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北师大版
对于初中历史教学而言,教师应该创新教育方式,让学生们提高对历史学科的兴趣,才能够更加高效的掌握历史知识点。那么,初中有哪些历史知识点要掌握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关于初中历史知识点,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初中历史知识点:“电气时代”的到来
政治前提: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内普遍确立。
标志:电机、内燃机的发明和应用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内容:
①新能源的发展和利用(电力、石油);
②新机器、新交通工具的创制(内燃机、汽车、飞机);
③新信息传递工具的发展(有线电话、无线电报)。
新能源:电力和石油。
在电力技术的发展方面,美国和德国走在其他国家的前面。
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提供了制造发电机的基本原理。
1866年,德意志人西门子研制出发电机。
启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推动了社会进步;我们要学习科学家勇于创新,努力探索科学奥秘的精神和品质。
初中历史知识点:日本明治维新
(此时中国正在进行洋务运动,与此性质相同的还有中国的戊戌变法)
背景:①闭关锁国、落后的封建国家,天皇大权旁落,幕府将军掌握实权;
②1853年西方势力入侵,激化了国内矛盾;
③一部分中下级武士开始接受西方先进技术和思想,主张以武力推翻幕府的统治,并取得成功。
根本原因:封建幕府的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倒幕运动(时间:1868年)主力军:中下级武士。
内容: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
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目的:富国强兵,发展资本主义,摆脱民族危机。
成功原因:封建专制统治相对薄弱;倒幕派掌握较大实权;倒幕派掌握政权后,全面有效的改革。列强忙于镇压亚洲其他国家革命,无暇干预。
意义:明治维新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但日本强大起来以后,很快就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启示:改革社会中某些不利于社会发展的因素,从而促进社会的发展。只有以奋进的精神实施改革开放,吸取先进文化、科技,才能使一个民族实现自强。改革是推动国家繁荣、社会进步的重要手段。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与时俱进,不断吐故纳新,才能充满活力。
初中历史知识点:俄国废除农奴制
根本原因: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一方面俄国资本主义工业有了初步发展,但与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比,还非常落后;另一方面农奴制的严重阻碍还表现在农奴没有自由,使资本主义工业缺乏大量的自由劳动力;还有沉重的封建剥削下,农奴无力购买工业品,影响国内市场的扩大。)
直接原因:残酷的封建剥削激起广大农奴的反抗,农奴暴动频繁,沙皇统治面临危机。
目的:为了挽救统治危机,巩固贵族统治。 ﹡前提:不损害地主的利益。
过程: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进行废除奴隶制的改革,签署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内容:法令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解放”农奴;收取份地赎金)(维护地主阶级利益)
意义:1861年改革,是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这次改革虽然留下了大量封建残余,但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俄国近代史上的重大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