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芒种的特点及习俗

金凤0分享

芒种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9个节气,夏季的第三个节气,表示仲夏时节的正式开始。芒种字面的意思是“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二十四节气芒种的特点及习俗,一起来看看吧,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二十四节气芒种的特点及习俗

目录

芒种的农事活动

芒种的节气气候

芒种节气的含义

芒种节气的特点

芒种的民间风俗

★芒种的农事活动

到了芒种节气,农田里往往是一片繁忙景象。一方面这个时候最适合播种有芒的谷类作物;另一方面芒种也是农作物种植时机的分界点,过了这一节气,农作物的成活率就越来越低。

在北方大部分地区、这个时候正是晚谷、黍、被等农作物播种的繁忙季节。冬小麦产区正处在紧张的收获季节。因为夏种作物如夏大豆、夏玉米等生长期有限,为了保证到秋霜发生前收获,须尽最提前播种或栽插、才能取得较高产最,所以,麦收以后应抓紧抢种抢栽。时间就是产量,即使遇上干旱,也要积极抗早播种,不可消极等雨,错过时机。春种的庄稼如棉花、春玉米等已进入需水需肥与生长高峰,不仅要追肥补水,还需除草和防病治虫。华北的棉花进入五叶期,有的可见花。华南、两广的早稻开始灌浆成熟。

长江中下游地区雨水增多,气温增高,进入阴雨绵绵的梅雨季节,天气异常潮湿、闷热,各种器具和衣物容易发霉,又称为“霉雨天”。这时,麦收场要预防“烂麦场”发生。充沛的雨水对水稻和夏季作物的生长非常有利,但是连绵的阴雨天气又可使江淮流域形成洪涝。这时,台风也开始侵袭沿海地区。

南北方的农事特点是:“芒种夏至麦类黄,快打快收快入仓。夏播作物抓紧种,田间管理要跟上。江南梅雨季节到。暴雨冰雹要预防。”

<<<返回目录

芒种的节气气候

螳螂生—螳螂是一种昆虫,主要以捕捉害虫为食,被人们视为益虫。

每年一到艺种节气,则正值有艺农作物成熟,即进入夏收夏种大忙季节。在农业生产上,此时最忌出现农业害虫。而此时也正是螳螂出现的时间,好像是在提醒人们在农业生产上,要注意消灭害虫,有利于农作物的正常生长,才有利于秋季的丰收。所以。从古时候开始,“螳螂生”成为芒种节气一候的候应。

鵙始鸣—鵙是鸟类中的一种,旧称“伯劳”。此鸟常活动于草坡疏村或农田村舍附近,是一种以虫为食的益鸟。它终年留居我国西南长江流域以南直达华南地区。伯劳与其他鸟不同。一般的鸟,春季来临后都比较喜欢鸣叫。

然而,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发现伯劳到每年夏季农历五月芒种节气,才开始鸣叫。所以,“鵙始鸣”成为芒种节气二候的候应。

反舌无声—“反舌”是一种鸟、其特征为全身黑色,只有嘴是_的,善于鸣叫,而且鸣叫的声音富于变化,因此又被称为“百舌”。反舌与春夏喜欢鸣叫的众鸟非常不同,它一到芒种节气就不鸣叫了。所以,人们归纳“反舌无声”作为芒种节气三候的候应。

<<<返回目录

芒种节气的含义

芒种是二十四节气的第九个节气,每年公历6月5-7日左右,太阳到大黄经75时为芒种。

芒种的“芒”字,是指麦类等有芒植物的收获,芒种的“种”字,是指谷黍类作物播种的节令。“芒种”二字谐音,表明一切作物都在“忙种”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意指大麦、小麦等有芒作物种子已经成熟,抢收十分急迫。晚谷、黍、稷等夏播作物也正是播种最忙的季节,故又称“芒种”。春争日,夏争时,“争时”即指这个时节的收种农忙。人们常说“三夏”大忙季节,即指忙于夏收、夏种和春播作物的夏管。此时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将进入多雨的黄梅时节。

