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优秀作文技巧 如何提高写作水平

析娜 1172分享

  高三的语文学习中,作文可谓是很多学生头疼的问题。如何提高语文写作水平,成了众多学生的头等大事。很多时候,抓住重心,加上练习,便可以逐渐提高学习水平。 今天小编在这分享一些高考优秀作文技巧给大家,欢迎大家阅读!

  作文技巧

  论点是议论文的中心和灵魂,是论据与分析论述共同指向的焦点。但在分论点结构议论文的写作中,将中心论点拆分成几个分论点,为分论点选取论据,引叙和分析论据等诸多环节都容易造成对论点的偏离。因此,写分论点议论文尤其要强化对论点的“扣”的意识。

  “扣”,即“紧紧围绕、以之为核心,指向于、服务于”,它要求以论点为中心,在表达上有两种表现:“言扣”和“意扣”。“言扣”就是用论点关键词、论点关键词同反义词或论点本身来扣题;“意扣”是虽然没有出现如上词句,但在内容和意义上却紧紧围绕着论点。

  一、分论点要紧扣中心论点

  分论点紧扣中心论点,拆分出的分论点要么紧扣中心论点、中心论题,要么紧扣其关键词,这可以用阐释分解、因果分解、策略分解、辩证分解、自由分解等多种方法来完成。

  比如,《于细节处见精神》的一组分论点“于细节处可以看到人的品质;于细节处可以看到民族的特质;于细节处可以看到国家的发展状况”是围绕中心论点关键词“精神”所作的阐释分解。《我们缺失了什么》的一组分论点“我们需要宁静;我们需要真诚;我们需要安全;我们需要知识;只要静心观察,我们会发现,自己确实缺失了许多,但最缺的还是信仰”是对中心论题本身所作的回答。《诗意地生活》的一组分论点“诗意地生活,源自人内心的和谐(灵与肉);诗意地生活,需要从阅读中汲取营养(人与文化);诗意地生活,还要让自然抚慰心灵(人与自然)”是围绕中心论点所作的策略分解。

  这三组分论点除了有内容上的“扣”(意扣),在语言上也紧扣中心论点、論题关键词或其本身(言扣):所扣词句分别是“细节”“缺失”(“需要”的反义词)、“诗意地生活”。一组分论点可以像这样用关键词语的反复形成排比句式。

  二、选取论据要紧扣分论点

  选取论据是认识层面的问题。首先要清楚论点内部包含的要素,要素之间是一种怎样的逻辑关系,所选的论据必须与之具有同一性。即判断所选论据是否紧扣分论点,关键看两点:其一,论据中是否包含分论点中的所有要素;其二,论据中的这些要素之间与分论点中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否具有同一性。

  举个简单的例子,要论证“天才出于勤奋”。这里有一个关于少年鲁迅的故事:鲁迅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时,第一学期成绩优异,学校奖给他一枚金质奖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楼街头卖掉,然后买了几本书,又买了一串红辣椒。每当晚上寒冷时,夜读难耐,他便摘下一颗辣椒,放在嘴里嚼着,直辣得额头冒汗。他就用这种办法驱寒坚持读书。这个故事可不可以用作论据呢?

  我们来考察一下。观点有两个要素:“天才”和“勤奋”;一个关系:天才产生于勤奋,勤奋产生天才。

  鲁迅一生著述等身,写作600万字,作品被译成50多种文字广泛地在世界上传播,为世人留下了丰富的精神财富,可谓文学上的“天才”。寒夜读书时把红辣椒放在嘴里生辣驱寒来长时间坚持,这契合“勤奋”,即“不懈地努力(工作或学习)”(见《现代汉语词典》)。这个事例有没有代表性?能不能说明鲁迅是勤奋的?鲁迅的“天才”是不是产生于“勤奋”?这要以事实为基础,按常理来推断。小鲁迅在课桌上刻“早”字的故事妇孺皆知,鲁迅自己说的“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和“著述等身,写作600万字”这些都能证明鲁迅的“勤奋”以及正是“勤奋”催生了他这个“文学”天才。当然,从这个故事中我们更容易看到的是“刻苦”二字。

  可见,选取论据要经过一番细致周密的考量,事例中确实含有论点的道理才行。

  三、引叙论据要紧扣分论点

  引叙论据是表达层面的问题。与选取论据时的两点相一致,引叙论据要把论据中所包含的分论点中的要素都体现出来,并且体现出论据中的这些要素之间有着分论点中各要素之间同样的逻辑关系。

  上例就可以这样叙述:

  鲁迅少年时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第一学期成绩优异,学校奖给他一枚金质奖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楼街头卖掉,然后买了几本书,又买了一串红辣椒。每当晚上寒冷时,夜读难耐,他便摘下一颗辣椒,放在嘴里嚼着,直辣得额头冒汗。他就用这种办法驱寒坚持读书。而纵观一生,鲁迅著述等身,写作600万字,作品被译成50多种文字在世界上广泛传播,为世人留下了丰富的精神财富。

  叙述似乎不动声色,其实观点蕴含其中,这就是“意扣”,为下一步分析做好了铺垫。

  如果引叙论据时发现论据偏离论点,通常有三法补救:从分论点出发换论据;从论据出发修改分论点(新的分论点要服务于中心论点且与一组分论点相合);抓住事例中的合理因素向分论点靠一靠。

  四、分析论据、展开论述要紧扣分论点

  与上一脉相承,分析论据、展开论述就要把论据和观点对应起来:把材料中的要素和观点中的要素对应起来,把两个关系(材料中要素之间的关系和观点中要素之间的关系)的同一性揭示出来,实现材料与观点的对应。可以借助“(正是)因为……才……”“(正是)由于……才……”这样的关联句式作因果分析或借助“假如……那么(就)……”“如果……(那么)就”作假设分析。

