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历史教案范文大全

志豪 1172分享

  历史随时产生,是人们在过去自由活动的如实记录。它存在的意义是,让人们总结过去,充实未来的生活,以史为鉴,借古论今。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分享的是关于八年级下册历史教案范文大全,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你们。

  初中历史教案篇一

  《民族团结》教案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1、知道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

  2、掌握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内容和意义;

  3、了解少数民族的发展状况,知道西部大开发给少数民族带来的新气象;

  过程与方法: 1、组织学生收集和整理有关少数民族的民俗文化的资料,培养学生探究式学习的学习方法; 2、通过学习教材中的插图,使学生学会从历史图片中提取有效信息的,分析历史史实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理解并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初步树立对国家和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2、通过对孔繁森事迹的了解,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人生观;

  教学重难点

  重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人民政府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

  难点: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

  教学工具

  多媒体工具

  教学过程

  ★组织学生复习有关内容:

  1.大家还记得西汉有位自愿嫁给匈奴单于呼韩邪,使得汉族与匈奴族友好相处的著名美女吗?谁说得出她的姓名?(王嫱——王昭君。)

  2.谁还能说出唐朝时,为促进唐朝与吐蕃友好相处做出卓越贡献的两位公主吗?(文成公主、金城公主)

  ★承上启下,教师讲授:我国秦汉以来,形成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并经过了2000多年不间断的发展。各民族之间虽然有矛盾和战争,但是各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和睦、友好、互助、联合的关系却是主流,各族人民齐心协力促进祖国的发展和繁荣,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如何巩固和发展呢?请大家学习新课。

  ★(安排学生先阅读全文,作读书标记;然后探索、交流、讨论、练习)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民族区域实行的自治

  1.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构成有什么特点?(由56个民族组成,各民族的关系是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相互依存、不可分离,分布格局是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

  2.组织学生讨论:党和政府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教师按下表启发归纳)

  历史传统 秦汉以来,逐渐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

  经济文化 各民族在经济、文化上长期以来取长补短、相互依存、不可分离

  政治利益近代以来,各族人民在共御外敌、争取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斗争中,建立了休戚与共的关系,在根本的政治利益上完全一致

  ★教师指出:我国民族区域的分布特点是历史形成的,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符合国情实际。它有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也有助于保障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地区事务的权利。它有助于国家政策在少数民族地区的贯彻执行,也有助于民族自治地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它有助于国家富强,也有助于各民族繁荣。它有助于各民族巩固热爱祖国的情感,也有助于大家增强热爱本民族的情感。总之,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个两全其美的选择。

  3.组织学生完成历史填图册15页第1、2题。

  各民族共同发展

  1.学生阅读53页相关课文,回答:请你以藏族、达斡尔族、傣族为例,说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情况。(藏族百万农奴翻了身,进入社会主义阶段,成为我国五大牧区之一。内蒙古自治区的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成了国家商品粮基地。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是我国第二橡胶基地。)

  2.指导学生联系历史填图册第6页的两幅地图中,说出当时为少数民族区域经济发展而进行的基本建设工程项目名称。(克拉玛依油田、新藏公路、青藏公路、川藏公路、兰新铁路、包兰铁路、包头钢铁公司等。)

  教师归纳指出:人民政府尽一切努力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措施有——

  A.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生产发展;

  B.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农牧业经济,加大少数民族地区改革开放的力度;

  C.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优惠的财政政策;

  D.鼓励少数民族地区发展贸易,照顾少数民族用品生产;

  E.帮助少数民族地区脱贫致富;

  F.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宽于汉族的计划生育政策。

  3.引导学生观看本课插图,回答:这些插图表现的主题是什么?(各少数民族跨入社会主义阶段后,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后,为建设祖国和自己美好的家园,迸发出巨大的热情。他们的社会生活、精神面貌、文化事业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是党和政府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共同发展繁荣政策的结果。)

  4.根据 “动脑筋”组织学生讨论,从孔繁森的先进事迹中,说说他有哪些高贵品质值得提倡?(忠诚党的事业,关心人民疾苦,不顾个人得失等。)

  布置作业:

  A 1.完成课本 “练一练”:应选A

  2.完成《历史填图册》剩余题目。

  3.完成《新学案》 [自我测评]题。

  B 4.根据 “活动与探究”,指导学生完成连线。(可以通过讨论,先把能够确定的答案连起来,然后在教师介绍下,连接剩下部分。)

  板书设计:

