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抗洪救灾感动人的故事5篇

燕玲2 1149分享

在每一次抗洪救灾的过程中,我们都会看到大大小小的感人故事,令人感触良多,大家感受如何?还记得哪些抗洪救灾的故事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关于抗洪救灾感动人的事迹5篇,以供大家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抗洪救灾感动人的故事5篇

抗洪救灾感动人的故事(一)

_日,受持续强降雨和中上游来水影响,安徽防汛救灾形势严峻。在省委组织部号召组织下,6.1万多个农村基层党组织、180多万名农村党员冲在防汛救灾第一线,以实际行动检验党性、书写担当。

闻“汛”而动

众志成城党旗扬

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在防汛救灾这场硬仗中,安徽省委组织部强化党建引领,推动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冲锋在第一线、战斗在最前沿。

长丰县岗集镇党委第一时间落实上级指示,细化工作预案,要求各基层党组织提高认识、压实责任,把好思想意识关、一线巡查关、监测预警关,为辖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筑起坚实的安全屏障。

黄山市各农村基层党组织闻令而动,用实际行动筑起一道道冲不垮的“堤坝”。屯溪区成立防汛救灾工作领导小组,疫情防控中组建的209支党员突击队第一时间投入防汛抗灾战斗。徽州区西溪南镇严格落实镇村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14名地灾监测员、山洪预警员、水库管理员全员在岗,实时监测水位和地质灾害隐患,及时发布水情信息。

无为市石涧镇党委成立陈闸水系、集镇防洪大队临时党支部,建立健全值巡制度,严格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工作机制,党员群众积极投入防汛救灾,有序完成了水域清障、险处加固等工作。

逆“汛”而上

洪水中挺起脊梁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面对严峻汛情,广大农村党员火速行动,不惧危难,冲锋在前。

“我参加过多次防汛,比年轻人有经验。作为一名老党员,我可不能退缩!”眼看洪水即将破堤,55岁的桐城市新渡镇金圩村村委会主任吴宜明毫不犹豫跳入水中,在冰冷的河水中泡了4个多小时,最终在20多名抢险队员通力合作下,闸口成功被堵,避免了破堤险情。

7月7日,东至县木塔乡特大山洪暴发,位于苏村村东南部的南安大桥被洪水冲断,百余米宽的洪峰将两个村民组隔离,大水涌入部分民房。危急时刻,村党支部书记苏军带领党员抢险突击队9名成员手拉着竹竿,穿过齐胸的洪水,成功救出8名被困人员。

旌德县俞村镇芳岱村党支部书记江莫娇在做好防汛工作的同时,迅速召集村里的党员群众抢修公路、开展灾后自救。在连续多天高强度工作后,江莫娇因劳累过度晕倒在抢修现场,醒来后仍心系灾情:“一定要先把路疏通,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其他救灾工作。”

向“汛”而行

党群同心守一线

到最需要的地方去!洪水来临时,在基层党组织带领下,党员群众组团防汛、冲锋在前,用“关键时刻冲得上去”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

面对汛情,马鞍山市郑蒲港新区各级党组织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打造了一支由党员先锋队、民兵突击队、工人抢险队组成的防汛救灾党群突击队。25支党员先锋队860多名党员干部严防死守,24小时拉网式巡堤查险;100多名青年民兵投入防汛一线,分片包干、分线作战;100名工人以人拉肩扛的方式,筑起一道近百米的防洪围堰……

泾县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党支部第一时间投入防汛救灾一线,面对持续强降雨造成的道路积水、塌方、山体滑坡等险情,及时组织应急抢险队到现场,进行突击清理,有效保障了全县公路的安全畅通。

“一直以来都是党和国家在关照我,现在能出一份力报党恩,说什么我也要上呀!”无为县高沟镇隆兴村村民代言凡不仅是一名拥有60年党龄的老党员,同时还是一名退伍军人,由于家庭条件困难,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不久前,得知姚沟镇四垄村随时面临破圩的风险,他立刻发动本村群众前往四垄村清障,并主动请求参加巡堤查险工作。

抗洪救灾感动人的故事(二)

为了谁?我是谁?依靠谁?

