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节气的来历及习俗
立春,二十四节气之一,“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每年2月4日或5日太阳到达黄经315度时为立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立春节气的来历及习俗,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立春节气的由来
立春不仅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而且还是一个重要的节日。在天文意义上它标志着春季的开始。每年2月4日或5日太阳到达黄经315°时为立春。
对立春的理解,古籍《群芳谱》中这样解释的:“立,始建也。春气始而建立也。”立春期间,气温、日照、降雨,开始趋于上升、增多。但这一切对全国大多数地方来说仅仅是春天的前奏,春天的序幕还没有真正地拉开。
自秦代以来,我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春季的开始。立春是从天文上来划分的,而在自然界、在人们的心目中,春是温暖,鸟语花香;春是生长,耕耘播种。在气候学中,春季是指候(5天为一候)平均气温10℃至22℃的时段。
时至立春,人们明显地感觉到白昼长了,太阳暖了。气温、日照、降雨,这时常处于一年中的转折点,趋于上升或增多。小春作物长势加快,油菜抽苔和小麦拔节时耗水量增加,应该及时浇灌追肥,促进生长。农谚提醒人们“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大春备耕也开始了。虽然立了春,但是华南大部分地区仍是很冷的“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的景象。这些气候特点,在安排农业生产时都是应该考虑到的。
立春的习俗
1、迎春
迎春是立春的重要活动,事先必须做好准备,进行预演,俗称演春。迎春是在立春前一日进行的,目的是把春天和句芒神接回来。迎春设春官,预告立春之时。然后祭句芒神,句芒为春神,即草木神和生命神。古时祭祀完句芒神就由郡县太守等象征性耕种,并打春牛,代表民间可以进行耕种了。
2、游春(探春、游行)
游春是一项流行于民间的祭祀游行活动。队伍先是报春人打扮成公鸡样子走在队伍前,由一群人抬着巨大春牛形象,其他人打扮成牧童牵牛、大头娃娃送春桃等各种象征春天的形象。这次游春之后就是意味着可以开始踏青的信号,一直到端午之间都是游春的好时候(立春那日游春也叫探春)。
3、咬春
北方吃的食品是春饼,而南方则流行吃春卷。吃春饼和春卷,是人们对“一年之计在于春”的美好祝福。值得一提的是,立春这一日,中国民间“咬春”的另外一种食品是萝卜。比较普遍的说法是可以解春困。其实其意义并不限于此,除解困外,萝卜还可以解酒、通气,具有营养、健身、祛病等功效。
4、打春
又叫“鞭春牛”“鞭土牛”,起源较早,这种方式体现了人们对五谷丰登的美好期盼。因为,春牛在塑制时,往往要在肚子里塞上五谷,当牛被打烂时,五谷就流了出来。人们欢笑着拾起谷粒放回自己的仓中,预示仓满粮足。一些农村仍有“鞭春牛”的风俗。
南方立春的传统美食
1.春卷
立春,寓意着春季的开始,在民间立春有“咬春”的说法,北方要吃春饼,南方流行吃春卷。春卷,最初就包裹成春茧的样式,后因苏东坡有“春到人间一卷之”的诗句,所以就叫其春卷。
春卷历史悠久,由古代的春饼演化而来。据古书陈元靓的《岁时广记》中记载:“在春日,食春饼,生菜,号春盘。”清代的《燕京岁时记》也有:“打春,是日富家多食春饼。”可见春日做春饼,食春饼的民俗风情由来已久。现在有关春卷的谚语很多,如“一卷不成春”,“隆盛堂的春卷---里外不是人”等等,春的意思在这里就是春天,有迎春喜庆之吉兆。
立春的早上不论男女老少都要吃一根春卷。吃春卷又叫“咬春”,据说可以咬住“春天”,后又引伸出咬住“青春”使青春永驻的含义。所以市民不妨在“立春”这一天多吃些春卷。
春卷分饼和菜两部分,卷菜的饼一定要是新鲜做得的烫面薄饼,讲究圆、薄、滑。擀好的饼一定要再上面轻轻抹一层油,为的是不让饼和饼之间粘连,同时吃起来口感也较为爽滑,配着卷在里面咯吱咯吱作响的蔬菜,一软一硬,口味一流。说完了饼,我们再来看看春卷里的菜。
立春吃春卷的包含了迎接新春的意思,这迎接新春就是通过卷在里面的各种各样的春季新鲜蔬菜来表现的。将新鲜摘好洗净的豆芽、菠菜、韭菜等炒熟,再加入还热乎的炒鸡蛋和酱肉通通码放在薄如纸的饼上,用筷子一卷,直接放入嘴里用力一咬!
