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总汇分析(7)

邱惠 1172分享

  361 世界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 纽约、伦敦、苏黎世;巴黎、法兰克福、东京、香港

  362 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及模式图 ①人类获取物质和能量②消费活动排放废弃物③环境反作用于人类

  363 环境问题的两大类主要表现 ①环境污染②生态破坏

  364 环境污染产生的原因人类任意排放废弃物和有害物质,导致环境质量下降

  365 环境污染的种类 大气、水、土壤、固体废弃物、噪声、放射性、海洋污染等

  366 生态破坏产生的原因 由于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导致环境退化,从而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

  367 生态破坏的影响 ①滥伐森林②不合理灌溉③燃煤和使用消耗臭氧物质④过度捕猎

  368 城市环境问题和农村环境问题城市主要是环境污染;农村主要是生态破坏

  369 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严重的原因 ①发展和人口双重压力②经济和技术水平低③发达国家转移污染

  370 全球性环境问题 ①酸雨②国际河流污染③热带雨林的破坏④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

  371 世界人口增长状况 ①产业革命前(缓慢)②二战前(加快)③二战后(猛长)④60年代放慢

  372 世界60亿人口日 1999年10月12日

  373 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压力超出环境供给资源和消化废物的能力,造成资源和环境问题

  374 不合理利用资源对环境的影响导致自然资源的衰竭,生态系统的破坏,自然生产力下降

  375 环境问题的本质 就是发展问题,是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必须在发展的过程中解决

  376 人地关系思想发展的四个阶段 ①崇拜自然②改造自然③征服自然④谋求人地协调

  377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378 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生态、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构成系统

  379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三个基本原则 ①公平性原则②持续性原则③共同性原则

  380 可持续发展从观念走向实践的意义是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的变革,是人类行为方式的变革

  381 清洁生产的全过程 ①原料开采②生产制造③消费使用④废弃物处理

  382 中国古代的可持续发展思想 ①封山育林②定期开禁③休养生息

  383 中国面临的生存和发展压力 ①庞大的人口压力②资源短缺③深刻的环境危机

  384 中国《21世纪议程》的发布 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对策以及行动方案

  385 中国建设生态农业的重要意义 ①促进经济发展②维护农业生态平衡③农业可持续发展

  386 生态农业采取的措施 ①调整产业结构②开展综合利用③利用新能源

  387 比例尺 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比(文字式、数字式、线段式)

  388 方向 ①上北法②指北法③经纬法

  389 图例和注记 ①符号②文字与数字

  390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①山脊与山谷②陡坡与缓坡③断崖

  391地形剖面图的作图法 ①建立横座标②建立纵座标③画出交点④连接成线

  392 疆域的四至点 漠河(53°N),曾母暗沙(4°N),帕米尔(73°E),乌苏里江(135°E)

  393 陆疆和陆上邻国 20000多千米。邻国15个(朝俄蒙哈吉塔阿巴印尼锡不越老缅)

  394 大陆海岸线 18000多千米。鸭绿江口至北仑河口

  395 隔海相望的国家 日本、韩国、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396 领海和内海 从海岸基线向海上延伸到12海里的海域。渤海、琼州海峡。

  397 主要岛屿和半岛 台湾岛、海南岛、崇明岛。山东半岛、辽东半岛、雷州半岛

  398 三级行政区的划分 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和乡(镇)三级

  399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省会及位置 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香港和澳门是特别行政区

  400 中国人口数量 12.95亿(2000年11月1日第五次人口普查)、13亿(2005年1月6日)

  401中国人口的突出特点 ①人口基数大②人口增长快

  402中国民族特点 大杂居、小聚居

  403 地形的主要特征 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404主要山脉及其分布 东西走向、东北-西南走向、西北-东南走向、南北走向

  405 四大高原 青藏(高寒)、内蒙古(平坦)、黄土(黄土)、云贵(崎岖)

  406 四大盆地 塔里木(最大)、准噶尔(最北)、柴达木(最高)、四川盆地

  407 三大平原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408 主要丘陵 辽东丘陵、山东丘陵、江南丘陵、东南沿海丘陵

  409 地形对我国地理环境的影响 ①气候②交通③水力

  410 我国的温度带 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青藏高原高寒区

  411 冬、夏季气温分布的总特点 ①南热北冷,南北温差大。②南北温差小,全国普遍高温

  412 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 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小。200mm、400mm、800mm、1600mm

  413 雨带的推移与降水的季节变化 5月(南岭)、6月(长江流域)、78月(华北、东北)、9月回撤

  414我国的干湿地区 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干旱区

  415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夏季风影响的地区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416 我国的气候特征及其成因气候复杂多样,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幅员辽阔地形复杂

  417 我国的灾害性天气 旱灾、洪涝、寒潮、台风

  418 我国的外流区域和内流区域的界线 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东端)-200mm年等降水量线

  419 主要内流河 塔里木河

  420主要淡水湖 鄱阳湖(赣)、洞庭湖(湘)、太湖、洪泽湖(苏)、巢湖(皖)

相关文章

526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