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第一课历史教案
高一第一课历史教案模板
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你准备的高一第一课历史教案,快来借鉴一下并自己写一篇与我们分享吧!
高一第一课历史教案篇1
【教学目标】
【教材结构及重点难点】
一、宰相制度的废除
1.背景
2.过程
二、内阁的创立
三、君主__的顶峰
1.清初议政王大臣会议与内阁
2.南书房
3.军机处及清朝君主__强化的影响
重点:宰相制度的废除、内阁的创立、军机处
难点:中央集权强化的影响
【教学方法】
本节课主要采用谈话讲述法进行,同时配合提问、史料阅读、课堂讨论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结合本节课图片较多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可结合图来讲解,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进一步认识历史学习的一般过程。学习历史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不断积累历史知识,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过程;同时也是主动参与、学会学习的过程。
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学习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努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学会同他人,尤其是具有不同见解的人合作学习和交流。
【导入新课】
从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到1840年鸦片战争前夕为我国明清时期,共跨历史470多年,这是我国历一个重要的封建统治时期,也是我国封建制度由盛转衰的一个历史时期。那我国封建制度由盛转衰的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呢?请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并重点指出导致中国我国封建制度由盛转衰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封建君主__制度的强化。由此导入新课。
【讲述内容】
一、宰相制度的废除
教师先介绍背景:明朝建立初期,社会矛盾复杂,政局动荡不安。面对严峻形势,明太祖不断总结经验,寻找巩固封建统治的办法。明太祖认为,元灭亡的原因之一,是“君不能躬览庶政”,君主不够__,导致“主荒臣专,威福下移,由是法度不行,人心涣散,遂至天下大乱”。为此,明太祖对国家机构进行了改革,加强君主__。
设问:纵观中国古代__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加强的过程,始终伴随着哪两大基本矛盾?
(学生回答:中央政府与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丞相的设立起源于何时?有何职权?
(学生回答:秦朝)对,从秦朝开始的这种君主丞相制度是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其特征是在一个至高无上的皇帝之下,同时存在一个“常丞天子,助理万机”(《汉书·百官表》)的丞相或者相国。皇帝通过丞相治理国家,丞相既对皇帝负责,协助皇帝处理国家大事,又是百官之长,所谓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是,另一方面,丞相的存在,客观上起着制约君主的作用,故使皇帝时时忌惮。隋唐三省六部制的形成与完善,就是皇权对相权的分离、削弱的初步成功,如今明太祖又是如何做的呢?
明太祖分散和削弱臣僚权力,使“权不专于一司”。改革过程如容:
在地方:废行中书省,实行三司分权,相互牵制。元朝的行中书省是从大都的中书省分设出来的,它总管一省的行政、军事和司法,职权很大,后来四方兵起,中央根本指挥不动,俨然成为一个独立王国。明朝地方行政组织,撤销元朝路一级的建制,形成省地县三级管理体制。明洪武九年,明太祖宣布废除行中书省,但仍保留省区,每个省区改设三司管辖,即:承宣布政使司(俗称“藩司”),统管地方民政和财政;提刑按察使司(俗称“桌司”),分管地方监察、司法;都指挥使司(俗称“都司”),分管军政。三司分立,互不统属,相互牵制,各向中央政府负责。
在中央,废丞相制,职权分给六部,隶属皇帝。明初承袭元制,在朝廷设中书省,置左右丞相。丞相权力很大。明太祖把中央大权分给六部,六部尚书直接对皇帝负责。明洪武十三年(138),明太祖借有人告发中书省丞相胡惟庸有不法行为,一方面他将胡惟庸以擅权枉法的罪名抄家灭族,另一方面,宣布撤销中书省,废除宰相,将六部升格,由其亲自掌管,国家政事由皇帝一人决断,并且下令今后不许任何人再提设宰相一事。“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明太祖实录》)把中国的__君主制政体推向了顶峰。
这样,自秦汉以来一千多年的宰相制度废除了,也改变了有史以来君主通过相职管理国家的历史,君主成为国家的行政首脑,极大地加强了皇权。
二、内阁的创立
宰相制度废除后,由于行政量巨大,事务繁忙,各种奏章批阅,施政方略的出台,大事小事的处理皆需皇帝裁决。皇帝不但精力不够,才能和经验也难以胜任。为此,明洪武十五年,又设殿阁大学士,备皇帝顾问,“传旨当笔”,充当秘书。明成祖以后,职权越来越大,不但“参与机务”,而且成为国家中枢机构,形成内阁制度。
设问:明朝的内阁制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后概括指出:明朝虽设置内阁,但内阁的职责只备顾问。
设问:明朝的内阁制与西方的内阁制度有什么重要不同?可以先对西方的内阁制度作一下介绍,然后比较得出结论。
内阁作为政府机构始于英国,是由英国国王的咨询机关——枢密院外交委员会演变而来的。以后为许多国家采用。由于内阁制政府具有对议会全权负责的特征,故又称责任内阁制、议会内阁制。内阁总揽国家行政权力并对议会负责的政体形式。内阁制的内阁是以议会为基础产生的。内阁首相通常由在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政党或政党联盟的领袖担任。
首相从政见基本相同的议员中挑选阁员人选,提请国家元首任命,组织内阁。国家元首对内对外名义上代表国家,但并无实际行政权力,由内阁代表国家元首对议会全权负责。内阁接受议会的监督,定期向议会报告工作。如内阁得不到议会信任,其阁员必须集体辞职,或由内阁提请国家元首解散议会,重新举行议会大选。新议会如果仍对内阁表示不信任,内阁则必须总辞职,由国家元首任命新首相组织新政府。首相(或总理)是内阁政府首脑,主持内阁会议,总揽政务,拥有任免内阁成员和所有政府高级官员的权力,负责制定和执行国家对内对外的重大方针政策。
由此可见明朝内阁:是君主__强化的产物,不可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而西方内阁是权力民主的象征,总揽国家的行政权力,并代表国家元首对议会负责的政体形式。
三、君主__的顶峰
1.清初议政王大臣会议与内阁
由于历史的局限性及民族自身的狭隘性,清政权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首崇满洲”的原则。清初,中央机构大体采用明朝制度,设内阁,置六部。但的决策和中枢机构是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内阁,前者的权力凌驾于内阁、六部之上,它全部由满洲贵族和八旗首脑组成,汉人不得参与。这种早期的氏族贵族会议制度,早在入关前就已确立,入关后依然保存。
凡军国大事均由议政王大臣共同裁定,这就是人们通称的“国议”。而1658年顺治帝将内三院(内国史院、内秘书院、内弘文院)改为内阁,负责起草、传达诏令,代批拟旨等。内阁的长官是大学士,地位很高但没有实权,实际上只相当于皇帝的私人秘书。清朝内阁的权力和地位远不如明代内阁那样高,只辅助皇帝处理日常政务,负责票拟谕旨,批答奏章等,并不具有实际的决策权力,仅仅是名义上的决策机关,屈尊于“国议”之下。
教师可以提供相关文献资料:“(顺治年间)奏章票拟,主之内阁;军国机要,主之议政处”来引导学生分析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与皇权之间的关系。
最后指出:这种政治体制,使权力分散于诸王公贵族,随着入关后形势的变化与发展,__集权趋势的日益加强,它越来越成为__主义中央集权的障碍。
2.南书房
为了适应统一事业的完成和君主集权政治的需要,康熙帝亲政后,在宫内设南书房,挑选翰林院学士入值。当值的翰林院学士陈陪同皇帝读书写字外,也参与机密,替皇帝草拟谕旨,实际上成为皇帝的机要秘书班子。从此,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权力削弱。康熙帝把中枢权力一分为三: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南书房。三者互相制约,最后集权于皇帝手中。
