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8教学资源网 > 学习宝典 > 历史 > 历史教研 > 教学方法 > 中学历史教学方法艺术技巧5篇

中学历史教学方法艺术技巧5篇

徐球20分享

中学历史教学方法艺术技巧范文5篇

良好的教学方法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中学历史教学方法艺术技巧范文5篇,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学历史教学方法艺术技巧范文1

1、封建专制制度对经济发展的阻碍;三级会议的召开;攻占巴士底监狱;君主立宪派掌权;《人权宣言》;巴黎人民第二次起义;吉伦特派统治;瓦尔密大捷;共和国的建立和处死路易十六;巴黎人民的第三次武装起义;雅各宾专政和罗伯斯比尔;热月政变;法国__的意义;拿破仑和雾月政变;第一帝国对内统治措施和对外战争;第一帝国的覆亡。

2、通过分析法国的革命发生的原因、发生、发展和结束,使学生掌握法国__的基本脉络,理解在革命的不同阶段执政者所实施的各项措施及作用,认识到是法国人民在革命的危机关头挽救了革命并推动革命继续发展达到高潮。通过分析拿破仑的内外政策和对外战争,使学生认识到拿破仑代表的是资产阶级的利益,拿破仑战争在客观上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进程。

3、通过学分析法国__的背景,使学生认识:法国__是封建社会内部成长起来的资本主义生产力与封建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之间矛盾的必然结果;通过学习法国__的经过,使学生认识:人民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基本动力,历史是人民创造的,英雄人物只能加速历史的发展进程,而不能改变历史发展方向。通过学习法国__的过程和结果,使学生认识:历史的发展是曲折的,是螺旋式前进的。

教学建议

教材地位分析

法国__在世界历史舞台上较英国革命或美国革命更为突出。它比那些较早的大变革引起更多的经济变化和社会变化,并对世界产生了更为广泛的影响。法国革命不仅标志着资产阶级的胜利,而且标志着民众的充分觉醒。不仅中产阶级的自由主义已引人注意,而且对各阶层人们都有号召力的民族主义也已出现。在某种意义上,19世纪的历史实际上是在法国__的影响下开始的。

重点分析

本课重点是:法国__的背景;巴黎人民的三次武装起义;君主立宪派、吉伦特派、雅各宾派当权时的革命措施;拿破仑内外政策的评价。

法国__的背景:法国__是世界最彻底、最典型、影响最广泛的一次资产阶级革命,之所以会是这样,是因为在法国__爆发的客观条件中已经具备了这些条件:资本主义经济较英、美有了更长足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更壮大,经历了较为彻底的思想解放运动,思想更成熟,已经不再打着宗教旗帜进行革命,而是以理性主义为核心,提出较完整的__封建专制统治的理由和将建立的资本主义国家的雏形;在革命过程中,始终坚持民主、自由的原则。这些必须通过分析法国__爆发的背景得出。因而法国__的背景是重点

巴黎人民的三次大规模武装起义:巴黎人民的三次大规模武装起义是法国__过程中三个阶段的标志性事件,因而是重点。

君主立宪派、吉伦特派、雅各宾派当权时的革命措施及其评价: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是世界最彻底、最典型、影响最广泛的一次资产阶级革命,它的彻底性、典型性就体现在君主立宪派、吉伦特派、雅各宾派分别执政期间颁布的各项革命措施中。由于法国__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革命超出了与当时社会生产力所适应的上层建筑的建构范围,而这一超出也正是体现在革命三个阶段掌权者的政策上。因此,正确理解和评价君主立宪派、吉伦特派、雅各宾派当权时的革命措施是本课重点

__的影响: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是世界影响最广泛的一次资产阶级革命。法国的__不仅__了本国的封建统治、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同时,并对拉丁美洲独立产生了影响。在某种意义上说,19世纪的历史实际上是在法国__的影响下开始的。因此,__的影响是本课又一重点

