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语言艺术亲子活动教案

嘉伦 1172分享

  孩子在认识这样或那样东西的时候,都需要用语言来标志它的名称、形状和特征等。下面是5068儿童网小编整理的关于亲子的活动方案,供大家学习和参阅!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小瓢虫去旅行

  活动目标

  1.启发幼儿借助已有的绘画经验,大胆添画背景,使画面更加丰富。

  2.引导幼儿大胆表现自己的情感,使画面富有童趣。

  活动准备

  1.户外活动时,引导幼儿观察瓢虫,了解瓢虫的外形特征及生活习性。

  2.制作特色教具,具体直观地让幼儿感受到如何构图,自然地学会如何添加背景,使画面更加丰富,富有童趣。

  (1)用黑色水彩笔画出瓢虫的一家,将其剪下拼粘在一块8开大的透明塑料板上。(见图一)

  (2)挑选一些8开大的绘画作品,如《花姐姐与树宝宝》、《树叶宝宝》、《牙刷》等等(见图二、图三)。(这些画是幼儿已有的绘画经验)

  (3)将幼儿的作品依次叠放在透明板下(注意第一张是白纸),撤掉白纸,就可以看到透明板下面的背景图,依次拿掉这些图画,可以看到不同的画面。

  活动过程

  1.猜幼儿自编的谜语,回忆瓢虫的外形特征:圆圆的身体像面包,头上一对小触角,身上还有七颗星,会飞会爬真灵巧。(是七星瓢虫)

  2.出示教具,引起幼儿的绘画兴趣,丰富幼儿的表象。老师问:“瓢虫的爸爸、妈妈和宝宝一起到哪儿去玩?”老师取下白纸,依次换上不同的背景图,幼儿开心地说:到“花姐姐与树宝宝”、“树叶宝宝”、“牙刷”上去旅行。

  3.启发幼儿说出自己想添画的背景。幼师问:“你们的瓢虫喜欢到哪儿去玩?”幼儿会说到水里去玩,到月亮上去玩,到牙刷上去玩等。

  4.鼓励幼儿大胆表现自己的想法,根据实际情况给予指导。

  (1)重点指导不会或不敢添画背景的幼儿。可以用瓢虫妈妈的口吻说,我和我的宝宝要和花姐姐和树宝宝一起玩。因为“花姐姐和树宝宝”是这个孩子曾经画过的绘画作品,所以他能大胆地添画。

  (2)重点指导不喜欢换色的幼儿。可以告诉孩子,瓢虫妈妈喜欢在橘子味的树叶上玩,同时取一支橘黄色的水彩笔放在桌上。这样,幼儿就会马上拿起橘黄色水彩笔添上一个橘子昧的树叶,接着,幼儿还会自觉地用棕色水彩笔为瓢虫姐姐添画上巧克力味的叶子,用红色水彩笔给瓢虫弟弟添画上苹果味的树叶。

  活动延伸

  鼓励幼儿把画面的内容编成故事,由老师帮助记录下来,送给小班的弟弟妹妹。

  评析

  张老师发现幼儿画瓢虫时,几乎张张画面上只画一只瓢虫,他们的想像力、创造力没有充分发挥出来。这个年龄段的幼儿,绘画只关注要表观的主体,往往忽略对背景的描绘,因此画面比较单调。针对幼儿的这一特点,她设计了《小瓢虫去旅行》的活动。活动以谜语的方式开始,让幼儿清楚地归纳出瓢虫的外形特征,再以拟人化的口吻引出瓢虫的一家,激发他们想像瓢虫一家旅行的情景。紧接着,老师运用透明的教具,演示小瓢虫旅行的场所,从幼儿曾经画过的内容入手,启发他们进一步想像瓢虫还能到什么地方去旅行。这样,老师就很自然地调动了幼儿已有的绘画经验。然后,老师在进一步启发幼儿展开联想,充分发挥幼儿想像力的基础上,提出了具体的绘画要求:先用深色的笔画出小瓢虫的一家,然后用其他漂亮的颜色画出瓢虫旅行的地方,即背景。在活动过程中,幼儿教师能关注幼儿不同的行为表现,找准幼儿活动中的困难和需求,并用幼儿喜欢的方式加以指导。从效果上可以看到,幼儿充分表现了自己的想法,画面内容丰富、富有童趣,活动满足了幼儿的创作和表达的欲望。

  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开着卡车去看外婆

  活动目标:

  l.理解故事内容,尝试用完整的语句表述:"××,请上车"。

  2.能认真阅读并清晰地说出宝宝给外婆带去的礼物,会一页一页地翻阅图书。

  3.感受并表达对外婆的关心与爱,加深对外婆的认识。

  活动准备:

  幼儿每人一本绘本,根据书中内容做成的物品模型(实物、图片均可),将幼儿提前带来的外婆的照片做成PPT页面。

  活动过程:

  一、交流讨论:"我和我的外婆",唤起幼儿的亲身经历

  l.PPT播放班级幼儿的外婆的照片:这是我们很熟悉的一位老人,她是谁?