  11 民族团结

  一、猜民歌

  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三、各民族共同发展

  初中历史教案篇二

  钢铁长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以下基础知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的建立;我国自行研制的导弹驱逐舰;我国自己制造的核潜艇;现代化海军的多兵种;人民空军的诞生;飞机的国产化;空军的现代化;导弹部队的组建;导弹部队的装备;导弹的战斗力。

  通过指导学生利用教材中的图片资料、收集课外资料、观看影像资料等,说明人民海军、空军和导弹部队发展过程的历史,培养学生获得有效信息的能力。引导学生分析国防现代化即钢铁长城的形成原因,认识科技强军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综合分析、比较能力。

  通过对海军、空军和导弹部队发展历史的比较,感受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威、国威,体会国防力量的日益增强;认识到国防钢铁长城的形成,反映了国家与民族的日益强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认识到坚固的国防钢铁长城是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加强国防教育,增强学生国防观念,从而使学生树立起为中国的国防建设贡献力量的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本课主要介绍了国防建设的巨大成就,即钢铁长城的形成。讲述了人民海军的建立和发展,人民空军的建立和发展,导弹部队的建立和发展。

  本课重点是现代化海军、空军的建立。新中国成立后,加强了国防建设,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走科技强军之路,成效显著。人民海军已由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海军航空兵、海军陆战队等多兵种组成,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人民空军的现代化建设也有了新的飞跃,成为保卫祖国领空的钢铁卫士。

  本课难点是国防力量的强大与国家综合国力增强的联系,理解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关系。明确建立巩固的国防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同时又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把国防现代化建设放在中国改革开放这一特定历史环境与历史背景中理解,有一定难度。

  教学工具

  图片、PPT

  教学过程

  【导入】:

  视频:阅兵式,从新中国成立到抗战胜利70周年。共同之处:三军,海陆空。作用:筑起“钢铁长城”。

  ——【出示课题】

  【课题解析】:

  钢铁:强大;长城:军队。如何实现?科技强军。【本课主题】:科技强军。

  【探究过程】:

  一、海军

  1、发展历程

  1949年建立:华东军区海军

  20世纪50-70年代发展:北海、东海、南海海军

  20世纪90年代:现代化水平提高

  2、武器装备:

  1971年,导弹驱逐舰;核潜艇。

  3、兵种:

  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海军航空兵、海军陆战队。

  [教学方法]生阅读课文归纳概括、提炼。师补充讲解。提问:武器装备与兵种的分化,体现出海军发展的什么特点?科技水平不断提高,现代化水平不断发展。

  材料补充:对比甲午中日战争时期与新中国海军。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意识到军队强大对国防建设的重要性。

  二、空军

  1、概括:建国初(20世纪50年代)3000多架,朝鲜战场。

  2、新型飞机及机型:

  1956年 仿制歼5型歼击机

  分类:歼击机、轰炸机、强击机

  3、技术改进

  仿制→自行研制

  [教学方法]生阅读课文归纳概括、提炼。师补充讲解。总结:空军的发展,说明科技水平提高,现代化水平提高。

  三、导弹部队

  1、任务:核反击

  2、建立:1966年

  3、武器装备:中程、远程、洲际导弹核武器。

  [教学方法]生阅读课文归纳概括、提炼。师补充讲解。总结:导弹部队的建立与发展,说明科技水平提高,现代化水平提高。

  【小结】

  一、海军、空军、导弹部队发展的意义:

  1、是军队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2、有利于加强国防。

  3、有利于保卫祖国的安全。

  二、军队现代化在海军、空军、导弹部队方面的表现,各举一例。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1、表现:

  海军:1971年,导弹驱逐舰;核潜艇。

  空军:1956年 仿制歼5型歼击机

  导弹部队:1966年建立导弹部队,逐步装备中程、远程、洲际导弹核武器。

  2、启示:

  要加强国防,实现军队现代化,必须走科技强军之路。

  课后小结

  【小结】

  一、海军、空军、导弹部队发展的意义:

  1、是军队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2、有利于加强国防。

  3、有利于保卫祖国的安全。

  二、军队现代化在海军、空军、导弹部队方面的表现,各举一例。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1、表现:

  海军:1971年,导弹驱逐舰;核潜艇。

  空军:1956年 仿制歼5型歼击机

  导弹部队:1966年建立导弹部队,逐步装备中程、远程、洲际导弹核武器。

  2、启示:

  要加强国防,实现军队现代化,必须走科技强军之路。

  课后习题

  一、海军、空军、导弹部队发展的意义:

  1、是军队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2、有利于加强国防。

  3、有利于保卫祖国的安全。

  二、军队现代化在海军、空军、导弹部队方面的表现,各举一例。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1、表现:

  海军:1971年,导弹驱逐舰;核潜艇。

  空军:1956年 仿制歼5型歼击机

  导弹部队:1966年建立导弹部队,逐步装备中程、远程、洲际导弹核武器。

  2、启示:

  要加强国防,实现军队现代化,必须走科技强军之路。

  板书

  第14课 钢铁长城——科技强军

  一、海军

  二、空军

  三、导弹部队

  四、意义

  初中历史教案篇三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和掌握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政策、方针和成就。

  (2)掌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万隆会议、“求同存异”方针。

  (3)了解周恩来在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活动等基本史实。

  (4)培养学生读图及处理信息的能力。

  (5)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对新旧中国外交进行对比。

  (2)实施师生互动、小组探究式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它被认为是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的影响。

  (2)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为我国赢得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万隆会议的成功,赢得了广大亚非国家的理解与尊重。

  (3)了解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与作用,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1、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难点]1、正确分析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及建国初的外交政策所涉及的国内外复杂形势。

  2、对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的正确理解。

  教学工具

  电子白板

  教学过程

  导入:

  毛泽东接受罗马尼亚大使递交国书仪式小故事

  [讲授新课]

  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我国建国初期所处的国际、国内环境。

  [说一说]

  面对我们所处的国际国内环境,你认为我们应当采取什么样的外交策略?

  [材料分析]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各国人民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战争政策。

  (材料二)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的那一天,就向全世界宣告:“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① 从这两则材料中可以看出新中国建立后我们采取了什么样的外交政策?

  ② 在这个外交政策下,我国的外交取得了哪些成绩?

  [比一比]

  ① 你知道最早和中国建交的是哪个国家吗?

  ② 到1950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与17个国家建立正式外交关系,得到25个国家的公开承认,你能说出这17个与中国正式建交的国家吗?

  [材料分析]

  (材料)近代中国由于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蒋介石国民政府实行对帝国主义屈辱投降的外交政策,据统计,中国近代同法外国签定的不平等条约有1000多个,被迫开放的口岸有100多个,租借地上百,租界有40多处。赔偿白银13亿两、割地仅俄国一家竟达150多万平方公里。难怪一位外国人说:中国已经达到了一个国家地位非常低落的阶段。

  ① 以上材料反映了一个怎样的历史现实?

  ② 新旧中国的外交政策有什么不同?导致了怎样不同的后果?

  ③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不同?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比一比]

  ① 什么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② 它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提出的?

  ③ 哪两位同学分别代表两个国家,能用几个动作表示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每组选两名)

  [补充]

  关于中印边界争端问题的由来

  二、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

  放录相《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创设历史情境

  (动脑筋)

  ① 万隆会议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② 中国代表团此去会遇到哪些困难?

  ③ 你认为应该如何应对?

  ④ 假设

  a、中国代表团对一些国家的指责加以反驳

  b、中国代表对一些国家的指责不予理睬

  这样做分别会出现什么情况?

  ⑤ 中国代表团是怎样因势利导扭转局面的?

  ⑥ 这次会议的召开具有什么样的历史意义?

  (故事会)

  同学们讲有关周恩来总理的外交小故事

  (小品表演)

  万隆会议现场报道

  采访周恩来总理

  (动脑筋)书74页

  (补充资料)“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起都曾受到,并且现在仍然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这是我们大家都承认的。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有里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

  “我们的会议应该是求同存异。会议应将这些共同愿望和要求肯定下来。这是我们中间的主要问题。”

  ——周恩来在亚非会议上的讲话

  课后小结

  [小结]

  (谈一谈)

  1、今天我们共同了解了新中国建立后我国所采取的外交政策及取得的外交成就,谈谈你的感想?

  2.你知道什么是“万隆精神”吗?“万隆精神”在今天的社会中依然适用吗?(请举例说明)


八年级下册历史教案范文大全相关文章:

1.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案设计范文

2.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案设计大全

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范文大全

4.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案大全

5.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范文大全

6.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案设计

7.八年级《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历史教案

8.八年级上册革命运动历史教案设计

9.八年级主题班会教案范文大全 - 5068儿童网

10.八年级物理教案范文大全

    热门标签

    99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