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节气立秋的传统习俗及含义
每年8月7日或8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35°时为立秋。立秋的“立”是开始的意思,“秋”是指庄稼成熟的时期。下面是小编整理了24节气立秋的传统习俗及含义,来欣赏和学习吧,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立秋节
立秋节,也称七月节。时间在公历每年8月7日或8日开始。在周代是日天子亲率三公六卿诸侯大夫,到西郊迎秋,并举行祭祀少嗥、蓐收的仪式,(见《礼祀·月令》)。汉代仍承此俗。《后汉书·祭祀志》:“立秋之日,迎秋于西郊,祭白帝蓐收,车旗服饰皆白,歌《西皓》、八佾舞《育命》之舞。并有天子入圃射牲,以荐宗庙之礼,名日躯刘。杀兽以祭,表示秋来扬武之意。”到了唐代,每逢立秋日,也祭祀五帝。《新唐书·礼乐志》:“立秋立冬祀五帝于四郊。”宋代,立秋之日,男女都戴楸叶,以应时序。有以石楠红叶剪刻花瓣簪插鬓边的风俗,也有以秋水吞食小赤豆七粒的风俗(见《临安岁时记》),明承宋俗。清代在立秋节这天,悬秤称人,和立夏日所秤之数相比,以验夏中之肥瘦。民国以来,在广大农村中,在立秋这天的白天或夜晚,有预卜天气凉热之俗。还有以西瓜、四季豆尝新、奠祖的风俗。又有在立秋前一日,陈冰瓜,蒸茄脯,煎香薷饮等风俗。
摸秋
夏历八月十五日,是为中秋节。这天夜里婚后尚未生育的妇女,在小姑或其他女伴的陪同下,到田野瓜架、豆棚下,暗中摸索摘取瓜豆,故名摸秋。俗谓摸南瓜,易生男孩;摸扁豆,易生女孩;摸到白扁豆更吉利,除生女孩外,还是白头到老的好兆头。按照传统风俗,是夜瓜豆任人采摘,田园主人不得责怪。姑嫂归家再迟,家长也不许非难。此俗清代以前就有,民国以来仍流传在民间。如在商洛竹林关一带,中秋节夜里,孩子们在月亮还未出来时,照例钻进附近的秋田里,摸一样东西回家。如果摸到葱,父母就认为这孩子长大后很聪明;如果摸到瓜果,父母就认为孩子将来不愁吃喝,事事顺利。人们视“摸秋”为游戏,不作偷盗行为论处。过了这一天,家长要约束孩子,不准到瓜田里拿人家的一枝一叶。商南县的居民,在中秋节的晚上,吃罢月饼后,不肯长高的小孩去摸高梁;没有男孩的人家去摸茄子;没有女孩的人家去摸辣子;小孩不聪明的人家去摸葱。
秋忙会
秋忙会一般在农历七八月份举行,是为了迎接秋忙而做准备的经营贸易大会。有与庙会活动结合起来举办的,也有单一为了秋忙而举办的贸易大会。其目的是为了交流生产工具,变卖牲口,交换粮食以及生活用品等。其规模和夏忙会一样,设有骡马市、粮食市、农具生产市、布匹、京广杂货市等。现今把这类集会,都叫做“经济贸易交流大会”。过会期间还有戏剧演出、跑马、耍猴等文艺节目助兴。
秋收互助
秋忙开始,农村普遍有“秋收互助”的习俗,你帮我我帮你,三五成群去田间,抢收已经成熟的玉米。一料玉米要搬四次:头茬、二茬、三茬、捞空茬。妇女、老人、十来岁的小孩,他们手提竹笼,一排接一排,一株接一株,挨着个儿去搬。切忌“猴子搬玉米,搬一个撂一个。”而是搬一个放在笼子里,然后放在地头玉米穗堆子里,最后用大车拉回家。头茬先搬已经成熟了的玉米穗,未成熟的玉米穗,留下来二茬再去搬。二茬、三茬是用同样的办法去搬。最后捞空茬,把剩余的玉米穗,不管老嫩、一齐搬回家中。看谁家的玉米成熟的早,先给谁家搬,既不违农时,又能颗粒归仓。
<<<返回目录
立秋的“立”是开始的意思,“秋”是指庄稼成熟的时期。立秋表示暑去凉来,秋天开始之意。是一个反映季节的节气。
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立秋不仅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秋天即将来临。也表示草木开始结果孕子,收获季节到了。此时我国中部地区早稻收割,晚稻移栽,大秋作物进入重要生长发育时期。
