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的童话故事-乖乖兔的指挥梦
乖乖兔从小就有一个小小的梦想,她想当一名指挥家。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收集整理的乖乖兔的指挥梦的童话故事,请大家欣赏。
乖乖兔的指挥梦
乖乖兔想着如果自己当上了指挥家,就什么事情都不用做了,只要指挥别人做就好了。
这天,乖乖兔就开始了她的指挥生涯了。早上,乖乖兔起床就开始指挥妈妈:“妈妈,我要起床!帮我穿衣服,穿裤子,穿袜子,穿鞋子,系鞋带儿,挤牙膏,放洗脸水……”妈妈赶紧照着乖乖兔的指挥把所有事情都做得好好的,乖乖兔可得意了。
乖乖兔又开始指挥奶奶了:“奶奶,我肚子饿了,帮我拿一瓶酸奶,不要,不要,我不要牛奶;帮我拿一块蛋糕,我不要加奶油……”奶奶也赶紧照着乖乖兔的指挥把所有事情都做得好好的,乖乖兔更得意了。
这下,该轮到爷爷了“爷爷,快陪我玩儿,我们先来捉迷藏,你躲到衣柜里,我来找;爷爷,我们来骑大马,你趴到地上,我来骑……”乖乖兔开始指挥爷爷。爷爷也照着乖乖兔的把全部事情都做好了。乖乖兔说:“当指挥家的感觉太好了。”
“爸爸,该你出场啦!”乖乖兔开始指挥爸爸,“先去阳台给花儿浇水,再把地板拖一拖,讲个故事给我听,帮我做一只蓝风筝……”爸爸很快就把所有是都做好了。
乖乖兔什么事也不用干,因为他是指挥家。
乖乖兔还指挥桌子、椅子、盘子、筷子、勺子,咦,一眨眼间,它们就围在一起,各就各位,美味的晚餐开始了,等着乖乖兔来吃饭。
乖乖兔还指挥放在地板上的图画书、丢在墙角里的玩具车、到处乱跑的拖鞋、吃了一半的薯条。咦,它们马上就回到了原来的地方,家里重新变得整整齐齐。
在乖乖兔的指挥下,客厅的灯亮了,厨房的灯熄了;电视机打开了,儿童节目开始了;爷爷的鼻子像小丑,爸爸做的鬼脸好好玩,妈妈跳起了熊婆舞,奶奶的歌谣真动听。
终于有一天,大家有意见了。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在家里举行了一场游行,不要乖乖兔参加,他们举着牌子,挥着拳头,喊着口号:
“抗议,抗议!”
“反对,反对!”
“自己的事要自己干!”
“我们不愿被指挥!”
“我们不要做保姆!”
“开除指挥家!”
“我们不愿当奴仆!”
“反对乱指挥!”
“我会做好自己的事,不要别人指挥我。”
哈,这个游戏很好玩哦!乖乖兔立即跑进去,也举着小拳头,跟着喊:
“反对,抗议,自己的事自己干,开除指挥家!”
从此以后,乖乖兔当不了指挥家啦!
可是,他还是想当指挥家,这可怎么办呢?正好家里玩具乐团正在招聘,乖乖兔就到玩具乐团当了一名音乐指挥家。
瞧,在他的指挥下,发条鸡在吹喇叭,铁皮猫在打架子鼓,绒毛狗在吹小号,塑料老鼠在弹钢琴,长耳朵兔在拉手风琴,优美的音乐会拉开了序幕。
猴妈妈的担忧
猴妈妈要生宝宝了,森林里都传开了,大家都期待着这个小生命的诞生。
这天,小宝宝和大家见面了。猴爸爸开心极了,给小宝宝取了一个名字叫“萌萌”。萌萌长着水灵灵的眼睛,眨巴眨巴的可爱极了。森林里的动物们听说猴宝宝出来了,都抢着来看看这个可爱的猴宝宝。
猴爸爸想这么高兴的事,我得请大家到我家好好的庆祝一下,于是猴爸爸花大力气,在山里采摘了很多果子,有香蕉、苹果、枣子、桃子……准备请家族所有成员来大吃一顿。
萌萌真的很萌,他喜欢蜷缩在妈妈怀里睡觉,喜欢睁着超萌的眼睛听妈妈讲故事,喜欢随着妈妈的手指头看星星,喜欢被妈妈抱着晒太阳,替他捉虱子……
如果妈妈走开一时半会儿,他就会哭,放声大哭,一直到把妈妈哭回来为止。猴妈妈对猴爸爸说:“咱们这孩子也太娇气了吧?”