由于“军国机要,主之议政处”,一些满洲贵族往往借此压制皇权,造成“诸王大臣签议既定,虽无如之何”。因此清初屡屡出现大臣专横擅权的局面。所以,清统治者到雍正时,又设立军机处。
3.军机处及清朝君主__强化的影响
军机处原名军需房,最初是为了筹划西北军事而设(始于1726年,1729年正式改为军机处)。军机大臣由皇帝选派“亲臣、重臣”担任。这里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分析军机处与议政王大臣会议的重大区别。军机处虽然逐渐发展成为处理__军政大事的常设核心机构,“承旨、出政皆在于此”,但它并没有议政王大臣会议那样的决定权。
军国大事全凭皇帝裁决,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连讨论的权力也没有。对皇帝的决定,军机大臣只能唯命是从,“跪受笔录”,然后负责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去执行。这样,地方军政首脑实际上也直接听从皇帝指挥。军机处的设立,取代了南书房,使内阁职权进一步缩小,更使议政王大臣会议名存实亡。到乾隆时,议政王大臣会议撤销。国家一切政务,均由皇帝一人独断朝纲。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__主义中央集权发展到顶峰。
设问:从清初统治者设立议政大臣会议到设置军机处,说明了什么?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什么影响?
通过分析概括出:清初议政大臣会议到军机处的设置,说明了君主__进一步的强化,封建__制度走上腐朽。关于影响可概括为:它基本上理顺了中央和地方的政治关系,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但也使民主制度难以形成,思想控制强化,不利于社会改革,表明封建制度正在走向衰落(应发挥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学生在积极思维下的一切成果)
对于教材最后一段内容,设计如下一个课堂研讨题。让学生课前查找有关资料,在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对比17、18世纪中国和欧洲的历史,了解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发展趋势?
【课堂研讨】
17、18世纪中国和欧洲的封建国家都进行了加强君主__的改革措施。如东方有康熙大帝,西方有路易“太阳王”,他们都使中、法两国进入到封建的鼎盛时代。但改革却在中国和欧洲产生了不同影响。这是为什么?通过网络或有关论著,查找有关资料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启示:17、18世纪的中国在政治上空前强化君主__,在经济上重农抑商,在外交上闭关锁国,影响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正常发展;文化上__,禁锢了文化。
17、18世纪的欧洲在政治上加强君主__来反对罗马教廷的控制,却实行君主开明__;在经济上实行重商主义;在外交上鼓励对外扩张,促进了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发展;文化上,启蒙思想蓬勃发展。
【本课小结】
自秦始皇建立__主义中央集权以后,历代王朝都设置丞相制度,参与军国大事的处理。到了明代,延续了一千多年的宰相制度杯明太祖废除了,军国大权进一步集中到皇帝手中。后来,明朝虽设置内阁,但内阁的职责只备顾问。清朝虽设置军机处,但军国大臣也只是传达皇帝的旨意。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__主义中央集权发展到顶峰。民主制度难以形成,思想得到控制强化,封建制度正在走向它的衰落。
高一第一课历史教案篇2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内外服制度、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2、能力目标
(1)正确理解阐释历史概念,如宗法制,通过对概念的理解,掌握特定时期的政治制度概况。培养学生史论结合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阅读教材的能力。
(2)通过比较落实知识,如商代的方国与西周的封国的区别。培养学生对比分析的方法与能力。
(3)通过认识宗法制是为了巩固分封制而实行的一种措施。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的方法,并锻炼学生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让学生对夏、商、周三代各个部分政治制度发展变化情况的分析,要求学生从思想上认识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的奴隶社会之一,是世界上重要的文明古国。
二、三点剖析
重点:商代的内外服制度;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
难点:
分封制与宗法制,西周分封制何以难?主要因为它是先秦时期最重要的社会变革而选定的,这个社会变革就是从分封制到郡县制的转变。这个转变是使中国社会从早期古代向古代转变的关键,过去把这个转变说成是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也是有道理的。分封制与宗法制是同一的,互相表里,讲分封制就一定要讲宗法制。关系在下面具体还要讲。
三、教学方法
初步尝试采用构建式、探究式的教学模式,通过设置情境,提出问题,协作会话,调动教师、学生、教材、多媒体四大要素,力争使学生能主动完成对知识意义的构建。
四、课标体现
1、构建主义教学思想认为:知识的获得不是被动地吸收,而是靠主动地探求完成知识意义的构建而获得的,知识获得的多少与知识构建的能力成正比。基于以上认识,本教案试图通过向学生提供对知识理解的一种概念框架(脚手架),把复杂的重复性的事物分解、抽象出共性的东西,以便于学习者去同化和顺应新的知识。
2、为适应研究性学习和3+X考试的需要,本节课的讲述试图通过政治、历史、地理多学科的相互渗透,并适当介绍研究性学习中的一些简单的科研方法,使学生能把微观知识与宏观知识结合起来,体现基本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素质。
3、通过本节课对若干政治问题的剖析,反思夏、商、西周三代发展政治的一些问题,为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供某种借鉴的东西,学史明智,鉴古而知今,从而使历史学习更接近学生认知的“最邻近区域”。
高一第一课历史教案篇3
重点: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背景和《马关条约》的影响
难点:《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
教学手段:教学用具:相关历史图片、视频资料、flash动画;教学方法:教师讲解、学生分析的综合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中国近代史知识回答:近代侵略中国最凶恶的国家是哪一国家?回忆边疆新危机时期,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情况。由此,导入新课。
二、战争爆发的背景
引导学生回忆日本何时以何种方式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带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根据日本资本主义制度的特点、日本自然环境等因素,分析日本资本主义发展中存在的困难。教师利用史料让学生分析日本统治集团采取的解决方式并简要介绍其“大陆政策”。
教师提供的史料:
“全皇国为一大城,则若虾夷(北海道)、吕宋、台湾、满清、朝鲜、皆皇国之屏藩也。虾夷业已从事开拓,满清可交,朝鲜可伐,吕宋、台湾可垂手而得矣。”
引导学生回忆此时19世纪70年代以来资本主义世界的主要形势,阅读书中提到的各列强欲通过日本侵华获得的利益,使之理解为何西方列强采取纵容或默许态度。并分析列强“调停”的本质和“调停”失败的原因。
强调日本利用朝鲜东学党起义设下圈套,欲促成中日冲突。朝鲜东学党起义成为中日甲午战争的导火线。
让学生阅读书中有关“日本外相陆奥宗光密令驻朝公使”的引文、“礼部右侍郎志锐的奏折”的引文、有关李鸿章对驻朝清军统帅的命令的补充材料、战争爆发后慈禧的态度、李鸿章的政策,由学生预测战局的发展。使学生认识到:清廷的腐败必将导致战争的失败。
二、战争的经过和李鸿章的避战求和政策
利用《甲午战争》flash动画讲解战争经过,并在讲解过程中介绍清政府对敌进攻策略的错误判断。让学生通过阅读这一部分内容,回答:李鸿章是如何将其避战求和的政策贯彻与战争的始终的,这一政策的执行,对战争有什么影响?