在乡间流传着许多与芒种有关的谚语,如:“芒种前后麦上场,男女老少昼夜忙。”“芒种刮北风,旱断青苗根。”“芒种不种,再种无用。”“五月栽红薯盘大墩,六月栽薯一把根。”这些谚语充分彰显了农作物种植“春争日,夏争时”的繁忙和紧迫感。

有研究表明,芒种适合调畅情志,可以适当的晚睡早起,避开太阳直射,注意防暑,以顺应阳气的充盈,利于气血的运行,振奋精神。夏日昼长夜短,中午小憩可助恢复疲劳,有利于健康。不过芒种之后,就要求人们要勤洗澡、勤换衣,以疏泄“阳热”。保持心境平和,宁静畅达,也可取得“心静自然凉”的效果。

从古至今,芒种时节都是一个十分适合养生的季节,在芒种的时候好好养生,也是可以让一年保持比较健康的状态的。

<<<返回目录

芒种节气的特点

芒种时节雨量充沛,气温显着升高。常见的天气灾害有龙卷风、冰雹、大风、暴雨、干旱等。芒种时节沿江多雨,黄淮平原也即将进入雨季。华南东南季风雨带稳定,是一年中降水量最多的时节。长江中下游地区先后进入梅雨季节,雨日多,雨量大,日照少,有时还伴有低温。西南地区从6月份也开始进入了一年中的多雨季节。此时,西南西部的高原地区冰雹天气开始增多。

芒种后,中国华南东南季风雨带稳定,是一年中降水量最多的时节,长江中下游地区先后进入梅雨季节,雨日多,雨量大,日照少,有时还伴有低温。宋人范成大的《芒种后积雨骤冷》诗:“梅霖倾泻九河翻,百渎交流海面宽。良苦吴农田下湿,年年披絮播秧寒。”绘出了阴雨连绵不止,河满沟平,农夫冒着寒冷身披棉絮播秧忙的画面。

6月份,无论是我国南方还是北方,都有出现35℃以上高温天气的可能。黄淮地区、西北地区东部可能出现40℃以上的高温天气,但一般不是持续性的高温。 在我国华南的台湾、海南、福建、两广等地,6月的平均气温都在28℃左右。如果是在雷雨之前,空气湿度大,确实是又闷又热。有时需要向公众发布高温预报,提醒人们预防中暑、空调病和急性肠胃炎。

<<<返回目录

芒种的民间风俗

1、送花神:农历二月初二日花朝节上迎花神。芒种已近五月间,百花开始凋残、零落,民间多在芒种日举行祭祀花神仪式,饯送花神归位,同时表达对花神的感激之情,盼望来年再次相会,此俗今已不存。

2、安苗:芒种安苗习俗安苗系皖南的农事习俗活动,始于明初。每到芒种时节,种完水稻,为祈求秋天有个好收成,各地都要举行安苗祭祀活动。家家户户用新麦面蒸发包,把面捏成五谷六畜、瓜果蔬菜等形状,然后用蔬菜汁染上颜色,作为祭祀供品,祈求五谷丰登、村民平安。

3、打泥巴仗:贵州东南部一带的侗族青年男女,每年芒种前后都要举办打泥巴仗节。当天,新婚夫妇由要好的男女青年陪同,集体插秧,边插秧边打闹,互扔泥巴。活动结束,检查战果,身上泥巴最多的,就是最受欢迎的人。

4、煮梅:在南方每年五、六月是梅子成熟的季节,三国时有“青梅煮酒论英雄”的典故。青梅含有多种天然优质有机酸和丰富的矿物质,具有净血、整肠、降血脂、消除疲劳、美容、调节酸碱平衡,增强人体免疫力等独特营养保健功能。但是,新鲜梅子大多味道酸涩,难以直接入口,需加工后方可食用,这种加工过程便是煮梅。

<<<返回目录


二十四节气芒种的特点及习俗相关文章:

二十四节气芒种的含义及特点简介

二十四节气之芒种有什么民间习俗风俗

关于24节气芒种的来历介绍及习俗习惯

二十四节气芒种的习俗和由来

24节气芒种有哪些特色民俗活动

今年24节气芒种的来历和习俗

2021二十四节气芒种的来历及风俗活动

24节气芒种习俗和气候特征

二十四节气芒种有什么习俗

    113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