猴爸爸说:“想当年,我过得那么艰难,现在,再苦不能苦孩子。孩子还小嘛,娇气就娇气点吧,等长大了,你想要他趴在怀里撒娇他都不理你了。”
猴妈妈一脸崇拜地望着老公,她觉得自己的老公太聪明了,说的话太有道理了,那就照他说的去做吧。
等萌萌断奶后,猴妈妈总是把所有食物嚼烂了,弄得糊糊的喂儿子。
萌萌长牙齿了,2个、4个、6小……
可他还是要吃糊糊果,妈妈拿根香蕉给他,他把手藏在背后,说:“妈妈,你帮我嘛,帮我剥掉皮,嚼成糊糊喂我吃嘛。”
妈妈不肯,萌萌就躺倒地上耍赖。妈妈无奈,就帮他剥了皮,弄成糊糊果吃。山中岁月荏苒,不知不觉中,萌萌1周岁了。其他同龄的猴子早就自己外出找吃的了,而萌萌还要赖在妈妈怀里吃糊糊果。
“猴爸爸,你不是说孩子小时候娇惯一点没关系,长大了,年龄到了自然而然会懂事,为什么萌萌都这么大了,还啥都不懂?是不是傻瓜啊?”猴妈妈有些生气了。
猴爸爸爬到树上,正忙着为一家人采果子,顾不上别的。听了猴妈妈的话,他回头说:“我的孩子,我知道,时候还没到,到了自然就会了。你放心好了!”
“可是,我没法放心啊!都这么大的孩子了,还要我伺候着。”猴妈妈小声叨叨着。
“回去吧,回去吧,别把孩子搞丢了。”猴爸爸挥挥手,赶她回去,他不想听这种见识短的话,多少大风大浪都过来了,这点小事算什么。猴妈妈失落地往家走。远远地,就听到萌萌超级大的哭声,猴妈妈快跑几步,回到家里。萌萌正在地上,来回打滚。
猴妈妈看到,萌萌的奶奶正好过来,抱起孙子,安慰道:“我的小祖宗,小皇帝,这是怎么了?你妈到哪里去了?怎么不在家照顾你?谁欺负你了?告诉奶奶,我去揍他。他让你不好过,我也要让他不好过!”
“我的手碰到那个树枝了、手痛!”萌萌伸手哭诉。
“不怕,不哭,奶奶去打那根树枝。”奶奶去拍那树枝,边打边骂:“你这该死的树枝,怎么就把萌萌给碰痛了。”
猴妈妈几乎要气晕过去。面对奶奶的举动,她知道那是错误的,可那毕竟是长辈,而且是出于爱护萌萌的心思,猴妈妈还不好说什么。
猴妈妈送奶奶回去,回头见萌萌还在地上坐着,但是已经不哭了。他正等着妈妈来安慰,来抱抱。
猴妈妈摇摇头,坐在他旁边的树桩上,一声不吭。
萌萌见妈妈没理睬他,又哭起来。哭了一会儿,他发现还是没有动静,就偷偷地从指缝间看出去,妈妈不知道跑哪儿去了。萌萌想,再哭,妈妈也听不见,还是算了吧,再说,哭也实在是很累的事。
萌萌不哭了,自己玩去。
过一会儿,他觉得肚子很饿了,他叫:“妈妈,妈妈。”可是没有回答。
萌萌东张西望,他看到半个西瓜。
这是昨天傍晚爸爸摘回来的,爸爸拿石块把西瓜敲成两半,当时妈妈一手掏过去,挖出一捧瓜瓤给萌萌吃。
萌萌扭过头去,大叫:“西瓜有眼睛,好多好多黑色的眼睛,萌萌害怕,不吃,不吃!”任凭妈妈怎么劝说,他就是不吃。最后,妈妈生气了,不理他,和爸爸一起吃了半个西瓜,剩下的半个就放在角落那儿。
萌萌走过去,他又饿又渴,他想起昨晚爸爸妈妈吃得津津有味,也想试试看,就用手去掏瓜瓤;他又看到了那些黑黑的“眼睛”,他碰一下,那些“眼睛”没反应,他就把“眼睛”一个个掏出来,剩下鲜红色的瓜瓤。
他尝了一口。哇!真好吃,又甜又沙,水分还很多,非常解渴。萌萌一下一下地掏出瓜瓤,送进嘴巴,一口一口地吃掉。
回到家门口的妈妈看呆了,儿子居然会自己找东西吃,而且还不嫌西瓜有瓜子,这,这,这太难得了!