  2.说说你的外婆是什么样子的。

  3.外婆是怎么爱你的?你爱外婆吗?

  小结:不管外婆有没有和我们住在一起,她都特别特别爱我们,她常常送我们上幼儿园,接我们回家,带我们去好玩的地方,给我们买好吃的,还会常常亲我们,叫我们"宝贝儿""乖乖""幺儿"……我们也爱外婆!

  二、引出话题:如果外婆生病了,引导幼儿表达自己想如何关心外婆

  l.如果外婆生病了,你会怎么办?用什么办法可以让她快点好起来?

  2.你以前去看望过外婆吗?会带些什么去看外婆?

  三、阅读绘本:《开着卡车去看外婆》,了解书中宝宝的做法,学习相应的词语和短句

  引导语:(出示绘本)今天,老师要让大家认识一个小朋友,他的名字叫宝宝。宝宝的外婆生病了,他很着急,就开着他的小卡车,想去看外婆。你们猜猜,宝宝会往卡车上装些什么呢?我们一起去书里找找看。

  l.幼儿自主阅读第一遍。

  教师注意在幼儿阅读前,提醒幼儿一页一页轻轻地翻书,看完一页再翻下一页,把找到的宝宝装进小卡车里的东西说出来。

  读完后提问:宝宝到底装了些什么东西?在第几页?

  有没有你不认识的东西?在第几页?

  小结:宝宝的小卡车装满了想送给外婆的东西,有好吃的、好玩的、有营养的……好多好多啊!宝宝真爱外婆,他一定想外婆快快好起来1

  2.教师指导阅读第二遍。

  教师完整示范阅读,引导幼儿学习句式"××,请上车"并进一步理解绘本的内容。

  现在我们来听一听,宝宝是什么说的吧!(教师读,幼儿看书)

  宝宝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什么?我们一起跟着宝宝说说看。(教师翻到不同的页面,引导幼儿学习句式)

  最后,他见到外婆了吗?是谁和宝宝一起去看外婆?

  小结:宝宝很有礼貌,他一个一个的把这些东西请上了小卡车,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终于见到了外婆啦!

  3.师幼共同通读第三遍。

  教师和幼儿一边翻书一边共同大声阅读。

  除了书上的东西以外,你的外婆最爱的是什么?

  四、情境游戏:开着卡车去看外婆。丰富幼儿的感受。帮助幼儿进一步表达

  教师和幼儿搭成小车,沿着教室,按绘本的内容进行情境游戏,每拿到一件东西,即用说出相应的短句"××,请上车",最后来到另一位教师扮演的外婆身边(还可请两名幼儿扮演爸爸妈妈),抱着外婆喊出最想对外婆说的话,游戏结束。

  幼儿园小班语言领域:“谁咬了我的大饼”

  主要涉及领域:语言、科学

  设计意图:

  《纲要》中提出: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探究欲望,帮助幼儿学习运用观察、比较、分析、推论等方法进行探索活动。

  《谁咬了我的大饼》是一个非常具有趣味性的科学性绘本。我为幼儿设置了绘本中的情境,让他们在情境中阅读绘本、观察牙印、比较不同,从而分析、推论出牙印的不同源于牙齿的形状不同,嘴巴的大小不同等等。最后,在绘本中结束活动,给人意犹未尽的感觉。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故事内容,尝试用完整的语句表述:“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

  2.通过对比,知道不同动物的牙印是不一样的,并能进行配对。

  3.愿意参与探索活动。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留意生活中自己牙齿留下的痕迹。

  2.材料准备:(1)绘本《是谁咬了我的大饼》大书;(2)大饼教具;(3)被各种动物咬了的不同形状的小饼干;(4)音乐《饼干操》。

  3.场地创设:大树、池塘等场景,小鸟、小兔子、狐狸、鳄鱼、河马动物形象置于场景中。

  活动过程:

  1.在情境中阅读绘本

  (1)以故事内容导入,提出疑问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本非常有趣的书。

  师:“小猪做了一个好大的饼”(拿出来),唉,累死了,我都想睡一会儿了!你们帮我看好了大饼啊,千万不能让谁偷咬了!

  师:咦(手指),是谁咬了我的大饼?

  师: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是不是你偷咬的啊?肯定是你偷咬的!那是你们咬了我的大饼吧!

  师:都不是你们,难道,是他们(场景中的小动物们)咬了我的大饼?你们帮我去问问看!

  (分析:情境导人,让幼儿自然而然进入故事情境中,进行探索。)

  (2)观察、比较、验证嘴巴形状不一样、大小不一样、牙齿不一样,咬的牙印就不一样。

  师:孩子们,你们问的怎么样啊?是不是他们咬的?

  师:有人说是,有人说不是。那我们一起来问问看。

  观察一:

  师:先来问问小鸟:“小鸟小鸟,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

  “不是我,不是我!”

  师:小鸟说……(不是它)为什么小鸟说不是它呢?

  那我们请小鸟咬一口给我们看看。

  师:哎,我的大饼是小鸟咬的吗?

