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伶在竹林七贤社会地位为何最低
刘伶(约221年-300年),魏晋时期沛国(今安徽淮北市濉溪县)人,字伯伦。“竹林七贤”之一,是竹林七贤社会地位最低的一个。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刘伶在竹林七贤社会地位最低的原因,希望能帮到你。
刘伶的政治抱负不得施展
刘伶曾经在王戎的幕府下参军,协助王戎治理幕府事务,但是他总是衣冠不整,蓬头垢面,难以做军中表率。晋朝初年,他入官为朝,但由于他为人率直,不肯做趋炎附势之人,在朝庭策问之中每次都坚持自已的意见,强调无为而治,而被朝庭所不容。和他一同入朝为官的人都已经位居高位,在仕途上节节高升,只有他一人被排挤在朝门之外。
他的政治抱负得不到施展,精神的压力使他十分苦闷。为了排泄心中的郁闷之情,他就开始借酒消愁,时间长了,就嗜酒如命,常年宿醉,原本就不佳的面貌,显得更加不堪,也因此他再无缘于朝庭,直到嗜洒寿终。
刘伶的主要作品
刘伶身材矮小,容貌丑陋。平时沉默寡言,不喜与人交往。然而矛盾的是,他的性情豪迈,不拘小节与阮籍、嵇康两人特别聊的来。他的主要作品有《洒德颂》和《北芒客舍》,文学风格继承了建安文学的精神,颇有建安之风骨,但是由于当时的西晋,管制较严,因此他的文字又采用了比兴、象征等一些修辞手法,隐晦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他的文章轻灵肆意,语言幽默,对人与景地刻画都不看不见有雕琢的迹象,仿佛浑然天成。
刘伶平生嗜酒,曾作《酒德颂》,宣扬老庄思想和纵酒放诞之情趣,对传统“礼法”表示蔑视。
刘伶写下《酒德颂》的大意是:自己行无踪,居无室,幕天席地,纵意所如,不管是停下来还是行走,随时都提着酒杯饮酒,惟酒是务,焉知其余。其它人怎么说,自己一点都不在意。别人越要评说,自己反而更加要饮酒,喝醇了就睡,酲过来也是恍恍惚惚的,于无声处,就是一个惊雷打下来,也听不见,面对泰山视而不见,不知天气冷热,也不知世间利欲感情。刘伶的这首诗,充分反映了晋代时期文人的心态,即由于社会动荡不安,长期处于分裂状态,统治者对一些文人的政治迫害,使文人不得不借酒浇愁,或以酒避祸,以酒后狂言发泄对时政的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