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须知的国学历史知识点
让学生徜徉于国学经典之中,感受着祖国传统文化的巨大魅力。在学生心灵最纯净、记忆力最好的时候接触独具智慧和价值的经典,会逐渐培养其人文精神。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小学生须知的国学历史知识点,供大家参考。
国学历史知识1
老子:中国的“哲学之父
【老子其人】
老子姓李,名耳,是楚国人,即今天的河南人,汉族。他还 有一个名字叫“老聃(音单)”,传说他一生下来就与众不同,白眉毛白胡子,所以被称为老子。老子曾担任过藏室史,相当于国家图书馆馆长。他博学多才,孔子周游列国时,曾专门向老子问礼。
老子的作品名叫《道德经》,又名《老子》。这本书只有五千言,但是却蕴涵了丰富的哲学内容,有朴素的辩证法。这本书被译成一千多种语言,是世界上少有的广泛传播的古籍。不过,由于年代久远,已经找不到老子最初写的那个版本了,所以研究起来,也有很多问题。
【老子名句】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解读:两个相邻的国家可以看得见,听得到对方国家的鸡鸣犬吠,但是两国之间的人直到老死也从不往来。“小国寡民”的出处,就在于这句话。小国寡民,并不是说老子排外、自闭,而是对一种淳朴民风的向往。
知足之足,常足。
解读:只有知道知足,才会经常感到满足。有人曾说,世界上绝大部分的快乐和不快乐都是因为欲望所致。有人锦衣玉食,觉得万事不称心如意;颜回身居陋巷,但是自得其乐。经常对现在的生活心存感激,就很容易快乐了。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解读:天下最柔软的东西,能在天下最坚硬的东西中穿行驰骋。柔能克刚,水滴石穿。一个微笑能化解误会,一声问候能尽弃前嫌。爱是天下最柔软的东西,所以爱能化解一切问题。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解读:有无相互依存,难和易相反而存在,长和短相比较而显现,高和下相互依赖,音和声相互和谐,前和后相互跟随。这是老子朴素的辩证思想,任何事物都是相比较而存在的,每一个事物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
解读:军队是不吉利的工具,不是君子该用的,只有不得已才能动用它。战争是世界上最可怕的东西,任何人都应该尽一切力量避免战争的发生,它是文明的毁灭者。
大器晚成。
解读:宝器都形成得很晚。成大事者要经过长时间的磨炼才能成功,所以大器晚成,但大器晚成不是大器晚做,而是等到老了再准备,那就太晚了。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解读:最大的声音听不见,最大的形象没有形状。这也是老子的哲学思想,现在我们多用它来形容真正的大师是朴实无华的,真正的学问是简单明了的。
夫唯不争,故莫能与争之。
解读:因为他什么都不争,所以没有人能争得过他。“壁立千仞,无欲乃刚”,只有真正无欲无求,才能达到坚强、勇敢、强大的境界。
善用人者为之下。
解读:真正善于用人的人总是非常谦虚,从来不自高自大。唐太宗就是最好的例子,他从来不自以为是,总是虚心求教,所以他被称为“千古一帝”。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解读:天道极为广大,虽然看起来稀疏,但是绝对不会有所疏漏。现在用来比喻法律永远会制裁犯法之人。
知人者智,自知之明。
解读:能够了解别人的人才算有智慧,能够客观认识自己的人才算明智。人贵有自知之明,很多错误,往往就犯在不自知上。客观认识自己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但是当你了解了自己,所有的烦恼和痛苦也就会缓解了。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
解读:最上等的善就好比水,水滋润着天地万物,但是从来与世无争。水的智慧,有谦逊、持之以恒、柔软坚强、适应环境等,水的品质正是人人向往的美德。
【老子故事】
青牛欲过函谷关
老子是一个主张“无为而治”的人,他不喜欢将自己的思想写成大段大段的文章,喜欢一切都顺其自然。到了晚年,有一次他骑着一匹青牛,想要从函谷关出去云游四方。守门的人是他的“粉丝”,早就听说他的思想玄妙,于是央求他写一篇文章,不然就不让他过去。
老子被逼无奈,就写了一篇五千字的文章,这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道德经》。写完之后,他就从函谷关出去,最后不知所终。
孔子问礼
一天,孔子对弟子南宫敬叔说:“听说老聃这人博古通今,我打算去会会他,你要不要一起?”南宫敬叔同意了,于是他们两人就坐着一车二马,带着一童一御去见老子。