猴妈妈不敢惊动儿子,就站在家门口看着。等儿子吃掉那半个西瓜的一半,挺着小肚皮打饱嗝的时候,她才走进去,抱住儿子,狠狠地亲他,夸他:“宝贝,你太乖了,会自己吃东西了。”稍候片刻,她又夸猴爸爸:“你爸爸也很聪明,他早就说你长大了会觉悟过来,什么都会做的……”最后是自我批评:“是我过分操心了。”
那以后,萌萌学会自己吃东西了。大约真的遗传了爸爸的优秀基因,他一下子全部学会了猴子能吃的所有食物的吃法,还学会了上树摘果子,再也不要妈妈操心了。
小熊的神奇画板
小熊从小就喜欢到处写写画画,家里的墙上、门上、床头,到处都有他画的画、写的字。爸爸妈妈看了很是苦恼。
这天,爸爸下班回来。看到家里到处都是小熊画的画,非常生气。爸爸对小熊说:“你以后如果再在家里乱写乱画,我就打你屁股。看你不改掉这个坏习惯。”
小熊听了坐在地上哇哇大哭起来。
这时,妈妈过来了,搂着他说:“乖孩子,别哭了,明天妈妈给你买个画板。以后你想画就可以在画板上画,就不会把家里弄得乱七八糟的了。”
小熊没哭了,连忙说:“谢谢妈妈,你真是世界上最好的妈妈了。”
到了第二天,熊妈妈把这件事忘得一干二净。小熊只好又到处写,到处画。爸爸回来看到小熊还是把家里画得乱七八糟的,就朝着小熊的屁股打去。
小熊很伤心。明明是妈妈没有给我买画板我才在家里画的,为什么要打我?小熊很委屈。
这天,表哥从外地旅游回来,带给小熊一个纪念品,是画板唉!小熊高兴得跳起来。
小熊在画板上写写画画,可真带劲啊,又能写,又能画,画得不好,还能一拉横竿,“刷”地擦掉重来。
小熊在画板上画了一张妈妈的像,旁边写着:说话不算数!
熊妈妈走在街上,她的胸口突然出现了几个字:说话不算数!
街上的人嘻嘻哈哈地对熊妈妈指指点点。
“瞧,多好玩儿的文化衫!”
熊妈妈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也向人们微笑。
熊妈妈正在找工作。
她走进一家公司。老板对她说:
“对不起,我们公司不要说话不算数的员工。”
熊妈妈大惑不解。
小熊“刷”地擦掉妈妈的画像,又开始给爸爸画像。画好了爸爸的像,小熊在旁边写道:大坏蛋!
熊爸爸走在下班的路上,突然T恤衫背后多了几个字:大坏蛋!人们看到这些字,哈哈大笑。
来了两名警察。其中一名警察对熊爸爸说:“很好,请跟我们走一趟。”
“为什么?我并没有犯罪呀!”熊爸爸很委屈。
熊爸爸糊里糊涂来到警察局。大象警官严肃地说:
“快说,你到底干了什么坏事?”
熊爸爸低着头想了半天,这才吞吞吐吐地说:“我知道错了,我不该打孩子。我是一个大坏蛋!”
“看在你老实坦白的份儿上,回去吧,再也不准打孩子了。”大象警官说。
熊爸爸走出警察局,背后的字一下子不见了。
小熊擦掉爸爸的画像,开始给小伙伴们画像。他先画叽里咕噜猫,给她添了一对翅膀,旁边写上:会飞的猫!
这时,从窗口飞进一只“大鸟”,吓了小熊一跳。原来不是大鸟,是叽里咕噜猫,她真的长了两只翅膀。
“小熊,你看,我会飞啦!我做梦都想飞呀!我是一只会飞的猫!我太高兴啦!小熊,你是不是觉得我很了不起?”
叽里咕噜猫叽里咕噜地说个不停。
小熊拉着叽里咕噜猫的手,给她看画板,说:“真正了不起的,是我的画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