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民族的习俗节日有哪些
各民族都有自己传统的习俗节日,其来源多种多样,内容也十分丰富,是各民族节日文化中最富有民族特色的一部分。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多彩的习俗节日
新疆喀什、墨玉等地的维吾尔族,每年新春之际,要过“撒拉哈特蔓”(意即屠宰牲畜)节,以求丰收。在节日时,各户要宰羊备酒,用牛羊肉丁、胡萝卜丁、洋葱、葡萄干等,与大米混在一起,煮成抓饭,招待客人。饭后,亲朋好友在独特的民族乐器“独他尔”(长琴杆的二弦琴),“热瓦甫”(五根弦的长约90厘米的弹拨乐器)伴奏下,跳舞唱歌,度过欢乐的一天。到农历春分前后,即伊斯兰教历的八月十四日,维吾尔、乌孜别克、塔塔尔族民间要过努鲁斯(意为新日)节。这是一个受伊朗历法影响而形成的民族传统节日,早在唐代就已形成。届时人们都尽情打扮,聚集在郊外高地,互致祝贺,并共砌大锅灶,做饭菜聚餐。并唱努鲁斯歌:“春天来临,人间有了繁荣。春雨飘洒,人间五谷丰登,穷汉也欢乐无穷。”“大家欢聚尽情尽欢,把疲惫和忧伤遗忘干净。”
居住在我国东北的达斡尔族,将农历正月十六日看作是“黑日子”,每年此日为“黑灰日”。一家男女老幼黎明即起,双手上沾满油和锅底灰,你追我逐,争着往对方脸上涂抹。青年们把这一天视作为快乐的节日,姑娘们虽然被抹得满脸黝黑,却感到分外高兴。老年人虽不参加相互追逐,但也在额头上抹一点黑灰,以示吉利。有的传说此项活动是为了预祝丰收,也有传说认为此日是“鬼日”,脸上抹黑是为了不让鬼怪认出自己。
在新疆锡伯族中也有类似的节日,每年农历正月十六日是“抹黑节”。黎明,他们就要挨门串户互相往脸上抹黑。传说是古代锡伯族以渔猎为生,后来一对老夫妇救活了受伤的燕子,燕子衔来麦种作为报答。于是锡伯族人开始种麦为生。巡天神知道后,派神犬告诉大家,以后人吃面粉,狗喂麸皮,各有所食。但有一年新年时,一个年轻媳妇不慎将面饼烙糊后喂狗。巡天神知道后大怒,使麦种长了黑色霉菌,播种后全部结黑籽,无法食用。于是全村人向巡天神祈祷请求恕罪,愿往自己脸上抹黑,以免小麦再生黑霉。巡天神应允了,但用手在麦根处由下往上一捋,捋走了麦杆上所有的麦粒,只留下尖端处的一截麦穗,所以从此麦子的产量就没有过去那么多了。以后每年正月十六,巡天神下凡巡视的日子,就成了锡伯族的“抹黑节”。年轻人在这一天的清早,手里拿着浸透清油、沾有锅底黑烟煤的“库肚苦”,挨家行走,只要遇见人,不分男女,就往他们脸上抹油烟,即使没有起床的人,也会被人闯入家门涂抹。尤其是年轻的姑娘、媳妇更被人团团围住,抹得如同黑炭。但锡伯族普遍尊敬老人,如遇老人时,要先下跪求得老人同意,然后才半跪着给老人抹脸,或由老人自己动手抹。据习俗,这一天如果有人未被抹黑脸,就会一年不吉利。所以锡伯族人在节日时,都会开心地相互抹黑,笑语欢声,怪相百出,成为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广西隆林、西林一带的彝族,在农历新年或过节时,凡有姑表兄妹关系的男女青年,都在双手上带着锅烟煤,遇见时双方互相往对方的脸上抹黑,以示深情和祝贺。除此以外,即使没有姑表亲属关系,但族规允许互相可以婚配的人,也可以互相抹黑。来参加过节的客人及外民族的来宾,也会受到抹黑脸的接待,以示欢迎和祝福。
在农历五月十五日的时候,广西龙胜一带瑶族还要过一个奇特的“大端午节”,又叫“打泥坨节”。举行带有玩笑性质的竞赛活动。节前,要在村前高坡上搭一座楼,楼上插小旗三面。各家预先捐款赠物作为奖品。节日那天,男青年聚集后,抢着爬登楼顶,以夺得第一旗者为获头功,取得第二、三面旗者为第二、三名。他们得旗以后,要带旗沿着村内街路奔跑,尽量经过各户的门前,而各家各户则将事先准备好的泥坨向这些得胜者砸去,举旗者既要躲闪掷来的泥坨,又要快跑。被砸中者往往引起欢笑。举旗者在村中跑完一圈,回到原来夺旗的楼下领奖。全村无论老小,在泥坨仗中获得欢乐,最后在一起聚餐,并为得奖者敬酒祝贺。
