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称号的由来的典故
公主,是中国古代对皇女、王女、宗女封号。通常是皇女位号,只有在特殊情况下,宗女才能破格晋封为公主。那帝王家的女儿为何被称之为公主呢?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公主称号的由来的典故吧!
公主称号的由来
一般女儿出嫁,做父亲的不能亲自去送,否则就矮了身份。因为女婿只是晚辈,岳父要挑选一个身份较高,但又比自己略低的亲属去送亲,这样才能和女婿的身份相称。
由于天子的女儿,多数都是嫁给诸侯国君(公)的,天子不便出面送亲,就在他同姓家族的亲属里面,请一位身份是“公”的人来主持婚礼。因为公是天子的下级,就好比女婿是岳父的下一辈。
这样一来,凡是天子大王家女儿的婚事,就基本上都是由身份为“公”的人来主持了。也只有天子的女儿出嫁,才会由“公”来主持,所以,就把这样的女子,形象地简称为“公主”。
这就是“公主”一词的来历。后来沿袭到战国,也就演变成为一种正式的称呼。而公的女儿出嫁时,公自己就不便出面了,只能由比公略低一点的“大夫”(卿)来主持。
春秋之际,诸侯之礼,是有严格规定的。若嫁敌国、小国,由下大夫送亲;若嫁大国,由上大夫送亲;若嫁天子,则诸大夫们一起去送亲,以示敬重。从来没有父亲亲自送女儿之礼。
这样看来,当年齐僖公把他小女儿文姜嫁给鲁桓公时,就只能由他的弟弟夷仲连(上大夫)和儿子姜诸儿(太子,位同上大夫)去送亲。但是,齐僖公害怕他儿子在半路上又要缠他女儿干坏事,所以才不得已亲自去送,这样也就矮了身份。
如此一来,史官们自然就要对此违礼现象大加议论了。
如今,这27岁的姜诸儿继位之后,觉得他老爸一辈子都是个平庸之人,自己再不能甘于平庸!但齐国刚刚吃过大亏,实力受到重创,怎么才能图强崛起?
姜诸儿仔细盘算,和其他诸侯相比,他还有一个最大的优势,那就是在四大诸侯里,他最年轻,他还没结婚。
于是,姜诸儿非常大胆冒昧地向天子大王写了一封信,表示对王室的仰慕与尊敬,希望能够娶一个王室的女人为妻。
天子没有理他,如石沉大海一般。
姜诸儿继续写信,送礼,非王室之女不娶。
这一坚持,就是长达四年的苦苦追求!到了公元前694年的时候,奇迹终于出现了,周天子大发怜悯之心,答应将他的妹妹“王姬”嫁给姜诸儿。
姜诸儿顿时身价倍增。
王姬出嫁的时候,天子要挑选一位他们姬姓家族里的“公”来送亲,挑来挑去,最后选定了由鲁桓公来送亲。一来鲁公身份与齐公姜诸儿最为恰当,二来鲁国离齐国最近,这样最方便。
而鲁桓公心中到底还是觉得有愧于他岳父,所以也非常乐意来齐国主婚,正好便于两家化干戈为玉帛。
拓展
两晋时期,皇女多为郡公主,简称为郡主。
南北朝时期,皇女多为郡公主,王女有郡、县、乡三等。
隋朝,皇女为郡公主、王女为县公主。
唐朝以后开始,公主只是帝女或者和亲公主称谓,郡主为太子之女,县主为亲王之女。
宋朝,帝女为公主,皇太子亲王女为郡主,郡王女为县主,宋徽宗时期改公主为帝姬,南宋改回公主。
公主下嫁称适,迎娶公主则称尚。
日本皇女封为内亲王、女王,欧洲君主的女儿、姊妹、姑姑(若母亲为女王或女皇则包括姨母),以及其他直系王室成员之女。
历史知识 公主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