路上捡到了一元钱。我又惊又喜,但是也有一些害怕,要是被别人发现怎么办呢?一路上,我都感觉有人在盯着我,我也吓了一身冷汗。几天后,我的内心无比纠结,最终主动把钱交给了警察,顿时觉得,我的灵魂好像被洗礼了一次,干净与轻松多了。

《雾都孤儿》这部著名电影就像一面镜子一样,折射出人间的美善与丑恶,我坚信,正义必将战胜邪恶。

《雾都孤儿》观后感【4】

依稀记得低年级的时候,在泰和电影院看过电影《雾都孤儿》,事隔经年,已完全记不清影片的内容,实际上,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那样现实地描写黑暗社会的电影也不能看懂,当时可能只记得一个大概故事情节吧,我之所以至今仍然记得它,也许是《雾都孤儿》的题目比较扣人心扉,也许是当时有一个画面刻在脑海中挥之不去:在雾都伦敦的街头,一个衣着单瘦的少年,一双忧郁的眼睛,而这忧郁的眼神一直定格在我的脑海中。

前天,途经新华书店时,看到书架上摆放此小说,毫不犹豫地买回家,狼吞虎咽地通读一遍,小说描写的非常细腻,无论是人物心理,还是环境,狄更斯都描写的很详细,能够一下子抓住读者的心,让读者不由自主地对奥利斯悲惨的命运产生深刻的同情,因为是孤儿,无父无母,没有任何亲人的关心帮助,他的命运像一介浮萍飘忽不定,对他而言,生存就是最大的问题,衣不蔽体食不果腹是生活的常态。

而后我又到网上搜索此电影,电影是_年拍摄的_年上映,已经不是80年代初期的版本了,电影非常形象直观地将故事情节融入到场景中,让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不过,由于影片时间及介质的影响,影片并不能很好地展现人物的心理活动,相对于小说,这应该是所有电影的通病,影片的主基调是灰暗的,几乎从头到尾都是灰暗的:灰暗的破衣烂衫,灰暗的墙壁,灰暗的窗帘,也许制片人是要通过灰暗色来抨击19世纪的黑暗社会吧。只有到了影片的结尾主人公奥利斯被富翁解救后住到他家,过上了幸福的生活颜色才明亮起来。

不过,如果以小说来比较,我更喜欢看《苔丝》,同样是描写最低层的穷苦大众,《苔丝》的描写更流畅,语言更优美,人物的心理描写更加细致,如果说故事情节,我更喜欢看《乱世佳人》,百看不厌,特别喜欢白瑞德船长,每次看到他在心爱的女儿夭折后,面对斯佳丽的爱情表白都会泪流满面,他把对斯佳丽的感情全部倾注在爱女身上,欲爱不能,当爱女丧失在马蹄下,他的感情世界倾刻轰然倒塌,这是他对斯佳丽爱的告别。

《雾都孤儿》观后感【5】

此次观看波兰斯基新版《雾都孤儿》前,影院很贴心地送出海报及原著。你当然不能指望影院居然会送出厚厚的全本,事实上,那是一本冠以“青少年早期阅读必备书系”的删节普及版(四川美术出版社),删得这样厉害,其厚度约等于夹了广告页的晚报。我估计了一下,正常速度阅读,可以在两个小时内干掉,同样约等于影片的长度。

影片看完后,大略浏览了一下这本“青少年必备”,波兰斯基的取舍和我们删节版编者取舍的区别就出来了。我也是在“青少年”时看过这本名著,不过是完整的译本。大部分内容都沉入记忆深处,只有两个场景,因为书中配了很精彩的插图,还记得。一个是奥利弗第一次误打误撞,被人昏昏沉沉地抬进布朗罗先生的宅邸,他在书房里迷迷糊糊醒来,看见墙上挂着一幅女人肖像,只觉得亲切万分。原来那就是他的母亲。我记忆中,天下此等巧事只有发生在狄更斯和金庸的小说里,只不过前者的现实主义场景,让这种人工化巧合更为突兀。另一个场景是老犹太费金蜷在死囚牢里的插图,那张插图实在太传神,这么多年我还记忆犹新,波兰斯基大概和我有同感,影片中这个场景和那幅插图如出一辙。

波兰斯基对原著下刀删节时,直接奔向我印象中的第一个场景。这个关节被挥刀切除后,连带着什么女人肖像、身份证明文件、阴险的同父异母兄弟,以及一堆中产阶级的姑姑婶婶、小姐和未婚夫,统统唏里哗啦,掉到手术台下面。狄更斯原作如此经营,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当初这部小说是在报纸上连载的,读者多为中产阶级,他一定要在开头设计一个包袱,给孤儿奥利弗安排一个不错的中产背景,不幸沦落入底层,然后一点点再爬上来。还有什么比这种包袱更能吸引当时的中产读者呢?典型的情节剧(melodrama),正像伯格曼所说:“拍情节剧的人可以毫不受限制地运用人类感情的各种可能,因为情节剧赋予导演绝对的自由,唯一要注意的事,就是必须懂得在情况变得太荒谬、令人完全无法接受之前,及时打住。”(《伯格曼论电影》广西师大出版社,195页,译者翻成了通俗剧)十九世纪连载小说家和二十世纪情节剧导演面对的情形很相似,在短短一章内激起当天报纸读者的情感反应和继续阅读(购买下一期连载)的欲望。这种情节剧的设计对于两小时的电影来说,显然是个大累赘。切除之后,影片叙事丝毫无损,反而得以轻松地舒了一口气,更集中地表达导演主旨。波兰斯基干得漂亮。而我们的删节版“青少年必备”则全数保留了这个包袱。由此,我们也可注意一点,狄更斯的天才在于他成功地完成情节剧功能的同时,能聪明地“打住”,而且给予小说那么强有力的一个结局,足以刺激后世无数舞台编剧、电影导演发挥不同的诠释。

