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统一战争是怎么回事
明朝统一战争元末农民起义战争后期,朱元璋势力日益强盛,先后攻灭了陈友谅、张士诚政权,占据了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明朝统一战争是怎么回事的呢?下面小编为大家推荐一些明朝统一战争的知识,希望大家有用哦。
明朝统一战争历史背景
明太祖朱元璋于元至正十二年(1352年)起兵,自十六年(1356年)攻克集庆(今南京),尔后即吴王位,建百官,初步建立江南政权以后,先后消灭了占领湖广、江西等地的陈友谅、占据江浙一带的张士诚和浙东的方国珍,为北上灭元创造了有利条件。对于北上作战的战略部署和进军路线,朱元璋作了审慎的筹划。他首先征求诸将的意见。平章常遇春提出长驱直入,直捣元朝大都(今北京)的主张。朱元璋不同意这个轻敌冒进的方案。
他根据当时元朝在中原、西北的兵力部署以及各部之间的关系和各部内部的政治倾向、军事实力,认为元建都百年,城守必固,若悬师深入,不能即破,顿于坚城之下,粮饷不继,援兵四集,进不得战,退无所据,必然陷入被动之中。为此,他提出稳扎稳打,渐次推进的北伐战略:“先取山东,撤其屏蔽;旋师河南,断其羽翼;拔潼关而守之,据其户槛,天下形势,入我掌握,然后进兵元都,则彼势孤援绝,不战可克。既克其都,鼓行而西,云中、九原以及关陇可席卷而下。”
明朝统一战的作战策略
朱元璋根据这一战略构想,将整个战略行动分为三个阶段加以实施。第一阶段,首先攻取山东,继而转攻河南,占据潼关;第二阶段,攻取河北及元朝大都,消灭元朝;第三阶段,主力由大都南下攻取山西,略定陕甘,完成北方之统一。北伐战争基本上是按照这一战略实施的。
攻取河南、山东
参见:明攻山东之战、明攻河南之战
元至正二十七年十月二十一日,命丞相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平章常遇春为副将军,率军25万人由淮入河,北伐中原。为减少北伐阻力,争取人民拥护,出兵之前,朱元璋特别告诫将士,师到之处,切勿杀掠。并向北方人民发布檄文,提出“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的口号,对汉族各阶层人民产生了一定的号召力,所以北伐比较顺利。为了保障北伐,令留守江淮之部队加强戒备,以防元军袭击。
洪武元年四月,朱元璋得知徐达、常遇春所率北伐军已按既定撤屏蔽、剪羽翼、据户槛之方略,平定山东、河南,占据潼关,孤立大都 [5]。
元朝大都之屏蔽已撤,外援隔绝,陷入了明军的弧形包围圈中。五月,朱元璋亲抵汴梁,听取前线将领的军事情况汇报,并讨论了下一阶段的战略步骤。根据当时元廷已陷入孤立无援的军事形势,徐达提出由临清(今属山东)直捣大都的主张,朱元璋表示同意。遂决定由征虏右副将军冯胜守汴梁,江西行省左丞何文辉守河南(今河南洛阳),镇国将军郭兴等人镇守潼关,徐达率大军直取大都。
攻取河北
参见:明攻取河北及大都之战
六月初,徐达令河南各军向河阴(今河南武陟西南)集结,各卫粮船由济宁起航,保障后勤供应。七月二十九日,他又遵朱元璋之命,令都督同知张兴祖、平章韩政、都督副使孙兴祖、指挥高显等率益都、徐州、济宁之师集结于东昌,等待与河南诸军会师北进。闰七月初二日,明军出师汴梁(今河南开封),一路势如破竹,连克卫辉(今河南汲县)、彰德(今河南安阳)、磁州(今河北磁县)、邯郸、广平(今均属河北)。十一日至临清(今属山东),遂令集结于东昌之师来会,且令参政傅友德开通陆路,都督副使顾时开通河道,于十五日水陆两路并进。师至德州,会征虏副将军常遇春、张兴祖、高显、毛骧、程华等师北进。
攻占大都
二十日下长芦(今河北沧州)、青州(今河北青县及天津静海等地),二十三日至直沽(今天津),二十五日败元军于河西务(今天津市武清东北)。二十八日克通州(今北京通县)。元顺帝见大势已去,遂于当日夜三鼓携太子、后妃出健德门,由居庸关逃往上都开平(今内蒙古多伦西北)。八月初二日,徐达等进师攻取元都,至齐化门,令将士填壕登城而入。徐达本人亲自登上齐化门楼,杀死元朝监国宗室淮王帖木儿不花和右丞相张康伯等人,并俘诸王子6人,封存府库图籍宝物以及故宫殿门,令兵守卫。命令士卒不得侵暴抢掠,居民各安其业。同时遣将巡逻古北诸处关口,又命指挥华云龙经理大都,新筑城垣。