让学生阅读文中关于日军在旅顺进行大屠杀的`补充材料,激起学生对侵略军的愤恨。
三、《马关条约》的签订及其影响
播放有关签订《马关条约》的视频资料,使学生了解日方的咄咄逼人与中方的忍辱求和。
让学生回忆《南京条约》《北京条约》的内容,与《马关条约》的内容进行对比,并逐条分析条约将给中国带来的影响。在分析条约的影响时,要引导学生从资本主义世界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的时代特征入手分析。
四、三国干涉还辽
引导学生回忆初三世界史所学内容,俄国一直垂涎中国东北;1892年俄、法签订条约结为盟国;德国在太平洋地区占有一些岛屿,不乐见日本在远东势力的强大。使学生认识到:三国干涉日本侵占辽东半岛,其根本目的在与维护自身的在华利益。
五、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
利用书中《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形势图》讲解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的经过。让学生阅读课文中有关台湾军民抗日斗争的补充材料,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树立国家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设计思想
通过分析、讨论日本发动甲午战争的根本原因、列强对日本侵华所采取的态度、清政府对战争采取的政策、预测战局的发展、对比《南京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分析《马关条约》的影响,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通过引导学生进行上述活动,提供与教学有关且有助于学生理解教学内容的材料,实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板书设计
第五节 甲午中日战争
一、战争爆发的背景
1.日本的"大陆政策"
2.国际形势及列强的态度
3.国内形势及清政府的态度
二、战争的经过和李鸿章的避战求和政策
1.战争的爆发
2.李鸿章的避战求和政策
3.战争的两个阶段及主要战役
4.战争的性质及结果
三、《马关条约》的签订及其影响
1.主要内容和影响
2.三国干涉还辽
四、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
1.全国人民反对割地议和
2. 丘逢甲、徐骧组织抗日义军
3.台湾保卫战
高一第一课历史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识记:瓦特研制成功“万能蒸汽机”;电力的发现与发展;第一台计算机的发明;互联网的诞生与发展。
理解:“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到来的必然性,科学技术的进步对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
运用:探究科学思想与科学发展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运用问题探究、历史比较等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社会的发展需要技术革命;电力的发现与发展是几代科学家努力的结果,树立继承发扬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观念;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动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难点:第二次工业革命开辟的时代被称为“电气时代”的原因。
★教学过程
导课:人类社会是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向前发展的,而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又无一不是以生产力的发展作为先导的。生产力的每一次巨大飞跃,都会带动人类社会发生历史性变化,在人类史上,截至目前总共发生了三次大的科技革命。其中蒸汽机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最伟大的发明,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显著特点,第三次科技革命则是带来了以电子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时代……
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一、“蒸汽时代”的到来
1、背景:
(1)17世纪末,英国取得了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为经济发展扫清了障碍;
(2)18世纪中期,随着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应用机器进行生产成为可能。
(3)18世纪中期,英国通过殖民扩张,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市场迅速扩大;
(4)18世纪中期,科学技术为生产的发展提供了许多发现和发明。
2、过程:
(1)18世纪60年代,瓦特研制出新蒸汽机;
(2)80年代,瓦特又制成联动式蒸汽机------“万能蒸汽机”
3、瓦特蒸汽机问世的意义:
a 解决了工业发展中的动力问题。
自此以后,只要有煤作燃料开动蒸汽机,就可根据需要建立工厂,不再受河流的限制。工场手工业作坊转变为机器大工业生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环境,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化大生产形成。
b 促使工业革命轰轰烈烈地展开,出现了发明和使用机器的热潮。
瓦特蒸汽机应用于运输业中,导致蒸汽轮船和机车出现,交通运输业发生了彻底变化,人们的交往更加方便,经济和文化联系也日益密切,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
c 推动人类社会由此进入“蒸汽时代”。
蒸汽机是工业革命时期最伟大的发明。蒸汽机的广泛利用,使英国到处建立起大工厂。在工业化进程中,形成了许多工业城市,那些高耸入云的烟囱,喷出缕缕烟雾,庞大的厂房,发出隆隆的轰鸣,打破了原来中世纪田园生活的恬静──历史已跨进了一个新的时代。
d 造成了环境污染。
二、电气时代的出现
1、背景:科学家对电的不懈研究
a 18世纪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造出避雷针;
b 19世纪初意大利科学家伏特发明电池;
c 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为发电机的研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d 1837年美国人莫尔斯发明有线电报;
e 1867年德意志科学家西门子发明发电机和比利时人格拉姆发明电动机。
2、 电气时代的到来
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起,各种各样使用电力的新发明纷纷涌现,彻底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发电机和电动机相继问世,使电力开始用于带动机器,随后,电灯、电话、电车、电影和无线电报等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电力的广泛应用,推动了电力工业和电器制造业等一系列新兴工业的迅速发展,而新机器的发明和制造,反过来也推动了电力的广泛应用。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