孔子问礼于老子
老子见孔丘千里迢迢而来,非常高兴。孔子先是和他讨论了一番,后来又在老子的介绍下访问了大夫苌弘,学习了礼乐庙会礼仪,几天之后,孔丘向老子辞行,老子一直送到村外,并对他一再地嘱咐。
孔子走后,对着一条大河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人生如同流水,一去不回。老子听说了孔子的话,不以为然地说:“生老病死都是自然,只有贪心的人才会感叹啊。”孔丘解释道:“我是在惋惜我没能为国家、社会做点什么。”
老子手指着黄河,对孔丘说:“你要学一学水的德。”孔子曰:“水有何德?”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对万物都有好处,但是它从不争功;水虽然很温柔,但是又很坚韧,滴水石穿。”孔丘听后,恍然大悟。老子说孔子果然是一个可以培养的青年。后来,孔子就离开了。
回到鲁国之后,弟子问起孔子的学习心得
国学历史知识2
庄子:生命有限,精神永恒
【庄子其人】
卢梭、梭罗、尼采、陀思妥耶夫斯基、劳伦斯、德里达……这些响彻西方的大学者,他们无不在自己的著作中承认:自己的学说,是受了东方两千多年前的哲学家庄周的影响。庄子对于他们,是一剂解决心灵迷惑的灵药。
庄子是战国时期的哲学家,《庄子》这本书就是庄子的思想录,其中的精神也在于强调自然,不要蒙蔽了自己,给人生加上太多的枷锁。庄子的学说涵盖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还 是归依于老子的哲学。所以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为“老庄哲学”。
【庄子名句】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解读:我们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是知识是无限的。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便会感到很疲倦;既然如此还 要不停地去追求知识,便会弄得更加疲困不堪!我们一向提倡要努力学习,但是庄子认为,学习的本质并不是为了知道得越多越好,知识不能成为人的装饰,而要为人所用。如果仅仅为了获得知识而不停地追求,到头来反而让人的心灵钝化了。
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
解读:有能力的人会操劳,睿智的人会忧虑,什么都不会的人就无所求,感到满足。庄子和老子的观点中,都有无为的思想。他们说一个人只有对什么都无欲,才能体会到人生的快乐。老庄的人生观念,并不能理解为简单的悲观主义,而是一种超脱、豁达的追求。
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解读:全世界的人都赞美他,他也不会因之而振奋;全世界的人都诋毁他,他也不会因此而沮丧。有修为的人,能够超然物外,宠辱不惊,内心安宁而从容。
以道观之,物无贵贱。
解读:从自然的观点来看,任何事物都没有贵贱之分。因为每一样东西都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生命,在本质上是一样的。如果能这样来看世界,就不会被外表的好坏而迷惑了。
以随侯珠弹千仞之雀。
解读:用明珠去弹飞得极高的雀鸟,很明显这是在舍重求轻,是不明智的。为了一时的好坏而损害健康,为了眼前的好处而违背做人的原则,这些都是在“以随侯珠弹千仞之雀”。
得之于手,而应于心。
解读:手上操作很顺利,与心中所想很配合。比喻很熟练地做一件事情,“得心应手”。
好面訾(音子)人者,亦好背而毁之。
解读:喜欢当面夸奖别人的人,也喜欢在背地里诋毁别人。所以那些不善于说好话的人,往往是内心比较诚实正派的人。
去小智而大智明。
解读:去掉小聪明,往往就能得到更大的智慧。做事情偷工减料、寻找捷径并不是什么聪明的举动,还 是老老实实一步一个脚印,才能领会到生活的真谛。
哀莫大于心死,而人亦死次之。
解读: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心灰意冷,人的生命结束也不如它可悲。生命结束了,但是信念还 会存在,人活着没有信念,如同行尸走肉。
水之积也不厚,其负大舟也无力。
解读:如果水积得不够深的话,它就不能承担大船的重量。只有基础牢固,才能胜任重大的事情,而想要有所作为,就要打好基础。
【庄子故事】
庖丁解牛
庄子记载的能工巧匠特别多,这些人都具有高超的技艺和专注的精神,也往往能够让别人受到启发。其中有一个著名的“神刀手”庖丁。
庖丁是一个厨师,他最擅长的技艺是宰牛。他杀牛的时候,动作就像舞蹈一样,发出的声音符合音乐的节奏,一头整牛在他手,一眨眼的工夫就大卸八块了,而他好像一点力气都不费一样。
梁惠王问他:“你的技艺为什么这么高超呢?”