云南省南部元江县那婼一带的哈尼族,每年农历二月要过一个“好收色”的传统节日。“好收色”是哈尼语,为“染黄饭”之意,因此当地汉族称之为“黄饭节”或“二月年”。当地哈尼族在这一节日祭献阿仓摩米天神的使者布谷鸟和“笔苦”鸟,“笔苦”为哈尼语,是“春鸟”的意思,也有人认为它就是杜鹃。哈尼人认为布谷鸟肩负天神重托,到人间宣告春天的来临,使哈尼人从此分清以后的节令。因此不论男女老少,如果第一次听到布谷鸟的叫声,都有报以“阿嘎袜”(我听见了),表示他们得到了天神信息。在听见布谷鸟叫声以后,就要选择第一个亥猪日过“好收色”的节日。届时各家各户要用“染饭树”(乔木、黄花、有浓烈香味)的花煮成黄色糯米饭,用“染蛋树”(藤本,根细长,呈红黄色)的根染成红蛋。人们着节日盛装,祭祖,并敬布谷鸟,感谢它们的报春。出嫁的姑娘都要背着黄色的糯米粑回娘家探亲,给娘家同宗族的各家都送去米粑,而各家各户也回赠以红蛋,以示共度佳节。传说远古时候,哈尼族分不清农事节令,春不播种,秋不收获,庄稼长得不好。因此天神才派来布谷鸟到人间报春,哈尼族人从此才知道春天的到来,分清了节令,使农事生产有序,及时耕作,五谷丰登。在丰衣足食的生活里,过传统的“好收色”节日,使哀牢山上的哈尼村寨中增添了一个春意盎然的欢乐节日。
居住在新疆、甘肃的哈萨克民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他们拥有众多的民间歌手,叫作“阿肯”。每年夏季,天气晴朗,水草丰茂之际,他们就要择日举行“阿肯弹唱会”的节日。届时人们在草原上聚集,搭起帐篷,将牛、马、羊放牧在附近草地。各地“阿肯”也都前来,弹起乐器“冬不拉”,一展歌喉。人们围坐听唱,如痴如醉。传说古代在阿尔泰草原上有一个美丽的年轻女歌手,深得群众的喜爱。有一年夏天,头人被她的美貌和歌声所吸引,要威逼她成亲。这时天上突然飞来一匹骏马,将姑娘驮上云天。原来骏马是姑娘的情郎所变,将她救出险境,共同去向远方。姑娘留恋这里的草原,将手中的冬不拉扔下,化成了无数张同样的乐器,飘落到这里的人间。从此,每年夏天,人们都要聚集弹唱,以怀念这位姑娘。阿肯们有独唱、对唱、合唱等等。除传统曲目外,还往往即兴编词,歌唱赞美草原生活、追求自由民主的理想,其中弹唱时间最长、口才流利、声音嘹亮、最吸引听众者为优胜,备受人们尊敬。
在云南省红河县哀牢山中的大羊街一带,居住着一个哈尼族的支系叶车人,他们的妇女服饰十分奇特,上衣袖短而宽,无领无襟,左右两摆交掩,却又掩而不严,微露侧乳。下裤很短,腰紧裆浅,紧勒大腿根,赤足裸腿,形似泳裤。现在中年以上妇女都还保留此种服饰。他们喜爱歌舞,天性活泼,经常通过“阿巴多”(喝酒)宴会,由男青年作主,在节日赶场之际,用歌声邀请远方村寨的姑娘前来聚会。他们准备煎鱼、腊肉、腌鸭蛋、煎豆腐、糯米粑、炖公鸡、煎鸡蛋等等,由小伙子头向姑娘头敬酒开始,往返对歌,来回敬酒,在酒与歌之间播种爱情。在每年阳春三月“里玛主”(黄饭节)后的第一个申猴日里,要过一个团结欢歌的“仰阿娜”传统节日,意即“众人田间休息游乐”。这个节日有对歌作乐、振奋精神、解除疲劳、调剂身心的作用。届时人们身穿盛装,手持阳伞,到名叫“孟者轰都”的山上汇集。人们吹笛、弹弦,唱起“阿茨”(山歌)、“哈巴”(规矩歌)等等。吟唱民族的古老历史、赞颂幸福生活,谈情说爱,倾诉衷肠,互定终身,日落西山时,才满怀激动与甜蜜的心情而返。
有的民族还有展示和比赛服饰的佳节。福建一带的畲族,每年七月初七要以村为单位,拿出自己精心编织的彩带来比试,成为“赛带会”的节日。这种多色花带长短宽窄不一,长的达30米,短的不足二三十厘米;宽的有六七厘米,窄的还不到一厘米。带上织有蝴蝶、蜻蜓、梅花以及田、井、日等图形。这些腰带,既可以捆扎衣物包裹,又是姑娘的定情之物。