3、电力取代蒸汽动力成为工业发展重要动力的原因
a 发电机的完善和改进;
b 长距离输变电技术的成熟;
c 电力的优势(方便、便宜、能量大)。
4、意义
(1)社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
瓦特蒸汽机出现后,机器生产在几乎所有工业部门得到迅速发展,而蒸汽动力驱动的轮船和火车又使交通运输更加便捷,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发电机的发明及其他电气技术的应用,使机器的使用更加普遍,更多的工业部门涌现出来,生产技术也更加先进。工业革命出现了新的技术革命浪潮,内燃机、汽车、合成化工技术、规模化的炼钢技术等相继发明出来,促进了工业的迅速发展。
(2)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的改变:
资产阶级由于掌握了先进的生产力,实力日益强大,开始确立对世界的统治。
(3)电气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城市的面貌和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蒸汽机出现以后,形成了新的城市。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更加繁荣而且日益重要。电气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三、信息技术的发展
1、信息传播变革的历程。
a 造纸术改变了信息的载体;
b 印刷术加快了信息传播,扩大了传播的范围;
c 电子媒介改变了人类信息存储和加工的方式,使信息传播加快,信息获得更为便捷。
2、互联网的诞生:
(1)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诞生。
(2)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处于和苏联争夺世界霸权的需要加紧了对信息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推动了互联网的产生。
(3)20世纪90年代以来,互联网进一步发展为全球信息网(world wide web),音译为万维网。
3、互联网的功能和特点
一般认为,以纸质为媒介的报纸是第一媒体,以电波为媒介的广播是第二媒体,以图像为媒介的电视是第三媒体。而互联网是通过计算机网络传播信息的文化载体,这种以数字化的方式存储、处理和传播,以比特为计量单位的电子媒介被人们称为“第四媒体”。
网络媒体具有界面直观、音色兼备、链接灵活和高速传输的特点。是人类进入信息化社会的显著标志。
3、影响
(1)积极影响:
a 互联网推动了信息化社会的到来;
b 信息经济在世界各地全面发展,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步伐;
c 传统产业也借助互联网提高管理水平,并通过全球营销和采购扩大市场;
d 改变工作方式,人们可以在家里完成很多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增加乐趣;
e 改变人们生活方式,扩大交往,网上购物网络聊天等。
(2)消极影响:
a 垃圾信息和网络安全等影响了国家的经济安全;
b 各国之间围绕互联网的竞争造成世界更加动荡不安。主要是指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利用网络优势传输西方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政治制度、文化思想;
c 对青少年的.不良影响:容易使青少年沉迷网上虚拟世界,同时互联网上有害信息,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教学小结:
本课主要从三个方面介绍了世界科学历程中的“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从科学技术发展史的角度阐述了近代以来人类科学技术发展的三个重要阶段。蒸汽机是工业革命时期最伟大的发明,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显著特点,第三次科技革命则是带来了以电子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时代……
★作业布置:你觉得应该怎样评价蒸汽机的发明和电力的应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1)社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
瓦特蒸汽机出现后,机器生产在几乎所有工业部门得到迅速发展,而蒸汽动力驱动的轮船和火车又使交通运输更加便捷,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发电机的发明及其他电气技术的应用,使机器的使用更加普遍,更多的工业部门涌现出来,生产技术也更加先进。工业革命出现了新的技术革命浪潮,内燃机、汽车、合成化工技术、规模化的炼钢技术等相继发明出来,促进了工业的迅速发展,这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
(2)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的改变
资产阶级由于掌握了先进的生产力,实力日益强大,开始确立对世界的统治。同时,随着信息交流和交通运输的便捷,世界各地的联系更加密切,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
(3)社会财富的大大增加和人们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蒸汽机出现以后,形成了新的城市。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更加繁荣而且日益重要。电气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4)不能忽视的另一个问题就是环境污染的逐步加剧。
高一第一课历史教案篇5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目标:
1、识记康有为两次上书,进呈《日本变政考》《俄彼得变政记》,组织保国会,维新变法浪潮激荡全国。掌握百日维新的开始的标志和基本内容。
2、理解资产阶级维新运动从理论宣传转入政治实践的原因,分析百日维新的进步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
1、探究百日维新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2、列表归纳和问题探究维新变法的内容,进行材料收集和讨论。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以康、梁为代表的维新派以国家、民族的命运为己任,要求变法,顺应历史潮流,是中国历史进程中的巨大进步。
2、维新变法运动是挽救中华民族危亡的产物,是中国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产物与要求,是先进的中国人从学习西方器物递进到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发展与深化。
教学重难点
重点:百日维新的背景及基本内容。