  写作指导

  我们有很多人都会犯一个小错误,这都源自于对我们文化的自信,我认可这种自信,但我们也要时刻保持清醒和理智,前几天有一个粉丝想和我一起讨论《红楼梦》,通过他的理解《红楼梦》的博大精深几乎可以允许他一生只需要读好这一本书就够了。

  说起他的读书方式,也让我想起一些人对精读的理解,这是上学时老师给我们的一个读书方法,我认可这种方法,但我不认可要精读到一生只需要读一本《红楼梦》即可,以前启蒙时期,有人说过这个“中体西用”他们的解释就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我是赞成这种方式的。

  当然我不是严谨的解释这八个字的真正含义,我是希望我们不仅仅有中国的这种向内的文化探索,还要有西方的这种理性的向外延伸,很多人出了校门,想写点感想,想写点网络小说什么的,写下来叫我一看,基本就是校园里的那种作文套路,什么总分总,什么中心思想矛盾冲突,都是这些条条框框。

  说了这么多,总结学校里带给我们的一些束缚:精读与博大文化内涵,结构与华丽的修饰词语,最后还有致命的意识形态。我认为精读是要建立在具有初步的知识结构的前提下才能进行,没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就像你的电脑没有应用软件一样,你怎么处理那些程序和内容?关于知识结构,我在昨天的文章里进行了系统的阐述,今天我再稍微提示一下,就是三个层面的知识结构。

  通过哲学、心理学、社会学建立起自己看待世界的角度,通过名著的典型性人物和故事情节建立起与读者的互动语言,最后通过散文和诗集的阅读初步建立起文字的排列美感,如果你不具备这些就去细读,你能读出什么来?

  我文章中一开始就列举了那个粉丝读《红楼梦》没有这三方面的知识结构进行内容的分析和理解归类,你只能去挖掘那些狗苟蝇营的阴谋诡计,还与那些脏唐臭汉的阴暗角落,这些能带给你什么?

  只能带你走向人间的丑恶,成为一个愤青,成为一个看不到美的人,你看不到美怎么写作,写作是艺术创作,就像画画一样,只有会多角度的看世界,你才会画出可以让人审美的作品来,在这里你也不要误解那些用所谓丑的表面表达美的向往,他们首先是具有美的意识。

  接着我要说的就是博大精深的文化,不要崇拜圣人的那些文字,我们虽然不能和王小波那样偏激的认为,千百年圣人的那些话,只要是个有点知识的人都懂,但也不能和很多人那样以为,我们的几千个字的文化,可以像超人一样去拯救全世界,我们既要通过自身的文化进行向内心的审视和发掘,更应该学习西方的理性思维,去进行所谓的中体西用。

  我再说说这个结构与华丽的辞藻,我没听说哪一个画家是模仿老师的作品而树立起自己的艺术地位的,我也不认为你只要画出与相机照的事物一模一样就可以成为大艺术家,看看深圳的大芬油画村,分分钟给你模仿出世界名画,而且可以让你很难辨别出真假来。

  艺术最怕循规蹈矩,虽然我对莫言的作品不是很喜欢,但这位小学文化就可以写出这么多被认可的作品,你还需要记住学校那些什么总分总的结构,什么华丽的修饰语言干什么?我没看到莫言文章里有多少华丽的修饰语。

  写作是艺术品的创作,不是文件的拟定,艺术品从来不喜欢有相同的作品,就算你今天写出一本一模一样的《红楼梦》,你也代替不了曹雪芹,艺术品的创作,是一个不断突破限制的过程,包括结构,和故事脉络,看看卡夫卡,博尔赫斯,他们你能总结出什么?全是意向,甚至有些只能意会不能言传,这就是艺术,千万别忘了,文学也是艺术。

  最后一点就是那要命的意识形态,我就不举例我们在课堂上学的那些什么“思想”什么“理论”,记得那个老愤青陈丹青说:我们国有思想吗?何来的思想家?这位中西方都比较熟悉的人说出这样的话就算没有道理,我们也不能听而不闻,他把我们的那些所谓思想定义为权谋、权术,如果你要反驳,最好先读完西方的那些哲学思想著作再评价为好。

  在这里我是要告诉大家,把一种明显的意识形态加到作品里,你可以参考上世纪六十年代的那些文学作品的命运,现在有几个人在看?看后是不是有点可笑?这不是危言耸听,就算我们今天所谓的道德正确,改天也许都会被人称作是笑料。就如尼采曾说:你的道德到我这里也许就是不道德。

  自己的思维能延伸到多远就多远,读书的目的就是要你踩着这些著作,把想象空间伸的他们更遥远,甚至比他们更荒诞都不一定是没有价值,艺术本身就是关于想象力一门学问,如果能伸向比哲学更远的空间,那你即便不需要一个故事,也仍然是一篇好的作品。

  虽然我不曾创作什么小说作品,但本人近二十年的读书爱好经历,足够能辨别出哪些书是好书,哪些作品是好作品,而且还能稍微的总结一点阅读和欣赏见解,就如去酒店品尝一道菜,并不是非要厨师证才能算具有客观的评价能力,有个舌头尝过很多菜就足矣,因此我写下这些东西,就不要质问我你有何权力这样的说教?首先这不是说教,我不是老师,你非要给我写出一份答卷,这个问题的提出就跟我品菜还要跟我要厨师证是一个智力水平。


高考语文学习方法相关文章:

1.语文学习的正确方法与技巧 

2.关于高三复习的指导-高三语文复习

3.学习语文的方法与心得体会

4.考试试卷题型的分析与剖析

5.2018高考二轮语文复习病句专题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相关文章

    713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