云南大姚、永仁一带的彝族则在每年正月十五日过“赛装节”。届时家家备菜饮酒,姑娘们穿上艳丽的盛装,互相比赛。人们饮酒对歌,度过色彩斑斓的一天。这个“赛装节”的起源传说跟两个青年猎手有关,据说古时候有两个叫朝里若和朝拉若的亲兄弟,在直苴〔ju居〕地方建立了家园。家中长老要为他们找对象完婚。兄弟俩说,哪位姑娘能将这里的山水花草绣到服装上,我们就娶她们为妻。于是就决定在正月十五日集中年轻姑娘进行服装竞赛。通过这一次赛装,朝里若、朝拉若兄弟都找到了满意的爱人。此后代代相传,就有了这个赛装节日。
农历正月十五是汉族的元宵节,东北的朝鲜族在这天过“上元节”。这一天,家家要吃以糯米、大黄米、大米、小米、饭豆合煮而成的“五谷饭”,以示五谷丰登。还要喝使人耳聪目明的“聪耳酒”,以求终年不患耳疾,常闻喜讯。在这一天,还要进行牛车相撞,比赛哪辆车结实的“车战”和比赛哪个火炬燃的时间最长的“火炬战”等。晚上人们都手持火炬登高迎月,认为最早见到圆月初升者当年生活就会富有。
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的土族在每年农历二月初二日都要聚集在一个名叫“雷台”的土筑高台的四周,举行唱“花儿”的比赛,过一个“雷台会”的节日。据说雷台原是土族先民祭祀雷神的地方,后来才逐渐演变为定期的花儿演唱竞赛大会。土族人对雷台会十分重视,人们盛装打扮,妇女们更是穿上花布镶成彩袖的外衣,胸佩银饰,头戴金边帽。男子们也戴毡帽,携酒瓶,兴高采烈前来参加。各地的花儿歌手也都从远地跋涉而来,与当地的高手一争高低。人们聚集会场后,自动结成若干个赛场,每组约七至十人,摆开架势,进行对唱。竞赛方式有组对组、男女对答及独唱等等。按习俗规定,异性的长辈与晚辈严禁在同一个赛场。在比赛进入高潮后,各赛场的花儿高手都崭露头角,人们欢呼拥挤,将新出现的出色歌手拥向新的赛场,使这些高手们汇集对歌。激烈的竞演使整个雷台赞誉声、口哨声响成一片,直至暮色降临,人们才恋恋不舍地离开。雷台会成了花儿对唱的擂台会,公认的花儿优胜者被人们称为“花儿王”。
云南大理一带的白族人民,每年有一个十分重要的传统节日,即“三月街”,又称作“观音节”。它的历史悠久,最早是一个佛教讲经的.庙会,因此召致人们聚集,商贾纷至沓来,逐渐演变为滇西北具有浓郁民族特点和地方风味的物资交流集市与文体活动盛会。三月街一般在农历三月十五日至二十一日举行。民间传说,古代有一个叫罗刹的妖魔国王,每天要吃一对人眼,使不少白族群众成为了盲眼人。罗刹稍不如意,就在洱海中兴风作浪,使大理成为泽国。有一个青年铁匠李子行决心斩杀妖魔罗刹,为民除害。他打制了铁链与宝剑,在神的护佑下,终于制服了罗刹。一说是观音菩萨推倒苍山莲花峰,将罗刹埋在峰下。从此白族人安居乐业,遂在每年阳春三月,聚集到点苍山下。届时,从大理城内的街道,穿过大理古城西门,沿着通往会场的长达二、三里的大路两旁,各种小吃与货物琳琅满目。苍山脚下数以千计的货棚,有精美的剑川木器,花纹奇丽的大理石制品,苍山竹器,永胜细陶,腾冲玉器,祥云土锅,洱海弓鱼,宾川蜜饯,以及贵重药材如天麻、虫草、白药、三七、当归、党参、藏红花、麝香、虎骨、熊胆、鹿茸等等,几乎是百货俱全,应有尽有。除当地白族和附近各族人民以外,还有从四川、西藏及江南各地远道而来的客商。因此白族三月街近来又获得了“洱海边上广交会”的美称。除了物资交流以外,还有文艺团体、民间艺人的歌舞表演,演出滇戏、花灯、举行赛马、摔交、射箭、爬山等活动。节日气氛十分浓厚。
