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建国日的由来
日本建国日为2月11日,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称为纪元节,是按照《日本书纪》传达的神武天皇即位之日而制定的日本节日。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日本建国日的由来,希望能帮到你。
日本建国日的由来
1873年1月,日本从传统旧历,也就是基于月亮的圆缺制定的阴历,转变成公历纪年法。那时,人们把日本的第一任天皇——神武天皇登基的日子作为国家节日,命名为“纪元节”。按照日本最早的敕撰史书《日本书纪》中的日期对照表计算,决定将阳历2月11日作为登基的日子。二战之前,全日本的政府机关和学校在建国纪念日这天举行各种各样的庆祝活动。
但是二战后,根据祝日相关法律,废除了这个纪念日。1951年前后纪元节又开始被使用,1957年2月13日,自由民主党的议员们提案制定日本建国日;但是,当时的在野第一党,日本社会党指出提案里的日本建国日的日期,从历史上和史学上,没有足够证据判断是神武天皇即位的年月,并提出了一系列的批评,虽然此提案在众议院内得到通过,但是在参议院中最终废止。日本建国日的设定法案,反复的提出了9次,但是没有一次最终确定。
仍然有许多人对它的逝去表示遗憾,所以在1966年,这一天又再一次被确定为建国纪念日,成为国家法定假日,并一直持续到今天。
日本的简史
公元四世纪中叶,日本开始成为统一的国家,称为大和国。公元645年发生“大化革新”仿照唐朝律令制度,建立起以天皇为绝对君主的中央集权国家体制。12世纪末,日本进入由武士阶层掌管实权的军事封建国家,史称“幕府时代”。
19世纪中叶,英、美、俄等国家迫使日本签订许多不平等条约,民族矛盾和社会矛盾激化,实行封建锁国政策的德川幕府统治动摇,具有资本主义改革思想的地方实力派萨摩和长州两藩,在“尊王攘夷”、“富国强兵”的口号下倒幕。
1868年实行“明治维新”废除封建割据的幕藩体制,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恢复了天皇至高无上的统治。明治维新后,日本资本义发展迅速,对外逐步走上侵略扩张的道路。1894年,日本进入昭和时代。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对外发动侵略战争,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成为战败国,战后初期,美国对日本实行单独占领。1947年5月,日本实施新宪法,由绝对天皇制国家变为以天皇为国家象征的议会内阁制国家,天皇为日本和日本国民总体的“象征”。现任天皇明仁1989年即位。
如今天皇在日本已经不再被认为是神了,但仍是国家的象征。天皇的生日作为国庆日的传统保持不变。
日本的节日名目繁多,连企业也可以自己规定一个公司庆祝日,在民间最受重视的当属元旦和盂兰会。国庆日只是意味着一天的假期,当然,也有人会去参拜神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