  为什么不是小鸟咬的呢?(将半圆形和小鸟咬的三角形对比:不一样,哪里不一样?形状不一样)小鸟咬的是什么形状?那为什么小鸟咬的是三角形呢?(小鸟的嘴巴尖尖的,三角形)哦,原来这跟小鸟的嘴巴有关系,小鸟的嘴巴是小小的、尖尖的三角形,所以它咬出来的大饼就是……。

  观察二:

  师:果然不是小鸟咬的!那是谁呢?我们再一起来问问小兔子吧!

  “小兔,小兔,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

  “不是我,不是我!”

  师:兔子也说(不是我)。怎么办?

  师:那小兔子你也咬一口给我们看看。

  师:是小兔子咬的吗?为什么不是?小兔子咬的是这样的!为什么小兔子咬的是这样的呢(因为小兔子的嘴巴)哦,小兔子的嘴巴就是一瓣、两瓣、三瓣,而且他的什么也很特别啊(牙齿)他有两颗大门牙!所以小兔子咬的就是有两颗大门牙、一瓣、两瓣、三瓣。

  观察三:

  师:也不是小兔子咬的。唉,那问问……去。

  师: “狐狸狐狸,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

  “不是我,不是我!”

  师:狐狸说……

  师:怎么证明?(也请狐狸咬一口)

  师:狐狸咬的跟我这个(不一样),狐狸咬的是(三角形),因为狐狸的(嘴巴)就是(三角形)。

  观察四、五:

  师:唉,你们帮我问了这么多,都不是他们咬的。想必也累了吧,要不这样,你们先休息会吧。我自己来问问鳄鱼,还有河马。

  师:“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

  “不是我,你看。”

  师:“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

  “不是我,你看。”

  师:孩子们,你们休息好了吗?我也问好了。

  师:这两个是他们咬的牙印,跟我的这个(不一样),所以是他们咬了我的大饼吗?(不是的)

  师:那你知道这个(指着鳄鱼的牙印)是谁咬的吗?你怎么知道?真的哎,你们真的很厉害!

  师:这个(画出河马的牙印)呢?因为……

  师:哎呀,都不是他们咬了我的大饼啊!

  (分析:观察、比较、验证,这是科学探究的基本素养,让幼儿在情境中探究具有趣味性,增强幼儿探究的愿望,从而热爱科学探究活动。)

  2.根据不同的牙印进行配对

  师:哎呀,都不是他们咬了我的大饼啊?

  师:唉,我的大饼你咬一口,他咬一口都被分掉了!我的肚子饿死了!

  我要再来多做些大饼!你们跟我一起做好吗?

  (饼干操)

  师:哇,我做了这么多大饼!这回我一定要保管好,可不能再让哪个小馋猫偷咬了!你们一定要帮我看好啊!

  师:我再睡一会啊!

  师:啊,睡的好香啊!我的大饼没被谁咬吧?太好了,我来尝一尝!

  师:哎,又是谁咬了我的大饼?

  师:你们一个人拿一个帮我看看!

  师:你的是谁咬的?你的呢?你的呢?也可以跟你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

  师:这样吧,你觉得是谁咬了我的大饼就请你送到他的嘴巴里。

  检查:

  我们一起来看看,你们有没有都找对哦!

  集体观察、个别纠正,请送错的小朋友自己来纠正。

  (分析:通过认识寻找正确的答案,这是孩子对自己的肯定。)

  3.揭晓谜底,在绘本中结束活动

  师:你们真的很棒啊,都送对了。

  师:可是,我的大饼到底是谁咬的呢?

  师:要不我们来看看书,也许里面会有答案呢!

  师:是谁咬的啊?哦,原来是小猪自己咬了自己的大饼都不知道,真是个糊涂的小猪啊!

  (分析:在故事中结束活动,给人意犹未尽的感觉,为课后的拓展延伸做准备。)

  活动反思:

  1.活动源于绘本,活动源于生活,因此,活动源于发现。

  活动内容源于绘本故事:《谁咬了我的大饼》,非常具有趣味性,适合小班孩子阅读;活动内容更加源于生活: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发现,我的牙齿掉了,我咬东西的时候不太方便,而且咬出来的形状前后都不一样了。这是为什么呢?能否利用有趣的绘本,引导幼儿进行生活中的探索和发现呢?答案是肯定的!因此,形成了这样一节生动的科学活动,可见,活动源于我们适时的发现和挖掘。

  2.科学活动在于:观察、比较、验证、得出推论、结论。

  正如《纲要》中所说:幼儿的科学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探究欲望,帮助幼儿学习运用观察、比较、分析、推论等方法进行探索活动。科学首先需要观察,在充分观察的基础上才有发言权,这也是我们要带给孩子的一种品质,细心观察的一种品质。充分观察之后自然而然地进入比较,有比较才会有分析、有结论,才能够引导幼儿进入情境,进入科学的探究中。


相关文章:

1.语言艺术亲子活动教案大全

2.小班语言亲子活动教案

3.语言艺术亲子活动教案

4.中班语言艺术亲子活动教案

5.大班语言艺术亲子活动教案

    热门标签

    854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