水族除了前述的年节“过端”以外,还在水历十月(即农历六月)的卯日过“卯节”,水语叫作“借卯”。这是一个带有过年性质的民族传统节日,过卯节的水族群众,都住在三都水族自治县与荔波县接壤一带,他们在服饰和语言上与过端节的水族群众稍有不同,可能在古代是另一个有血缘关系的群体。在水族宗教经籍《水书》中,认为水历十月为“绿色生命最旺盛”的季节,天干地支中的“辛”、“卯”被认为是“最顺利”的时辰,因此选在水历十月的卯日过节。按照过去的习俗,过卯节的各地水族,也按一定的顺序,依次过节①。在轮到的卯日中,以辛卯日为最佳,如哪个地区轮到此日,就认为来年能无病无灾,风调雨顺,人畜安康。如遇丁卯日过节,则预示来年不利,往往延到下个卯日再过。原因是《水书》中记载,丙丁属火,来年会有旱象,对农作物不利,而且可能发生瘟疫,因此要尽量避开此日。但如在此期间,实在避不开丁卯日,也只能勉强过节,但群众心理上较为沉重,不如平时欢乐。过卯节的前一天寅日要举行扫除,用美酒佳肴,敬祖祭天。青年男女到传统的卯坡,围聚对歌,以悠扬的歌声倾诉爱情,比赛才华。夜间还要敲击皮鼓、铜鼓、饮酒作乐。传说古代水族居住的九阡等各地原来庄稼茂盛,五谷丰登。可是有一年恶神降灾,放蝗虫危害农作物。正当水族群众忧愁恐慌之时,六铎道人从天而降,叫大家扫除房屋,将尘埃撒向田野,治灭蝗虫,救了庄稼。从此这里的水族决定在水历十月辛卯这天,以酒肉敬天祭祖,表示对六铎道人的怀念与感谢。又有传说是,九阡水族地区古代有两个名叫阿腊、阿向的仙男、仙女,是一对恩爱夫妻。他们不仅善于搞好自己的生活,而且也肯帮助邻里乡亲。后来有一个尖顶王要将他们赶走,但这对仙男仙女眷恋故土,不忍离开,于是阿腊变成正腊坡,森林茂密。阿向变成要向井,长流不息,永远陪伴水族人民。鸟鸣绿林,水灌庄稼,水族人民为了纪念他们的忠贞爱情和恩赐,于是选择吉祥的卯日举办祭天、唱歌等活动。年深月久,就有了过卯节的习俗。无论是为了感谢六铎道人,或是怀念阿腊夫妇,水族人民的卯节都寄托了水族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珍惜,表达了对正义、爱情和乡情的崇敬。
南方山区,多雾多雨,湿热异常,衣服容易发霉长花斑。因此在部分瑶族和一些民族中,出现了晒衣节的习俗。
广西桂平紫荆山区的瑶族,每年农历六月初六,各家各户在宰鸡鸭聚餐后,就将衣服、棉被、鞋子、箱笼等等都拿到晒坪上曝晒。晒几小时后,翻转再晒,用阳光的热力晒掉霉气,晒死虫蚁,然后搬回室内,待凉透后再装回箱笼。家中无儿女的老人,邻近的青年也会来帮助翻晒。
湖北西部一带的土家族也在六月初六曝晒衣物,称作“晒龙袍节”。传说有一位茅冈土司覃垕〔hou后〕王,反抗皇帝统治失败,在六月初六遇难,血染龙袍。为纪念他,后来人们沿袭了在此日晒衣物的习俗,这一天也成为节日。土家族人民除了翻晒衣物外,还要选出牛的舌、肠、心、肺、肝、肾等10种可食物各一份,称作“十全”,敬祀土王菩萨,然后全村群众一起欢饮聚食。“六月六,晒衣服”,在部分汉族地区也有晒衣节的习俗。这反映出汉族与少数民族在民俗节日方面的互相影响和渗透。
湖南新晃一带的侗族,每当农历八月十五晚上,妇女只要用打开的伞遮住自己,就可以到别人菜园里去偷瓜摘菜。这是一个叫作“偷月亮菜”的节日。姑娘们一般总到自己心爱的小伙子家菜园去偷,一面摘一面喊:“我扯了你的瓜菜,你去我家喝油茶吧。”如果摘到并蒂的瓜果豆角,就认为是吉利的兆头。有孩子的妇女专偷肥瓜、毛豆,象征孩子的健康成长。也有男青年偷月亮菜的,但只能在野外煮食。
广西三江程阳一带的侗族中则有一个青少年自己的“南瓜节”。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各寨少年男女分别组织“南瓜队”和“油茶队”。参加南瓜队的男孩先要报名,并缴纳一点费用;参加油茶队的少女要积极准备煮茶用的各种佐料。而父母亲也都尽力支持,到了节日夜晚,南瓜队的少男先去田间偷摘南瓜。按当地习俗,在此节日期间,偷瓜再多,瓜主也不生气,偷瓜者也要依据一定规矩,瓜藤上有两个瓜时,只摘走一个;有四个瓜时,则可摘两个。摘走一个瓜,则要插上一朵花,以示此处之瓜已被偷走。南瓜队偷够后,就制彩旗扎花束,将南瓜布置一番,抬往邻村已预先找好的煮茶对象,由油茶队的姑娘热情接待。他们一起喝油茶,共同吃煮熟的南瓜,并分男女两队打起南瓜仗,你追我赶,打闹嬉笑,直至天明。