拿破仑的内外政策及其评价:拿破仑执政时期仍是法国资产阶级当政时期,他继承了__时期取得的成果,并通过对外战争将之巩固下来。同时,也沉重地打击了整个欧洲大陆的封建势力,促进了这些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使这些国家的民族主义觉醒,也就是说,拿破仑战争促进了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革命的进行。理解这些,必须通过分析拿破仑的内外政策及正确评价其对外战争。因此,拿破仑的内外政策及其评价是本课重点。

难点分析

君主立宪派掌权时对法国的初步改造;雅各宾专政中的恐怖政策和倒台原因是本课难点。在学习法国__时,学生较难将革命与当时法国所处的时代特征相联系。当时,世界仍处于手工工场时期,这一时期,在生产、流通中起重要作用的是商人而非工场主,即在手工业资本主义时代,在资产阶级中地位、力量、实力最雄厚的是大资产阶级,也就是商业资产阶级。所以,在这一时期,资产阶级革命的应是大资产阶级。由于受传统的大资产阶级不彻底、工业资产阶级较彻底、中小资产阶级最彻底的理论影响,学生较难正确认识法国__时期大资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在评价君主立宪派掌权时的政策时较难掌握。同样,学生对法国革命的大的历史背景认识较为模糊,所以在理解法国__具有超前性时会存在困难,也就是说,在评价雅各宾专政中的恐怖政策和理解其倒台原因是会有困难。所以,君主立宪派掌权时对法国的初步改造以及雅各宾专政中的恐怖政策和倒台原因是本课难点。

重点、难点突破方案

1.通过回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取得的成果、建立资产阶级政权的特点,对比法国__爆发的背景。强调两次革命进行的时间不同,因而,法国__时期,无论是资本主义经济还是资产阶级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革命将更加成熟。在引导学生分析法国__的原因时,应强调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发展与封建专制统治的矛盾。而法国的等级制度森严,造成阶级矛盾尖锐。启蒙思想的出现和广泛传播,使法国的资产阶级在思想上更为成熟,所以,能够直接提出__封建统治的理由和将建立的资本主义国家的雏形,在革命中也能始终坚持民主、自由的原则。

2.利用flash动画讲解法国__的过程,在讲解之前,教师应引导学生分析法国__时期的历史大背景是什么?(世界处于手工工场时期,__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本主义制度是这一时期资产阶级革命的任务。大资产阶级是这一时期革命的领导阶级,这可以通过让学生回忆手工工场时期的特点得出。)理解这一问题有利于学生在学习中认识法国革命的超出问题以及对君主立宪派、吉伦特派、雅各宾派政策的理解和评价。

3.通过引导学生将法国的地理位置和在欧洲的地位与此次革命相联系,使学生能够认识到法国__产生的影响也将远远超出英国、美国的资产阶级革命。

4.通过让学生在课下查找有关拿破仑的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并将之制成课件、网页,或写成人物小传,在课上展示交流。从而,使学生对拿破仑的政策及其战争有较全面、感性的认识,同时,培养学生查找、整理、分析历史资料的能力

关于法国__中三个阶段的掌权者实施的政策

利用flash动画讲解法国__的过程,在讲解之前,教师应引导学生分析法国__时期的历史大背景是什么?(世界处于手工工场时期,__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本主义制度是这一时期资产阶级革命的任务。大资产阶级是这一时期革命的领导阶级,这可以通过让学生回忆手工工场时期的特点得出。)理解这一问题有利于学生在学习中认识法国革命的超出问题以及对君主立宪派、吉伦特派、雅各宾派政策的理解和评价。

关于“法国__的背景”的突破方案

通过回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取得的成果、建立资产阶级政权的特点,对比法国__爆发的背景。强调两次革命进行的时间不同,因而,法国__时期,无论是资本主义经济还是资产阶级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革命将更加成熟。在引导学生分析法国__的原因时,应强调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发展与封建专制统治的矛盾。而法国的等级制度森严,造成阶级矛盾尖锐。启蒙思想的出现和广泛传播,使法国的资产阶级在思想上更为成熟,所以,能够直接提出__封建统治的理由和将建立的资本主义国家的雏形,在革命中也能始终坚持民主、自由的原则。

