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习俗和来历 春节的资料大全(2)
聚财
正月初二、初三,嫁出去的女儿们便纷纷带着丈夫、儿女回娘家拜年。女儿回娘家,必备办一大袋的饼干、糖果,由母亲分送邻里乡亲,一如过年的情景。它表达了姑娘对乡亲的切切思念。姑娘回到家中,若家中有侄儿,当姑母的必须再掏腰包,尽管在初一日给压岁钱时已经送了,可这一次意义不同。这习俗,潮汕人称为"食日昼"。顾名思义,仅仅是吃中午饭而已,女儿必须在晚饭前赶回婆家。
回娘家
迎神接福
正月初四是"神"或日"迎神"的日子。原来,年前腊月二 十四日是"送神"日,下界诸神都在这一天升天向玉皇大帝朝贺述职,报告一年来下界人间行为的善恶。正月初四这天,再回到下界来继续监督人们,于是家家户户便在初四日迎接神的光临。迎神时,富裕人家要供上三牲-----鸡、鱼、猪头,如果经济不允许,也可免去,但是一盘米、一盘红糖却少不了。因为奉上白米千盘,意谓新年五谷丰登;红糖一盘,暗含生活甜蜜。焚香上礼毕,便燃放爆竹,这时神灵便全部各就各位了。
接财神
民间传说正月初五是财神的生日,所以过了年初一,接下来最重要的活动就是接财神,即在财神生日到来的前一天晚上,各家置办酒席,为财神贺辰。据说,财神爷是有钱人家供奉的,没钱的人供奉是不会显灵的。
正月初六"送穷",是我国古代民间一种很有特色的岁时风俗。其意就是祭送穷鬼(穷神)。穷鬼,又称"穷子"。送穷时既要为"穷鬼"准备下象征性的车船,还要给"穷鬼"带上干粮民间广泛流传的送穷习俗,反映了我国人民普遍希望辞旧迎新,送走旧日贫穷困苦,迎接新一年的美好生活的传统心理。
送“穷”
中国民间称正月初七这天为“人日”,“人胜节”或“七元日”。据民间传说,女娲造人时,前六天分别造出了鸡、狗、羊、猪、牛和马,第七日造出了人,因此,汉民族认为,正月初七是人类的生日。 我国南方一些地区还保留着“捞鱼生(类似吃生鱼片)”的习俗,寓意越捞越高、步步高升,而我国北方地区则还有用炒过的大米拌上饴糖、做成球状或方状食品食用的习俗,寓意太平安康。
人日
民间以正月初八为众星下界之日,制小灯燃而祭之,称为顺星,也称“祭星”、“接星”。又传说初八是谷子的生日。这天天气晴朗,则在这一天稻谷丰收,天阴则年歉。
天日节
正月初九是天日,传说此日为玉皇大帝生日。主要习俗有祭玉皇、道观斋天等,有些地方,天日时,妇女备清香花烛、斋碗,摆在天井巷口露天地方膜拜苍天,求天公赐福。
谷日
正月初十,称为石头节,俗称十指。先民认为万物有灵,石头是有灵气的,它代表一种坚韧、沉稳、尊贵、高尚,代表着圣洁的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优秀品行。石头节定在初十日,应该是从初十的十音化来。十与石同音。这一天,民间忌动石器,不搬石头。
石头节
正月为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节日夜晚,天上明月高悬,地上彩灯万盏人们观灯、猜灯谜、吃元宵合家团聚、其乐融融。吃元宵象征家庭象月圆一样团圆,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元宵在南方称“汤圆”、“圆子”、“浮圆子”、“水圆”,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元宵节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 人”
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元宵节除燃灯之外,还放烟花助兴。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
元宵节还有信仰性的活动, 那就是“走百病”又称“烤百病”“散百病”, 参与者多为妇女,他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过走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 节庆时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