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节气的农事活动及传统食物
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后一个节气,每年1月20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00°时为“大寒”。大寒,是天气寒冷到极点的意思。下面一起来看看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寒节气的农事活动及传统食物,欢迎阅读,仅供参考。
大寒节气的农事活动
一、蔬菜管理
及时移栽,加强管理。在下旬定植中小拱棚甘蓝,番茄,定植前应当要提前5-7天左右扣棚升温,选择在晴天的上午进行定植,并且加盖草苫来保温,促进缓苗。对基肥不足的大棚可以在大寒后,在作物的大沟内追施鸡粪,翻入土壤中并要及时浇水,可以提高作物后期的产量。最后农户们还要加强对作物灰霉病、叶霉病、疫病、霜霉病、白粉病等的防控。
二、果树管理
落叶果树要继续进行修剪,新开发的果园要抢晴好天气来进行苗木定植,果园内要注意清沟排水,防水渍防冻。柑桔做好抗寒防冻和抗雪害工作,确保安全过冬;枇杷以花穗套袋或用花穗下部的叶片束捆花穗等方法,预防枇杷幼果冻害,认真做好培土护根、主干涂白等防冻工作和防雪害工作。
三、经济作物管理
大寒前后,江淮地区处于小(大)麦、油菜等大田作物的越冬期,前期施肥不足的油菜、大小麦等冬作要注意施用腊肥。如果小麦生长过旺,亩总茎蘖数超过预期穗数的1.3~1.5倍,应在晴暖天气适时采用深耘断根或镇压控制等措施。油菜、蚕豆等可松土培根、中耕除草,以增温防冻。
四、畜牧管理
隆冬时节是畜禽疫病多发季节,在做好保暖防冻工作同时,应积极做好畜禽的疾病防控工作,要控制猪传染性肠胃炎,家禽要防禽流感。牛、羊、兔等禽草动物夜间添加夜草,做好圈舍特别是幼龄期畜禽的保暖防寒工作,加强畜禽舍内外环境的消毒,减少养殖场间的人员流动,防止外来疫源的传入和重大动物疫情发生。
大寒节气吃什么传统食物
1、年糕
吃“消寒糕”的习俗在北京由来已久。“消寒糕”是年糕的一种,不但因其糯米比大米含糖量高,食用后全身感觉暖和,有温散风寒、润肺健脾胃的功效,而且老百姓选择在“大寒”这天吃年糕,还有“年高”之意,带着吉祥如意、年年平安、步步高升的好彩头。所以老北京的习俗中大寒这天,一家人分吃年糕,既带着吉祥味,也能驱散身上寒意,所以称为“消寒糕”。
2、糯米饭
古语有云:“小寒大寒无风自寒”。小寒、大寒早上吃糯米饭驱寒是传统习俗。民间认为糯米比大米含糖量高,食用后全身感觉暖和,利于驱寒。中医理论认为糯米有补中益气之功效,在寒冷的季节吃糯米饭最适宜。加之糯米饭寓意温暖,从年头到年尾“暖笠笠”,更是有吉祥之意。
3、八宝饭
民间有大寒节气吃糯米的说法,因为糯米能够补养人体正气,吃了后会周身发热,起到御寒、养胃、滋补的作用。而糯米制作的食品,最典型的就是八宝饭。糯米蒸熟,拌以糖、猪油、桂花,倒入装有红枣、薏米、莲子、桂圆肉等果料的器具内,蒸熟后再浇上糖卤汁即成。味道甜美,是节日和待客佳品。
4、鸡汤
到了寒冬季节,南京人的日常饮食多了炖汤和羹。大寒已是农历四九前后,传统的一九一只鸡食俗仍被不少市民家庭所推崇,南京人选择的多为老母鸡,或单炖、或添加参须、枸杞、黑木耳等合炖,寒冬里喝鸡汤真是一种享受。
大寒养生注意事项
不能运动过量
大寒的时候其实有很多人都已经放弃运动了,因为实在是太冷,不想动。但是也有一部分人在坚持运动,这样的行为值得鼓励,但是一定要注意不能过量的运动哦!过度的运动会导致阳气受损,还会引起一些运动损伤,适度运动即可。
不宜食用燥热之物
大寒的时候吃点温热性质的食物可以帮助暖身,听起来是很合适的,但是燥热的食物建议大家不要去多吃。因为燥热的食物如果常吃,可能会造成上火,引起口腔溃疡、牙龈发炎、喉咙肿痛、眼睛充血等症状,所以吃的时候一定要适量。
每个人在进行食补的时候,除了要考虑到天气的特点之外,还要结合自己的体质,这样才能真正的做到科学饮食,比如说在感冒发烧期间和平时吃的食物肯定也是不一样的。大寒的时候可以吃点羊肉、牛肉、海参、虾米和鸡蛋、牛奶。
不损阴津
大寒期间养生的另一个重点在于滋阴。一般在长江流域从冬至开始降水减少,经过一个月之后的大寒节气正是干燥的时期,白天平均空气湿度一般低于50%,有时室内湿度甚至只有30%左右。
随着天地间水气的减少,人体内的阴液也会容易不足,很多呼吸系统有宿疾的人常常会有咳嗽痰多或痰液黏稠、咳痰不净的感觉。心血管疾病患者更易造成血黏度的增高。如果由于高血压、年老等造成血管弹性功能下降,则更易诱发心梗、脑梗、脑出血等危险情况。
在起居方面,如果室内常开暖气或者空调,除了注意经常通风之外,可以使用些空气加湿器之类以提高空气中的湿度,晚上睡觉如果用电热毯,也尽量不要开过夜或开太热。尽可能增加饮水量,不要等口干后再喝水。每天入睡前和起床后,都要喝一杯温水。洗澡前后好也各喝一点水,以补充流失的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