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这一节气的传统饮食风俗
立夏这一节气的传统饮食风俗_2021立夏节气有什么传统食物
立夏之季要养心,为安度酷暑做准备,使身体各脏腑功能正常,以达到“正气充足,邪不可干”的境界。既然这样,那你知道立夏节气有什么饮食习俗吗?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立夏这一节气的传统饮食风俗,供大家参考。
立夏蛋
虽然全国各地立夏这天的传统食俗各有特色,但说起立夏那天最经典的食物就是“立夏蛋”了。立夏前一天,很多人家里就开始煮“立夏蛋”了,一般用茶叶末或胡桃壳煮,看着蛋壳慢慢变红,满屋香喷喷。茶叶蛋应该趁热吃,吃时倒上好的酒,内洒些许细盐,酒香茶香,又香又入味。
煮好的蛋,挑出整只未破的,用彩线编织成蛋套,挂在孩子胸前,或挂在帐子上。小朋友们还要拄立夏蛋(就是碰蛋),那是这天最快乐兴奋的事,拄蛋以蛋壳坚而不碎为赢。立夏为什么要吃“立夏蛋”呢?“立夏吃蛋”的习俗由来已久。俗话说:“立夏吃了蛋,热天不疰夏。”相传从立夏这一天起,天气晴暖并渐渐炎热起来,许多人特别是小孩子会有身体疲劳四肢无力的感觉,食欲减退逐渐消瘦,称之为“疰夏”。女娲娘娘告诉百姓,每年立夏之日,小孩子的胸前挂上煮熟的鸡鸭鹅蛋,可避免疰夏。因此,立夏节吃蛋的习俗一直延续到现在。
立夏海蛳
顾名思义是海中的螺狮,形如丁螺;身细长,壳有纹路呈白色(丁螺呈青褐色)海蛳有两种吃法:一是用植物油直接炒食,食时必须用针,将肉挑出来才能食用。每人只得一颗、一颗慢慢品尝其真味,也别有一番滋昧。二是,事先将海蛳肉全部挑出,然后炒食。海蛳肉可炒大蒜,可烧豆腐,其味同样鲜美无比。也有将海蛳肉入汤羹的,其味也极佳。
在沿海地区的渔民,往往食鲜海蛳,将鲜海蛳洗净,入沸水中煮熟,另备酱油、醋,麻油、姜末等调制成的调料,将海蛳肉挑出后蘸食。
海蛳较寒,不宜多食。食海蛳后,再喝上一杯姜糖汤,以摆寒。
立夏金花菜
学名苜蓿,农村常作绿肥。是一种长在田埂的野菜(现有种植的)。村姑从田埂边挑掘后,上市叫卖。金花菜买回后,只摘其嫩叶。嫩枝,去老叶、老枝。洗净后锅煸妙即成。煸炒金花菜的决窍在于,一是油要多(用植物油,忌用动物油),二是在起锅前,滴上几滴白酒,再翻几下即出锅,不仅色译碧绿生光,并且清香扑鼻。如果再滴少许蚝油其味更佳。
立夏炒蚕豆
又名青豆,品种很多,因其收摘时期正是养的季节,故称蚕豆。立夏节的蚕豆比较嫩,适宜炒食。炒蚕豆很简单,只需将剥好的蚕豆,入锅加油编炒至熟即可。出锅时洒上葱末,更添清香。
另外,也可将蚕豆去皮,剥成青豆板,可同虾仁、肉丝、鸡丁等同炒,还可将青豆板入汤,清香、味甘美无比。
立夏见三鲜
谚语“立夏见三鲜”为尝新之俗。时至立夏,不少当年生产的农作物,都可以采摘上市了。三鲜义有“地三鲜”、“树三鲜”和“水三鲜”之分。地三鲜流传较广,只是不同地区,有不同的三鲜品种,相对常见的为苋菜、蚕豆、蒜苗。树三鲜为樱桃、批把、杏子,但也有的地方把梅子和香椿头列人其中。水三鲜在不同地区也有不同的说法,主要有州鱼、海狮、河豚、绍鱼、黄鱼、银鱼、子鳞鱼等。无论如何变,鲥鱼始终是水三鲜的主打品种。鲥鱼每年立夏前后集群由大海口溯江而上产卵,“初夏时有,余月则无,故名鲥鱼”(李时珍(本草纲目》)。鲥鱼脂肪丰厚,细腻嫩滑,现在已经不多见了。
中国古来就重视立夏节气。史载周朝时,逢立夏日,帝王要亲率文武百官.到郊外举行盛大的“迎夏”仪式,并指令司徒等官分赴各地,勉励农民抓紧夏季耕作。在民问,除了尝三鲜外,也还有许多其他的立夏风俗。有的地方时兴吃霉豆腐,相传立夏吃了霉豆腐,霉运就会从自己身上离开。也有的地方,立夏当天,家家户户都要吃以白米加赤豆、黄豆、黑豆、青豆、绿豆做成的“五色饭”,称之为“立夏饭”。
立夏之日还有称人习俗,吃完立夏饭,大人小孩都要双手拉住秤钩称一称体重。重了为“发福”,轻了为“消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