居住在东北的朝鲜族,在八月十五日过“嘉俳节”,(即“秋夕节”)。传说古代新罗儒理王执政时,令其二女将木部女子分成两组,从七月十五日早晨开始,到八月十五日结束,在大都庭院举行织麻比赛。败者要置办酒席款待胜者,并举行歌舞表演,以后逐渐演变成嘉俳节。届时人们宰食牛羊,用新谷作打糕及松饼,村屯之间进行摔交、荡秋千、跳板等活动。有时节日活动要持续数天。晚间各家在院中置香案祭月,吃月饼观赏皎洁的明月。
同是八月十五这一天,在广西靖西、那坡、德保一带的壮族,却有一个“请囊海”的节日。“囊海”是壮语,即“月姑”之意。到了这一天,姑娘们用艾叶水沐浴,梳妆打扮,打扫屋内外,用柚子叶水洒在房屋四周。把一根五米到十米长的竹竿竖在门前空旷地,顶上插一个插满线香的柚子,香烟缭绕,作为指引月姑下凡的天梯。门前置桌,放上月饼、香蕉、柚子、甘蔗、柑桔、煮熟了的芋头和成把的毛豆等供品。姑娘与小伙们围坐一起,推选一位姑娘扮作月姑,坐在地席中央,用两手中指和大拇指分别压住双眼和双耳,旋转头部,以示正从月宫下凡。大家将月姑认作“同年姐妹”(义姐妹),请她对歌。大家发问,她作答,场内欢歌笑语,情意绵长。
一部分壮族中,在每年农闲时候,还要选择一天过“斗鸟节”。预先由组织这项活动的“会首”在各村寨圩镇张贴“告示”,通知斗鸟节的日期与地点。各地的斗鸟爱好者都养有“画眉”鸟充作斗鸟。斗鸟的次序由抽签而定。届时观斗鸟的人蜂拥而至。斗时将两个鸟笼的笼门相对而放,将笼门打开后,两只斗鸟就跳跃啄凿,互相撕打,最后把获胜次数最多和撕咬时间最长者列为“头笼”,即冠军,可以依次取到“五笼”(第五名),奖以锯齿形边的彩旗及奖金。观斗者情绪激昂兴奋,获胜者还要请亲朋好友欢宴痛饮,过一个以斗鸟娱乐为中心的民族习俗节日。
广西苗族在每年立春和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要过春社和秋社的社节。这是一个祭祀土地神和祖先的传统节日,有着一定必须遵守的规章,例如妇女和家中有孕妇的男子,都不能参加,而且参加的人员早在过社节前的三四十天内,也不能参加红白喜事。过社节前每户要交糯米一斤,以供酿酒及蒸糯米饭之用。祭祀用的公猪,则用抽签决定由谁家供应。社节清晨,各家要请师公(巫师)来家喃经求福,届时家中妇女必须出外暂避。早饭后,男子穿黑色衣服到村旁的社棚、社坪杀猪,煮饭,烧香化纸,祭拜社公。然后聚餐饮酒,一醉方休。此日不能入菜园和田地劳作,否则会有虫灾;也不能上山烧火,否则会天旱失收饿死人;也不能挑柴进村,否则会带邪气进门,招来大祸。也不能在屋外晾衣,否则会有鹰鹊啄食稻谷,招致减产。现在对岐视妇女的一些禁忌已经有了改变,并增加了请客送礼,举行赛马、斗牛、打篮球等活动。各家都用黄花树叶煮水,然后用以泡米、蒸饭,做成黄米饭招待客人,丰富了社节的内容。
台湾高山族中的阿美人,在农历九月的月明之夜过“观月祭”节。相传古代花莲有一座美仑山,上住三个小仙人,护佑这一带风调雨顺,平安幸福。但他们也常常恶作剧,使庄稼不能很好地生长。阿美人首领要把三个小仙人赶入海中。仙人说,以后只要在六月十五进行捕鱼祭,八月三日狩猎祭,九月里举行观月祭,就可以年年丰收。说毕三个小仙人都跳入大海。从此,阿美人在九月选一个月明之夜,由男子集资买一头水牛,宰杀后置放林中,围着歌舞,然后将肉切块分配烧煮。妇女们也盛装前来参加。在皎洁的月光下,他们一起边吃边歌舞,通宵达旦。青年男女也乘机互择对象,欢乐地度过这个节日良宵。