在这一天大家吃春卷,最主要是图个喜庆,除了表示迎接新春的意思以外,还因为春卷里面通常包含了大量春天新鲜的蔬菜,因此营养价值非常高。因为立春一般在农历正月前后,和春节相隔很近。现在,春卷不仅是立春节气的必备食品,也成了春节期间待客的时令佳品。
2.生菜
立春日吃生菜是我国古代就有的一种风习。晋唐人的许多笔记都说:“立春日食芦菔、春饼、生菜,号春盘。”芦菔即萝卜,春饼就是薄饼,生菜是春天初生的野菜。现在一般是北方生吃水红萝卜、南方生吃生菜。据说“咬春”可以令人在新的一年身体健康。
生菜算是中西方人通吃的一种蔬菜了,它一年四季都可以成熟,但是春天吃是最好的,既应季蔬菜,口感上也是最嫩的。生菜属于莴苣类的蔬菜,含有莴苣素,莴苣素具有镇定、降火的功效。
生菜的含水量很高,营养非常丰富,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低脂、高维生素。生菜中富含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E等,此外富含膳食纤维以及多种矿物质。多吃生菜,对于人的消化系统大有裨益。
生菜可以促进胃肠道的血液循环,对于脂肪、蛋白质等物质,生菜能够起到帮助消化的作用。另外,生菜对于胆汁的形成也有促进作用,并且可以为血液消毒。最近有研究表明,生菜(结球)中含有的一种物质可以有效抑制一些脏器的癌变,包括胃、肝、大肠等重要脏器。
生菜应该怎样吃?生菜生吃蘸酱和清炒是最常见的吃法。其实比起生吃来,用少许油炒过的生菜,营养更容易被人体吸收。
3.立春萝卜汤
民间素有“冬吃萝卜夏吃姜”的习惯,立春属乍暖还寒之际,在南方,立春这天都会炖点萝卜汤,美其名曰“立春萝卜汤”。在南方,萝卜汤是一款家常食补汤品,主要食材是白萝卜。常见的萝卜汤有白玉瑶柱汤、羊肉萝卜汤、排骨海带萝卜汤、虾皮粉丝萝卜汤等。
4.韭菜炒鸡蛋
春天的韭菜香气溢人,韭菜鸡蛋碎清新且下饭,与韭菜鸡蛋饼比起来,没那么油腻,实在是居家必备的快手菜。
立春是什么意思:
立春,二十四节气之一,“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每年2月4日或5日太阳到达黄经315度时为立春。《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正月节,立,建始也……立夏秋冬同。”古代“四立”,指春、夏、秋、冬四季开始,其农业意义为“春种、夏长、秋收、冬藏”,概括了黄河中下游农业生产与气候关系的全过程。中国幅员辽阔,地理条件复杂,各地气候相差悬殊,四季长短不一,因此,“四立”虽能反映黄河中下游四季分明的气候特点,“立”的具体气候意义却不显著,不能适用全国各地。黄河中下游土壤解冻日期从立春开始;立春第一候应为“东风解冻”,两者基本一致,但作为春季开始的标志,失之过早。中国气候学上,常以每五天的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0℃以上的始日划分为春季开始,它与黄河中下游立春含义不符。2月下旬,真正进入春季的只有华南。但这种划分方法比较符合实际。立春后气温回升,春耕大忙季节在全国大部分地区陆续开始。
中国古代将立春的十五天分为三候:“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蜇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说的是东风送暖,大地开始解冻。立春五日后,蜇居的虫类慢慢在洞中苏醒,再过五日,河里的冰开始溶化,鱼开始到水面上游动,此时水面上还有没完全溶解的碎冰片,如同被鱼负着一般浮在水面。
自秦代以来,中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春季的开始。立春是从天文上来划分的,而在自然界、在人们的心目中,春是温暖,鸟语花香;春是生长,耕耘播种。在气候学中,春季是指候(5天为一候)平均气温10℃至22℃的时段。
时至立春,人们明显地感觉到白昼长了,太阳暖了。气温、日照、降雨,这时常处于一年中的转折点,趋于上升或增多。小春作物长势加快,油菜抽苔和小麦拔节时耗水量增加,应该及时浇灌追肥,促进生长。农谚提醒人们“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大春备耕也开始了。虽然立了春,但是华南大部分地区仍是很冷“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的景象。这些气候特点,在安排农业生产时都是应该考虑到的。
人们常爱寻觅春的信息:那柳条上探出头来的芽苞,“嫩于金色软于丝”;那泥土中跃跃欲出的小草,等待“春风吹又生”;而为着夺取新丰收在田野中辛勤劳动的人们,正在用双手创造真正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