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亲子课语言教案设计
孩子在认识这样或那样东西的时候,都需要用语言来标志它的名称、形状和特征等。下面是5068儿童网小编整理的关于亲子的活动方案,供大家学习和参阅!
中班语言教案:爱的故事
活动要求:
通过真实的“爱的故事”的分享交流,体验爸爸、妈妈对孩子的爱,帮助幼儿正确理解爸爸、妈妈对孩子表达爱的方式。
活动流程:
情境讨论(初步感受父母的爱)--交流体验(被爱的感受)--师生互动(激发幼儿爱的愿望)
材料与环境创设:
经验准备:听爸爸、妈妈讲小宝宝的故事;物质准备:创设分享交流的环境,提供幼儿表证的实物及背景音乐。
活动指导:
一、情境讨论
1.边听边回忆小朋友想念陈老师时,录下的感人的话。
提问:这些话是谁说的?为什么要说这些话?
2.教师讲述《陈老师爱宝宝》的故事。
插问:(1)宝宝这么小,为什么就说他“做夜班?”(2)陈老师和宝宝的爸爸到底爱不爱宝宝?你们是怎么着出来的?
3.小结:陈老师和宝宝的爸爸都是爱宝宝的,爱的方式是不同的,是各种各样的。
二、交流体验
1.启发幼儿自述故事
刚才你们都说陈老师和宝宝的爸爸是很爱宝宝的,你们的眼睛也很亮,你们也有许多爸爸、妈妈爱你们的事情,你们可以讲给大家听听吗?
2.在师生共同的交流中,帮助幼儿理解父母不同的爱的方式
(1)夏一帆的故事--“脚肿了,妈妈哭了”
插问:
①帆帆有脱鞋子的坏习惯,猜猜妈妈是怎么做的?为什么?②妈妈为什么会哭?③夏一帆的妈妈爱不爱他?(幼儿小结)
(2)倪品故事--“我的肚脐”
提问:你从哪里看出来妈妈是很爱他的?
(3) 沈佳依的故事--“我一直喜欢到铁轨上去兜一圈”
插问:
①爸爸是怎么做的?②为什么爸爸不带她去公园、超市玩,而带她去看铁轨呢?③说明沈佳依的爸爸是个怎样的人?(师生共同小结)
(4)朱健宁的故事--“杯子宝宝,我再也不扔你了”
插问:
①爸爸、妈妈骂你,打你时,心里怎么想?②爸爸、妈妈心急了,是不是就不爱孩子了?为什么?(幼儿结合自身经验重点讨论)③现在宁宁扔杯子的坏习惯有没有改掉呢?是怎么会改掉的?④宁宁应该感谢谁?为什么?(幼儿小结)
3.总结归纳
老师听了你们的故事,真感动。你们的爸爸、妈妈确实是很爱你们的,而且不同的爸爸、妈妈,用了不同的爱孩子的方法。你们的眼睛也真亮,爸爸、妈妈的爱都被你们发现了,以后老师还跟小朋友一起学学怎么样来爱爸爸、妈妈,好吗?
三、师生互动(激发爱的愿望)
你们看谁来了?(音乐响起)
1.陈老师以爱的神态抱着宝宝步人孩子们中间,让幼儿感受母亲爱孩子的情感。
2.师生交流:
(1)小朋友你们想我吗?我的宝宝可爱吗?
(2)老师,这么小的宝宝你是怎么爱他的?
(3)你们来抱抱他,如果你是爸爸、妈妈你会怎么爱他。
中班语言教案:笨耗子的故事
一、活动目标:
1、感受由于语气、语调、音韵节奏的不同,使语言产生优美而动听的效果,激发幼儿欣赏文学作品的兴趣。
2、在仔细倾听词句的基础上,帮助幼儿理解诗词主要情节、角色形象,感知滑稽评比之情。
3、理解词:细,争吵,单调,迷迷糊糊。
二、活动准备:
背景图与插入角色
三、活动过程:
(一)、 引题:
1、(出示背景图)猜猜,这是谁的家?你怎么知道是老鼠的家?
谁知道老鼠还有一个名字叫什么?
2、你喜欢耗子吗?为什么?
(二)、欣赏、理解第一段(原因)
1、欣赏第一段
2、提问:耗子妈妈怎么哄小耗子睡觉的呢?