难点:对百日维新的评价。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采用谈话导入法:
拿破仑关于中国有一句名言,“中国是头睡狮,就让它永远睡下去吧!”鸦片战争之前,中国确实像一头睡狮,但鸦片战争的炮火使这头睡狮逐步醒来。鸦片战争导致新思想的萌发,甲午中日战争导致更多的中国人醒来。
随着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人民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水平有了质的飞跃,维新运动由理论宣传进入政治实践阶段。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异想天开地想要依靠光绪皇帝的支持来进行一场旨在改变中国危局的维新变法运动。
由此导入新课学习。
一、救亡与变法的呼声再起:
1、中国面临被列强瓜分的危险:
戊戌年间,帝国主义瓜分中国又达到一个狂潮。1897年,光绪二十三年,德国借口两名传教士被杀,突然出兵占领胶州湾,并无理要求租借胶州湾。愚蠢的清廷竟然邀请-舰队来到胶州湾,希望以此遏制德国,结果引狼入室,俄军趁机强占了大连、旅顺两港。1898年农历二月十一日,-向清廷要求租借两港二十五年,清廷-答应。接着,法国要求租借广州湾九十九年,并把魔爪伸向粤桂;英国要求继续九龙半岛的九十九年借约,更无理强行租借日本撤离后的威海卫;日本则向清廷声明:不得割让与台湾相近的福建省(伺机窥视福建);-更贪婪地祸及满、蒙、新疆。这样,中华民族真正到了亡国灭种的边缘。
2、维新运动由理论宣传转入政治实践:
1)康有为改变维新变局的两次上书:
⊙《上清帝第五书》(1897年):
背景:德国强占胶州湾
1897年,德国公然派出舰队侵占中国山东胶州湾。沙俄租占旅顺大连湾,并将整个东北均置于其魔爪之下。接着,其他列强也纷起效尤,进而在中国掀起了一场争夺独占区和划分势力范围的瓜分狂潮。
内容:指出变法图强才能救亡图存
康有为针对德占胶州后的险恶局面,写出了《上清帝第五书》。在《上清帝第五书》中,康有为指出,德国侵占胶州之后,“瓜分豆剖”已“渐露机牙”;并说此间“万国报馆议论沸腾,咸以分中国为言”。在此危亡之际,他急迫要求及时变法,强调“图保自存之策,舍变法外别无他图”,变法图强才可以救亡图存。从而,鲜明地举起了图强救亡的旗帜。他并且激动地写道:如仍然“苟且度日,因循守旧”,不奋起变法图强,“恐自尔之后,皇上与诸臣求为长安布衣而不可得矣!”同时,他还就变法的步骤、革新要点等进一步作了陈述。
影响:感动光绪帝,为光绪帝采取接见任用康有为的行动提供了机会。
这次上书奏折在请工部堂官代递时,该部堂官竟因“皇上与诸臣求为长安布衣而不可得矣”这句话言词过激不肯代递。无奈之下,康有为又欲南归继续从事变法的宣传、组织工作。恰在此时,已与康有为有过接触的翁同龢,于一月初四日(12月12日)出面挽留,告诉康有为光绪帝的变法图强的态度仍十分坚决,希望他继续留在北京。
自甲午战后直到德占胶州、俄据旅大以来,光绪帝对国家前途愈加忧虑。当胶州事件发生,翁同龢便向光绪帝推荐了正在呼吁变法救亡的康有为。接着,以敢言而著称的兵部给事中高燮曾,又以康有为“学问淹长,熟谙西法”奏请予以召见。高燮曾的公开奏请,给光绪帝采取接见任用康有为的行动提供了机会。但是控制总理衙门的恭亲王奕欣以康有为的职位太低,皇帝直接召见没有先例为由,反对光绪帝召见康有为。奕欣建议先传康有为到总理衙门一谈,如果其言可用,才好为康有为破例。光绪帝只得命总理衙门大臣“随时接见康有为,询问天下大计,变法之宜,命令如有所见及有著述论政治者,由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进呈。”
1898年1月,李鸿章、翁同龢、荣禄及刑部尚书廖寿恒、户部左侍郎张荫桓,在总理衙门西花厅接见了康有为。在这次接见中,康有为面对朝廷中最有势力的几位大臣,宣讲了变法革新的必要,也驳斥了守旧官员的谬论。在诸臣接见康有为之后的当天,翁同龢便将诸臣接见时康有为的言词向光绪帝奏闻,当光绪帝得到康有为在被接见中有荐书的表示时,便立即命总理衙门大臣“呈进工部主事康有为所著《日本变政考》、《俄皇大彼得变政考(记)》等书”。在大臣接见康有为之后的第6天(1月29日),光绪帝又谕令总理衙门大臣,进一步明确重申“自后康有为如有条陈,即日呈递,无许阻格,并命康有为具折上言”。正是在光绪帝的谕令之下,此后不久,原被工部堂官拒递的康有为之《上清帝第五书》,由总理衙门大臣递到光绪帝的面前。光绪帝看到康有为的这份充满热忱的奏折,被其深深地打动了,尤其当他看到“求为长安布衣而不可得”的话语时,肃然动容,并以此对军机大臣说:“非忠肝义胆,不顾死生之人,安敢以此直方陈于朕前乎!”
⊙《上清帝第六书》(即《应诏统筹全局折》,1898年):
内容:重申国家面临的严重危机,主张学习日本明治维新,进行全面改革。
1898年1月29日,康有为上了《应诏统筹全局折》(第六书),请求光绪帝决定发起戊戌变法。在这篇奏折中,他引述当时波兰、埃及、土耳其、缅甸等国,由于守旧不变,遭到分割或危亡的险境,认为世界各国的趋势,“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中国所以面临危亡,就是由于保守旧法不知变革所致。他说要推行新政,就要走明治维新的道路,认为明治维新的要义有三个方面:一曰大誓群臣以定国是,二曰设对策所以征贤才,三曰开制度局而定宪法。以此为依据,他请求光绪帝尽快作好三件事:
一、在天坛或太庙或乾清门召集群臣,宣布维新变法,“诏定国是”。
二、在午门设立“上书所”,派御史二人监政,准许人民上书,不得由堂官代递;有“称旨”的,召见察问,量才录用。
三、在内廷设制度局,订立各种新章,下设十二局。
以上第一条是企图依靠皇帝的权力来推行新政,第二条是要使维新派参预政权,第三条是要在上述二者的基础上改革中央政府的行政机构。
在《应诏统筹全局折》中,康有为又提出在每道设一民政局,选才督办,准其专折奏事,体制与督抚平等;每县设民政局分局督办,派员会同地方绅士治之。他认为,这样可以“内外并举”,新政有效。
在这次上书中,康有为还涉及派员出国游历,翻译西书,变通科举,制造纸币,收印花税等事项。
影响:反映了资产阶级维新派政治改革的要求,也是戊戌变法的施政纲领。
(2)康有为向光绪帝进呈《日本变政考》《俄彼得变政记》:坚定光绪帝维新变法的决心为了变法图强,康有为曾经研究了一些国家兴亡盛衰的历史,编成几部书稿。据《万木草堂丛书目录》所载,计有《俄大彼得变法考》(二卷)、《日本明治变政考》(十六卷)、《突厥削弱记》(六卷)、《法国革命记》(四卷)、《波兰分灭记》(四卷)等五部。其中用力最深、篇幅、在变法中影响也的,当为《日本明治变政考》
(3)康有为发起组织保国会:
时间、地点:1898年,北京宗旨:“保国、保种、保教”性质:初步具有资产阶级政党的性质分会:保浙会、保川会、保滇会等
保国会的主要发起人是康有为和御史李盛铎。1898年4月17日,保国会在北京粤东会馆召开第一次会议,康有为在会上演讲,历述帝国主义侵略日急,瓜分危机严重的事实。保国会《章程》宣告:“本会以国地日割,国权日削,国民日困,思维持振救之”,并明确地提出以“保国、保种、保教”为宗旨。保国会打算按照强学会的模式,成为全国性的而不是地区性的组织,在北京和上海都设立总会,最终在全国各省、府、县设立分会。
二、百日维新:
1、开始标志: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1898年6月)
光绪皇帝虽然在1887年十七岁时已在名义上亲政,但实权一直仍然是掌握在慈禧太后的手里。面对列强瓜分的危险,光绪于1898年(戊戌年)向慈禧要求实际的权力,让他进行朝政的改革。1898年6月8日,徐致靖上书《请明定国是疏》(康有为代拟)请求光绪帝正式改变旧法,实施新政。上书后第三天6月11日(四月廿三),光绪颁布《定国是诏》(翁同和拟),表明变更体制的决心,这亦是百日维新的开始。之后光绪召见康有为,调任他为章京行走,作为变法的智囊。其后又用梁启超、谭嗣同、杨锐、林旭、刘光第等人,协助维新。历把这次运动称为戊戌变法,又称戊戌维新或维新运动,“维新”在这里是指提倡新学、推行新政、实施新法。
2、基本内容:
提示:从除旧、布新、作用、局限性四个方面列表总结维新变法的基本内容。