关于“法国__的影响”的突破方案

通过引导学生将法国的地理位置和在欧洲的地位与此次革命相联系,使学生能够认识到法国__产生的影响也将远远超出英国、美国的资产阶级革命。

关于“拿破仑的内外政策和战争及评价”的突破方案

通过让学生在课下查找有关拿破仑的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并将之制成课件、网页,或写成人物小传,在课上展示交流。从而,使学生对拿破仑的政策及其战争有较全面、感性的认识,同时,培养学生查找、整理、分析历史资料的能力

课内探究活动

在评价拿破仑战争时,组织学生展示其课下准备的关于拿破仑的课件、网页、人物小传,全体学生共同交流。

教学设计示例

中学历史教学方法艺术技巧范文2

重点:法国__的背景;巴黎人民的第三次武装起义;君主立宪派、吉伦特派、雅各宾派当权时的革命措施;法国__的意义;拿破仑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成国的措施和对外战争的评价。

难点:君主立宪派掌权时对法国的初步改造;雅各宾派专政中的恐怖政策和倒台的原因。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辅助课件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引导学生回忆: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何时爆发的?这场革命的历史意义和影响是什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指出: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标志着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到来,从封建制度过渡到资本主义制度已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二、__的爆发

指导学生联系上一节“启蒙运动”的内容阅读教材,让学生从经济、阶级关系、意识形态、财政方面归纳出法国__前的状况,并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角度,找出法国__爆发的根本原因——封建专制制度已成为法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严重障碍。教师补充指出:既然旧制度已成为社会发展的桎梏,那么,通过革命__封建专制统治已成为法国历史发展的必然。在学生分析的基础上,教师可借助多媒体课件示意。

关于攻占巴士底狱,可联系初中教材内容,不细叙述具体过程。但要重点说明攻占巴士底狱的时间和标志,并指导学生看插图《攻占巴士底狱》。

三、君主立宪派统治时期

首先向学生说明:巴黎人民第一次起义后,法国__进入第一阶段。这一时期掌握政权的是君主立宪派,它不仅反映了这一派别的政治主张,而且还体现了这一派别在反封建的经济政策所采取的态度(引导学生阅读、讨论1789年8月《废除封建制度的法令》及P41的表述,《人权宣言》有关条文、《1791年宪法》等史料),使学生分析出:第一,君主立宪派是通过立法手段对封建土地所有制、封建等级和国家政体三方面进行初步改造的;第二,这些改造实现了革命的目的。在此基础上,要进一步引导学生通过比较的方法,用阶级观点分析君主立宪派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在介绍巴黎人民第二次起义时,重点讲清背景和结果。巴黎人民在祖国和革命处于危难之时发动起义的。1792年8月巴黎人民第二次起义__了君主制,把吉伦特派推上统治地位,推动革命向前迈进。起义的过程,可配合《巴黎人民攻占王宫》插图进行简单叙述。注意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这场战争的性质,分析革命战争爆发的原因(法国人民进行是的一场保卫革命、保卫祖国的正义战争)。

四、吉伦特派统治时期

重点说明:法国__进入第二阶段,代表工商业者利益的吉伦特派取代了君主立宪派,并通过立法议会掌握行政大权。关于吉伦特派统治时期的施政措施等问题,可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然后归纳出:取得瓦尔密大捷、召开国民公会、建立共和国、处死国王路易十六,颁布新的土地法令。并让学生讨论哪几项内容(后三项内容)标志着法国革命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其依据是什么?关于巴黎人民第三次起义,可引导学生阅读、分析起义的原因和吉伦特派倒台的原因,然后重点强调起义的结果:巴黎人民的第三次起义,__吉伦特派的统治,把资产阶级民主派雅各宾派推上了统治地位,再次把革命推向新的阶段。

五、雅各宾派统治时期

关于雅各宾派的革命措施及其作用,要结合教材进行逐条分析,以使学生正确理解,并能作出全面、客观的评价。通过荷兰、英国、美国、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回顾,明确资产阶级革命的任务是反侵略、反封建,确立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然后,让学生判定限价法令是否属于资产阶级革命应该完成的任务?如果不属于,它是历史的超前,还是历史的倒退?为什么?请结合当时法国的国情来分析。请分析,这一超前会不会长久?为什么?