庖丁说:“开始我宰牛的时候,眼里所看到的就是一头牛。可是三年以后,我看到的已经不是整牛了,而是牛的身体部位。我眼睛里看到的是牛的骨头缝、肌肉的间隙,所以进刀的时候十分顺利。有的厨师用刀砍骨头,所以一个月换一把刀;有的厨师用刀割肌肉,所以一年换一把刀,可是我的刀只游走于缝隙之间,所以这把刀用了十九年,杀了几千头牛了,刀刃还 锋利得很。我杀牛没有别的经验,只是‘目无全牛’而已。”
如果没有专注的精神,很难想象庖丁能将分解牛的工作做得如此出神入化。
庄子钓鱼
有一天,庄子拿着渔竿在濮河边钓鱼,这时两个驾着华丽马车的人走过来,对庄子说:“请问您是庄周先生吧,我们是楚国的大夫,国王派我们来,请您前去做官。希望您能随我们前往,到了那里,富贵荣华就不用提了。”
庄子拿着渔竿,连头也不回地说道:“我听说楚国有一只神龟,死了已有三千年了,国王用锦缎把它包好,放在竹匣中,珍藏在宗庙的堂上,早晚还 向它朝拜,请问,这只神龟,它是宁愿死去留下骨头让人们珍藏呢,还 是情愿活着在烂泥里摇尾巴呢?”
那两个人说:“情愿活着在烂泥里摇尾巴。”
庄子说:“请回吧!我要在烂泥里摇尾巴。”
于是两个官员只好离开了。
国学历史知识3
墨家:爱人类、爱和平、爱贤者
【墨家其派】
2000多年前,古希腊的科学家阿基米得在进行各种物理实验,西方人认为,自然科学研究的开端莫过于此了。但是,比阿基米得早200多年,中国也有人在做同样的事情,而且做得更加深入。他研究了几何光学、杠杆原理、声音传播,还 善于制造各种机械。这个人就是墨子。
墨子是我国最早的科学家之一,也是哲学家,虽然他懂得各种各样的技术,但他认为技术是为保卫和平、抗击侵略服务的。所以人们对他“兼爱”、“非攻”的思想更有印象,也更加敬佩。他反对战争,为了宋国不被楚国侵略,他奔走数千里,劝服楚王收回出兵的命令。他爱世人,不计远近亲疏,不分老少贵贱,他眼中没有国籍和等级的分别,只有人类共同的命运。所以后世人们把他和孔子并称为“孔墨”,当时的人有“非儒即墨”之说。他的学说也融进了民族的血液,成为我们爱好和平,团结互助等高尚品德的古老渊源。
和孔子一样,墨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也将墨子的言论总结成了一本书——《墨子》。《墨子》分两大部分:一部分主要反映了前期墨家的思想,包括墨子的言行;另一部分称作墨辩或墨经,是后期墨家的思想,着重阐述墨家的认识论和逻辑思想,还 包含许多自然科学的内容。
墨子的伟大思想也为他带了很多美誉,如胡适认为,墨子“也许是中国出现的最伟大的人物”,鲁迅称他为“中国的脊梁”,毛泽东也说他是“比孔子更伟大的人”,梁启超曾感叹:“欲救中国,厥惟墨学!”