广西上思县恩阳地方的壮族,每年农历九月初九,要过一个“九月九”的节日。传说古代有一个妇女,在神灵的指点下,在九月初九这一天,炒了鹿肉和羊肉,送给正在山上下棋的两位神仙吃。神仙就用救生还阳的法术,救活了她的已死去几天的儿子,并把孩子的命数从九岁改为99岁。这件事在当地群众中传开以后,大家很受感动。于是后来每到九月初九这一天,家家杀鸡宰鸭,蒸煮糯米饭,带到野外或高坡,祭拜神仙、祈求他们保护儿孙们长寿健康,阖家平安。
云南省洱源的白族人民在八月十五到十九日聚会过节,但与明月无关。传说洱源县境内渔潭坡,过去有鱼精兴妖作乱,使洱海大水横流,淹没田园。有个白族渔民制服了鱼精,用金钉将它钉在渔潭坡下。但鱼精并不死心,时时试图挣脱外逃。因此每年八月十五,大家来此过“渔潭会”节日,让鱼精慑服于白族势众力大,不敢动弹。一连几天,人们赛龙舟、跑马、唱歌、演戏,并进行物资交流,热热闹闹地过传统佳节。50年代以来,由于民族贸易在节日中越来越占重要的地位,所以这个节日又有“庄稼会”之称。
西藏、青海等地藏族中流行有“萨噶达瓦节”,在藏历四月十五日举行。“萨噶达瓦”为藏语,意即“氐宿月”。就是二十八宿中氐宿的月份。原来是纪念释迦牟尼诞生、得道、圆寂和文成公主到达拉萨的日子,现在已成为一个春夏季节游园和预祝农牧业丰产的传统节日。到了这一天,拉萨一带的藏族习惯到布达拉宫后面的龙王潭泛舟游湖,或在湖边铺卡垫,搭帐篷,喝青稞酒,酥油茶,唱歌跳舞,休息娱乐。四川藏区还在这个节日实行不说话、不饮食的“哑吧会”(闭斋)。各大寺院举行法会,有朝佛、转经、晒大佛像、跳金刚畏布舞等活动。
各民族还有一些关于讲究卫生的节日。居住在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的塔吉克族,每年阴历三月要过“奇地前迪尔”(为清除烟尘之意)节。节前要大搞卫生,清扫烟囱、天窗等等。扫毕,用面粉撒成“川”字形或用面浆在墙上画成三个“丫”形吉祥图案,以示人畜平安兴旺。
傈僳族和藏族有“澡塘会”、“臭水会”、“沐浴节”等等。怒江自治州泸水、碧江等地的傈僳族,一般从旧历新年初一开始,就要过“澡塘会”节。届时,人们带着美酒佳肴,到怒江西岸高黎贡山脚下,在名叫麻里甫和登梗里的两个温泉聚会。他们在那里沐浴洗身,还建立起几十个歌场,进行对歌交友,谈情说爱。传说古代这里有一对聪明美貌的姐妹,常用歌声解除穷人的苦恼,每天傍晚与乡亲们欢歌跳舞。天女知道后,十分忌妒,让天神把姐妹俩分别变成“尖山”和“团山”。她们不服,尖山往上长,要刺破天空;团山往下伸,要堵住怒江,水淹天宫。天神大怒,用铜钉钉尖山,罩一口铜锅;用铁钉钉团山,罩一口铁锅。姐妹俩的热血从两座山脚流出,成为今天的温泉。澡塘会就是为了纪念这对好姐妹。
丽江地区的傈僳族每年立夏日的前后三天,要聚集在香兰河东村的一股泉水旁,过“臭水会”节。这泉水名曰“臭水”,其实并不臭。只是每年立夏前后三天,随着叮咚的声响,泉水会逐渐变浑。据说喝此浑水,能治胃肠病;用水煮饭,饭呈红色,清香可口;以水洗澡,能治风湿病。人们在泉旁挖坑,将泉水浸蚀过的玄武石在坑内烧红,然后铺上木条、树叶、毯子,再打泉水泼在上面,使热气蒸腾,人们脱去衣服躺在上面,蒸得大汗淋漓。此时附近的傈僳族以及彝、白、纳西族人民都来参加这个“臭水会”。几天后,浑水变清,臭水会也结束了。
西藏拉萨河沿岸的藏族人民,每逢藏历七月六日到十二日,无论男女老幼都纷纷到水渠、河溪内洗刷衣服、鞋袜、沐浴身体。过一个“沐浴节”,藏语叫作“嘎玛日吉”,已有800多年历史。传说这几天内,正逢山鼠星(弃山星)照耀西藏。此星所照之处,清洁卫生,健身抗病,而且初秋之水有八大优点,一甘、二凉、三软、四轻、五清、六不臭、七饮不损喉、八喝不伤腹,有种种好处。所以藏族人趁此机会纷纷下河沐浴。他们还带来青稞酒、酥油茶、糌粑等食品,同时进行会餐、歌舞、游泳、洗衣和晾衣等活动,在哗哗水声中痛快地度过这令人心旷神怡的节日。
居住在我国东北的朝鲜族,每年农历六月十五日要过的“流头节”因当天要在东流水头沐浴宴乐而得名。每逢节日,人们除沐浴外,还要制作用蜜水浇在粉团上谓之“水团”的食品,在一起举行“流头宴”。并唱歌跳舞,欢度节日。