对于雅各宾派的土地政策的理解,可采取教师启发(把土地分给农民是不是资产阶级革命应该完成的任务?为什么?对于在资产阶级革命中他们的这种做法应如何理解?),学生讨论的方式来解决。教师指出:这是特殊形式下,法国资产阶级采取的一种特殊的做法,它不属于资产阶级革命的范畴,它在革命中大大超前了,一旦法国革命形式稳定下来,革命中超前的部分将退回到资产阶级革命正常的轨道上来,后来的“热月政变”证明了这一点。

关于法国__的历史意义,可让学生在阅读教材的基础上进行讨论,然后教师归纳总结,重点分析人民群众在__中的作用以及世界意义。

中学历史教学方法艺术技巧范文3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中关于“热月党人和督政府”一段的叙述,抓住中心:“热月政变”是建立资本主义正常秩序的转折点。

关于拿破仑的崛起,应注意引导学生分析当时法国的客观形势和拿破仑所具备的自身条件,以说明拿破仑取得政权的必然性和偶然性。

关于拿破仑的对内政策,首先要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启发学生从政治、经济、法制、科教四个方面思考拿破仑的对内政策其及作用。然后,指导学生从史实的分析中得出第一帝国的性质,即:实行资产阶级军事专政。

关于拿破仑的对外战争和性质,可用课件、地图《法兰西第一帝国极盛时期的欧洲》进行讲述。将拿破仑的对外战争分成早期、后期两段,然后提出问题“怎样看待拿破仑的对外战争?”、“早期和后期的战争有哪些不同?”,在学生讨论发言的基础上教师进行归纳总结。

关于第一帝国的覆亡,可从国内、国外两方面分析原因,从而使学生理解第一帝国的覆亡是无法避免的。

教师可就“拿破仑为什么能上台?”、“拿破仑的功过如何评说?”等问题指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并要求学生参考课后[活动课]的设计,查阅资料(文字、图片、数据等),梳理有关知识,制作成课件,或整理成稿。在下一次课上进一步探讨;或制作展版,以培养学生综合概括、全面客观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以及发挥个人特长,分工协作的意识;查阅、制作的动手能力。

另外:拿破仑是学生普遍感兴趣的一个话题,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可设计一些学生活动,如:建议学生看电影(如:拿破仑在“奥斯特里兹战役”等),要求学生或个人;或组成学习小组,查阅、收集有关拿破仑生平的有关文字材料和图片资料。或按照人物小传的形式写成小文章;或将其业绩,按照时期分类归纳,制作成课件、网页。最后,组织全体学生进行交流和展示,并由本人(或本组)、其它同学、教师共同评判也可。

教学设计思想

以建构主义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指导教学。观看电影,上网查阅资料,阅读有关书籍,制作课件,调动各种学习手段,创设学习、对话的情景,让学生在交流、质疑、讨论中,掌握知识,提高学习能力。

探究活动

建议学生:或个人;或组成学习小组,查阅书籍、收集有关拿破仑生平的有关文字材料和图片资料。或按照人物小传的形式写成小文章;或将其业绩,按照时期分类归纳,制作成课件、网页。最后,组织全体学生进行交流和展示,并由本人(或本组)、其它同学、教师共同评判。

