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节气的寓意和传统风俗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立”是“开始”的意思。 立春节气的寓意和传统风俗有哪些?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立春节气的寓意和传统风俗(简介),以供大家参考!
立春的寓意和象征
立春这天“阳和起蛰,品物皆春”,过了立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一年四季从此开始了。古代有这样一个传说:立春快到来的时候,县官会带着本地的知名人士去土地里挖一个坑,然后把羽毛、鸡毛等轻物质放在坑里,等到了某个时辰,坑里的羽毛和鸡毛会从坑里飘上来,这个时刻就是立春时辰,开始放鞭炮庆祝,预祝明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农历立春节气将至,我国民间有立春给小孩佩戴“春鸡”的习俗,寓意丰衣足食、茁壮成长、吉祥如意。
“迎春”,是中华先民于立春日进行的一项重要活动。天津市民俗专家尚洁介绍说,旧时,地方官亲自主持祭祀仪式,上香、献供、读疏文,三拜九叩芒神和放在供桌前的一只泥制春牛,祈求国泰民安,五谷丰登。之后将春牛请至官署衙前,视为“迎春”。立春之日,民间还有“打春”习俗,是以“春牛”来“催农耕作”,带有典型的农耕特质。春牛有纸牛和泥牛之分,扮作芒神的人用红丝绸缠扎的鞭子猛抽春牛三下,即为‘打春牛’,意为打走春牛的懒惰,督促人们在春回大地之际,赶紧耕种。
立春日:古称“立春”春气始而建立,黄河中下游地区土壤逐渐解冻。《岁时风土记》:“立春之日,士大夫之家,剪彩为小幡,谓之春幡。或悬于家人之头,或缀于花枝之下。”每年的农历十二月或者是农历正月,为立春日,一过立春,就意味着冬季结束,进入了春天。 立春是富有潮汕地方特色的传统节日之一,潮汕地区人们在立春当天,都会举行“打春牛”,“抬春色”,“吃春饼、春卷”等传统民俗活动。
立春的民间风俗
立春有迎春、打春牛、咬春、抢春等一些习俗。
迎春
迎春是立春的重要活动,它是在立春的前一天进行的,在古代时,迎春的仪式非常盛大,人们非常重视这一个习俗。
打春牛
立春前,村民们用泥塑一牛,称为春牛。在立春这一天,人们会用鞭子抽打春牛,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咬春
在立春时,我国民间有吃萝卜的习俗,称为咬春,在北京,立春的时候要吃春饼,也叫做咬春。
抢春
在土牛或纸牛被打碎之后,人们会去抢这些土块或纸片。因为人们,牛土或牛纸可以带来吉利。这个行为就被称为“抢春”。
除了这些习俗,立春时的习俗还有很多,比如游春、报春、躲春、祭拜太岁、迎句芒神等等。
立春的含义
对立春的理解,古籍《群芳谱》中这样解释:“立,始建也。春气始而建立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正月节,立,建始也,立夏秋冬同。”
立春是从天文上来划分的,即太阳到达黄经315°时。“立”是“开始”的意思,自秦代以来,中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孟春时节的开始。立春节气在每年的2月3—4日左右。
立春,是冬的结束,也是春的起始。经过一冬的蛰伏,春天万物生长、生命勃发,万物复苏。人们的心情也变得愉悦、快乐。《尔雅》中说:“春者,天之和也。又春,喜气也,故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