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传统节日的习俗-山东各地小年怎么过
我国山东各地,多在农历腊月二十三过小年,人们洒扫、祭灶,还要吃各种小年的传统美食,下面我们就来看下山东各地小年是怎么过的?
山东各地小年怎么过
济南:打酥锅
老一辈济南人,过去每年过了腊月廿三就开始准备吃的,比如肥蒸肉、江米鸭子、加了花生的疙瘩咸菜和打酥锅,还要蒸点干粮。打酥锅是早先济南独有的特色美食,就是用大锅装上骨头、肉、鱼和海带,下面垫着白菜、藕等,加上一些佐料,放在蜂窝煤炉子上用小火炖一宿,里面的东西就都酥了,口感极美而营养丰富。
青岛:过忙年
对于过小年,虽然在农村仍比较隆重,但在城市里,往往包顿饺子了事。而在旧时,即便是在市区,也有很多的讲究。据青岛市档案馆馆藏1947年1月13日《青报》载,“明日为夏历腊月廿三,俗称小年,一般民众因积于旧习,多于是日吃喝欢乐,送迎灶神,以对一年来的辛苦劳碌,吉凶祸福,做一个总结。连日竞往市场购备酒肉菜蔬果品,以致市面一般食用品销量极旺,价格顿形上涨,尤以鱼肉菜果为甚。”
胶东一带的老百姓一般都从小年这天拉开过年的帷幕,即忙年。忙年的内容除了大扫除,就是围绕着为除夕、大年初一至十五乃至整个正月的吃喝玩乐做准备,如写春联、做豆腐、买年肉、蒸年糕等。民间有这样的歌谣:“辞了灶,年来到。闺女要花,小子要炮,老婆婆要新衣,老爷子要新帽。”可谓生动地描绘了过小年的情景。
日照:包饺子
日照的年味从腊八开始渐浓,而从腊月廿三小年开始,大家就开始紧凑的忙年了。腊月廿三这天,要进行辞灶。传说中,作为一家之主的灶王爷自上一年的除夕就一直留在家中,以保护和监察一家,到了腊月廿三灶王爷便要升天,去向天上的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一年的功绩。
腊月廿三这天,家家户户包饺子,辞灶时一般要将煮好的水饺先端到灶台上祭过灶王爷,然后才可以开饭。有的人家还喜欢在灶台上摆放一些点心和糖果等送灶王上天,祈求灶君享用美食之后,“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
福州过小年吃什么传统食物
福州小年吃什么——甘蔗
福州人祭灶还要专门供甘蔗,而且一定要完整地保留甘蔗头。这是因为相传在宋朝时,吉庇巷(今吉庇路)有一个叫郑性之的穷书生,祭灶那日买不起供品,看到别人家中丢掉的甘蔗头,就捡了起来。
回家后,他点上香,用那截甘蔗头当供品,又剪了一匹纸马,在纸上写道:“一匹乌骓一条鞭,送你灶公上青天;玉皇若问人间事,谓道文章不值钱!”那日灶公上天后,把此事告诉了玉帝,玉帝听后十分同情郑性之。第二年,他便中了状元。如今福州人爱用带头的甘蔗祭灶,寓意吉利。
福州小年吃什么——灶糖灶饼
按照老福州的习惯,外公、外婆要在祭灶这一天向外孙、外孙女送灶糖灶饼以及花花面壳(面具),此俗富含民间亲情,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如今这个习俗已经渐渐淡漠。
福州小年吃什么——年糕
年糕因为谐音“年高”,再加上有着变化多端的口味,几乎成了家家必备的年节食品。年糕多为方块状,颜色有黄、白两色,象征着黄金、白银,寄寓新年发财。
福州小年吃什么——米齐
尾牙以后,老福州的家家户户就开始做米齐。浸泡糯米,用石磨碾磨出米浆后,装入一个大大的白色米袋(只透水,不透物);用石头或椅子将水分压出,让里面的糯米成团。
糯米成团后,逐一揪块压扁,包入适量红糖糯米馅,收口搓成圆形,按在正方形的艳山姜叶上,入蒸笼蒸熟;出笼后,再用筷子逐个点上红点,有见喜太平的寓意。
小年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