3、初步成果:(反映了,,,,,有利于,,,,,动摇了,,,,)
基本上反映了维新派的愿望和要求,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先进科学文化的传播,一定成都上动摇了封建统治秩序。
【资料回放】社会上对百日维新的评价
【合作探究1】明治维新与百日维新比较
【合作探究2】百日维新的特点
(1)从方式上看:变法要用西方和日本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技术、军事制度模式,对中国传统的旧制度进行改革。
(2)从宗旨上看:是要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有一定程度的政治权利,促进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在渐进的变革中.建立资产阶级国家,从根本上实现国家的独立富强。
(3)从内容上看:变法的内容与维新派的主张有差距,维新派与康有为的设议院、开国会、定宪法等政治主张,在百日维新期间光绪帝颁布的诏令中没有此内容,表现了资产阶级的局限性。
(4)变法局限在社会上层,没有深入广大人民群众,因而没有形成变革旧制的巨大社会力量
课后小结
★教学反思:
1、课前精心准备,资料引用和问题设计具科学性、思辨性、趣味性于一体,能给学生以良好的历史学素养的影响。这节课多媒体制作很有实效性,而且整个课题紧紧围绕“百日维新”这一中心内容展开。选择的材料也贴近生活,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参与答题的同学有30多个,在讨论的时候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很高,课堂气氛非常热烈,做选择题的时候争先恐后回答。
2、科学合理地延伸教材内容,有利于学生把握历史的走向。如“光绪帝在百日维新中扮演了什么角色?”“如果按照光绪帝的设想做下去,是通向君主立宪政治之路的。”及“明治维新与百日维新的比较”等,能引导学生走向教材之外更广阔的历史天地,走向历史的深隧。
3、营造开放的教学时空,张扬学生个性。如两个问题探究,我让学生按自己的兴趣各选其中一个,分两组进行探究性学习,收到了较好的学习效果。同时也很好的注意了学生主体作用、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
4、不足之处:对教师分析讲解预设太多,学生学法指导相对薄弱,少数基础差的学生难以跟进教学进程。由于是在学生既有知识基础上的在探究,师生都有点轻松,对时间的把握今后要注意。
5、课程问题:从学生对“中国与西方近代变革时序倒置”问题的探究性学习来看,学生从宏观上把握历史线索的能力较差,这显然与新教材的编写体例有关。抛开通史体例的模块式教学,割裂了历史的链条,使学生很难理出历史变化发展的规律来,窃以为这是历史教材编写体例上的倒退。
高一第一课历史教案篇6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1.阅读教材,识记文艺复兴最早兴起于意大利的原因、文艺复兴的内涵、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代表人物与成就、文艺复兴的历史意义;宗教改革最早兴起于德国的原因、马丁o路德与《九十五条论纲》、宗教改革的发展和结果、宗教改革的历史意义。
2.在识记上述基本史实的基础上,通过生生共议、师生互议、学生质疑,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等角度全面分析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兴起的背景,认识到一定时期思想文化是特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通过对文艺复兴时期各代表人物思想及作品、《九十五条论纲》的全面分析,明确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对人文主义内涵的发展;进一步全面理解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所产生的历史影响。
学法指导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意大利的文艺复兴,德意志的宗教改革。
2.难点:文艺复兴的实质,认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的人文主义。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自主学习】带着下列问题,阅读教材P26-29,在书上进行圈、点、勾、划,并对知识点进行记忆与思考。
1.阅读教材第一目“意大利的资本主义萌芽”
A(1):14、15世纪,文艺复兴为什么最早兴起于意大利(请注意阅读“前言”、图片资料及解读综合思考)?
【3组学生板演预测】经济:各城市鼓励发展工商业,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政治:新兴资产阶级日益壮大,更关注社会现实;
思想:古希腊、罗马文化遗存为冲破教会的-提供了思想源头;意大利独特的人才结构。
点评:视学生回答情况进行知识讲解与思维方法指导。
2.阅读教材第二目“文艺复兴”
A:(1)请以表格的形式梳理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代表、主要成就(请注意阅读“历史纵横”、“学思之窗”、图片资料及解读综合思考)。
【2组学生板演预测】
领域国别代表人物主要作品
文学意大利薄伽丘《十日谈》:抨击封建道德和教会的禁欲思想,主张发展人的个性,人类平等;
意大利但丁《神曲》:抨击教会
意大利彼特拉克《歌集》:最早提出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人文主义之父”
英国莎士比亚《哈姆雷特》:讴歌人的伟大和高贵;
艺术
(美术)意大利达o芬奇《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
意大利拉斐尔圣母像
意大利米开朗琪罗大卫
点评:视学生回答情况进行知识讲解与思维方法指导。
【合作探究1】通过对文艺复兴时期各主要作品的分析,谈谈对文艺复兴核心思想的理解。
【1组学生板演预测】肯定人,注重人性,赞扬人的价值和尊严;追求现世的自由与幸福;提倡科学,推崇人的经验和理性;
点评:视学生回答情况进行知识讲解与思维方法指导。
A:(2)结合材料思考,文艺复兴的兴起与发展对当时的欧洲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
材料:“地心说”在中世纪的欧洲一直居于统治地位。这个学说的提出与-教《圣经》中关于天堂、人间、地狱的说法刚好互相吻合,处于统治地位的教廷便竭力支持地心学说,把“地心说”和上帝创造世界融为一体,用来愚弄人们,维护自己的统治。1533年,60岁的哥白尼在罗马做了一系列的讲演,提出了他的学说即“日心说”的要点:地球绕其轴心运转;月亮绕地球运转;地球和其他所有行星都绕太阳运转的事实。哥白尼的“日心说”沉重地打击了教会的宇宙观,这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斗争的伟大胜利。......后来,伽利略发明了天文望远镜,一定程度证明了哥白尼的正确。
【6组学生板演预测】
在思想方面:文艺复兴冲破了-教神学桎梏,唤醒了人的自我意识,为后来启蒙思想的出现打下了基础,为资本主义制度的胜利和发展开辟了道路。
在文学艺术方面:文艺复兴时期众多的精湛艺术成为人类艺术的绚烂篇章,永放光芒。
在自然科学方面:人文主义提倡科学实验、注重实践,催生了近代自然科学。
局限性:对人文主义的过分推崇,造成运动后期个人私欲的膨胀、泛滥和社会混乱。
点评:视学生回答情况进行知识讲解与思维方法指导。
【合作探究2】什么是文艺复兴(时间、地点、主体事件等)?其实质是什么?