【墨子名句】
兼爱。
解读:不分等级、不分身份地位、不分国家地域,对所有的人都有爱。墨子的思想中,最宝贵的就是“兼爱”的思想。在战国时期,到处都是战争和杀戮,但是墨子却提出了超越国界、超越当时的争权夺利思想的大爱。我们从古代起,就是一个主张相亲相爱,不分彼此的民族。
非攻。
解读:反对用武力攻打来解决问题。墨子是一个反战主义者,他爱好和平,也珍惜所有人的生命。我国一直是一个反战的国家,从古至今,文人墨客和普通百姓莫不痛斥战争的危害。或是“少小离家老大回”,或是“一将功成万骨枯”,或是“旧鬼烦怨新鬼哭”,无一不是在呼唤安宁的生活。
节用。
解读:节约资源,反对浪费。墨子是一个具有超前思想的人,本来古人强调厚葬,用隆重的葬礼和随葬品来表示自己对故人的尊敬和爱,甚至以活人来殉葬。但是这样会给普通的家庭造成负担,如果连活人的生活都成困难,哪里有财宝跟随死人下葬。于是,墨子提出要薄葬,节用。只有这样,才能使国家积累财富,变得强大起来。
谋而不得,则以往知来,以见知隐。
解读:考虑问题无法得出结论的时候,就从过去推知未来,从已经显现的推知尚不知的。谋略的关键,就在于推断,而推断的关键,就在于把握信息。同样的信息到了不同的人手中,含义就不一样,这就是谋略深浅的区别。
志不强者智不达。
解读:意志不坚定的人,他的智慧也就无法充分发挥。坚持下来,志向毫不动摇,我们的才华也就能在坚持的过程中慢慢地展现出来了。坚持,就是给潜能一个施展身手的机会。
政者,口言之,身必行之。
解读:从政的人,说什么,就要去做什么。言行一致,才能取信于民,取信于民,才能推行正道。但是很多政客,都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所以不受人尊敬。
贫者见廉,富者见义。
解读:一个人贫穷的时候,最能看出他是否清廉;一个人富贵的时候,最能看出他是否仁义。因为贫穷而贪污或者盗窃,因为富贵而挥霍或者清高,这都不是君子所为。
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
解读:读书人就算有学问,也当以行动为本,不要空谈夸耀。把书本上的道理变成行动,才是值得称赞的事情。
万事莫贵于义。
解读:没有什么比道义更加可贵的了,人之所以有君子小人之分,不在于财富,也不在于容貌,而在于是否讲道义。道义是社会的保护伞,没有了它,人就将失去道德的庇护,陷入是非纷争。
【墨子故事】
偷窃病
有一天,墨子给楚国的君主讲了一个故事:“有一个人,他自己牛羊满圈,厨师想怎么做饭菜都用不完,他自己完全不缺吃少穿。但他看见人家家里做饼,还 要顺手牵羊地偷窃,说可以充足他的米粮。您说这到底是他粮食不足需要呢,还 是他有偷窃病?”
君王听了回答说:“这是他有偷窃病。”
墨子便说:“今天楚国四境之内的田地空旷荒芜,想种都种不完,光是管理川泽山林的人就有数千人以上,数都数不过来,这已经算是富国了吧。但是现在见到宋、郑的空城,还 想顺手窃取过来,这与那个偷窃人家饼子的人有什么不同?”
楚王听了以后说:“这确实就像那个人一样有偷窃病。”
劝下弦上之箭
墨子能说会道,每次都能让对方心悦诚服。还 有这样一个故事:楚国要攻打宋国,有一个叫做公输盘的人在为楚国制造打仗用的云梯,帮助楚国的士兵攻打宋城。墨子听说以后,就走了十天十夜赶去见公输盘。
公输盘说:“您有什么吩咐?”墨子说:“是这样。北方有人欺侮我,我想雇你杀了他,事成之后,我给你黄金做酬谢。”公输盘一听很不高兴地说:“我虽然不是侠客,但也知道奉行道义,绝不干杀人的事情,恐怕你找错人了。”
墨子站起来对公输盘行了拜礼,问道:“请允许我向你说说这道义吧。我在北方听说你造云梯,云梯是用来攻打宋国的。宋国有什么罪?楚国有多余的土地,人口却不足。现在牺牲不足的人口,掠夺有余的土地,这算什么?宋国没罪却被攻打,这算什么仁?明明知道这些,却不去争辩,这算什么忠?你虽然奉行道义,不亲手杀人,但你造的云梯却让很多人丧生,这是间接在杀害众多的百姓啊。”公输盘听完,惭愧地低下了头。
在公输盘的引见下,墨子见到了楚王,并说了那个“偷窃病”的故事。楚王说,虽然墨子的话有道理,但是现在云梯都造好了,仗是一定要打的。
墨子见楚王坚持,就叫来公输盘。只见他解下腰带,圈成一座城池的样子,用小木片作为守备的器械。公输盘九次用他的器械攻城,墨子九次打退了他。公输盘使出了最后的绝招说:“我知道有个办法可以对付你,但先不说。”