攻取大都之役的胜利,从根本上推翻了元朝的统治,使残存在各地的元军陷入群龙无首的境地,为明太祖朱元璋最终统一中国,夺取了战略上的绝对优势。
明朝统一战争的过程
元末农民起义战争后期,朱元璋势力日益强盛,先后攻灭了陈友谅、张士诚政权,占据了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这时,元朝统治在农民起义的冲击下已经四分五裂,朱元璋决定北伐南征同时并举:命徐达、常遇春率军北进中原,攻取元大都;命汤和率军南征,进军浙东,消灭方国珍;命胡廷瑞率军攻取福建;命杨靖率军攻占广西。
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正月,朱元璋在应天正式称帝,国号大明,建元洪武,随即进行了长达 23年的统一战争。北上灭元,平定西北。洪武元年四月,徐、常率军 25万平定山东、河南,占据潼关。五月,朱元璋至汴梁督师,自率主力渡黄河,攻占邯郸(今属河北)等地,在临清(今属山东)会合各路军,连战连捷,于八月攻占大都。元顺帝逃往上都,元朝亡。
十二月,徐达兵分三路攻平山西,元将扩廓帖木尔败逃甘肃。二年三月,明军入陕西,追元将李思齐至临洮(今属甘肃),迫其降。明军乘胜攻取平凉(今属甘肃)、延安。六月,常遇春回师攻占上都,元顺帝逃往应昌(今内蒙古达来诺尔湖西岸)。八月,徐达攻占庆阳(今属甘肃),斩元将张良臣,陕西平。
三年,元顺帝病卒,太子爱猷识理达腊袭位,改元宣光,史称北元。接着,明军反击元将扩廓帖木尔对西北的袭扰,先后攻占定西(今属甘肃)、兴和(今河北张北)、应昌等地,大败北元军,俘元郯王等将士 86000余人,爱猷识理达腊北逃。吐番诸部归附。五年,朱元璋派兵攻北元受挫,后改以守为攻,屡败北元军进犯,使其不敢深入,从而控制了西北局势。
征战福建、两广,统一南方。明建国前,汤和、廖水忠等率军攻灭台州(今属浙江)方国珍后,继出奇兵克福州,破延平(今南平),俘陈友定。明将胡廷瑞、李文忠率军入闽,连克州县,肃清陈友定余党,占福建。洪武元年二月,朱元璋命廖永忠等率军从海道入广东,与从湖南率军攻广西的杨*Z部相互配合,战至七月,两广尽平。攻取四川、云南,统一西南。
朱元璋挟南征北伐胜利之威,遣使赴蜀招降夏国主明舁,遭拒绝,遂于四年正月派汤和等率舟师逆江而上,派傅友德率步骑从陕西南下,水陆并进攻夏。傅友德声言要走金牛道(川陕栈道),暗中率 5000精兵出陈仓(今陕西宝鸡西),一举攻克阶州(今甘肃武都西北),打开入川通道。六月,傅军攻克汉州,汤和率舟师攻克夔州,抵达重庆,明畀被迫出降,夏国亡。
自五年起,朱元璋多次遣使招降云南元梁王把匝刺瓦尔密,均被杀害。遂于十四年九月命傅友德等率步骑30万进行讨伐。明军从湖广境分兵两路,北路由郭英率军 5万,直指乌撒(今贵州咸宁),以作牵制;东路由傅友德率主力,直趋云南。十二月,明军大败元达里麻 10万众,俘达里麻以下 2万余人,攻克云南东部门户曲靖。部将蓝玉、沐英进占昆明,梁王出逃自杀。傅友德率军北上与郭英会师,并旋即攻占七星关(今贵州毕节西南),招降附近州县。十五年闰二月,蓝玉、沐英进占大理,随后分兵攻占云南全境。
十六年,留沐英镇守,大军班师。进军辽东,统一东北。三年,北元帝爱猷识理达腊败逃漠北,部众四散,元太尉纳哈出等逃入辽东,收集残兵20万,据金山(今吉林双辽东北),拒绝投降,并胁迫高丽背明与之联盟。十三年,朱元璋先派兵入辽东,切断了纳哈出与高丽的联系。十八年,又派冯胜等至北平(今北京)练兵备战。二十年正月,命冯胜、傅友德、蓝玉等率军20万征辽东。五月,冯军在辽河东俘获哈纳出的屯卒,探知其大营虚实,乘机越过金山,迫哈纳出投降。其部众闻讯溃散。冯胜派人招降,得20万人。九月,朱元璋又派蓝玉等率军征漠北。次年,明军在捕鱼儿海(今俄罗斯贝尔湖)击败北元主脱古思帖木儿。二十二年,脱古思帖木儿被杀,余众降明。至此,朱元障基本实现全国统一。 明朝统一战争的评价
朱元璋趁元末农民战争节节胜利之际,针对元朝势力受到极大削弱,其他作战对象各据一方、互不应援等情况,审时度势,运筹帷幄,恰当任用将帅,攻抚兼施,各个击破,统一全国大部分地区,显示了卓越的用兵才能和驾驭战争的能力。
明朝的统一,结束了蒙元在中国近百年的统治,使全国大部分地区归于明朝的统治之下,将蒙古势力驱逐到长城以北。通过明太祖时期的统一战争,加强了明朝对全国的统治,以及明成祖时期进一步扩大了疆域,奠定了中华的版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