甘肃夏河一带,在农历六月中下旬,正是百花盛开、奶香肉肥之际,是一个最宜人的季节。这里的藏族在此美好的日子里要过传统的“香浪节”,类似汉族的春游,踏青。
在瑶族中,有“六月初六”的节日,被称作“过半年”。据说古代瑶人由于忙于农耕狩猎,忘了祭神,玉帝就派两个瘟神下界惩罚瑶人,要过了年才可返回。瘟神到瑶山散布疟疾等病。有一天,两个瘟神在树下谈话,说下凡后忘了日月,不知何时过年。被瑶族老人听见后回瑶村商量,决定在农历六月初六这一天,家家杀牲做菜,敲锣放炮,四处撒上石灰当作下雪,孩子们到处欢喊“过年了”。骗得瘟神提前返回天上,使瑶家人得到安康。这一年,因田地里撒石灰,庄稼长得很好,所以每年农历六月初六就要举行“过半年”的节日,往田里撒石灰,祈求农作物丰收,保人畜兴旺。
居住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防城各族自治县的京族,过去主要从事近海捕捞,以渔业、晒盐等为生。在他们的村寨中建有哈亭,供奉传说中曾鼓动群众反抗压迫的歌仙和“镇海大王”以及各姓祖先的神位。每年定期在这里过传统的“哈节”,又作“唱哈节”。“哈”在京语中为“歌”的意思。其内容主要是唱歌祭神,其日期不一,在巫头岛为农历六月初十,山心岛在八月初十,而红坎村则在新年过后不久的正月十五日。在节日到来之前,人们就要将哈亭装饰一新,准备好食物。届时,举行迎神、祭神、入席、送神等活动。包括求神保佑渔业丰收,祭祀祖先以及听“哈妹”唱歌等内容。哈亭正堂两旁筑有台阶,过去由成年男子依年龄长幼,辈份大小及捐钱多少分高、中、低和白丁、佚力五个不同等级。按等级高低在台阶上下就座,一边欢宴,一边听哈妹唱,而妇女不能入席。现在已有变化,不再有等级的划分。唱哈由一位“哈哥”操三弦琴伴奏,两个“哈妹”,一个手持两块小竹片敲击演唱,另一个坐在旁边击打竹梆作为伴奏。二人转流替换演唱。内容有民间故事《邓平、杨成结义的传说》、白居易《琵琶行》等等。现在已扬弃其迷信的成分,保留了文娱的内容,成为我国京族一年之中最大的传统节日。
云南大理等地的白族在农历九月初九,也要过一个重阳节。凡是家庭比较富裕,三代没有分家,人口众多的家庭,在这一天都要杀一只肥羊,全家共食炖全羊汤。即使生活清贫一点的人家,也要设法吃羊头、羊蹄。除此以外,正如民谚所说:“九月九,栗子、核桃和烧酒。”说明这是三样不可缺少的食物。住在鹤庆县坝的白族在这一天还要带果品去登临螺峰山。因为在山顶上有一块方圆百丈的巨石,叫作阴晴石,据说可以验天气阴晴。人们先在石下歌舞,赞颂石之灵验,当黄昏归程之际,往往凿下一小块带回家中,以验天气阴晴。
老人是一个民族中富有经验的长者,他们是抚育后代的功臣、教育下一代的老师和足智多谋的家族和村寨的智囊。所以很多民族都有敬老的习俗,也有尊老的节日。
在南方广西的壮族中,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祝寿节”。家中老人60寿辰时,儿孙们除了祝寿外,还要为老人备一个可装10斤米左右的精致瓦缸,后辈们在祝寿节这一天,要给这个缸添米,直到装满为止。这缸“寿米”平时不吃,只有老人有病时才给煮吃,不过一定要余留一些,否则会不吉利。次年九月初九“祝寿节”时,出嫁的女儿要带外孙回来,用新米为瓦缸换米,并将它添满。而老人将换出的寿米加上糯米包成粽子和舂成糍粑,送给儿女和亲戚家食用,以示同福共寿,同享高龄。
云南省的哈尼族,在农历十一月十五日举行老人节。青年们上山挖来青松树栽于地坪,妇女们准备食物。黄昏时,将全村老人请到树下,祝他们寿如青松,长生不老。青年们向他们献米酒、糯饭、煮鸡蛋等等。大家弹小三弦、跳舞祝寿。
居住在我国东北黑龙江省泰来县的朝鲜族的老人节,则在农历六月二十日举行。届时,全村欢天喜地向60岁以上老人祝寿,为他们戴红花,并进行打秋千、踩跳板、摔交、歌舞等活动。有老人的家庭,都酿制米酒,做冷面,打米糕,煮狗肉汤,为老人祝寿。