【5组学生板演预测】十四五世纪,由意大利人文主义者发起,借助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来反对封建神学,并加以新的创造和发挥,宣传资产阶级思想。16世纪以后,迅速传播到欧洲其他国家。史称这场新兴的文化运动为“文艺复兴”。
其实质是新兴资产阶级在古典文化的基础上开展的一场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反封建斗争。
点评:视学生回答情况进行知识讲解与思维方法指导。
3.阅读教材第三目“宗教改革”
A(1):16世纪,宗教改革最早兴起于德国的原因、标志、结果。
【4组学生板演预测】
原因:文艺复兴的影响;天主教会对欧洲尤其是德意志的压榨;
导火线:出售赎罪券。
标志:马丁o路德发布《九十五条论纲》,拉开序幕。
结果:宗教改革运动在欧洲兴起,形成一系列新的宗教:德国的路德教、英国国教、加尔文教等。
点评:视学生回答情况进行知识讲解与思维方法指导。
A(2):请简要概述马丁o路德的主要思想主张(请注意阅读“资料回放”、图片资料及解读综合思考)。
【2组学生板演预测】1.只要虔诚信仰,灵魂便可以获得拯救,无需购买赎罪券,否定罗马教皇-(“因信称义”)。
2.-徒有直接阅读和解释《圣经》的权利。
3.简化宗教仪式。
4.国家的权利高于教士甚至教皇。
点评:视学生回答情况进行知识讲解与思维方法指导。
A(3):欧洲宗教改革的兴起与发展有何历史影响?
【1组学生板演预测】否定罗马教会的-,打破了天主教会神学的垄断;解放了思想,进一步推动了人文主义的传播和发展;但马丁o路德等改革并未从根本上否定天主教等宗教,并确立符合当时历史发展趋势和资产阶级利益要求的新教,最终于人文主义运动形成对抗,不利于人文主义的发展。
点评:视学生回答情况进行知识讲解与思维方法指导。
【合作探究3】什么是宗教改革?其实质是什么?
【3组学生板演预测】16世纪,德意志马丁o路德发布《九十五条论纲》拉开了欧洲宗教改革的序幕,并迅速席卷西欧各国的反对天主教会的社会运动,其目的在于否定天主教的-,实现宗教信仰的自由与自主;
实质:一场由早期资产阶级领导的在宗教改革外衣下开展的反封建的-。
点评:视学生回答情况进行知识讲解与思维方法指导。
【知识梳理】【师生互动小结】
一、文艺复兴(14—16世纪)
1.条件:经济上,14世纪意大利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根本原因);政治上,新兴资产阶级为自身利益,要求冲破天主教的思想-;文化上,意大利保留了较多的古希腊罗马古典文化;人才上,众多博学多才的学者。
2.概况:
(1)发源地:意大利(发展到整个西欧)。
(2)表达形式:借助古希腊罗马文化。
(3)核心思想:人文主义──提倡人性,反对神性,肯定人的作用、价值,维护人的尊严,追求现世的幸福,倡导个性解放
(4)性质: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是自希腊智者运动以来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
3.代表人物及作品:
时期领域代表人物代表作品内容
最早文学但丁《神曲》率先对教会的丑恶现象表达了憎恶
早期文学彼特拉克《歌集》最早提出“人学”对抗“神学”,人文主义之父
文学薄伽丘《十日谈》抨击了封建道德和教会的禁欲思想,宣传人类平等,主张发展人的个性。
4.意义:
(1)思想方面:文艺复兴冲破了-教神学桎梏,唤醒了人的自我意识,高扬了为创造现世幸福而奋斗的精神,为后来启蒙思想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2)政治方面:为资本主义制度的胜利和发展开辟了道路。
(3)文学艺术:文艺复兴时期众多的精湛艺术成为人类艺术的绚烂篇章,永放光芒。
(4)自然科学:人文主义提倡科学实验、注重实践,催生了近代自然科学。
二、宗教改革
1.背景:从历看,文艺复兴宣扬人文主义,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从政治上看,德意志是教会压榨最严重的地区,激化了社会矛盾;从经济上看,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使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罗马天主教的-;从诱因上看,教皇出售“赎罪券”,激起愤慨(导火线)。
2.开始标志:马丁o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
3.马丁o路德的主要思想:信仰上帝就可得救,无需购买赎罪券;简化宗教仪式,僧侣可婚配和还俗;每个-徒都有直接阅读和解释《圣经》的权利;君主的权利高于教士甚至教皇。
4.结果:宗教改革运动兴起,新教教派出现形成。(路德教派、加尔文教派、英国国教)
5.新教特点:简化宗教仪式,否定罗马教廷-,坚持国家权力高于教会。
6.实质:是新兴资产阶级披着宗教外衣的反封建和罗马神权统治的-。
7.影响:政治上:打击了西欧的封建势力,摧毁了天主教的精神-,新教成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旗帜,并对后来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重大影响。经济上:没收了教会的大量土地和财产。文化上:促进了西欧各国民族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思想上:人文主义得到进一步的传播和发展。
【检测反馈】
1.14—16世纪,欧洲哪些历史事件促进了人文主义的新发展,结合具体史实予以说明。
【2组学生板演预测】文艺复兴:新兴的资产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经济和政治利益,要求红坡天主教会的神学世界观,改变封建传统观念,从而促进了人文主义的发展;
新航路的开辟:证明地圆学说,从而进一步推动了人文主义发展和实验科学的进步;
宗教改革:是文艺复兴的实践和深化,他集中反对罗马天主教会,摧毁天主教会的精神-,使宗教自由逐渐盛行,进一步解放人们思想,促进人文主义发展;
点评:视学生回答情况进行知识讲解与思维方法指导。
课后小结
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习题
1.14世纪从意大利兴起的文艺复兴运动反映了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
A.大力开拓国际市场的要求
B.摆脱封建神学-的要求
C.建立新的宗教教派的要求
D.建立资产阶级政权的要求
解析:中世纪西欧的人们生活在缺少理性思维和人文精神的蒙昧之中。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反对教会的蒙昧主义,要求追求财富与人生享乐,于是掀起了文艺复兴运动。
答案:B
2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主流社会思潮的核心。下列对这一时期人文主义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把人从宗教的-下解放出来是它的基本主张
B.人文主义反对中世纪神学抬高神的观点
C.为适应资本原始积累需要它主张实行禁欲主义
D.对它的过分推崇容易导致出现社会混乱
