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三征噶尔丹

木青2 0分享

  康熙三征噶尔丹的故事是历史上比较出名的故事。那么康熙是怎么三征噶尔丹的呢?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历史故事-三征噶尔丹吧!

  三征噶尔丹

  康熙帝刚与沙皇俄国签订了《尼布楚条约》,安定了中国北部与东北部的边疆后,又遇到西部蒙古族部落的首领噶尔丹反叛的挑战。

  明末清初,中国北方的蒙古族分为三大部分:漠南蒙古,居住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一带,早就归顺清朝;漠北蒙古,又称喀尔喀蒙古,居住在今蒙古国一带;漠西蒙古,又称厄鲁特蒙古,也就是明代蒙古族的瓦剌部落,生活在天山以北地区。这两大蒙古部落也先后归顺清朝。但在漠西蒙古中有个准噶尔部落,在今新疆伊犁草原地区。噶尔丹是准噶尔部落的首领,非常强悍。他取得准噶尔部落的大权后,受到沙皇俄国的唆使,就开始向外扩张、掠夺。漠西蒙古先被他征服,接着他又进攻漠北蒙古。

  漠北蒙古打不过噶尔丹,几十万百姓南下,躲到漠南蒙古,请求清朝保护。康熙帝一面安抚、救济逃难的灾民,一面派人前往噶尔丹军营,要求他立即退兵,并将所侵占的漠北蒙古的土地、牛羊,统统归还主人。噶尔丹野心极大,本来就想打到北京,哪听得进康熙帝的劝阻,便策动大军向东杀来。

  康熙帝决心严厉惩罚噶尔丹。公元1690年,他亲率大军西征。左路清军由抚远大将军福全统领,出古北口,右路清军由安北大将军常宁率领,出喜峰口。

  左路军先与噶尔丹交手,吃了败仗,不得不后撤。噶尔丹因此更加轻视清军,向南猛攻,一直打到乌兰布通(在今内蒙古昭乌达盟),离北京只有七百里。他狂妄地叫嚷,要打到北京去。康熙帝下令右路军停止后撤,迅速会合左路军,在乌兰布通迎战噶尔丹。

  噶尔丹将他的大军布阵在一座大山下,一边有河流,一边有树林。他将一万多匹骆驼,围成圆阵,捆住四脚躺下,不能移动。驼背上绑着木箱,蒙上湿毛毡,士兵们则躲在驼阵后发炮射箭,称为驼城。清军先用大炮向驼城中段轰击。猛烈的炮火,将骆驼炸得血肉横飞,驼阵撕开很大的口子,正面的清军步骑兵随后发起勇猛的冲锋,另一支清军则从驼城背后夹攻。噶尔丹的叛军,被打得丢盔卸甲,尸横遍野,狼狈逃窜。

  为延缓清军的追击,噶尔丹派一个喇嘛向清军求和。福全连忙向康熙帝禀报。康熙帝叫传令官赶快传达命令:“火速追击!”可是就在清军等候康熙帝命令的时候,噶尔丹跑了。他带着残兵败将,取道大兴安岭,逃回漠北。

  噶尔丹在漠北招兵买马,重整旗鼓,企图卷土重来。康熙帝派使者去邀请他来讲和,订立盟约。噶尔丹不但拒绝南来,还将使者杀害了。他带着三万骑兵,并扬言从俄罗斯借了鸟枪兵六万要再杀向北京,争夺皇帝的宝座。他的奸细还潜入漠南,制造谣言,煽动叛乱。

  康熙帝于是决定第二次亲征噶尔丹。他率大军十万,兵分三路:东路由黑龙江将军萨布素率领;西路由大将军费扬古率领,任务是切断噶尔丹的后路;中路由康熙帝亲自统帅。

历史故事-三征噶尔丹

康熙三征噶尔丹的故事是历史上比较出名的故事。那么康熙是怎么三征噶尔丹的呢?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历史故事-三征噶尔丹吧! 三征噶尔丹 康熙帝刚与沙皇俄国签订了《尼布楚条约》,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标签

699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