泼水节有什么样的习俗
泼水节是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传统节日。那么你知道泼水节有什么样的习俗吗?
泼水节的习俗
泼水节历时三天。第一天叫“麦日”,第二天叫“恼日”,第三天叫“帕晚玛”。三天中,最着名的习俗是浴佛、泼水、赶摆、丢包、赛龙舟、放高升、放孔明灯、跳舞等。
泼水节的前一天清晨,节日的气氛就感染了傣族人。他们穿上艳丽的服饰,上山采来鲜花,将佛寺的龙亭装扮漂亮。
第二天,泼水节到了。人们首先采集鲜花绿叶供奉于佛寺,并在寺院中堆沙造塔数座,世俗众生围塔而坐,聆听佛经。之后将佛像抬到院中,由本寨妇女盛清水为其洗尘,这就是“浴佛”。浴佛礼毕,群众性的泼水活动便展开了。人们用脸盆、水桶盛了水,拥到大街小巷,逢人便泼。这天泼水意味着消灾除病送吉祥。
泼水节的另一重要活动是赶摆。西双版纳傣族赶摆非常有特色。摆场多设在村寨之间的绿地上。当天,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姑娘们和跳起象脚鼓舞蹈的小伙子们汇集于摆场。民间艺人先戴着面具跳一段孔雀舞,赶摆活动便拉开序幕。接着是马鹿舞、白象舞……赶摆这天,游客还能吃到独具特色的傣家食物:香竹筒饭、香辣脆鲜的烧烤、油煎青苔、年糕“毫糯索”……
赶摆中最浪漫的活动是丢包。姑娘们用花布精心制作成花包作为爱情的信物。丢包之时,姑娘们撑着花伞到包场,小伙子们站在离姑娘三四十步远的地方接包。若他们接不住姑娘的花包,就得把事先准备的鲜花插在对方发髻上。姑娘若是接不着小伙子丢回来的包,就得把鲜花插到小伙子的胸前。在这样的亲密接触中,一段段浪漫的爱情故事便拉开了序幕。
泼水节活动最让人期待的项目当数赛龙舟。当天在澜沧江或瑞丽江上,参加比赛的木船扎了彩花,装扮成龙、孔雀、大鱼等形象,船上数十男女青年奋力划桨。江畔观者也不闲着,鼓声、锣声、号子声、喝彩声,此起彼伏,节日的气氛在这时达到了高潮……最终比赛优胜者将领奖并喝庆功酒。
放高升,是泼水节的一个保留节目,意在除旧迎新保平安。传说,放高升是为了纪念一位体察人间困苦,撞死在天宫门外的天神。放高升那天,傣族人自制烟火,用一根数丈长的竹子,在根部填上火药,点燃引线,火药燃烧将竹子射入云天。烟火于空中喷放,如群星璀璨。傣族古歌谣中唱道:“大高升、长高升,长又大,抬上架,点着火,真厉害,咻!咻!咻!”
放孔明灯也是傣族地区的传统活动。人们以此纪念圣贤诸葛亮。入夜后,人们将灯烛放入纸灯罩中点燃,利用空气浮力将孔明灯放飞升至夜空。
傣族人善舞,泼水节中自然少不了大规模的群众舞蹈,如象脚鼓舞和孔雀舞等。大家身穿节日盛装围成一圈,合着芒锣、象脚鼓率性而舞。跳到兴起,集体发出“水、水、水”的欢呼,或以“玉腊呵、玉腊呵”的歌声结尾。有的男子边跳边饮酒,甚至醉倒于舞场。
泼水节的意义
“放高升”和放孔明灯也是傣族地区特有的活动。人们在节前就搭好高射架,届时将自制的土火箭点燃,让它尖啸着飞上蓝天。高射飞得越高越远的寨子,人们越觉得光彩、吉祥。优胜者还将获奖。入夜,人们又在广场空地上将灯烛点燃,放到自制的大“气球”内,利用热空气的浮力,把一盏盏“孔明灯”放飞上天,以此来纪念古代的圣贤孔明,也就是诸葛亮。
此外,放河船、跳象脚鼓舞和孔雀舞、斗鸡等,也是泼水节期间的活动内容。近几年来,还增加了民俗考察、经贸洽谈等。使泼水节的活动更加丰富多彩。泼水节每年在西双版纳州和德宏州同时举行。两地均可从昆明乘飞机直接到达。1961年4月13日,周恩来总理曾参加过西双版纳的泼水节。从此以后,泼水节的规模越来越大,每年都有数以万千的中外游客视为一生中最难忘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