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民俗及传统美食
今天是我国传统的民俗节日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除了吃粽子、划龙舟外,端午节也是一个多民族的全民防疫祛病、避瘟驱毒、祈求健康长寿的大节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端午节的民俗及传统美食,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端午节的民俗
包粽子、吃粽子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
赛龙舟
端午节赛龙舟的习俗,不仅是为了纪念屈原,还为了纪念投江祭父的曹娥和为父报仇的伍子胥。赛龙舟一是为了驱散水中鱼虾,纪念先魂,二是为了祭水神。如今,赛龙舟已经成为了一项全民运动。
悬艾
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户户都要洒扫庭院,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
系五色绳
五色绳是由“青红白黑黄”五种颜色构成,由大人给孩子在手腕或者脚腕上系的一种装饰品。孩子在系线的时候不能说话,五色绳也不能随意丢弃,只能在夏季的第一场大雨的时候丢到河里才可以。农村中的说法是戴着五色绳会让孩子远离毒虫的伤害,而把五色绳丢到河中,寓意河水会冲走瘟疫和疾病。
雄黄酒
《白蛇传》里的白娘子之所以要喝雄黄酒,正是因为端午节有这样一个习俗。根据《本草纲目》记载,雄黄味道辛辣,性温,具有解虫蛇毒、燥湿、杀虫、祛痰的功效。可是同学们,这雄黄酒可不能乱喝呀,雄黄有毒,用它解毒实际上就是以毒攻毒,所以小孩子是不能喝雄黄酒的,所以大人们就会雄黄蘸酒在他们额角上画个“王”字来应景,同样祈求身体健康啦。
端午节的传统美食
1、粽子
端午时节,粽子飘香。传说公元前278年端午节这一天,流放到汨罗江边的爱国诗人屈原得知楚国都城沦陷,绝望之下怀抱大石投汨罗江而死。于是,传说“端午”乃屈原祭日,吃粽子赛龙舟便成为端午时节纪念屈原的中华传统风俗。从古至今,端午节承载了人们对生活的各种情感:思念、感恩、憧憬、祈愿。
2、茶叶蛋
端午节吃茶叶蛋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还有这个习俗,但是在我国的江西地区他们有这个习俗,只要到了端午节,家家户户都上煮上一大锅的茶叶蛋,煮熟之后的茶叶蛋壳他们要染成红色,放进网兜里,挂在孩子的脖子上,然后必须由其他人把这个茶叶蛋碰烂,这样才会给他们带来好运。
3、打糕
打糕是东北人过端午节的时候必吃的一种食物,我国的延边地区打糕是一种非常传统的食物,吃这种打糕的时候配着蜂蜜和糖,有嚼劲还特别美味。
4、黄鳝
过节的时候吃黄鳝在湖北地区是非常流行的,并没有什么特殊的解释,是因为这个季节正好黄鳝吃起来很美味,所以端午节的时候他们就特别喜欢吃黄鳝。
6、咸鸭蛋
端午节吃咸鸭蛋是有说气的,不过说法到现在都没有得到同意一种说法,是因为吃了咸鸭蛋之后,保护自己的心神不受损害,另外一种说法是咸鸭蛋有滋阴清肺的作用,在夏季的时候吃咸鸭蛋可以预防这些疾病。
端午节的别称
端阳节
据《荆楚岁时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正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天气好的日子,故称五月初五为“端阳节”。
重午节
午,属十二支,农历五月为午月,五、午同音,五、五相重,故端午节又名“重午节”或“重五节”,有些地方也叫“五月节”。
天中节
古人认为,五月五日时,阳重人中天,故称这一天为“天中节”。
浴兰节
端午时值仲夏,是皮肤病多发季节,古人以兰草汤沐浴去污为俗。汉代《大戴礼》云:“午日以兰汤沐浴”。
解粽节
古人端午吃粽时,有比较各人解下粽叶的长度、长者为胜的游戏,故又有“解粽节”之称。
女儿节
明沈榜《宛署杂记》:“五月女儿节,系端午索,戴艾叶,五毒灵符。宛俗自五月初一至初五日,饰小闺女,尽态极研。出嫁女亦各归宁。因呼为女儿节。”
端礼节
在湘南地区沿古俗,于在在夏日来临之时的“五月初五”,在门上挂艾叶,用艾叶洗澡驱蚊的一个洗礼。人们认为经过洗礼,可以驱走疟疾,能够安全的渡过这个夏日多蚊的季节。
菖蒲节
古人认为“重午”是犯禁忌的日子,此时五毒尽出,因此端午风俗多为驱邪避毒,如在门上悬挂菖蒲、艾叶等,故端午节也称“菖蒲节”。
端午节的民俗及传统美食相关文章:
★ 端午节的饮食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