解析:人文主义者反对神学的禁欲主义和来世观念,提倡人们对现世生活的追求。因此,C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答案。
答案:C
3意大利诗人彼特拉克的一生充满了无穷无尽的掌声和赞誉,每当他到达一座城市,全城的男女老少都蜂拥迎接他,就像欢迎一位征服世界后凯旋的英雄。这表明当时()
①意大利人非常崇尚人文主义②彼特拉克因倡导人文主义而受到了尊重③意大利已彻底摆脱了神学世界观的-④意大利是当时欧洲最-的国家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解析:③的叙述错在“彻底”上,文艺复兴运动仅仅是摆脱封建神学-的开始;④的叙述错在“-”上,当时的欧洲还没有摆脱封建统治,更没有实现-。
答案:A
4(2013o安徽蚌埠检测)15世纪的名画《圣母与掌玺官罗兰》中掌玺官脸容强悍,目光尖利,画中倔强的线条反映出他顽强的个性。他不像是在景仰圣母,更像是在盯着圣母的脸看。圣母显得贤淑优雅,仍然是哥特式绘画里的人物,但掌玺官已完全走进肖像画的现实世界了。该画作旨在宣扬()
A.人文主义B.禁欲主义
C.蒙昧主义D.神秘主义
解析:性格倔强的掌玺官、贤淑优雅的圣母描述的都是普通民众爱恨情感,体现了人文主义的精神。
答案:A
5(2013o山东烟台一模)中国一位历史学家曾说:“我们不妨把文艺复兴运动看作是中世纪晚期悲观、死亡、灾变、迷信和冷漠心情的结束。”因为这场运动()
A.把人性从宗教的-中解放出来
B.教会-遭到理性否定
C.构建符合人民利益的契约
D.促进-、自由思想的发展
解析:中世纪在宗教神学的统治下,人们的思想受宗教-,处于悲观、迷信、冷漠等状态,而文艺复兴倡导提倡人性,反对神性。因此正确答案为A项。B、C、D三项是启蒙运动的思想及影响。
答案:A
板书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高一第一课历史教案篇7
一、教材地位:
新编教材《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第二章“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共有8节,反映了19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历史进程,这个阶段,是中国近代社会急剧变化的时期。教材主要涉及中国社会的政治格局、经济结构、阶级关系的新变化;中国人民的抗争;列强对中国侵略的加剧等方面内容。头绪多,内容丰富。
《洋务运动》是本章的第二节。洋务运动在内忧外患的背景下产生,进行了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实践,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对中国社会的军事、经济、教育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学习本节教材,有助于理解以后教材中涉及的中国近代新的生产方式的产生,以及早期维新思想的出现、抵御外来侵略等内容。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和理解洋务派、顽固派、洋务运动的时间、主要代表、口号、主要内容,洋务运动破产的原因等基本内容。
2、德育目标:
通过对洋务运动发展过程的了解,认识顺应世界潮流的必要性;通过理解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培养学生的开拓创新意识。
3、能力目标:
通过对洋务运动产生的背景的归纳,培养学生概括和分析能力;通过对洋务派和顽固派的对比,培养学生比较事物异同的能力;通过对洋务运动的评价,培养学生运用辨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原理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三、教材分析:
重点:洋务运动的兴起和发展,主要内容和失败原因。
难点:全面、正确地评价洋务运动。
四、教具:学生学习提纲,自制课件。
五、教学方法:
主要采取“导读—共析—巩固”的互动式教学方式。教师以设疑、析疑为主;学生以阅读教材、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为主。在生生合作、师生合作的多边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
六、教学过程:
1、问题导读:教师依据教材,设计了几个问题,要求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和初步理解教材。①洋务运动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洋务派与顽固派的主张有什么不同?②归纳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③洋务运动为什么会破产?如何评价洋务运动?
2、异同比较:
①在阅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归纳洋务运动的背景:
a、内忧外患,为维护清朝封建统治;
b、外国技术逐渐传入;
c、慈禧太后采取支持的策略;
d、总理衙门的推动。
②师生共同分析洋务派和顽固派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a、不同点:对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的态度不一样;
d、相同点:都是为了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
(3)补充说明洋务派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3、学生归纳:检查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笔记,对洋务运动的“分期、口号和主要内容”是否完整归纳出来,并请学生简要回答:
(1)两个阶段:60年代至70年代“自强”;70至90年代“求富”。
(2)主要包括创办军事工业、创办民用工业、筹划海防、举办新式教育等四个方面。然后教师扼要地点明军事工业的性质是封建性的,而民用工业具有一定的资本主义性质。
4、深入分析:依据教材内容的提示,要求学生结合已知知识,对洋务运动破产的四个原因展开分析,重点理解“不彻底变革封建制度就让国家富强起来,这是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进一步认识西方资本主义侵略势力和中国封建顽固势力的阻挠和破坏,是推进中国近代化进程的障碍。
5、客观评价:洋务运动最终是破产了,但它对中国近代社会所产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引导学生客观地、辩征地对洋务运动加以评价,这是十分必要的。教师重在提示:要从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两方面去分析;切入点是洋务运动的目的、实践及其影响。
六、板书设计:(略)
七、练习巩固:
i、小结:目的——主要内容——结果。
ii、布置作业:P39问。
答题第二题、P40阅读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