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族的节日习俗
维吾尔族是一个多源民族,最主要的来源有两支:一支是来自蒙古草原的回纥人,另一支是南疆绿洲上的土著居民。这两部分人于公元840年大规模汇合,至16世纪初完全融合完成。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维吾尔族人民用勤劳和智慧创造了优秀的文化,有着独特的民族风情。
维吾尔族信奉伊斯兰教。维吾尔族的传统节日基本上都是伊斯兰教的宗教节日,主要有肉孜节(即开斋节)、库尔班节(即古尔邦节)和诺鲁孜节。前两个源于伊斯兰教,日期是按回历计算的,每年都在移动,因此有时是在冬季,有时则是在夏天或其他季节。维吾尔族在节日及喜庆的日子里举行“麦西莱甫”等各种娱乐体育活动。
肉孜节
和田维吾尔族人的节日与整个新疆维吾尔族节日是一致的,主要有:肉孜节、古尔邦节、巴拉艾提节。这几个节日的起源和宗教密切相联,长期以来,已成为民族传统节日。
肉孜节规定在回历10月1日。在此之前的一个月,即从回历9月1日开始,信仰伊斯兰教的人按“”规定,应封斋一个月。回历9月称之为“莱麦丹月”通称“斋月”。斋戒是伊斯兰教规定的五功之一。伊斯兰教的创始者穆罕默德说:“斋戒一半是忍耐。”按照规定,每个成年的穆斯林,不论男女,在斋月的白天,即从天破晓至日落,不吃饭,不喝水。夫妻间禁止房事,抽烟的人要戒烟。还要求人们克制一切私欲,断绝一切邪念,封斋的一个月中,每天天亮前,清真寺有人敲起“纳格尔”鼓,招呼人们吃封斋饭,此后开始斋戒。直到回历9月29或9月30日,由有声望、有学识的阿匐于傍晚时,望夜空,若能望到新月,第二天便为肉孜节,可开斋。
古尔邦节
“古尔邦”和“阿祖哈”都含有“牺牲”“献身”的意思,所以一般把这个节日叫“牺牲节”或“宰牲节”。也译作“库尔班”。
过节前,牧区农区老百姓家家户户都把房舍打扫得干干净净,忙着精制节日糕点。节日清晨,穆斯林沐浴熏香,严整衣冠,到清真寺参加会礼。无论城市农村,都要在广场上举行盛大的麦西来甫歌舞集会。而广场四周则有另一番景象:色彩缤纷的伞棚、布棚、布帐、夹板房内铺设着各式各样的木桌、板车、地毯、毛毯、方巾,上面备有花式繁多的小吃甜点。哈萨克、柯尔克孜、塔吉克、乌孜别克等民族在节日期间还举行叼羊、赛马、摔跤等比赛活动。
节日的早晨,维吾尔人沐浴全身(大净),然后盛装到清真寺参加聚礼。聚礼之后,人们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杀牲。至于是宰牛杀羊宰驼宰马,由各家经济实力决定。通常人们把献祭的牲畜宰好,大块连骨肉炖到锅里后,男子们才开始互相串门。拜贺节日。妇女们则留在家里摆上节日食品,烧茶备水,准备迎接客人。
节日第一天,先给发生过丧葬和家难的乡亲拜节,表示慰问;其是给夫妻双方的长辈拜节;再次,给邻居和长者拜节。在礼节性拜节活动中,除了给夫妻双方老人拜节是夫妻同去外,其他拜节活动往往三五成群,男女分开进行。之后,才是同辈亲朋好友之间的拜节。大家除了互相道贺,彼此问候之外,还要共餐痛饮,吹拉弹唱一起娱乐。维吾尔民间拜节是维吾尔人增强社会联系,严守礼尚往来这一准则的重要组成部分。
诺鲁孜节
“诺鲁孜节”起源于伊朗,以往过着游牧和半游牧生活的人们在冰雪消融、草木返青、牲畜产仔的时节,都会以这一传统佳节欢庆新生活的开始。目前主要盛行于当地乡村。这天亲朋聚会欢宴歌舞,举行体育竞赛,指望来年有个好收成。“诺鲁孜节”节仪式在节日的黎明后开始。节日当天,各家的家长首先起床,在房屋正中燃烧起一堆松柏树枝,将冒烟的树枝在每人头上转一圈,预祝他们平安快乐。然后,家长把冒烟的松枝带到牲畜圈门口,让畜群在烟上通过,祈求牲畜膘肥体壮,迅速繁殖。为过“诺鲁孜节”,许多人一大早就开始忙碌起来。他们用剩余的粮食和食物,加上多种佐料煮成稠粥,又称“诺鲁孜饭”。而到正午,他们便成群结队地相互拜访。日落以后,每户请客吃饭,男女老少分别跳舞和唱歌,尽情表达欢悦之情。在新疆西北边陲的伊宁市,当地少数民族民众则在几天前便开始庆祝“诺鲁孜节”。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歌舞团首次将哈萨克族民间古典音乐《六十二阔恩尔》的套曲之一《阿克鹄阔恩尔》搬上舞台,成为这一节日的最大献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