历史人物传记撰写要求:1、概要介绍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2、并对其在历的地位和作用进行分析和评价。3、分析、评价历史人物的功过,要求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实事求是地进行评判。4、在吸取学者和他人观点的基础上,欢迎发表个人的不同见解。5、小传撰写中,对他人的研究成果、图片的引用,要加上标注。6、打印成文,或交文稿,或交软盘。

中学历史教学方法艺术技巧范文4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知道我国境内目前已知最早的人类的名称、生活年代、地点和发现的主要考古资料,知道我国早期远古人类的名称、生活年代、地点、体制特征、使用的工具、火的使用和发明以及生活组织情况。

2 、能力目标:利用课本中的历史地图、图片,培养看图、识图能力;通过想象北京人一天的生活,培养想象力和写作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知道我国是目前世界上发现原始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加深对祖国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通过对问题的探究学习,培养合作意识和崇尚科学的精神。

二、课程标准

以元谋人、北京人等早期人类为例,了解中国境内原始人类的文化遗存。

三、重点难点

1 、重点:元谋人、北京人等早期人类。

2 、难点:人类社会从低级到高级逐步演化,掌握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四、教学设备和教学方法

1 、教学设备:多媒体

2 、教学方法:讲述法、讲解法、谈话法和演示法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视频导入):《中国历史中国历史元谋人遗址》,学生边观看视频边思考——从这个视频中,你获取到怎样的信息?请简单概括。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视频导入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本课作为历史课程开篇的第一课,先声夺人地将学生牢牢地吸引进我们的历史课堂至关重要。)

(二)授课过程

1 、元谋人(距今约170 万年)

教师:对于元谋人,结合刚才观看的视频和课本上第2 、3 页的内容,我们发现了哪些考古资料?

学生回答略。

教师:(展示元谋人的牙齿化石图片),什么是化石呢?请同学们查字典了解一下。(由于自然作用在地层中保存下来的地史时期生物的遗体、遗迹,以及生物体分解后的有机物残余等统称为化石。)观察这两颗牙齿化石,它们有什么特点?(硕大、粗壮,根据考古学家的鉴定,它们同属一个男性成年个体,而且是门齿化石。)

学生回答略。

教师:另外,考古学家在元谋人的遗址中还发现一些有明显加工痕迹的石器,像刚才视频中提到的刮削器,而在遗址的黏土层中还发现了许多炭屑和黑色的烧骨。这些说明了什么问题呢?现在,请同学们扮演考古学家的角色,思考得出自己的结论,然后在小组内与其他同学一起讨论,分享学习成果。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有明显加工痕迹的石器,说明元谋人已经开始使用石器了;而炭屑和烧骨,则说明不排除他们已经会使用火了。但是,仅仅靠这些考古资料就想揭开原始人生活神秘的面纱还很困难,我们还需要通过考古资料丰富的远古人类遗址来揭开原始人的生活。除了云南的元谋县,还有那些遗址可以帮助我们揭开原始人的生活呢?

(教师呈现中国原始人类主要遗址分布图)

同学们认真观看这一张图片,看看能归纳出哪些有用的信息?同学们读历史地图的时候,要遵循一些原则:

第一,看图片题目,弄清楚这幅图要告诉我们什么;

第二,看图例,知道图中符号所表示的含义;

第三,看图中的地名、分布方位及古今地名注释;

第四,找出特点。

现在,以四人小组形式共同讨论这两个问题。

同学们讨论、回答略。

教师归纳:从这幅图可以看出,我国已知的远古人类遗址主要分布在我国的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这说明黄河和长江流域的确是中华人民的母亲河,孕育了中华的远古文明。在这些远古人类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元谋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生活年代最早的是元谋人,他们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知的最早人类,生活年代距今有大约170 万年的时间了。刚才我们已经学习过元谋人的相关内容了,接下来,我们进一步认识另一远古人类——北京人。

2 、北京人( 距今约70 万——20 万年)

教师展示周口店的照片,为学生介绍:20 世纪20 年代后期,在北京房山周口店龙骨山的岩洞里,考古工作者首次发现了北京人的头盖骨化石。

展示北京人头部复原图和猿的正面和侧面,请学生思考:认真观察图片,说说北京人的头部特点;再看猿、猿人,结合现代人的头部骨骼,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回答略。

