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节气的由来及养生知识
惊蛰,又名“启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斗指丁,太阳到达黄经345°,于公历3月5-6日交节。下面一起来看看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惊蛰节气的由来及养生知识,欢迎阅读,仅供参考。
惊蛰的由来
惊蛰,是24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每年3月5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45度时为“惊蛰”。惊蛰的意思是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蛰是藏的意思。《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晋代诗人陶渊明有诗曰:“促春遘(gòu)时雨,始雷发东隅,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实际上,昆虫是听不到雷声的,大地回春,天气变暖才是使它们结束冬眠,“惊而出走”的原因。
我国古代将惊蛰分为三候:“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黄鹂)鸣;三候鹰化为鸠。”描述已是桃花红、李花白,黄莺呜叫、燕飞来的时节,大部分地区都已进入了春耕。惊醒了蛰伏在泥土中冬眠的各种昆虫的时候,此时过冬的虫卵也要开始卵化,由此可见惊蛰是反映自然物候现象的一个节气。
惊蛰雷鸣最引人注意。如“未过惊蛰先打雷,四十九天云不开”。惊蛰节气正处乍寒乍暖之际,根据冷暖预测后期天气的谚语有:“冷惊蛰,暖春分”等。惊蛰节的风也有用来作预测后期天气的依据。如“惊蛰刮北风,从头另过冬”、“惊蛰吹南风,秧苗迟下种”。现代气象科学表明,“惊蛰”前后,之所以偶有雷声,是大地湿度渐高而促使近地面热气上升或北上的湿热空气势力较强与活动频繁所致。从我国各地自然物候进程看,由于南北跨度大,春雷始鸣的时间迟早不一。就多年平均而言,云南南部在1月底前后即可闻雷,而北京的初雷日却在4月下旬。“惊蛰始雷”的说法仅与沿长江流域的的气候规律相吻合。
惊蛰节气人们要注意气象台对强冷空气活动的预报,当心冷暖变化,预防感冒等季节性疾病的流行。
惊蛰,是“立春”以后天气转暖、春雷初响、惊醒了蛰伏在泥土中冬眠的各种昆虫的时候,此时过冬的虫卵也要开始卵化,由此可见惊蛰是反映自然物候现象的一个节气。但真正使冬眠动物苏醒出土的,并不是隆隆的雷声,而是气温回升到一定程度时地中的温度。
惊蛰养生常识
一、注意防病
春季的时候容易容易会出现呼吸道疾病,比如说流感、犯鼻炎等等。建议日常的时候要记得保暖,同时患有鼻炎的人,别到处乱晃,尤其是花粉多、灰尘多的地方,否则鼻炎很容易反复发作的。
二、规律起居
惊蛰节气到了以后,气温会慢慢升高,当气候变暖了人们就会感到困乏。长时间如此影响健康,为此要注意规律起居。
1、坚持早睡早起
这个时候虽然处于阳气生发的阶段,但是还没到旺盛的时候。所以说,晚上还是要早点睡觉,让阳气收敛在体内,保护你的健康。
2、适当春捂
起居包括了穿衣方面,在春季穿衣要注重“捂”,也就是不要太早穿单薄的春装,不然寒气容易入侵的。必须等到气温回暖稳定了,气温不会经常变高或变低的时候才能脱。
三、坚持运动
冬天天冷很多人都不愿意出门运动,身上早就堆积了一圈圈的赘肉。小编提醒,身体过于肥胖,不利健康,容易生病,对此,春季气温回升了许多,应该开始运动养生了。
1、多伸懒腰
伸懒腰是为健康的运动方式,坐办公室的人们可以多做。感觉到疲劳的时候,伸懒腰能够醒神,同时还能促进血液循环,帮助你排毒。
2、散步
散步可以简单的运动方式,吃完晚饭去散步,并且散步的时候配合拍拍双手,有助疏通全身的气血,生发阳气,帮助你保健身体。
四、吃对食物
惊蛰节气到了以后,饮食要以清淡为主,要顺应肝气,养护脾胃。
1、多吃助阳的食物
春季的时候正是阳气生发的时候,这个时候应该吃些有助阳气生发的食物,比如说芥菜、春韭、菠菜就非常适合现在吃。
2、少吃酸养脾
春季养护脾胃也很重要,对此建议少吃酸性的食物,吃太多酸味食物,会损伤脾脏。其中,应该多吃一些甘淡的食物滋养脾脏,比如说山药、大枣等。
惊蛰的传统习俗
1、抒发内心不忿:
很多人都将“打小人”神化,其实此纯粹是民间习俗而已,打小人的用意在于透过拍打代表对头人的纸公仔,驱赶身边的小人瘟神,宣泄内心的不满,大部分人去打小人,一般目的是求新一年事事如意,冇小人搞搞震
2、祭白虎化解是非:
中国的民间传说白虎是口舌、是非之神,每年都会在这天出来觅食,开口噬人,犯之则在这年之内,常遭邪恶小人对你兴波作浪,阻挠你的前程发展,引致百般不顺。
3、“打小人”驱赶霉运:
惊蛰象征二月份的开始,会平地一声雷,唤醒所有冬眠中的蛇虫鼠蚁,家中的爬虫走蚁又会应声而起,四处觅食。所以古时惊蛰当日,人们会手持清香、艾草,熏家中四角,以香味驱赶蛇、虫、蚊、鼠和霉味,久而久之,渐渐演变成不顺心者拍打对头人和驱赶霉运的习惯,亦即“打小人”的前身。
惊蛰节气的由来及养生知识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