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岁宝宝发烧原因和护理是什么
让宝宝发烧的原因很多,因此宝宝生病的应对方法有很多,那么导致两岁的孩子发烧的缘由和护理都有哪些呢?下面小编精心整理了两岁孩子发烧的原因和防护,供大家参考,希望你们喜欢!
两岁宝宝发烧原因和护理
一、受寒发烧
一般来说小儿排除积食发烧就是受寒发烧。积食发烧一般没有伴随感冒症状,但也不绝对。受寒发烧一般伴随感冒症状,即鼻涕鼻塞咳嗽,受寒比较严重的,小孩会有怕冷的表现,比如后背发凉、要多盖或多穿,大点的小孩会自己说冷。如果小孩发烧怕冷,那一般就是受寒发烧,如果不怕冷反而怕热,就是睡觉不喜欢盖,那可能是积食发烧或温病发烧。如果一会儿怕冷一会儿怕热,这种情况可用小柴胡颗粒。
受寒发烧容易高烧。如果确认受寒发烧,则所有帮助祛寒和出汗的事情都可以做,但是不帮助退烧。如果手脚不凉,晚上时睡觉基本比较安稳,白天时精神比较好,就不用处理。如果手脚凉就一定想办法弄热,否则可能烧高惊厥,弄热可以捂热,泡脚,小儿推拿可以上三关到出汗并加揉小天心,掐二扇门也可帮助出汗。
二、温病发烧
没有感冒症状发烧,也不是积食,则可能是温病发烧,即因外界的热、或体内的热、或二者相结而发烧。温病发烧,一般容易高烧。发烧3天后出疹的比较多,即幼儿急疹。关注财神妈咪公共号,回复幼儿急疹,可查看幼儿急诊相关文章,其中有误治案例最应该看。还有多个案例,不用退烧药正常发烧后自然出疹的小孩身体状况改善很多。
春天时,小儿发烧非积食,非受寒,无感冒症状,高烧,幼儿急疹的非常多,对于出疹发烧不处理就是最好的处理。 幼儿急疹出疹后就不会发烧, 如果是出麻疹则会还在烧,一般极少见。小儿发烧后出疹时不能吹风,最好也不要洗澡。葡萄干煮水当水喝,或葡萄干干吃,可以调补肝肾,有助于出疹发透。
如果高烧,可以用三豆饮,“补中、舒肝、培养土气助木气”。做法:黄豆2把,黑豆绿豆各1把。用水泡发煮2个小时。或者不泡,高压锅煮半小时后再把豆压烂煮1小时。煮好后加可冰糖到吃起稍甜。当水饮用,一天3-4次。
三、积食发烧
积食发烧初期一般肚子烫、手心烫,肚子与后背、手心比手背温差比较大,发烧前有肠胃症状如口臭、大便不通或臭或拉肚子,或见舌苔黄腻,详情关注财神妈咪头条号,查看关于积食的文章。确诊积食发烧后建议的中成药是四磨汤口服液,并且推拿帮助排便。
积食发烧的治疗办法
用点力顺时针揉腹10分钟。下七节骨10分钟。揉腹一天可以很多次。推下七节骨,就是用拇指面或食中二指面自上向下推命门(肚脐正对面)至尾骨端(长强)成连成的一直线。
位置不需要太准确,关键是用力往下推。积食发烧一般是持续低烧,或反复发烧,多早上降温、下午或晚上开始持续升温。积食严重的也会高烧。发烧温度高、耳朵两旁很烫的,可能烧3天后出疹。
四、生理性发烧
即烧长,中医叫变蒸或蒸变。1岁7个月内的小儿,每隔32天都会发烧一次,这是自己生长的需要,也是生长规律使然。变蒸发烧一般是低烧,发烧时没有感冒等其它症状,耳朵凉屁股凉,可能精神欠佳。一般都是一两天内自己好,有时可能晚上低烧早上退,小孩没什么不舒服,家长根本不知道。变蒸发烧不是病,要是当病治就坏了。
发烧注意事项:
不管什么发烧,发烧时可适当增加饮水量,尤其出汗情况,但不要灌水。如果汗多,晚上睡时也可给增加,但是睡着的不要喊醒。喝温开水即可,如果发烧出汗淡糖盐水更好。
发烧是小孩子自己的事情,大人不要做任何假定以及根据自己能否承受来决定给小孩用退烧药。判断小孩自己能否承受当前的发烧的标准就是:手脚不凉,晚上时睡觉基本比较安稳,白天时精神比较好。比平时稍微黏人,或白天睡的稍微多些但不是整天都在睡也是正常的。
