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节气的由来及注意事项
寒露是我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节气,是属于进入秋季的第五个节气,代表秋季正式开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2022寒露节气的由来及注意事项,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寒露的由来
寒露在二十四节气中排列十七,于每年的十月八日至九日交节。史书中的记载“斗指寒甲为寒露,斯时露寒而冷,将欲凝结,故名寒露。”“露气寒冷,将凝结也。”
每年10月8日或9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95°时为寒露。《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寒露的意思是气温比白露时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结成霜了。寒露时节,南岭及以北的广大地区均已进入秋季,东北和西北地区已进入或即将进入冬季。
我国古代将寒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宾;二候雀入大水为蛤;三候菊有黄华。”此节气中鸿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队列大举南迁;深秋天寒,雀鸟都不见了,古人看到海边突然出现很多蛤蜊,并且贝壳的条纹及颜色与雀鸟很相似,所以便以为是雀鸟变成的;第三候的“菊始黄华”是说在此时菊花已普遍开放。
寒露,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在每年的10月8日或9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95度时为寒露。《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通纬?孝经援神契》:「秋分后十五日,斗指辛,为寒露。言露冷寒而将欲凝结也。」此时气温较「白露」时更低,露水更多,原先地面上洁白晶莹的露水快要凝结成霜了,且带寒意,故名寒露。
寒露的注意事项
1、足部保暖
常言"寒露脚不露",寒气是从足部升起的,所以这个时候大家要做好足部的保暖工作,人们可以每天晚上用热水泡脚,这样做能够使足部的血管扩张,还可以有效的改善自身的血液循环,这样能够起到非常好的缓解疲劳的效果,还能够有效地增强自身的抵抗力。
2、适时添衣
在寒露的时候,人们要注意防寒保暖,及时添加衣物。这个时候气温会逐渐降低,人体上呼吸道的抗病能力会有明显的降低,此时大家要及时加衣,能够达到一个很好的预防感冒的效果。多穿衣服是简单同时也是一种高效的保暖方式。
3、多喝热水
人们要常喝热水,特别是在寒露的时候,此时天气非常干燥,大家可以通过为身体喝热水补充需要的水分。也可以适当的喝一些淡盐水,这样能去起到非常好的清理肠道的效果,喝水还可以排除自身体内的毒素,能够有效的改善秋燥的问题。
4、规律睡眠
寒露节气已经逐步步入冬天,早晚温差比较大,白昼时间也会缩短,大家一定要注意,养成一个规律作息的好习惯,千万不要长期熬夜,寒露节气长期熬夜可能会增加自身出现内分泌失调问题的几率,还可能导致自身出现阳气不足的问题。会严重影响到自身生理机能的正常运转,后果非常严重。
5、慎食瓜果
夏令大量食瓜果虽然不至于造成脾胃疫患,却已使肠胃抗病力有所下降,入秋后再大量食瓜果,势必更助湿邪损伤脾阳,脾阳不振不能运化水湿,腹泻、下痢、便溏等急慢性胃肠道疾病就随之发生。因此,入秋之后应少食瓜果,脾胃虚寒者尤应禁忌。
6、调理饮食
秋季膳食要以滋阴润肺为基本原则。年老胃弱者,可采用晨起食粥法以益胃生津,如百合莲子粥、银耳冰糖糯米粥、杏仁川贝糯米粥、黑芝麻粥等。
7、适时进补
常言道:“秋季进补,冬令打虎”,但进补时要注意不要无病进补和虚实不分滥补。中医的治疗原则是虚者补之,不是虚证病人不宜用补药。虚病又有阴虚、阳虚、气虚、血虚之分,对症服药才能补益身体,否则适得其反。
寒露节气的农谚
寒露到霜降,种麦不慌张
“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这句农谚曾是中国北方农民,千百年来生产活动的座右铭,在寒露过后的十几天时间,是冬小麦的最佳种植时间。
寒露不摘烟,霜打甭怨天
过去条件很艰苦,很多农民都喜欢种植烟叶,为了省点钱,如果在寒露的时候不摘掉地里种的烟叶,那么等下霜打了,就没有任何收获了,种植的粮食,霜打了之后就会明显减产,到时候就不能怨天尤人了。
雷打寒露,干断沟渠
如果寒露时节打雷的话,那之后雨水就比较,而冬天雨水不足的话,就不利于冬小麦的成长,产量自然就有所损失了。
寒露时节人人忙,种麦、摘花、打豆场
进入寒露之后,是农业生产中一个繁忙小高峰,不仅要种植小麦,其他的农作物也到了收获的时候。家里的人都去农忙了,如果收晚了,就可能造成减产等损失,这时候通常是抢收,所以农村都忙成一片的状态。
吃了寒露饭,单衣汉少见
过去科技不发达,农民种地全靠二十四节气,所以寒露这天,人们通常会做一顿丰盛的家宴,来迎接寒露的到来。过了寒露之后,天气就会从凉爽到寒冷,很少能见到还穿着单薄衣服的人了。
寒露雷声发,大旱一百八
如果寒露时节打雷的话,那么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就会持续干旱,这样一来就不利于冬小麦越冬,来年的收成自然也就会受影响了,也就是说秋分之后就听不见雷声了,否则就意味着要“坏事”。
关于寒露的农谚还有很多,比如:寒露不刨葱,必定心里空、寒露收山楂,霜降刨地瓜、寒露柿红皮,摘下去赶集……如今,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二十四节气对于农事的指导功能逐渐减弱,但在生活中依然具有多方面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