墨子说:“你的意思是杀了我。我早料到了,所以我的弟子禽滑厘等二百人,已经在宋国的都城上等你们了。”楚王说:“既然这样,我不攻打宋国便是。”
国学历史知识4
荀子:终身学习的老师
【荀子其人】
历史上的官员大都是读书人出身,我国有着古老的教育史,战国时候的荀子,是我国有史可考的第一位“大学校长”。
《史记》中记载荀子50岁的时候游学于齐,在那里办了中国最早的学术机构“稷下学宫”,担任主要领导,相当于现在的大学校长。后来到了楚国,春申君封他为兰陵令,春申君退位后,荀子也退休了。韩非、李斯都是他的入室弟子。
荀子重视学习,倡导终身学习。学习不是天才的专利,专心致志的人,即使头脑不是很聪明,也能达到很高的境界;相反,即使是天才,假如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也不能获得真正的成就。
孔子提出了“仁”,孟子提出了“义”,荀子就在两人的基础上提出了“礼”。今天的《荀子》一书,大部分内容都是荀子自己的著作,也有一些是门人增加的。这本书中,我们可以了解荀子的思想。
【荀子名句】
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解读:学习是永远不能停止的。青色颜料,是从蓝草里提取的,可是青色颜料比蓝草要鲜艳多了;冰,是水冻成的,但是冰比水可要冷多了。荀子善于从生活中发现学问,他看到什么,就能联想到其中的道理,并鞭策自己要积极学习新知识,他是最早提出“终身学习”的人。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解读:刻几下,歇一歇,这样下去,就是一块朽木也刻不断;可是要是不停地刻下去,就是金石也可以被刻空。一个人如果有了恒心和毅力,看起来很困难的事也能成功;反之,就是很容易的事情也办不成。螃蟹有尖利的钳子,但没有恒心,浅尝辄止;蚯蚓柔软无骨,但却能用身躯挖出一个大洞。这之间的差距,不是能力上的,而是意志上的。
学杂志,顺《诗》、《书》而已耳,则末世穷年,不免为陋儒而已。
解读:盲目地学习一些杂乱的传说,空洞地死记那些《诗》、《书》的条文,对实际毫无用处,学一辈子,也不过是一个鄙陋的腐儒而已。行,是学习的最终目的,学的目的是为了行,也就是实践。否则的话,从耳朵里进去,又从嘴里出来,这种知识有什么用处呢?
我国古代读书人有一个很大的毛病,就是只会读死书死读书,过于迷信书本,对于需要动手去做的事情,需要动脚去跑的地方,不屑一顾,养成了这样的习惯,那么到了解决实际问题上,就会束手无策。荀子这几句话正好是疗治学而不行的良药。
欲观千岁,则数今日。
解读:要知道千年以前的事情,先要了解眼前的事情。有很好的生活常识积累,古人生活的很多疑惑也会解决,没有生活常识仅凭空想,做出来的学问是不可信的。
主道知人,臣道知事。
解答:人主的本职是选用贤人,臣子的本职是处理职责事务。君臣各有分工,每个人只要把自己分内的事情办好就足够了,越俎代庖,得不偿失。
涂之人可以为禹。
解读:普通人也可以称为大禹那样的圣人,这和“人人皆可以为尧舜”是一样的,只要普通人修身明德,也能成为了不起的人物。
故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解读:君子博学,而且每天反省自查,就能聪明有智慧,行为没有过错了。懂得及时反省,就能避免今后犯更大的错误,就像电梯要经常检修,才能安全运行。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解读:路虽然近,不走的话也不能到达;事虽然小,不做的话也不能完成。行动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光说不做的人,什么也干不成。
悍戆(音状)好斗,似勇而非。
解读:身体强壮但是呆头呆脑,只知道与别人打斗,这样的人看起来很勇敢,其实不是。真正的勇敢,不是在力气上胜过别人,而是在修为、智慧上能够感染别人。
【荀子故事】
集市之游
相传,荀子活了98岁,是一个长寿的学者。他曾到学术风气很好的齐国讲学、游历。三次担任稷下学宫的主讲。
荀子住在稷下学宫的时候,闲暇时经常出去逛街。临淄是一个大都市,繁华热闹,一条街上有各种作坊,叫做百工之廛(音缠),也就是今天的市场。荀子信步走到一家染坊前,只见染匠正在那里卸车,车上装的是一包包的草,就问道:“这是什么东西呢?”
