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昌的儿子为什么叫伯邑考

映芳 1172分享

  周文王是在中国的历史上的是十分有名的圣明君主,他在位的期间,周国在姬昌的治理下一片昌盛,伯邑考是周文王姬昌的嫡长子,周武王姬发的同母兄长,有不少好奇,姬昌的儿子为什么叫伯邑考,而不是跟姬发相似的名字呢?下面小编来为你介绍伯邑考名字的由来解释。

  姬昌的儿子为什么叫伯邑考

  伯邑考,是单名考。他姓姬,叫考,全名姬考。考被封了个官是邑,所以是邑考。邑考在周文王的儿子中排行老大,古时长幼按照“伯、仲、叔、季、显、惠、雅、幼”排列,所以叫伯邑考。

  通常的解释是,‘伯’是排行,邑是官职,考是名字,即伯邑考真名是姬考,排行老大,封于邑地,或者做采邑首领之类的官(有一说是邑为邑子,即世子)。

  另一种小众的解释认为,伯邑考死得很早,大概不可能有封邑或者做官,故而伯邑考的邑考两字是他的名字,伯是排行。故而伯邑考的真名是姬邑考——虽然周代取名鲜有两字名(二名),但假如邑考是当时的某种连文(习语)就无妨(如周共王叫繄扈,周孝王叫辟方)

  最后,日本汉学界另有一种很特别的解释(个人倒认为比较合理),称伯邑考之邑考既不是封号,也不是名字,而是他死后周人对他的尊谥——什么叫做考,《礼记》说:生曰父,死曰考。考等于是对父辈及父辈以上死者的尊称。而邑字在诗经、尚书中很常见,周人喜欢称商朝为‘大邑商’,自己为‘小邑周’、‘小邦周’,很可能邑就是‘邑周’(即周国)的省语。故而,邑考的含义是‘周国之父’,是赞美之词、哀悼之词。按照这种说法,则伯邑考在史籍上并没能留下名字。

  ps:关于第三种解释,也许有质疑,说一个如此重要的人物真有可能完全不留下名字吗?是的,有可能且有实例。

  比如吴国的开国之君是太伯和仲雍,仲雍之‘雍’无疑是名字,而太伯则全然只是个模糊的身份象征,无名传世。另外,周初有重要的封国虢国,建立虢国的是周武王的两个叔叔,一个叫做虢叔(西虢),一个叫做虢仲(东虢),他们也是当年显赫的人物,但同样无法考证其名字。

  伯邑考的死因分析

  伯邑考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人物,作为周文王姬昌的长子,伯邑考被送到了纣王那儿作为一个人质,后来更是因为在殷商之间的矛盾爆发,伯邑考最后被纣王杀害,成为了封神之战的第一个牺牲品。伯邑考是小说《封神演义》中有名的人物,作为姬昌长子的他在小说中早早的死去,也是他的死是的文王彻底觉醒,激发了姬昌的谋反的心思,引发了后来知名的封神大战,伯邑考也因此被封为了紫微星。

  在小说中,伯邑考是封神之战中的第一个上榜之人,殷商之战结束之后,姜子牙感其忠孝两全,封其为紫薇大帝,从此紫薇就代表着至高无上的地位,而姬昌在回国之后立誓要报仇,从此掀起了一场惊动人神两届的大战。而在历史上,伯邑考其人确实存在,他是文王姬昌的嫡长子,姬发的亲生哥哥,他姓姬名考,伯邑考只是对于他的称呼。在史书上,伯邑考的生亡时日已经难以考证了,只知道立姬发为太子的时候,伯邑考还在世,而姬发继位的时候伯邑考已经去世了,可见他的去世应该是要在姬昌之前,但是又不至于早死很长时间,那么为什么没有立他这个嫡长子为太子呢?现在一般有着两种说法,一说姬昌虽然儿子很多,但是姬发是其中才能最为出色的,所以姬昌立他为太子而不是伯邑考。还有一说认为姬昌之所以不立伯邑考为太子是遵循了殷朝的制度。

  伯邑考可以说是那段时间死得最惨的人了,传说伯邑考为人才貌双全,来到殷都作为人质为纣王做车夫,这个帅气的少年被妲己看到了,妲己就动了心思,想要和伯邑考春风一度,但是伯邑考为人正直,断然拒绝了她,因此妲己怀恨在心,向纣王吹耳边风,还说伯邑考想要调戏自己。纣王大怒就把伯邑考给杀了,还把他切成肉丸,给他的父亲吃了。可见有时候长得帅也不是一件好事啊。

  那么在历史上伯邑考是怎么死的,难道真的是这么凄惨的死的吗?话说当时殷朝政治混乱,纣王残暴不仁,伯邑考来到殷都成为了人质,但是因为纣王和西伯侯姬昌之间的矛盾日盛,纣王知道西岐造反已经是必定的了,所以就为了宣告自己的愤怒就把伯邑考给杀了这也是有可能的,但是也有一说伯邑考是死于西岐内部的政治斗争,认为是在和父亲弟弟争夺权势的时候被杀的。伯邑考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人物,他作为整个封神之战的开端,他的死亡直接导致了姬昌的造反,也使得殷朝从此走向灭亡,而他更是被封为了紫薇大帝,成为了后来帝皇的象征,因为殷商之间的权势斗争,伯邑考惨死在了殷都。

    热门标签

    4627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