教师:同学们通过观察,会发现北京人长得既像猿类而又具有现代人的特征,也因为这样,我们称他们为“猿人”。细心观察,会发现北京人头部的猿类特征比较明显,比如前额低平,眉骨粗壮,颧骨突起,嘴部前伸,没有下巴。他们体格健壮,肌肉有力,毛发非常浓密。

北京人的四肢相对来说比头部要进步些,他们的上肢已经基本具备了现代人的形式,下肢虽然和现代人相似,但还有很大程度的原始性。在这里,老师就想到一个问题了:为什么北京人的上肢接近现代人,而头部和下肢却更像猿呢?同学们能推测出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吗?

学生讨论、交流、回答略。

教师归纳:正是由于劳动,手由最初只能做简单动作到逐渐会做各种复杂动作,灵巧性越来越强。因此,手是最先向现代人方向发展的。手不仅是劳动的器官,还是劳动的产物。下肢在四肢分化之后,只担负支撑身体和行走的任务,所以相对手的发展来说较为落后。而随着四肢的分化和手的发展,脑也在缓慢地进化。这些变化说明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正如恩格斯指出:“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教师展示图片,提问:根据北京人制造的石器图和北京人砸击敲打图,描述北京人是怎样劳动的。

学生讨论回答略。

教师总结:在原始时代,北京人要面对种种险恶的环境,为了生存下来,他们要进行顽强的斗争,在这一过程中,他们逐渐创造了和自然作斗争的武器,也就是石器和火。当时他们已经会制造不同用途的石器,他们通过砸击、敲打、碰撞的方法,把石块加工成各种形状的石器。同学们可以翻到书本的第4 页,看看顶头部分的小字内容,了解一下北京人打造的石器。

教师:“劳动是从制造工具开始的,能够制造工具,人类的劳动实践便开始了。北京人同自然作斗争的另一种重要武器,就是火。在他们住过的山洞里,留下了很厚的灰烬堆,还有被烧过的石块、兽骨和树木炭块,这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略。

教师:说明北京人已经懂得用火了。而从灰烬的成堆来看,他们还不会人工取火。那么他们的火是怎样来的呢?火又可以起到什么作用呢?请同学们再扮演考古学家的角色,在小组内讨论一下。

学生讨论回答略。

教师:对,他们使用的是天然火。火的使用,能够帮助他们吃熟食、御寒、照明和驱赶野兽,这也增强了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虽然如此,当时的生活条件依然很艰险,不仅要抗击种种自然灾害,还要猛兽的攻击。

在这么艰险的环境下,我们的祖先是靠什么样的组织形式一代代繁衍下来的呢?试着描述一下。

学生回答略。

教师:他们过着互相协作的群居生活。这种社会性是人类的本性,也是人类社会力量的源泉。北京人大约几十个人在一起,共同劳动,共同分享微博的劳动成果,过着采集和狩猎的生活。采集是北京人获得食物的主要方法。在群居生活中,他们还处于原始的乱婚状态。这种群体就是原始人群,也就是早期的人类社会。他们就是靠这种社会组织,经过长期的艰苦劳动和斗争,顽强地改造自然,改造自己的体质,推动着社会向前发展。

3 、山顶洞人(距今约1.8 万年)

到了距今约1.8 万年的时候,在北京房山周口店又生活着一种原始人类,因为他们的遗骨化石是在龙骨山山顶的洞穴中发现的,所以被称为“山顶洞人”。同学们自学一下这一部分的内容,一边阅读,一边与北京人的外貌、劳动和生活等方面的情况进行比较。

学生阅读、回答略。

(三)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你认为重点内容是哪些?(学生回答略)

教师用课件展示知识结构。

(四)作业

想象北京人一天的生活,写一篇小作文,500 字左右。

(五)板书设计

主板书

一、元谋人(距今约170 万年)