染匠看到荀子的一袭青衫,说道:“老先生,这就是我们用的蓼(音了)蓝,你身上穿的衣服就是用它染成的。”
荀子抓了一把放在手里,摸了摸,又看了看手指,说:“可我的手上并没染上色啊。”
染匠笑着说:“天下哪里有能直接做染料的草呢?我们得先把它熬成汁,凝结后就叫靛(音店)青,才能染布,靛青比蓝草要鲜艳得多。”
荀子点点头,又踱到旁边的木匠作坊,看木匠正在用墨斗画线。只见匠人把染上墨水的线从墨斗里咕噜咕噜地抽出来,绷在木板表面,轻轻一弹,一道笔直的墨线就出现在木板上,旁边的匠人按线把木板劈开。荀子指着地上的一段弯木头问匠人说:“这是做什么用的呢?”
木匠说:“这就是组成轮子的‘牙’,你看,每一块‘牙’都有确定的弧度,几块这样的‘牙’合在一起,正好拼成一个完整的车轮。”
荀子问道:“这木材,天生就是这样弯曲的吗?”
木匠笑着说:“老先生,这怎么可能呢?这些木材原本都是直的啊,运来之后,要先按尺寸锯成段,然后用火烤,边烤边弯它,然后按图样固定住,几天之后,它就不会再弹起来了。老先生,天下哪里有生来就适合做车轮的木材呢?都得需要我们木匠把它弯成合适的形状啊。”
“集市一日游”给荀子的感触很深,从此他更加注意从生活中学习,向别人请教了。
“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说得就是这个意思。
荀子说孔子
《荀子·宥(音又)坐》中记载了一个关于孔子的故事。
有一次,孔子到鲁国桓公庙参观,见庙堂上立着一个奇怪的器物,这个器物肚子大,底部尖,斜着放在架子上。孔子就问守庙人:“这是什么东西,为什么要如此陈放呢?”守庙人告诉他说:“这是‘宥坐之器’。是君主放在座位边上用来提醒自己的。”
孔子仔细观察了一会儿那个器物,说:“这大概就是早已闻名的欹(音气)器吧。”弟子问道:“老师,什么是欹器呢?”孔子就说:“你们给它灌上水,自然就会明白。”
弟子们就拿着瓢给欹器灌水,只见开始的时候,欹器里面是空的,它斜着立在架子上。当里面盛了一半水的时候,欹器就自己慢慢正了过来,继续灌水,欹器又开始倾斜,等到水装满了,只见欹器哗啦一声,翻了个底朝天,里面的水全流了出来。
孔子叹气说道:“唉,哪有满而不倾倒的呢?”旁边的弟子子路说:“请问满的时候有办法保持住吗?”孔子曰:“如果一个人聪明睿智,就用愚来保持;一个人功盖天下,就用谦让来保持;一个人勇力过人,就用退让来保持,一个人富有四海,就用谦虚来保持。”
荀子很称赞孔子好学的精神,因此专门记下来告诉后人,也要学习这种虚心好学的品格。
国学历史知识5
法家:用法律来保护正义
【法家其派】
孔子、墨子他们几乎都是在说人要懂得自我约束,但人的自觉性是不稳定的,如何来保证社会的秩序、保证大部分人的生活呢?于是人们就想到了法律。
历史学者都认为,虽然中国历来强调儒家学说,讲究礼义忠信,但是直接起到让国家长治久安作用的,还 是要靠严明的法律及其强有力的执行措施,这就是先秦法家学派所主张的“法治”。韩非子就是其代表者。韩非子是“帝王之学”的创始者。
韩非子出生在战国七国之中最弱小的韩国,是贵族子弟。他曾与李斯同学,跟着荀子学习。但是韩非子的思想不同于荀子。他没有承袭儒家的思想,却“喜刑名、法术之学”,理论与黄老之法相似,主张清简无为,君臣各司其职。
目睹了韩国的日趋衰弱,韩非子曾多次向韩王进谏,希望韩王变法图强,但始终都未被采纳。失望的他写了《孤愤》、《五蠹(音杜)》、《内外储》、《说林》、《说难》等十余万言的文章,详细说明了他的法治思想。
虽然在生活中他有口吃,不善言谈,但是他写起文章来气势逼人,郭沫若曾将他与战国其他名人对比,说“孟文犀利,庄文恣肆,荀文浑厚,韩文峻峭,各有千秋”。今天所存的《韩非子》一书,其中绝大部分都是他本人的文章。
【韩非子名句】
自胜谓之强,自见谓之明。
解读:能够战胜自己的人才是强者,能够认清自己的人才是明智的。
