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空气知识点归纳
要想学好一门科目一定要建立系统的知识框架,初三化学有哪些知识点是同学们必须掌握的呢?为了方便大家学习借鉴,下面小编精心准备了初三化学空气知识点归纳内容,欢迎使用学习!
初三化学空气知识点归纳
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现象:①红磷(不能用木炭、硫磺、铁丝等代替)燃烧时有大量白烟生成,②同时钟罩内水面逐渐上升,冷却后,水面上升约1/5体积。
若测得水面上升小于1/5体积的原因可能是:①红磷不足,氧气没有全部消耗完②装置漏气③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2、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提出了空气主要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舍勒和普利斯特里先后用不同的方法制得了氧气。
3、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氮气为78%、氧气为21%(氮气比氧气约为4︰1)、稀有气体(混合物)为0.94%、二氧化碳为0.03%、其它气体和杂质为0.03%。
空气的成分以氮气和氧气为主,属于混合物。
4、排放到大气中的有害物质,大致可分为粉尘和气体两类,气体污染物较多是SO2、CO、NO2,这些气体主要来自矿物燃料的燃烧和工厂的废气。
初三化学空气易错知识点
一、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
【知识点的认识】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是指随着工业的发展,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烟尘等对空气造成了污染.被污染的空气会严重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并且,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和酸雨等也都与空气污染有关.就空气污染物的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工业生产是空气污染的一个重要.工业生产排放到大气中的污染物种类繁多,有烟尘、硫的氧化物(如二氧化硫等)、氮的氧化物(如二氧化氮等)、有机化合物、卤化物、碳化合物等.
2.人民用生活炉灶和采暖锅炉需要消耗大量煤炭,煤炭在燃烧过程中要释放大量的烟尘、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质污染空气.特别是在冬季采暖时,往往使污染地区烟雾弥漫,呛得人咳嗽,这也是一种不容忽视的污染源.
3.交通运输工具(如汽车、火车、飞机、轮船等)燃烧煤或石油产生的废气也是重要的污染物.特别是城市中的汽车,量大而集中,排放的污染物能直接侵袭人的呼吸器官,对城市的空气污染很严重,成为大城市空气的主要污染源之一.汽车排放的废气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等,前三种物质危害性很大.
4.森林火灾、意外事故火灾等产生的烟雾和有害气体等.
【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设置问题情景,让学生阅读、思考后,根据所学的空气污染及其危害的相关知识,来分析、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并且,经常将其与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等联系起来考查.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中考重点是考查学生对空气污染的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来分析、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等.特别是,对空气污染源的考查,是近几年中考对这一块知识考查重点.其中,有害气体的是这块考查的重中之重.
【解题方法点拨】解答这类题目时,首先,要熟记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尤其是空气的污染及其污染物的等;然后,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信息,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联系起来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选择或解答即可.
二、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
【知识点的认识】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实际上是指空气中的各成分的重要作用.具体内容如下:
1.氧气,在过去人们曾把它叫做“养气”,这充分说明了氧气的重要性;通常状况下,人吸入空气就可以,但如潜水、医疗急救等时,则需要用纯氧(或富氧空气);还有,燃料燃烧离不开氧气,炼钢、气焊、金属切割以及化工生产和宇宙航行等都要用到氧气.
2.氮气,用途也比较广泛.它是制硝酸和化肥的重要原料;由于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因此常用作保护气,如焊接金属时常用氮作保护气,灯泡中充氮以延长使用寿命,食品包装时充氮以防腐;医疗上可在液氮冷冻麻醉条件下做手术;超导材料在液氮的低温环境下能显示超导性能.
3.稀有气体,在空气中所占比率虽然不大,但它们却是一类很重要的气体.它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用途.由于稀有气体有惰性,所以常用作保护气,如焊接金属时用稀有气体来隔绝空气,灯泡中充稀有气体以使灯泡耐用;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如航标灯、闪光灯、霓虹灯等;氦、氖、氩、氪、氙等可用于激光技术;氦可用于制造低温环境;氙可用于医疗麻醉.
4.二氧化碳,只占空气总体积的0.03%.可是,它对自然界的生命活动是非常重要的.没有二氧化碳,绿色植物就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也就无法满足人和动物所需的有机物的合成和对氧气的需求;以及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相对稳定和自然界的碳、氧的循环等.