云南元谋

二、北京人(距今约70 万——20 万年)

1 、形貌、体质特征

2 、制造工具:打造石器

3 、使用天然火

4 、群居生活

三、山顶洞人

副板书:根据课堂实际需要

中学历史教学方法艺术技巧范文5

一、本课地位:

我说课的内容是-的第15课《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课本内容主要包括三部分:1、张骞通西域2、丝绸之路3、班超经营西域(自学内容)。

汉朝对外交往充分体现了中西文明的交流与渗透,而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文明向外传播的重要通道,所以本课在整个中国古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根据新课改的理念和学习的需要,我对内容作了一些调整和拓展。以丝绸之路作为本节课的主线,增加了对丝绸之路变迁和衰落的探讨,以史为鉴,谈对当今的启示。而这些也正是我们历史教学的最终目标,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受到历史的熏陶,为现实服务。

二、学生情况分析:

在网络迅速发展的今天,学生已经能够运用网络,而且他们对新事物也比较感兴趣,对一些社会热点问题也会给予一定的关注。但初一学生知识的积累还较少,同时对历史地理的概念还比较模糊。

三、本课目标:

根据以上情况和课标的要求,对本课我确定了如下目标

1、知识目标: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与结果,丝绸之路的路线与意义及丝绸之路衰落的原因与启示等。

2、能力目标:

(1)通过网络的自主学习,学会查找资料,搜集信息的方法及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学习服务的技能。通过探究式的合作学习,学会交流,增强同他人合作的意识。

(2)通过绘制丝绸之路路线图培养历史空间感及动手能力。

(3)通过对丝绸之路衰落原因的探究和丝绸之路对今天的启示的交流,培养探究能力及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能力。

3、情感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认识到少数民族和边疆地区在祖国经济文化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贡献,从而认识到开发边疆的重要意义。

(2)通过学习张骞等人为报效祖国,不屈不挠敢于冒险和开拓的精神,强化爱国意识和开拓进取的意识。

(3)通过对丝绸之路衰落的原因探讨和今昔对比,汲取历史教训和营养,以史为鉴,强化环保意识和对祖国一些方针政策的理解(如西部大开发,改革开放等)。

四、本课重点:

本课的重点有两个:

1、张骞通西域。张骞出使西域是汉朝对外交往当中最为重要的事件之一,有着开先河之意。所以具有重要地位。

2、本课的第二个重点是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是本课的主线,并在整个中国古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所以丝绸之路也是本课的重点,在此当中丝绸之路的形成和意义及衰落又是重点的重点。

五、本课难点:

由于初一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积累程度的限制,对理性的知识较难领会,所以本课的难点是通过一系列的历史事实如何认识丝绸之路的意义和对当今的启示。

六、教学方法设计:

根据要求和新课改的理念,我把本节课设计成网络探究课的形式。以webquest为载体,这是目前采用较多的一种网络探究的形式。在网络逐渐普及的时代,信息更为广泛,老师已经不再是知识的唯一传授者,学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获得信息,如何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当中最大限度的发挥主观能动性,学会学习,提高兴趣应当是我们教学当中充分考虑的问题。本节课通过webquest平台,学生自学、搜集资料、讨论、动手等多种方式可以取得较好效果。

在此当中我特意设计了这样两个环节:评价、作品与交流。

如何有效的评价对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提高学习的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学生的自主评价,一方面学生可以更为明确本节课要完成的任务,同时也更有利于对学生的鼓励和对教学效果的检测。

中学历史教学方法艺术技巧5篇相关文章:

初中历史教学方法有哪些

中学历史教育教学总结5篇

九年级历史教学方法及技巧

中学历史课堂理论课教学计划5篇

七年级历史教学方法有哪些

初二历史教学方法及技巧

初中历史学科教学设计范文5篇

关于中学历史教学设计怎样写5篇

人教版中学历史教学设计5篇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方法最新资料

    495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