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革命运动历史教案设计
历史是延伸的。历史是文化的传承,积累和扩展,是人类文明的轨迹。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分享的是关于八年级上册革命运动历史教案设计,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你们。
初中历史教案篇一
洋务运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有:洋务派和顽固派的出现及争论;洋务运动兴起的时间、目的、代表人物、主要活动;洋务运动失败原因;评价洋务运动
2.⑴通过学习洋务派发动洋务运动的目的、洋务派的活动,使学生认识到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在外国资本主义侵华加剧的情况下进行的一场自救运动,虽以失败而告终,但它引进了近代生产方式,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⑵通过分析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使学生认识到不彻底变革封建制度中国是无法走上独立富强之路的;列强不愿见一个强大的中国,对中国的自救运动只会起消极作用。
3.⑴通过对洋务派和顽固派争论的分析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洋务派和顽固派观念上的异同与时代变革的关系,从而对学生进行发展地看待事物的教育。
⑵通过对洋务运动的评价,使学生科学地认识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的积极与消极作用,从而对学生进行辨证地看待历史事物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
洋务运动的兴起和发展是本课重点。
对洋务运动的评价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让学生回忆“19世纪60年代的清政府面临什样的局面?面对这样的局面,清朝政局出现了怎样的变化?”由此导入 新课。
二、洋务派与顽固派
让学生阅读“洋务派与顽固派”一目,回答:面对如何解决内忧外患的问题,清政府内部出现了怎样的变化?各派的代表人物是谁?他们的主张是什么?最高统治者慈禧在这件事上采取了什么样的态度,为什么会采取这种态度?
引导学生分析洋务派和顽固派的主张,讨论他们主张的异同,并根据当时的社会状况比较两者哪一个较进步。并思考为什么会在19世纪60年代兴起洋务运动,即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的前提条件。
三、洋务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组织学生分组学习讨论“洋务运动的兴起和发展”一目,制作洋务运动活动一览表和洋务运动分期示意图,并记录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
由学生概括“洋务”和“洋务运动”的概念,教师进行总结。
各组展示本组所做的洋务运动活动一览表和洋务运动分期示意图,集各组所长,总结出最佳的洋务运动活动一览表和洋务运动分期示意图。
各组提出本组的问题,教师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或由学生自己回答,或由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得出答案,或由教师讲解。
引导学生分析“师夷长技以自强”的含义,强调“长技”主要指西方的先进技术,“自强”体现强兵、创办军事工业。
对比“师夷长技以制夷”与“师夷长技以自强”的异同,并分析出现这种不同的原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清政府对待列强侵略的态度由坚决抵抗转变为妥协求和,认清清政府逐渐被洋人控制的时代特征。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洋务派以创办近代军事工业为洋务运动的开始?
出示“江南制造总局”和“开平煤矿”两幅历史照片,让学生分析两张照片中的建筑物外观的特点的不同之处,由此深入分析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在其活动中的体现。简单介绍洋务运动的基础理论-“中体西用”论。
由学生回答:洋务派兴办近代民用工业的根本目的。并向学生介绍,此时李鸿章等人已经认识到:西方列强利用中国廉价的原料生产商品,并以高价出售给中国。因此,洋务派此时兴办近代民用工业也有抵制外国商品倾销的意图。
引导学生分析归纳洋务派创建近代工业过程中取得了哪些成就、遇到哪些困难、存在哪些问题?并使学生认识到,洋务派在兴办近代工业和建立近代海军时,是地方的几名大员干吏各自为政并无领导核心。通过让学生分析兴建近代海军的目的,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抵御列强入侵也是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的一个重要原因。
四、洋务运动的破产
在分析列强对待洋务运动的态度时,教师要强调列强一方面希望中国创办近代工业,这样有利于其商品在中国的倾销(中国的自给自足自然经济使其商品在最初一段时间很难在中国打开市场),另一方面,他们不希望中国富强,因而,只向中国提供已经落后的技术和淘汰的产品。其他导致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和正确评价洋务运动,学生可以根据对前面两目的分析得出。
初中历史教案篇二
戊戌变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公车上书,百日维新及其戊戌政变等 历史史实。
2.结合课文,利用图表分析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与历史意义。
3.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认识到戊戌变法是一场救亡图存的革命运动,具有爱国和进步的意义,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与正确的价值取向。
教学重难点
【重点】“公车上书”“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难点】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教学过程
【导入】活动激趣,引入新课
通过康有为被请到总理衙门“问话”与军机大臣荣禄进行舌战的历史短剧,我将亲自一人饰演两个角色,历史再现,带领学生穿越时空,回到19世纪末的清朝亲自了解戊戌变法。
【活动】揭示目标 自主学习
1.知道公车上书,“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
2.理解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自主学习(一)序幕
阅读课本第32页、33页回答下列问题
(1)两位举人是指谁?发生的时间地点是?