波兰斯基提交了一个具有强烈个性的答案。我怀疑,波兰斯基重拍《雾都孤儿》,其目的就在于诠释影片最后的死牢重逢,也就是我印象最深刻的那幅插图场景:老犹太费金即将上绞架的前夜,布朗罗带着奥利弗探监。我看电影习惯留意配乐,那往往是导演意图的钥匙所在。波兰斯基运用大乐队效果时极为节制,老到的导演就像宙斯,深谙音乐具有闪电般的威力,只能在中心节点上释放。当奥利弗和老犹太拥抱在一起时,乐队轰然奏出饱满煽情的弦乐主题,由此,这个场景成为整部波兰斯基版《雾都孤儿》中,唯一一个纵情之处。波兰斯基放肆地让一老一少两个演员涕泪横流,导演在两个小时的阴暗场景和克制的叙事之后,猛然投下视觉和听觉的双重催泪弹!我看到此节,不由鼻子发酸,听到周围不少观众也嘘唏不已。我身后有一对看电影的母子,母亲整场都在苦心教育孩子:“这是好人在做善事,那是坏人在逼好人干坏事,那是坏人得了恶报……”等到这个场景出来,母亲沉默了。我由此可以理解“青少年必备”编者的难处,为家长着想,体贴地删去了探监一节。

波兰斯基在这个生离死别的场景,如此浓墨重彩,无法不令人得出两人情同父子的答案。被此节打动的观众必定一点点回味出老犹太的父亲功能来,是他收留了孤儿,给予他衣食住所,教给孤儿在无情雾都中求生的技巧,用土法为孤儿悉心疗伤,让孤儿生平第一次体会到家的温暖和家庭生活的乐趣,这和他在习艺所、学徒工时遭到的虐待,简直是天壤之别!波兰斯基的老犹太不像其他影视版本中那么凶狠阴险,任意打骂没有斩获的偷儿,相反,他总是劝凶恶的赛克斯行事要留有余地。有些过激举动可以解释为无奈的防卫。哪怕最后和赛克斯商量要除掉“忘本”的奥利弗,也并非不可原谅,不是连亚伯拉罕都会对以撒下刀么。在十九世纪读者的头脑中,对犹太人偏见甚重,这些情节自然被视作犹太人的天性伪善和借此牟利。但今人视之,却无不是人性流露。导演刻意借用奥利弗的感恩之情,来缓和观者可能对老犹太伪善牟利的解读,甚至不惜想象出书中没有的情节:奥利弗流泪恳求恩主带他去监狱,见老犹太最后一面。回头打量,可以推测出波兰斯基“第一刀”的双重功效,除了让叙事消肿外,还隐去了奥利弗的身世和生父,留出空白,等待老犹太的父亲角色的进入。

父子告别之后,恩主布朗罗(继父?)带着奥利弗走出死牢,人们开始聚拢来,准备观赏绞刑。此时,波兰斯基的影片极其忠实于小说描绘:

“当他们走出来的时候,天已经快亮了。一大群人早已聚集起来。一家家户户的窗日上挤满了人,抽烟的抽烟,玩牌的玩牌,消磨着时间;人们推来拥去,争吵说笑。一切都显得生气勃勃,唯有在这一切中间的一堆黑黝黝的东西除外--黑色的台子,十字横木,绞索,以及所有那些可怕的死刑器具。”

狄更斯的天才和波兰斯基的诠释在此惊人地融为一体,发出一个最强音的控诉,造成父子分离悲剧的,是经公众认可、熟视无睹、公开展览的合法暴力。而这种暴力的基础,就是经过刻意诠释的善恶报应。那位影院里的母亲和“青少年必备”删节版对此,不得不陷入尴尬的沉默。

《雾都孤儿》观后感相关文章:

1.《雾都孤儿》读后感小学作文10篇 - 5068儿童网

2.《雾都孤儿》600字读后感心得体会5篇 - 5068儿童网

3.《雾都孤儿》400字读后感心得5篇 - 5068儿童网

4.《雾都孤儿》读后感800字精选10篇 - 5068儿童网

5.《雾都孤儿》500字读后感心得体会5篇 - 5068儿童网

6.初一《雾都孤儿》600字读后感心得体会5篇 - 5068儿童网

7.《雾都孤儿》600字读后感5篇 - 5068儿童网

8.小学生《雾都孤儿》500字读后感5篇 - 5068儿童网

9.雾都孤儿的读后感10篇 - 5068儿童网

10.优秀的学生观后感-《雾都孤儿》观后感 - 5068儿童网

    相关文章

    97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