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挥棒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指挥棒是绝大多数指挥的必备,它帮助增加指挥的表现力,并起到节拍器等许多功能。那么指挥棒是谁发明的呢?接下来小编为大家介绍指挥棒的发明,一起来看看吧!
指挥棒的发明由来
指挥棒始见于1594年,当时的指挥棒比较像一支打磨光滑的木制手杖,是神父在修女讴歌时所使用的,主要是对节奏的强调,并且被赋予浓烈的宗教意义。而今天较常用的指挥棒,大概在1820年出现,由德国作曲家、小提琴家及指挥家路易斯·施波尔(Louis Spohr, 1784 年4月5日—— 1859年10月22日)引进使用。在此之前,指挥家并不允许使用指挥棒演出。 而在很多欧洲地区,指挥棒至今仍被称为“节奏棒”。
指挥棒的握法
选购指挥棒还有一点不要忽视,就是个人的手型和握棒方式。如果手较小,最好不要选圆柱状和球状手柄的,否则挥动起来很费力,最好选葫芦状和橄榄状手柄。一般地,在其它条件俱佳的情况下,手柄相对较小、棒体相对较长者更容易操纵,指挥起来造型感也较强,握棒方式也更灵活多样。
棒体的颜色以白色为佳,乐手们可以看得更清楚。
如果就是打写意化的拍子,在指挥棒的选择上不必太较真儿,如果想深层训练,就绝对要认真对待、精挑细选,而且一旦找到合适的握棒方式和类型,最好不要换其它类型的棒,一定要换也要换手柄尺寸相仿或略小者,如换了较大者会显得动作迟滞生硬,相当别扭,这是手腕不能适应变化以后的重量和重心所至。
指挥棒的重心
棒体直径和重心的位置是鉴定指挥棒质量的重要指标,一般来讲,从手柄处马上细下来并均匀缩小直径至棒尖的为好,但不能太细,否则强度没有保障,棒的质地也不能太过偏,太硬不便于打拍子,也会增加手腕的负荷,而且易折;太软在挥舞时容易形成光影,影响乐手接受准确的节拍。
棒的重心一般是在手柄的最细处,如今有很多款式已不遵循此规则,这样的重心位置便于操纵而且可以省去很多力气,因为重心位置恰位于手指边沿,杠杆原理可得到更好的应用。
有的人在指挥时根据自己的习惯把重心加以变换,特别是大师们,几乎一人一个样儿,如伯恩斯坦的就在棒体的十分之一处。大师们的指挥棒多是定制的,纽约爱乐乐团有一位乐手以制作指挥棒技术精良、工艺精美闻名,很多大师的指挥棒都经他之手特别加工制作,想来费用不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