哈尼族还有一个祭母节,在每年农历二月的第一个属牛日举行,这是一个思念母亲养育之恩的节日。到这天,全村人都停止耕作。青年们上山捉鸟猎兽,姑娘抓鱼捞虾,各家置办丰盛的酒菜。午饭时,在村中一棵象征母亲的大树下,摆好供品,进行祭母活动。一时锣鼓齐鸣,男女老幼合唱思母歌后,按长幼入席饮酒吃肉。席间,人们要议论村中儿女、媳妇对父母、公婆的好坏,在舆论上鼓励尊敬老人。
贵州省黄平县黄飘一带的苗族,每年农历九月十八日也要过一个与怀念母亲有关的节日,叫作“白保芦笙会”。其来由是过去白保有一位姑娘,因为受县官逼婚,逃亡他乡。后来嫁给一个姓韩的艺人,从此流浪四方。若干年后,他们生的儿子长大,并学到了超人的武艺,在战争中立功,被官府封为大将军。这个将军怀念母亲的过去,就到母亲的家乡巡视,惩治了那个县官,又前往母亲的兄弟家看望,见到了从未见过面的舅舅。此时,远亲近邻闻讯而来,进行祝贺,因舅舅家中太窄,容纳不下,就请大家到白保坡聚会,热闹了三天。适巧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大家都认为是白保坡聚会的结果。从此以后,每年此日,大家都来此地,吹芦笙、跳舞蹈、斗鸟、赛马,作为节日,欢度三天,以此求得当年的丰收平安,形成为当地的“白保芦笙会”节日。
流行于西藏、青海、四川、甘肃等藏族聚居区,在藏历七月初一举行的“雪顿节”是一个民族传统节日。藏语“雪”为“酸奶”、“顿”为“宴会”,“雪顿”即“酸奶宴”之意。这个节日相传已有300年历史,后来因此节以演藏戏为主,所以又有“藏戏节”之称。这一天人们都着盛装,到林卡看藏戏,歌舞宴饮。各家互串帐篷,主人向客人敬酒,在祝酒歌声中,客人必须三口喝干一杯。到傍晚才兴尽而返。据说它起源于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的规定,每年夏季有几十天禁止喇嘛外出活动,以免踏死虫蚁。禁令解除后,喇嘛纷纷出来下山,牧民们都敬献酸奶招待,形成了酸奶宴的节日。后来随着政教合一制的加强,雪顿节活动逐渐成为固定的形式。在过去,农奴要负担官员和贵族们的节日花费,强颜欢笑,现在已是藏族广大人民共同欢乐、休息的日子。
著名的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重要的传统节日,在每年农历七八月间牲畜肥壮,水草丰茂,秋高气爽之际举行。“那达慕”为蒙语,有“娱乐”和“游戏”之意。传说起源于古代的祭敖包活动,始于汉代,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公元1225年刻于石崖上的畏兀儿蒙古文《成吉思汗石文》中已有成吉思汗在征服花剌子模后,回师途中,于今新疆、甘肃边境的布哈苏齐海地方举行那达慕大会以庆功的记载。元、明两代以摔交、射箭、赛马为那达慕的三项必有项目。以后又增加说书、歌舞等内容。节日清晨,蒙古族人民纷纷骑马、乘车奔向预定会场。四周搭起蒙古包和帐篷,川流不息的人群使空旷的草原沸腾起来。如今,除了过去的传统项目外,还有赛布鲁(意为投掷),即以铅、铜或铁等金属片包扎在一根状似镰刀的木头上,用于投掷,分掷远和掷准两种。以及马球、武术、马术技巧、摩托车赛、好来宝(蒙语说唱)等等节目。过去蒙古王公以苏木(相当“区”)、旗、盟为单位举办那达慕大会,分等给奖。如摔交冠军,一般奖一头羊或几块砖茶,较大型的比赛奖一匹全鞍马。在有512名摔交手参加的盟级比赛中,要奖背驮珠宝、绸缎,鼻戴银环的白色骆驼一头。并分别给予“像狮子般勇猛”、“似大象般力大无比”、“如老虎样勇猛过人”的摔交手称号。
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