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之战背后的真相
在三国时代,有三场改变局势的大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夷陵之战。官渡之战,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赤壁之战,孙权、刘备联手挫败了曹操一统天下的企图;而夷陵之战,标志着三国鼎足之势的正式形成。
作为三场战役中的最后一场,夷陵之战经过《三国演义》的一番“加工”,给人的印象一直是东吴以弱胜强敌蜀汉的经典战例。然而根据历史记载,这场战争非但不是一场以少胜多的战役,在具体细节方面也和我们一贯以来的认知大相径庭。那么夷陵之战背后的真相到底是什么?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夷陵之战背后的真相的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到你。
夷陵之战发生在221年,刘备以替关羽报仇为由,挥兵东征孙权。发动这场战争,是蜀汉的政治、军事部署之一。刚刚建立新“汉”朝的刘备,希望趁着曹丕篡权、急需稳定内政的空档期出兵,一方面可以扩展领土,一方面挽回国家和自己的威信。
面对来势汹汹的刘备,孙权派遣使者前来请和,气势正盛的刘备自然不肯答应。无奈之下,孙权一面与曹魏达成短暂的和平局面,一面派陆逊迎战。
当时对敌双方的兵力究竟是怎样的呢?按照《三国演义》里描述,夷陵之战陆逊以五万军队打败了刘备七十万大军,这显然是十分夸张的。
在正史《三国志》里,并没有对刘备此次出兵数量的记载,但是在《资治通鉴》中有这样一段话:“汉主遣将军吴班、冯习攻破权将李异、刘阿等于巫,进军秭归,兵四万馀人,武陵蛮夷皆遣使往请兵。”这说明当时蜀军只有四万多人,加上所谓的蛮夷兵,最多也就五万人。
对于东吴方面此战的兵力,《三国志•吴书•陆逊传》称,“刘备率大众来向西界,权命逊为大都督、假节,督朱然、潘璋、宋谦、韩当、徐盛、鲜于丹、孙桓等五万人拒之。
由此两段记载不难看出,夷陵之战参展双方兵力相当,在军士数量方面,蜀军还略逊吴军。与吴军相比,刘备的兵力不仅不足,而且在兵种上也非常的吃亏。关羽失荆州一役,将刘备多年来积攒的荆州精锐水军消耗殆尽,而他割据的益州又不擅产水军,不能很好地补充水军兵力。因此在夷陵之战中,久经沙场的刘备尽管选择沿着三峡一线进军,但他只能派黄权等将士领水军屯兵,而自己带领着擅长山地作战的步兵,放弃从上游水陆并进的进攻策略。
假象如果当时蜀军的兵力足够,尤其是拥有强大的水军,水陆同时进攻,由水军急进实施迂回,那么还是有可能在短时间内重夺回荆州的。当然,历史显然是不能假设的。
夷陵之战初期,刘备军队靠着气势和益州兵擅长的山地作战的优势一路高歌猛进。但随着战事的深入,战线逐渐拉长,由于缺乏有力的水军,刘备后勤补给也变得越来越困难,实际上此时已经露出败像。
面对急于求成的刘备,东吴军队则在年轻主帅陆逊的率领下与蜀军僵持在猇亭,仅发生小规模的摩擦来试探蜀军当前的战斗力。
从公元222年二月开始,交战的双方在猇亭耗了半年多,不能再进一步的蜀军开始变得锐气尽失,意志消沉,此时吴军的总攻便开始了。这场战役吴军的进攻方式基本上和三国演义当中的描述相近,陆逊利用了气候炎热和蜀军扎营周边环境易燃的特点选择火攻。但是三国演义里说这一把火烧了刘备七百里的大营,显然是夸张的。
按照《三国志•吴书•陆逊传》记载,这一战当中,吴军破了刘备四十多座营盘,蜀将张南、冯习和胡王沙靡柯战死,多名将官投降。在江北驻扎的黄权,也因为后路被断,进退无路投降了曹操。
进军的时候,刘备利用了自上而下的地形优势;而撤退的时候,这种优势就成为了劣势。但是,遭此大败的刘备还是展示了一名“老司机”的本色。他先是引兵在马鞍山坚守,而后趁着夜色撤退,并且烧毁铠甲阻挡追兵,最终逃进白帝城。
而取胜一方的吴军统帅也并没有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冷静地判断了自己的实力与魏国的虎视眈眈,主动放弃进攻白帝城,保证三分天下的局面,并不是像《三国演义》小说中一样,被诸葛亮摆下的“每日每时,变化无端,可比十万精兵”的八阵图所阻挡。
这场战役之后,蜀汉元气大伤。而孙权再次向刘备求和时,此时的刘备没有了拒绝的理由。心力交瘁的刘备于次年去世,蜀汉军政大权全部归属诸葛亮,而诸葛亮也重新与东吴建立同盟,魏蜀吴三国出现稳定的对峙局面。
纵观这个夷陵之战,我们不难发现,其实刘备在此次战役当中指挥并没有很多失误之处,他的失败更多的是来源于自身军队实力的不足,而在《三国演义》中,这场失利的所有“黑锅”都由刘备一个人背上,这就是小说里描绘的历史和真实历史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