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小学生知识提升方面的儿童故事分享

海愈 1172分享

  儿童故事(children’s stories)是指 以叙述事件的过程为中心,适合儿童听或看的篇幅短小的文学作品。主题单纯、鲜明,情节生动、有趣,引人入胜。接下来小编给大家分享几篇关于民间童话里面的故事吧。

  两点之间最短的距离

  一位成功学教授被邀请到一座高等学府为同学们演讲。面对台下喧闹的同学,这位教授开头的第一句话就是问同学们:“你们有谁知道两点之间最短的距离是什么?”很多同学在听了这样一个问题后很不以为然甚至有点嗤之以鼻,心里想:“这算什么教授,这么简单的问题也说得出口!”一位同学站起来有点不屑一顾地说:“这个问题连小学一年级都知道,两点之间最短的距离不就是直线吗?”教授铿锵有力地说道:“错!两点之间最短的距离有可能是直线,也有可能是曲线!”

  同学们一脸的震惊和迷惑,教授接着解释了所谓的距离。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距离?距离是路程的远近吗?距离是直线的长短吗?都不是。真正的距离是从起点成功地到达终点所经历的一切,无论受挫还是顺利。从几何学角度来说,两点之间最短的距离确实是直线,但从现实生活中来说,这条直线不一定能够把你从起点成功地带到终点。这样的距离看起来最短,实际上很长,甚至会把有可能的事情变成不可能。

  教授一针见血地为我们指出了在现实生活中两点之间最短的距离不一定是直线这样一个真理,可是现实生活中的我们又有多少人为了简单的追求并无效用的直线而弄得自己头破血流,到头来仍然是一事无成呢?

  古代有两个商人经过一片沙漠时迷路了。

  沙漠浩瀚无边,方圆百里没有任何参照物,除了沙子还是沙子。

  他们不知道往哪边走,走了一阵子又走回了原地。到了晚上,两个人都很笨,甚至不知道看北极星,只好在沙漠里冻了一宿。

  第二天,两个人的意见发生了分歧。第一个人坚决认为要往西走,第二个人虽然不知道要往哪边走,但不同意第一个人的意见,说来的时候就是这个方向,怎么可能往回走呢?

  冲突得不到解决,两个人只好各走各的路。

  第一个人为了走出沙漠,认为不管是回去的路还是走到其他什么地方,只要能走出沙漠就好。于是他坚定一个信念,只朝着一个方向走。虽然朝着这一个方向走并不是直线。两天两夜后,他的食物和水已经用完了。正当他绝望之际,他看见了前面不远处的炊烟正袅袅升起,像是欢迎他的到来。就这样,第一个人成功地走出了沙漠。

  第二个人认为两点之间最短的距离是直线,只要走直线,不走弯路,就一定会走出沙漠,而且还会比第一个人先走出沙漠。为了走出沙漠,他在原地做了一个记号,然后朝东走。走了不多久,他觉得不对,以为自己走了弯路,又返回原地。接着往南走,不多久又折了回来。接着往北走,走了半天仍然不见一个人影,以为又走错了,还是回到了原地。接下来,他尝试了西南、西北、东南、东北,几乎每一个方向都试过了,他还是回到了原地。这时候,他的食物和水也用完了。几天后,这个人不但没有比第一个人先走出沙漠,而且死在了沙漠里。他死的时候仍然不明白,沙漠里没有直线,只有方向。如果你不转变你的思路,一味地追求所谓的直线,那么等待你的只能是死路一条。

  事实上,我们的人生会遇到很多像沙漠这样的迷宫,既然是迷宫,就不要奢望两点之间的直线会拯救你,你就应该静下心来,好好地想一想,我到底该走哪一条路?是走最短的路?还是走最有效的路?捷径又是什么?捷径就是最短的路吗?只有想清楚了,摒除心中根深蒂固的直线情结,不盲目追求最短的距离,选择一条正确的道路,这样你才会成功地到达你的目的地。或许时间是稍微长了一点,但这有什么关系呢?我们的目的不就是要到达目的地吗?难道你想一辈子在原地打转不成?没有人会这样想,你也不会。

  玩过电脑游戏的人都知道,很多时候,直线代表着一个陷阱,一个诱惑。在玩游戏的时候,我们常常会遇到迷宫,走出迷宫是我们最大的目的,为此我们绞尽了脑汁,挖空了心思,我们总想走直线,总想走最短的路程,结果往往事与愿违。更让我们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出路就在眼皮子底下,但是朝着前方直走就是走不出去,硬是要你转好几个弯才能出来。当你走出迷宫,眼前豁然开朗的时候,你就会想,虽然走了不少弯路,但还是值得的。

  我们都知道拔苗助长的故事,一个农夫为了让自己的禾苗快点长高,竟然亲自去田地里一株一株地把禾苗拔高,结果禾苗不但没有长高,反而由于缺乏水分和营养,在太阳的暴晒下枯萎了。农夫的愿望是美好的,我们不能原谅的是他实现愿望的方式,他是一个典型的直线病患者,为了追求最快最短,结果却断了自己的衣食之源。说起这个故事我们常常会嘲笑农夫,然而在嘲笑农夫的同时,我们应该扪心自问一下,自己是否也经常犯这样的错误呢?

