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的习俗-北方小年吃什么
每个地方都有每个地方的美食文化,特别是在一些传统节日过年过节的时候,可能南方和北方的美食就会比较不一样。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下北方小年吃什么吧。
北方小年吃什么呢?
祭灶节,民间讲究吃饺子,取意“送行饺子迎风面”。山区多吃糕和荞面。晋东南地区,流行吃炒玉米的习俗,民谚有“二十三,不吃炒,大年初—一锅倒”的说法。人们喜欢将炒玉米用麦芽糖粘结起来,冰冻成大块,吃起来酥脆香甜。祭灶这天除吃灶糖之外,火烧也是很有特色的节令食品。每到腊月二十三祭灶这天,城市中的烧饼摊点生意非常兴隆。供品除糖瓜之类外,也有供水饺,取民间“起身饺子落身面”之意,有的也供面条。
小年的习俗吃糖瓜、饴糖、麻糖等……
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因此送灶时,人们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后三样是为灶王升天的坐骑备料。祭灶时,还要把关东糖用火融化,涂在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他就不能在玉帝那里讲坏话了。民间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习俗,因此祭灶王爷,只限于男子。
糖瓜、饴糖、麻糖等吃食本为给灶王爷嘴上抹得吃食,逐渐演变成了小孩小年必吃的零食。晋西北有“二十三吃麻糖,吃不上麻糖啃指头”的俗话。
过小年为什么吃灶糖
相传的辽阳白塔南面不远的地方住着几户人家,把梢头的一家姓李,两口人:老头五十多岁,还有一个九岁的女儿,名叫珠儿。李家的院不大,院中间有一棵大梨树,树下有一口井,父女二人就靠用井水做点灶糖进城卖,维持生活。
老李头拉着珠儿挤到一个卖梳头篦子的旁边,放下货担,打开货蒙子,等着来人买货了。今个还真挺顺当,刚一撂地就来了买主。说是要给老爷庆寿祝福,一下子买去了好多块灶糖,筐里只剩下十几块了。老人家挺高兴,就让珠儿有城里多逛一会儿。他挑起货担往南门外走,边走边喊:“谁买灶糖!”
正走着,看见前面有一群穿绫罗绸缎的小孩把一个卖柴的小孩的打得鼻青脸肿,地上还有一条小蛇,也被打得只剩下一口气了,一会儿摆摆尾巴,一会儿吐吐火苗似的舌头。老李头是个软心肠的人,看见这种事他实在受不了,急忙上前问明原由。原来是小孩进城卖柴,无意中在柴捆里带来一条小青蛇,不知道什么时候小青蛇从柴捆里钻出来了,这些作恶惯了的富家子弟,说是小孩故意吓唬他们,所以连人带蛇全挨了他们一顿毒打。老李头看着心痛,就把剩下的灶糖送给了那些阔少爷,好话说了一大堆,才救出了砍柴小孩和这条小青蛇。
这个砍柴的小孩姓张,从小死了爹娘,也没有人给他起个名字,因为天天砍柴卖,所以大伙都叫他樵哥。自从老李头帮了他的忙以后,他每天都多砍一捆柴,早早送到李家。
而那条小青蛇呢,原来是东海的小青龙,因为贪玩,一不小心误出了海泉,要不是遇到老李头,早就没命了。它自从来到李家后,就天天在院子里自由自在地生活着。一天,小青龙在井旁玩耍,一不小心“扑通”一声掉进井里。原来这口井是通往龙宫的一个海眼,小青龙侥幸地回到了海里。它高高兴兴地跑进龙宫向老龙述说了自己误出大海,爬进深山密林,挨打受苦,巧遇李家父女的经过,老龙感动得流下眼泪。小青龙不忘李家父女的救命之恩,从此就经常通过这口井从东海来到白塔下的老李家看望父女二人。
说来也怪,自从小青龙掉进了梨树下的井里后,井水变得湛清瓦亮,又凉又甜;浇树树长,浇花花开,用这口井里的水做灶糖再也不粘了,就是放在太阳底下晒也不化了。不论春夏秋冬,什么时候吃什么时候清香可口。更奇的是人们吃了老李头卖的灶糖以后,大病化小,小病化了,身体也强壮起来了。一传十,十传百,很快传出了几百里。大伙都说,老李头的灶糖是用青龙吸珠水做的。
樵哥还是同往常一样,天天住老李家送柴禾,珠儿也就天天拿灶糖给他吃。一晃八年过去了,樵哥越长越壮,高高的个头,宽宽的肩膀,红彤彤的大脸,一身使不完的力气。珠儿更是越长越俊,象天仙似的。老李头见樵哥和珠儿特别要好,所以也没请媒人说合,就把他们俩的终身大事给订下来了。
小两口成亲以后,一家人可高兴啦!白塔周围的人们都用青龙水做出了甜脆的灶糖,从此,大伙的日子也就越过越好了。
小年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