古人把立秋当作夏秋之交的重要时刻,一直很重视这个节气。据记载,宋时立秋这天宫内要把栽在盆里的梧桐移入殿内,等到“立秋”时辰一到,太史官便高声奏道:“秋来了。”奏毕,梧桐应声落下一两片叶子,以寓报秋之意。
“立秋”到了,但并不是秋天的气候已经到来了。划分气候季节要根据“候平均温度”,即当地连续5日的平均温度在22℃以下,才算真正秋天的时节。中国地域辽阔,虽各地气候有差别,但此时大部分仍是未进入秋天气候,况且每年大热三伏天的末伏还在立秋后第3日。
尤其是中国南方此节气内还是夏暑之时,同时由于台风雨季节渐去了,气温更酷热,因而中国医学对从立秋起至秋分前这段日子称之为“长夏”。
<<<返回目录
1、六月立秋,两头不收
由于在今年上半年出现了倒春寒的迹象,所以今年立秋时间比较早,在小麦收割的时候不少地方就下起了大雨,而到真正需要雨水的地方却出现了干旱,今年雨季相继较早所以在还没有收完小麦的时候就对收割产生了影响,导致粮食减产,而现在有整治抽穗的时期,很多地区却比较干旱,尤其在河南、山东一带,雨水不多这也导致粮食产量,所以“六月立秋,两头不收”是有一定科学依据的,这老辈人可是有千百年的生活经验总结下来的。
2、六月立秋紧溜溜,七月立秋秋后油
在农历七月因为太早,那么收成也肯定有影响,可能有些人不懂农事,这粮食生长期是有一定规律的,不能太早更不能受到一些天气影响,不然会导致减产,如果收成不好,那么这一年的生活就可能比较紧一点,在生活上就需要节省一点,如果七月末立八月初秋那就不一样了,七月八月算是正好立秋的季节,这庄稼长的时间也比较长,生长也比较好,肯定会迎来大丰收,所以这生活上就比较好,这“七月立秋秋后油”说的就收成了能吃得饱的意思。
3、早立秋冷飕飕,晚立秋热死牛
首先大家都知道秋老虎这个名词吧,意思就是虽然夏天比较炎热,但是在秋天还有一段时间会更加炎热,人们常常称作是秋老虎,但如果立秋时间过早,那么天气就会提前凉爽很多,另外大家想必也发现,现在这几天确实凉爽了许多,也说明这个夏天比较短,笔者前几天还纳闷这夏天似乎也没多久就这么过去不免觉得真的快,而晚立秋则夏日会比较长,天气相对也比较炎热。
4、立秋无雨是空秋,万物历来一半收
立秋之后雨水相对比较多,这个时候对于庄稼或者瓜果蔬菜都有好处,尤其一些农家蔬菜,因为到了最后采摘期,能多下点雨还能增加点收成,但是如果没有雨的话,那么地里就比较干旱,今年的立秋时节,农作物生长正处关键期,对水分的要求是至关的,一旦受旱农作物的收成难免造成难以补救的损失。
今年除了南方一些地区雨水较多,但是在北方像山东、河南一带今年雨水并不多,也产生了一些影响,在农村我们经常听到老人说,这立秋的天气要出现下雨的话,就说明在秋天雨水也比较多,老话常说“立秋三场雨,秕稻变成米”。其实关于立秋的谚语不止以上四条,还有“立秋栽葱,白露栽蒜”、“立秋栽芝麻,老死不开花”等等。以前可没有什么天气预报,但是老辈人一些经验总结下来教导后人,这些俗语确实帮助了很多农民朋友,可以借鉴来进行农事。
5、立秋十八天,寸草皆结籽
这句老话是指在立秋之后,我们农田里面的农作物,包括哪些长势很小、很低矮的杂草,在立秋之后的十几天之内,也会依然的结出籽来,这也是大自然的规律,立秋也是一个收获的季节,也是植物们繁衍生息的季节,在立秋之后没多久的时间里,各种各样的杂草、植物,都会纷纷的结籽,这个浓郁还是相当靠谱的,也是非常适用。
6、七月立秋,种啥啥收
也有一句俗语和这句老话有差不多的含义,叫做六月立秋,早种早收,七月立秋,早晚都收,这也是被广为流传的农业常识和农谚,也是对于立秋的早晚,天气的变化,这种变化对于农作物的影响最大,立秋过早,气温降的很早,这种凉爽的气温,我们会感到很适宜,但对于农作物来说,则是不好的现象,没有持续的高温,农作物很难有充足的生长周期,所以很难获得丰收,而七月立秋,高温持续很久,这种高温,对于农作物生长,却是极为有利的。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