(2)请愿书中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这次上书起了什么作用?
(4)这次上书失败后,他们又是通过什么方式传播维新思想的?
自主学习(二)高潮
观看百日维新视频,并阅读课本第33页,回答以下问题
(1)百日维新的具体时间是什么?当时的皇帝是谁?
(2) 关于变法法令内容,制作一个表格对各项内容逐项讲解,帮助学生分析这次变法的历史意义。
类别 内容
政治方面
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
经济方面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思想文化方面
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军事方面
训练新式军队。
(3)变法损害了以谁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她发动戊戌政变,变法结果怎样?
【活动】合作探究 交流展示—(结局)
戊戌政变——失败
?运用图文结合的史料,以“谭嗣同”为例回答以下问题:
(1)“贼”指的是谁?
(2)为什么“无力回天”?
(3)为什么说自己“死得其所”,体现出他什么样的精神?
(4)这次变法的失败说明了什么?
【练习】当堂检测 巩固达标
1、对联具有记载历史的功能,是时代的见证。“宣传民主维新,倡西学,发展资本主义;批判专制守旧,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此对联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五四运动 D.新文化运动
2、成为中国近代维新变法运动导火索的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3、19世纪末康有为、梁启超掀起戊戌变法运动的目的是( )
A.建立共和国 B.扶清灭洋
C.推翻清王朝 D.救亡图存
4、戊戌变法期间,慈禧太后代表的政治派别是 ( )
A.地主阶级洋务派 B.资产阶级维新派
C.地主阶级顽固派 D.资产阶级革命派
5、谭嗣同被慈禧太后杀害后,街头巷尾的人们议论纷纷,你认为符合史实的议论是( )
A.他是洋人的密探,卖国求荣 B.他甘为变法而捐躯
C.慈禧太后杀的是贪官 D.他是没有地方可逃
6、十九世纪末,戊戌维新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变法图强的社会呼声日益高涨。对“思想启蒙”理解正确的是( )
A.使人们开始了解西方生活习俗
B.使人们知道社会改革的合理性
C.使人们认识到要发展农工商业
D.使人们开始追求政治制度变革
初中历史教案篇三
辛亥革命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 知识目标
1. 帮助学生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有关孙中山创建中国同盟会,三民主义,武昌起义等历史基础知识。
2. 剖析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果实的过程,帮助学生正确评价辛亥革命
(二) 能力目标
1. 学习辛亥革命的背景,引导学生学会从多种角度驾驭重大历史事件的背景。
2. 通过看图,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学会搜集资料并能从有关资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3. 从各种因素分析辛亥革命的失败是必然的;给出对重大的历史事件如何评价的操作思路。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 通过孙中山先生的革命事迹,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积极地投身与振兴中华的伟大事业中。
2. 使学生认识辛亥革命对中国近代化的巨大作用。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三民主义,武昌起义,评价辛亥革命。
教学难点:三民主义、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的局限性。
教学工具
PPT
教学过程
...
课后小结
教师:
有人认为辛亥革命成功了,有人认为辛亥革命失败了。你认为呢?(让学生讨论,阐明自己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课后习题
1、孙中山建立的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
A、同盟会 B、华兴会 C、兴中会 D、光复会
2、资产阶级发动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
A、三民主义 B、马克思主义C、新三民主义 D、三大政策
3、三民主义的核心内容是( )
A、驱除鞑虏 B、恢复中华 C、建立民国 D、平均地权
4、下列关于辛亥革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B、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C、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D、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5、近代以来,中国历史经历了三次巨变。被称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巨变的是( )
A、1840年鸦片战争的爆发
B、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史的第一步
C、辛亥革命的胜利和中华民国的成立
D、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板书
辛亥革命
1. 准备:兴中会,同盟会
2. 爆发:武昌起义
3. 高潮:中华民国成立
4. 结局: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八年级上册革命运动历史教案设计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