宝宝发烧会有什么症状表现呢
1、脸红,发热。当体温升高超过正常基础体温1℃以上时,就可认为发热。临床上将腋温在37.5~38℃称不低热;38.1~39℃为中度发热;39.1~41℃为高热;41.5℃以上为超高热,发热2周以上不退的称长期发热。
2、痉挛。如果幼儿具有容易发烧,或体温急速上升的体质时,发高烧可能会引起痉挛。
3、手脚发抖,大声哭泣。即使不会发生痉挛,手脚也有轻微发抖的现象,稍微触摸就会跳起来,用大声哭泣来表示疼痛。
4、说话语无伦次。虽然不会完全丧失意识,但是由于发烧,会在说话时突然变得语无伦次。
5、睡觉不安稳,梦话连篇。睡着时会说梦话,母亲轻轻摇醒幼儿时,幼儿也会胡言乱语。
6、恶心呕吐。有恶心现象,或者没有恶心现象而突然呕吐。有时会尿在裤子里。
预防宝宝感冒的方法
1、适当增减衣服
很多爸爸妈妈怕宝宝着凉,就会给孩子穿多点衣服。可是,宝宝玩耍后,经常会出汗,出汗后衣服潮湿,再遇到风吹,宝宝就容易出现真正的着凉。所以,爸爸妈妈要适当给宝宝增减衣服,如果宝宝出汗要及时擦干,并且更换衣服。
判断宝宝穿得够不够,爸爸妈妈常常会摸手脚,如果感觉到宝宝的手脚冰凉,便担心宝宝是不是穿少了。事实上,判断宝宝冷暖,摸手脚不靠谱,应该摸宝宝的后颈和背心。如果感觉皮肤温暖干燥,就表示宝宝穿得合适;如果潮湿有汗,就说明穿多了,要减衣服;如果感觉寒凉,就要加衣服。这是因为,宝宝的血流分布集中在躯干、内脏,而四肢比较少,使得远离心脏的手、脚血液循环比较差,所以宝宝容易有手脚冷的现象。
2、勤洗手
不仅宝宝要勤洗手,照顾宝宝的爸爸妈妈也一样。因为成人的抵抗力比较强,很多时候即使接触到了病菌也不会生病,但小宝宝就不一样了。
外出回家后,要先洗手、换衣服、漱口后再接触宝宝。尤其是在亲宝宝以前,最好先用淡盐水漱口,以及清洗鼻腔,避免将口、鼻内的病菌传给宝宝。
对于宝宝而言,就要做到吃饭前、外出后都要勤洗手,也不要让宝宝在抓完物体后把手再放进嘴里。
3、室内勤通风
爸爸妈妈不要以为外面的环境不好,灰尘多,就把家里的门窗关得严严实实的,这种情况反而更容易生病。医生说了,病菌是否导致生病,取决于病菌的浓度而不是种类。如果没有经常开窗通风,家里面的病菌的浓度就会远远高于室外,宝宝就容易生病。
4、饮食合理
宝宝的饮食要坚持均衡、多样化的原则,避免偏食、挑食。有的爸爸妈妈认为,宝宝的早餐不用像中午和晚上那样隆重,简单就好,这种观点也是大错特错。宝宝要吃好早餐,才能提供足够的热量,可以给宝宝准备蛋黄等高营养、高蛋白质、高热量的食物。
多喝水有益于排出毒素,预防感冒。宝宝开始添加辅食后,爸爸妈妈要有意识的给他多喝一些水,培养宝宝爱喝水的习惯。
5、户外玩个够
天气寒冷的时候,爸爸妈妈怕宝宝着凉,就大大减少了宝宝户外活动的时间,其实这是错误的。在宝宝健康的状态下,做好保暖措施,让宝宝去户外活动是提升宝宝适应环境能力的好时机。
一般建议1岁以下的宝宝,每天在无风天出来活动2-3次,每次10分钟左右。1岁以上的宝宝每天活动1小时左右,两岁以上的宝宝每天户外活动2小时左右,可以大大降低感冒的发生几率。
6、避免接触传染源
一起玩耍的小朋友或者家人感冒时,最好跟宝宝隔离开来。另外,如果宝宝有不舒服,即使症状不太明显,最好也要居家隔离,暂时不要外出游玩或者探亲访友,让宝宝安静地多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