初三化学空气实验知识点
一、拉瓦锡的曲颈甑实验
200多年前法国科学家拉瓦锡用定量试验的方法测定了空气成分。
他把少量汞放在密闭容器中加热12天,发现部分汞变成红色粉末,同时,空气体积减少了1/5左右。通过对剩余气体的研究,他发现这部分气体不能供给呼吸,也不助燃,他误认为这全部是氮气。
拉瓦锡又把加热生成的红色粉末收集起来,放在另一个较小的容器中再加热,得到汞和氧气,且氧气体积恰好等于密闭容器中减少的空气体积。他把得到的氧气导入前一个容器,所得气体和空气性质完全相同。
拉瓦锡实验的原理:汞+氧气点燃→氧化汞
通过实验,拉瓦锡得出了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氧气占1/5。在测定中,装置中剩余的气体约占空气体积的4/5,该实验从另一方面说明该气体具有的性质是不能燃烧或不能支持燃烧。
19世纪前,人们认为空气中仅有氮气与氧气。后来陆续发现了一些稀有气体。目前,人们已能精确测量空气成分。
二、空气的成分
按体积分数计算: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
三、氮气的性质及用途
1.氮气的性质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小。
(2)化学性质:不活泼,一般情况下不能支持燃烧,不供给呼吸,较难与其他物质反应,一定条件下,氮气可以和某些物质反应,例如:合成氨、制氮肥、生物固氮等。
2.用途
(1)制硝酸和化肥的重要原料;
(2)用作保护气,如焊接金属时常用氮气作保护气、灯泡中充氮气以延长使用寿命、食品包装时充氮气用来防腐;
(3)医疗上用液氮治疗一些皮肤病和在液氮冷冻麻醉条件下做手术;
(4)超导材料在液氮的低温环境下能显示超导性能。
四、稀有气体的性质及用途
1.稀有气体的性质
(1)稀有气体是氦、氖、氩、氪、氙等气体的总称。
(2)物理性质:稀有气体都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难溶于水。
(3)化学性质:极不活泼,过去称为惰性气体,但现在已经发现有些稀有气体在一定条件下也能与某些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其他物质。
2.用途:(1)保护气,如焊接金属时用稀有气体来隔绝空气,灯泡中充入稀有气体以使灯泡耐用;
(2)电光源,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3)用于激光技术;
(4)氦气可作冷却剂;
(5)氙气可作麻醉剂。
【补充】灯管里充入氩气,通电时发出蓝紫色的光;充入氦气发出粉红色光;充入氖气发出红光,这种光能穿透浓雾,可作航标灯;在石英玻璃管里充入氙气的氙灯,通电时能发出比荧光灯强几万倍的强光,因此被叫做“人造小太阳”。
五、红磷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1. 实验装置图(略)
2. 实验操作
①连接装置:在集气瓶口连接一个双孔胶塞,一孔插燃烧匙,另一孔插导管,并配上弹簧夹。
②检查气密性:把导管的一端放入水中,用手紧握集气瓶外壁,如果在导管口有气泡冒出, 则证明气密性良好。
③在集气瓶内要加少量水,将集气瓶内空气分成五等份,并做上记号。
④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⑤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
3. 实验现象
①红磷剧烈燃烧,黄色火焰,放热,有大量白烟产生;
②待集气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集气瓶内液面上升约1/5体积。
4.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磷(P)+氧气(O2)点燃→五氧化二磷(P2O5)
5. 反应原理
在一个密闭的容器中,用一种足量的易燃的物质(如:红磷或白磷)与容器中的氧气反应, 生成一种固体,燃烧停止,温度降到室温时,瓶内气压减小,如果将其打开与外界相连且一端伸入盛水烧杯中导管上的弹簧夹,烧杯中的水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流入密闭容器内,进入的水的体积,填补消耗掉的氧气的体积。
6. 实验结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占空气体积的1/5。
思考与讨论
【思考1】集气瓶内水位为什么只能上升到一定高度?
【答案】集气瓶内的氧气消耗完后,剩余的气体不可然不助燃,也不易溶于水,瓶内压强不再 减小,所以水位上升到一定程度就不再上升。
【思考2】集气瓶内剩下的是什么气体?该实验可推出剩余气体具有什么性质?
【答案】集气瓶内剩余的气体主要是氮气,不可燃不助燃,难溶于水。
【思考3】做测定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时选用的固体一般应具备的条件?
【答案】①能在空气中燃烧;
②不与其它气体反应,只与氧气反应;
③与氧气反应后生成物是固体。
7.实验时的注意事项总结
①点燃红磷前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红磷要过量(或足量);
③点燃红磷前要夹紧止水夹;
④当燃烧停止,温度接近室温时再打开弹簧夹;
⑤不能用碳、硫、蜡烛来代替红磷,因为它们燃烧后都有气体生成。使瓶内气体的体积几乎没有变化,瓶内外气压差很小,水不能进入或进入的水很少,但如果在瓶内先放入能与生成气体反应的物质除去该气体,也能用碳、硫、蜡烛等代替红磷;
⑥不能用镁代替红磷,因镁也能与氮气、二氧化碳反应,使测得的氧气体积比实际偏大。
8. 实验误差分析
I.吸入瓶内的水不足1/5的原因有哪些?
①红磷不足,瓶内氧气没有耗尽;
②气密性不好(如塞子未塞紧,燃烧匙与橡皮塞之间有缝隙等),使外界空气进入瓶内;
③装置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了弹簧夹,使进入瓶内的水的体积减少。
II.吸入瓶内的水大于1/5的原因分析?
①点燃的红磷插入集气瓶时赶跑了瓶内的一部分空气;
②点燃红磷前未夹紧弹簧夹,使瓶内的空气沿导管跑出;
③可能选用了能与氮气反应的物质,如:镁等。
9. 实验结论延伸
该实验除证明空气中O2的体积量约为空气体积的1/5外,还可得到以下结论。
①氮气体积含量约占空气体积的4/5:空气主要由O2和N2组成,因为实验测得空气中的 O2约占空气体积的1/5,则剩余气体体积基本为N2。
②氮气不支持红磷燃烧:红磷在瓶内燃烧消耗大部分O2后熄灭,剩下的N2并不能支持红磷继续燃烧。
③氮气本身也不能燃烧:燃着的红磷伸入瓶中,若N2也能燃烧,则可能出现瓶内的水上升超过 1/5。
④氮气不易溶于水:实验中红磷开始燃烧时,瓶内压强增大,实验结束后瓶内压强降低,水被吸入瓶内。这中间N2都充分与水接触,若N2易溶于水,则瓶内的水的上升可能超过1/5。
集气瓶中水的作用:
①防止热的生成物溅落而炸裂瓶底;
②为了吸收生成的白烟(五氧化二磷),防止污染空气;
③吸收热量,有助于装置冷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