  所以,从现在起我们必须明白:两点之间最短的距离不一定是直线。我们要的是最有效的距离。做好一件事情,到达一个目的地,有些过程,有些距离是必须的。如果你是一个毕业生,如果你想成为一名优秀的企业家,那么你现在应该做的就是积累,而不是马上去开公司。如果你想成为一个作家,但你只不过初出茅庐,那你就不要老想着自己的思想有多么先进,你首先要做的是得到读者的认可。如果你人微言轻,没有人把你独特的见解放在眼里,那么你可以先不创新,而是去模仿,然后当大家都认可你的时候再创新。

  心里有鬼的时候

  “不公平!不公平!”今天你一进门就喊。原来是体育课考仰卧起坐,由学生自己做、自己数,再报给老师登记。

  “好多同学根本做得不标准,还没坐起来,就已经躺下去;还没躺平,又坐起来,这样也算。”你嘟着嘴说,“报的时候还偷偷加几个。害我跟他们比起来,好像特别差的样子。”接着说了一堆同学作弊的例子,而且愈说愈气。

  孩子,这种事我见得太多了,你有什么好气他呢?随着年龄增长,你见到的作弊可能会更多。因为小时候,学的就那么一点点,大家很容易应付;上了中学,要学的东西愈来愈多,那些应付不了,又希望拿好成绩的人就可能作弊。

  可不是吗?我相信我那个时代考试作弊的绝不比现在少,当时甚至流行一句顺口溜:“考试靠作弊,作弊靠运气;运气不好被抓去,总说一句要努力。”不信,说几个精彩的给你听——

  我高中班上有个同学,每次“国文”科考默写,他都早早到校,先用钢笔在桌子上抄一遍。他不仅写哟,写完之后还站在桌子上踩,让桌子上蒙一层灰,免得老师看见下面的字。等到考试的时候,考哪一段,他就对着那段哈气。已经干了的钢笔字迹,一哈气,就显现出来。有一回他哈得太凶了,监考老师还跑过去问他是不是犯了哮喘,要送他上医院。

  提到监考老师,我想起大学联考时,有一题:“中国最早的毛笔出现在什么时候?”

  我有个朋友不会答,就用手捅前座的人,一边捅一边小声问:“笔,什么时候?”

  那被捅的同学,先不作声,接着把一支钢笔隔肩递了过来,他以为我的朋友钢笔没了墨水。好死不死,这动作被监考老师看到,我这朋友只好装样子,打开那人递来的钢笔,硬挤几滴墨水在自己的笔里。偏偏他的笔已经满了,灌不进去,结果几滴墨水全滴在了考卷上。

  再说个更有趣的事给你听——联考前,我有个同学做了个十分精致、不到4厘米宽、“旋风装”的小抄,上面用工笔小字写得密密麻麻。我当时大为惊叹,请他考完之后送给我收藏。只是,联考完了,他却迟迟没给我。

  有一天,我向他要。“扔了!”他一摊手。原因是,当他走出考场的时候,看见地上有个小纸片,拾起来,吓了一跳,那是个小抄本子,居然比他的还精美得多。他一气之下,就把答应给我的小抄扔了。

  好!我的笑话说完了。从表面上看起来,那些人都很会作弊,但你知道结果吗?结果是:高中擅长写“板書”的那个同学,考了两次,才进入一所三流大学;“滴墨水”的同学,那科试卷不计分,因为他有“做记号”的嫌疑;大学联考做小抄的同学,考了三次,好不容易进了一所学校,却在毕业前两个月,因为作弊,被勒令退学了。

  这些同学,我至今和他们都有联系,甚至在写这篇文章之前,还打电话给其中一位,问能不能写出来。他说可以,还半开玩笑地说了段感性的话:“其实何必作弊呢?作弊只是拿一时的分数,却没得到真正的学问。我后来想想,如果用做小抄的时间好好念书,恐怕分数还能高些。因为作弊紧张,看小抄都看不清;又一心想着作弊,原来会的也不会了。作弊真是害人不利己,如果我作弊得了高分,让别人落榜,我是害了人;如果我作弊,不踏踏实实用功,后来学问不够,是害了自己。”

  这也让我想到两则旧闻——

  一、美伊战争时,一个在巴格达博物馆行窃的男人被抓。

  “我起先只是看别人抢、别人偷,愈看愈觉得手痒,于是也跑了进去,进去才发现贵重的东西全没了,只好随便拿了两样,结果进去最晚、出来最慢,反而被抓。”那男人辩白。

  东西虽不值钱,他还是被判了重刑!

  二、几个就读于某高校的学生因考试作弊被抓。

  “大家都作弊,为什么就我们倒霉?”那几个眉清目秀甚至得过楷模奖的准毕业生,在亲友的陪同下开了记者会,请求自新。

  但作弊了就是作弊了,他们还是都被勒令退学了。

  你知道我为什么说这两个故事吗?因为我发现有太多的人,原来不作弊,只是看别人不劳而获,加上心里不平,由心痒到手痒,后来也“下了海”,结果被淹得半死;也有许多人,从来不作弊,却注意别人作弊,看在眼里,恨在心里,反而受到影响。

  希望你能了解我说这番话的道理,因为它很可能让你有一天悬崖勒马、受用一生。

  易说难做

  头发完好的人大概不会故意去做癞痢头。还有,饱人永远不知饿人饥。

  專家不应该一天到晚吹嘘喂母乳和亲手带婴儿有多大益处,那可怜的妈妈也许等不及孩子满月就得外出工作养活她自己,以及她的妈妈与她的爸爸。理想固然重要,生活更加要紧。

  孝顺父母是人生首本戏,可惜子女们的人生道路不一定平坦,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无奈中不得不疏忽了老人家。

  火烧眉毛,只得自己顾自己,疲倦到极点之际,能够救得了自己,活下来,已经是功德。谁不知道对朋友要讲义气,莫计较钱财,吃喝玩乐,最好争着付账;还有,遇事两肋插刀,舍命陪君子;夫妻间要同舟共济,同患难共富贵,坚贞不移,贫无立锥,照样举案齐眉……

  这样的话谁不会说?粤人所谓下巴轻轻,净会诲人不倦,要付诸实践,却是另外一件事。理想的世界永远是太平盛世、春暖花开、母慈子孝。

    973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