(三)、欣赏,感知童话诗,初步理解角色的形象和主要情节。
1、朗诵
2、提问:耗子妈妈请了哪些动物妈妈来哄宝宝睡觉?它们怎么哄的?结果怎样啊?再仔细听一听。
(四)、再次欣赏,理解情节发展顺序。
1、边朗诵边出示相应角色。
2、提问:①小耗子到哪儿去了?你怎么知道?从哪些话中听出来耗子是被猫吃了?②小耗子为什么也不要妈妈哄他睡觉
呢?(解释什么样的声音叫“细”?为什么鸭子声音象“争 吵”?)
(五)、讨论分析
1、你听了童话觉得它是怎么样的耗子?它哪里笨?
2、耗子妈妈明明知道猫要吃耗子,为什么要请猫来哄宝宝呢?
(耗子妈妈太爱自己的孩子,一心要让孩子睡好,就什么都依着,结果反而害了自己的宝宝,而小耗子不要这个不要那个,偏偏要大猫哄,所以大家都说这是只笨耗子,这首
诗歌的名字就叫《笨耗子的故事》)
(六)、假设性思考:
1、如果你是耗子的妈妈,你会怎么哄宝宝睡觉?
2、如果你是聪明的小耗子,你会怎么做呢?
(七)、延伸活动:
1、复习
2、提供头饰,让幼儿自由选择,角色扮演。
笨耗子的故事
耗子妈妈摇她的宝宝:
“吱吱吱,快睡觉,
蜡烛头给你吃个饱。”
小耗子说:“不要你摇,
你的声音细得不得了!”
请来大猫摇那小宝宝:
“妙妙妙,快睡觉,
快睡觉,妙妙妙!”
小耗子说:“你的嗓子真正好,
甜得......不......得了......”
中班语言教案:别说我小
一、活动课题:
别说我小(语言)
二、活动目标:
1、知道自己长大了,要学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2、幼儿能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并配适当的动作。
三、活动准备:
1、知道自己会做哪些事情。
2、准备一些劳动工具。
四、活动过程:
一、谈话,我会做的事。
1、小朋友都长大了,变能干了,会做很多事情了,你都会做些什么事情呢?
(我会穿衣服,会自己穿鞋子,会擦桌子、椅子,会浇花,会拖地等)
2、鼓励幼儿分组讲述。
(让幼儿学会交流,把自己会做的事情讲给好朋友听听,通过交流知道自己很了不起,会做很多事情。)
3、请幼儿到集体面前讲述,在别人讲述的时候,要求幼儿能安静地倾听。
二、学习儿歌:别说我小
1、今天我们学习的儿歌是《别说我小》。
2、老师有感情的朗诵儿歌。
3、让幼儿说说,你听到儿歌里是怎么说的?鼓励孩子用儿歌里的句式讲述。
3、幼儿跟着老师朗诵儿歌2遍。
三、幼儿学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1、出示劳动工具,让幼儿认一认。
2、你会使用这些劳动工具吗?
3、请部分幼儿使用这些工具,根据幼儿操作的情况,老师给予正确的评价,鼓励幼儿要做自己能做的事情。
4、鼓励孩子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
四、仿编儿歌
1、幼儿分组朗诵儿歌。
2、鼓励孩子把自己会做的事情编成新的儿歌。
3、幼儿分组学编儿歌,老师进行及时的指导。
4、让幼儿把在小组里编的儿歌到集体面前讲述。
5、根据幼儿仿编的情况,给予鼓励。
五、活动延伸:
1、鼓励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2、培养孩子养成爱劳动的习惯。
阿姨,你别说我小,我会刷牙和洗脸。
爷爷,你别说我小,我会洗碗和拣菜。
妈妈,你别说我小,我会穿衣和洗脚
孩子的话:
我以前都不会穿衣服,现在我会了,我还会自己穿裤子、穿鞋子,会整理自己的学习用具,还会浇花,每天早上和老师一起打扫卫生。
孩子能在老师的帮助下,认识并使用劳动工具。
老师的话:
通过谈话,进一步了解幼儿都会做写什么事,同时激励那些还不愿意自己动手做事的孩子赶快动手,做能干的孩子。
幼儿学习儿歌速度很快,都很积极。
让幼儿在集体中学习使用一些劳动工具,有利于培养孩子的意识。
幼儿能根据自己的感性生活经验,大胆的仿编。
教后感:
1、幼儿对自己长大了、变能干了感觉特别高兴,所以在一开始的谈话部分幼儿都很愿意说自己的优点,讲自己会做的事情,在学习儿歌时用的时间很短,朗诵两遍就会了。
2、在仿编部分如果能让幼儿自己组织语言,更能体现孩子学习的主动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