韩非子说话结巴,所以他不善和别人争辩,他自知说话方面自己没有口才,不如著书立说,下笔成文。这可以说他是“明”的。他多次劝诫韩国国君,但是得不到重用,后来他放弃了自己的家乡韩国,到秦国。能够超越这种狭隘的国家观念,为大统一做准备,先要超越自己的私人情感。这可以说他是“强”的。清朝的名臣曾国藩在他的日记中写到,做人最终的就是“明、强”。韩非子的观念一直流传了几千年,今天也依然是有价值的人生参考。
道私则乱,道法则治。
解读:以个人为道就会混乱,以法律为道就会秩序井然,太平无事。“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法律就是让每一个部件有序运转的润滑油。国家的法律越是明细权威,社会的情况也就越容易得到控制。
善张网者引其纲。
解读:善于撒网捕鱼的人,总是抓着网的主要绳撒开。做事情也要抓住主要问题,不要把精力放在细枝末节上。
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
解读:几千丈的大堤,会因为小小的蚂蚁洞而崩溃。比喻要防微杜渐,不要因为小事情而造成大的失误。
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解读:不能戳破的盾牌与无所不穿的长矛是不能同时存在的,不然就是自相矛盾了。说话办事如果不符合实际情况,就很容易陷入自相矛盾的境地。
去好去恶,明臣见素。
解读:君王不表现出自己的喜好,也不表现出自己的厌恶之处,臣子们就能表现出自己的真实面目了。上有所好,下必校之。所以领导者应该慎重自己的言行,而臣子也应该直言不讳,才是君臣之义。
长袖善舞,多钱善贾。
解读:袖子长舞蹈起来就很好看,资金多运营起来就顺利。有一个好的条件,做起事情来就得心应手。
诚有功,虽疏贱必赏;诚有过,虽近爱必诛。
解读:确实有功劳的话,就算是平时疏远、身份低贱的人也要奖赏;确实有过错的话,就算是和自己关系好、又非常喜欢的人也要惩罚。“法不阿贵”,只有赏罚分明,才能保证法律的权威。
家有常业,虽饥不饿;国有常法,虽危不亡。
解读:家族有固定的产业,赶上饥荒的时候也不会挨饿;国家有严格的法律,就算面临危险也不会亡国。法律是保护国家的工具,如果法律没有了价值,社会就会失去公正,也就危险了。
工人数变业则失其功。
解读:做工的人老是改变自己的行业就做不出成绩来,任何成就都是积累而成的,如果总是朝三暮四,缺乏耐心积累,就很难有所成绩。
和氏之璧,不饰以五采。
解读:和氏璧不用五彩来装扮,自有一种神韵。保持自身的淳朴之质,才是美的根本。
【韩非子故事】
身虽裂,名犹存
韩非子在故乡韩国得不到重用,后来就到了商鞅改革的国家秦国。秦王读了韩非子的《孤愤》、《五蠹》之后,非常赞赏他的观点,感叹着说:“嗟乎!要是我能够见到这个作者,与他一起打天下,就是死也心甘情愿啊。”秦王嬴政对韩非子可谓推崇备至,仰慕至极。
后来秦王问大臣李斯:“这文章是谁写的?”李斯告诉他是韩非子的著作。为了见到韩非子,秦王下令马上攻打韩国。本来韩王是不重用韩非子的,但大战迫在眉睫,形势紧迫,于是便派韩非子出使秦国。秦王见到韩非子非常高兴,但是没有马上重用他。
韩非子曾劝秦始皇,先伐赵再伐韩,但却因此遭到秦国大臣李斯和姚贾的谗害,他们害怕秦王偏信韩非子后,自己的地位不保,就诋毁韩非子想徇私情来救韩国。秦王也认为这种说法有道理,就下令将韩非子打入大牢听候审讯。
妒忌心重的李斯派人给韩非子送去了毒药,逼着他自杀。韩非子本来想在秦王面前说清自己的想法,可没有机会了,于是服毒自杀了。
这边的秦王,在韩非子入狱之后就后悔了,但是等他下令赦免韩非的时候,韩非子已经命丧黄泉了。不过值得欣慰的是,秦王最终采纳了他的思想。
小学生须知的国学历史知识点相关文章:
★ 科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