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之死与其变法有关系吗
商鞅是被秦惠王在彤处以“车裂之刑”,灭商鞅之族。商鞅车裂而死,其结局很惨。那么商鞅为什么会被秦惠王处死,商鞅之死与其变法有关系吗?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商鞅之死的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到你。
商鞅之死的猜测
曾有人说这是「没落奴隶主阶级的报复」,且也言之有据。「秦孝公薨,太子立,是为惠文王,公子虔之徒告商君欲反,发吏捕之,商君出亡」,此间就有许多弯曲。变法之初,太子犯法,商鞅「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人说打狗要看主人面,商鞅却是专为惩戒主子才打狗的,他们能不怀恨于心?不管惠文王和公子虔属于什么阶级,说他们对商鞅进行报复,却是没有错的。
然而,商鞅其实也死于秦国的百姓,死于他自己立下的法规。亡命出逃的商鞅,曾到客舍求宿,舍主人拒绝留客,说是「商君之法,舍(客)人无验者坐之」。这是以商君之法绳之于商君,可谓「请君入瓮」。于是商鞅无栖身之地,「去之魏,魏人不受,内之秦,秦人攻杀之,车裂以徇,尽灭其家」。这里说的「秦人」,恐怕是不能一概称之为「没落奴隶主阶级」的。
商鞅「不法其古」,敢于改革,这精神十分可贵;商鞅法不阿贵,即使太子犯法,也能予以惩戒,于是令行禁止,这也是为政之要;商君之法,「行之十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实践证明,其变法的客观效果也是好的。但他遭到如此结局,除了为其鸣冤叫屈,还有值得人们深思的东西。
商鞅变法的不足
改革不是一两个人或几个人的事,得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而在这一点上,商鞅一开始就有认识的偏差。「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这是他对秦孝公说的。「不和于俗」,或许言之有理,和光同俗永远也别想改革;「不谋于众」却是无论如何也行不通的。看来,商鞅也是一个精英论者,他既视「众」为俗,而又不与之「谋」,改革也就难以得到众人的理解与支持。于是,支持改革的秦孝公一旦撒手西去,他和他的改革就成了断线风筝,还能不从天上掉下来?
对于改革的认识,总是有先有后。不少人之赞成改革,往往是在见到改革的实际成效之后。对此,改革只能热情地欢迎,然而,商鞅却无此雅量。变法行之十年,「秦民初有言不便者,有来言令便。鞅曰:『此乱法之民也!』尽迁之于边,其后民莫敢议令」,这就硬是将已经赞成和拥护改革的人推到反对改革的一边去,无谓地增加了自己的对立面;用这种方式堵塞言路,也不能完善改革的措施。由是「畜百姓之怨」,实在怪不得别人。
无法可循,有法不依,固然是乱国之道。「用法严酷」,却也过犹不及。这位改革的祖师爷看来不大注重提高人的素质,只想用强权苛法驱赶一大批「卑贱者」和「愚人」进入文明社会。于是「步过六尺者有罚,弃灰于道者被刑」,以至于动辄「连坐」。以此赢得的「乡邑大治」并不稳固,「秦人皆趋令」,并非心悦诚服,而是迫于无奈。因而,「为相十年,人多怨之」,直到亡命逃难,舍主人因怕「连坐」而不肯收留他时才感叹「为法之弊,一至此哉」,却是为时已晚。
商鞅惨遭车裂前五个月,曾与一位叫赵良的人有过一次推心置腹的交谈。商鞅问赵良,他治秦,与百里奚相比,谁治得好?赵良直言不讳,他说百进而奚为相,「劳不乘加,暑不张盖,及其死也,男女流涕,童子不歌谣,舂者不相杵」;他说商鞅主政,「陵轹公族,残伤百姓」,于是断言商鞅「危若朝露」,「秦王一旦捐宾客而不立朝,秦国之所以收君者岂其微哉」。赵良的这番话,尽管也有胡子眉毛一把抓的毛病,例如商鞅敢于得罪「公族」,其实倒正是他的长处。老百姓却是得罪不起的,赵良之所以能料到商鞅的结局,就是因为他看到了商鞅的这个致命弱点。
商鞅变法是皇帝要求的,杀商鞅也是皇帝下令的。因为商鞅变法,皇朝的财政危机得到了解放,因为商鞅变法,得罪了许多朝廷大臣,皇帝的江山受到了威胁。所以,皇帝在财政危机解除后,为了不丢社稷,就杀了商鞅。其实,商鞅受命变法是死,不受命也是死,可以说商鞅死的冤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