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的由来及习俗

文琼1166分享

古时惊蛰当日,人们会手持清香、艾草,熏家中四角,以香味驱赶蛇、虫、蚊、鼠和霉味,惊蛰有哪些传统习俗呢?下面是小编分享的惊蛰的由来及习俗,欢迎大家阅读。

惊蛰的由来及习俗

惊蛰节气的由来

农耕时期以农为本,二十四节气就是人们部署农事的标杆,它在秦汉时就已完整确破,始终沿用至今。但是在小孩们看来,节气只是随口背诵的歌谣,只是零嘴儿一直。因为每到一个节气,老庶民家中总举行这样那样的祭奠或庆典典礼,同时备些特点食物或瓜果供奉,供奉结束分与孩子们享用,寓意驱灾辟邪、迎福纳吉。

齐鲁一带流行天井里擀饼烧鏊子,意思是经过烟熏火燎将家中的虫害杀死;山西雁北风行惊蛰吃梨的食俗,梨谐音“梨”,吃梨寄意与益虫分离(梨);陕西地域流行炒盐水浸泡过的黄豆,锅里收回“噼里啪啦”声,人们就以为害虫在锅里被炒逝世了,寄予了虫尽丰产来的美妙欲望。

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个别处在农历二月前后,因此也被称为“仲春节”,它是民间主要的传统节日,老百姓管它叫惊蛰节。这天要举办典礼祭祀雷公,因为雷公是天界专门担任打雷的仙人。对他进行祭祀,燃烧大批纸钱。俗话说“春雷响,万物长”。春天里,庄稼生长须要更多的水分,但春天降雨很少,易呈现旱情,因此人们借惊蛰之日祭祀雷公,期求往年雨水充分。

此外,官方各地惊蛰这天还停止一些风趣的运动,多与虫害有关。因为惊蛰当前,气象逐步变暖,虫类也开端成长发育,为了保障有个丰收年、保佑人畜安全,人们想尽措施“毁灭”虫害。

惊蛰,“蛰”就是“藏”的意思,冬天到了,很多动物躲起来冬眠,叫入蛰;到了第二年大地回春时再钻出来,叫做出蛰。大地回春,雷声渐多,旧时人们认为植物之所以可能从蛰伏中醒来,是

惊蛰节气的传统习俗

祭白虎化解是非

中国的民间传说白虎是口舌、是非之神,每年都会在这天出来觅食,开口噬人,犯之则在这年之内,常遭邪恶小人对你兴波作浪,阻挠你的前程发展,引致百般不顺。大家为了自保,便在惊蛰那天祭白虎。所谓祭白虎,是指拜祭用纸绘制的白老虎,纸老虎一般为黄色黑斑纹,口角画有一对獠牙。拜祭时,需以肥猪血喂之,使其吃饱后不再出口伤人,继而以生猪肉抹在纸老虎的嘴上,使之充满油水,不能张口说人是非。

惊蛰吃梨

在民间素有“惊蛰吃梨”的习俗。惊蛰吃梨源于何时,无迹可寻,但祁县民间却有这样一则代代相传的故事。传说闻名海内的晋商渠家,先祖渠济是上党长子县人,明代洪武初年,带着信、义两个儿子,用上党的潞麻与梨倒换祁县的粗布、红枣,往返两地间从中赢利,天长日久有了积蓄,在祁县城定居下来。雍正年间,十四世渠百川走西口,正是惊蛰之日,其父拿出梨让他吃后说,先祖贩梨创业,历经艰辛,定居祁县,今日惊蛰你要走西口,吃梨是让你不忘先祖,努力创业光宗耀祖。渠百川走西口经商致富,将开设的.字号取名“长源厚”。后来走西口者也仿效吃梨,多有“离家创业”之意,再后来惊蛰日也吃梨,亦有“努力荣祖”之念。

蒙鼓皮

惊蛰是雷声引起的。古人想象雷神是位鸟嘴人身,长了翅膀的大神,一手持锤,一手连击环绕周身的许多天鼓,发出隆隆的雷声。惊蛰这天,天庭有雷神击天鼓,人间也利用这个时机来蒙鼓皮。《周礼》卷四十《挥人》篇上说:"凡冒鼓必以启蛰之日。“注:“惊蛰,孟春之中也,蛰虫始闻雷声而动;鼓,所取象也;冒,蒙鼓以革。”可见不但百虫的生态与一年四季的运行相契合,万物之灵的人类也要顺应天时,凡事才能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打小人”驱赶霉运

惊蛰象征二月份的开始,会平地一声雷,唤醒所有冬眠中的蛇虫鼠蚁,家中的爬虫走蚁又会应声而起,四处觅食。所以古时惊蛰当日,人们会手持清香、艾草,熏家中四角,以香味驱赶蛇、虫、蚊、鼠和霉味,久而久之,渐渐演变成不顺心者拍打对头人和驱赶霉运的习惯,亦即“打小人”的前身。

所以每年惊蛰那天便会出现一个有趣的场景:妇人一边用木拖鞋拍打纸公仔,一边口中念念有词地念:“打你个小人头,打到你有气冇定抖,打到你食亲野都呕”的打小人咒语。

《千金月令》上说:”惊蛰日,取石灰糁门限外,可绝虫蚁。“石灰原本具有杀虫的功效,在惊蛰这天,洒在门槛外,认为虫蚁一年内都不敢上门,这和闻雷抖衣一样,都是在百虫出蛰时给它一个下马威,希望害虫不要来骚扰自己。

由于由雷声惊醒的,因而,就有了惊蛰的说法。

有关惊蛰的诗词

咏二四气诗·惊蛰二月节

(唐)元稹

阳气初惊蛰,韶光大地周。

桃花开蜀锦,鹰老化春鸠。

时候争催迫,萌芽互矩修。

人间务生事,耕种满田畴。

观田家

(唐)韦应物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

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

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

仓廪无宿储,徭役犹未已。

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

闻蛙

(宋)赵蕃

惊蛰已数日,闻蛙初此时。

能如喜风月,不必问官私。

春晴泛舟

(宋)陆游

儿童莫笑是陈人,湖海春回发兴新。

雷动风行惊蛰户,天开地辟转鸿钧。

鳞鳞江色涨石黛,嫋嫋柳丝摇麴尘。

欲上兰亭却回棹,笑谈终觉愧清真。

山房

(宋)陈允平

轩窗四面开,风送海云来。

一阵催花雨,数声惊蛰雷。

蜗涎明石凳,蚁阵绕山台。

此际衣偏湿,熏笼著麝煤。

拟古·其三

(晋)陶渊明

仲春遘时雨,始雷发东隅。

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

翩翩新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将还旧居。

自从分别来,门庭日荒芜;

我心固匪石,君情定何如?

义雀行和朱评事

(唐)贾岛

玄鸟雄雌俱,春雷惊蛰余。

口衔黄河泥,空即翔天隅。

一夕皆莫归,哓哓遗众雏。

双雀抱仁义,哺食劳劬劬。

雏既逦迤飞,云间声相呼。

燕雀虽微类,感愧诚不殊。

禽贤难自彰,幸得主人书。


惊蛰的由来及习俗相关文章:

24节气惊蛰的来历及传统习俗2022

2022惊蛰节气的来历及民间习俗

2022二十四节气惊蛰的来历及习俗

2022惊蛰节气的由来及习俗

2022惊蛰节气的由来及民俗

2022惊蛰节气的来历及风俗

24节气惊蛰的来历及气候特点2022

2022惊蛰节气的来历和传统食物

2022二十四节气惊蛰的来历及活动

    311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