严峻的汛情考验我们的应对能力,决战“洪魔”更映照出新时期干群关系——

从江淮大地到洞庭湖畔,从鏖战鄱阳到保卫巢湖,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肩并肩、手牵手、心连心,安危与共,风雨同舟,筑起一道道钢铁长堤,交出一张张鱼水情深的答卷……

为了谁:危难关头的初心检验

长江告急!淮河告急!鄱阳告急!巢湖告急……

庚子之夏,极端天气频发,南方多省进入主汛期,累计降水量之大、梅雨期之长、覆盖范围之广,历史罕见。

皖赣湘鄂四省,强降雨造成400多个县(市、区)超过3800万人不同程度受灾,累计转移安置280多万人……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安徽宿松,八百里皖江之首,同马大堤蜿蜒于长江北岸。

“上下船都要登记,下船人数要和上船一致,一个也别漏!”大堤上,嗓子嘶哑的洲头乡党委书记唐志华一遍遍大喊。

面对长江高水位态势,江湖环绕的洲头乡防汛压力叠加,乡里连夜排查转移受灾群众。

“如果有一个群众不安全,我是真的无法向组织、向村里的百姓交代啊!”面对镜头,唐志华语气坚定,“有人问我,几天不睡觉,怎么还有这个精力?我说要挺下去,必须挺下去!”

在他身后,洪水肆虐,广原成泽。堤外,万家灯火,平安祥和。

最危险的地方,就是党员干部检验初心的考场。

安徽东至县,23名干部和抢险人员留在幸福圩,帮助转移出来的村民看护房屋、养殖家禽。“村民们撤出来后,不用担心家里养的鸡鸭了。”大堤上,副县长郭宏盛说。

郭宏盛手指处,滔滔洪水已把幸福圩围在中间,将这里变成了长江中的孤岛。

安徽阜南县王家坝保庄圩,县里派来的干部和圩里的党员成立临时党支部,帮助抢险救灾。

支部设在哪里?是几位党员首先讨论的事情。

出水口是圩内最低洼的地方,距圩坝最近,可以第一时间发现险情。“哪里最前沿,就设在哪!”临时党支部副书记王振喜说,“大家一致决定将支部设在这里,当好群众的哨兵。”

危难关头,以命相搏,这样的镜头在多地上演。

“出事了!渗漏洞大了!快!”7月21日,在安徽庐江县白山镇金大圩段,党员徐经宝听到喊声,拔腿奔向渗漏点。

渗漏点水流奔涌,运土堵漏尚需时间。徐经宝不及多想,纵身跳进水中,用胸膛贴住渗漏口,减缓流速,争取时间,水流冲击力几次险些将其带走。同伴们紧急调来沙包,合力堵住渗漏。

同样在庐江,县消防救援大队政治教导员陈陆在洪水中逆行营救被困村民时,被湍急的洪流卷走,英勇牺牲。

江西南昌市湾里管理局梅岭镇,消防员张五洲、徐济鑫深夜转移暴雨中被困的群众,遭遇突发山洪,不幸殉职。

湖南永顺县永茂镇,镇长向大湖在村干部帮助下,用绳子系住自己,冲入山洪,冒死救出被困在工地上、不会游泳的工人……

“最艰险的地方,总有热血的我们!”面对群众安危,广大党员干部义无反顾,舍生忘死,不负使命。

我是谁:生死与共的铜墙铁壁

江西九江江新洲,长江江心,洪水环伺。

这里是数万人的家园。连日来,江新洲水位持续超警,最高时高过坝面,随时有漫堤风险。

距洪浪最近的除了环岛堤坝,就是171个防汛哨所。15个村1500多位党员干部和村民“钉”在这里,风雨同眠,昼夜值守。

“党员干部在场,百姓就会安心。”在第171号哨所,柳洲村党支部书记洪棉雪颈部被晒出一道黑白分明的“V”形。

面对大汛,党员干部和群众风雨同舟,安危与共。

“千里淮河第一闸”王家坝闸泄洪后,安徽阜南县蒙洼蓄洪区成为泽国,77个庄台被洪水环绕。大批县直机关党员干部乘船进驻庄台帮助救灾,稳定民心,与上万名村民同吃同住,朝夕与共。

东田坡庄台上,县人社局干部王伟进村后,被安排在村民王安才家,跟他住一个屋。“这些干部是来帮我们的,大伙抢着让他们住到自己家。”王安才说,“我吃啥,他就吃啥。”

距离近了,心也更近了。王伟拿起扫把,村民们就跟着拿起工具搞卫生。政府配送的生活物资要分发,村民自愿帮着挨家送。“刚来时压力很大,现在发现,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王伟说。

“我们是群众的小学生,这么近距离、这么长时间和群众生活在一起,大家学到了很多。”阜南县委书记崔黎说。

“不牺牲这些地,就可能有人要丢命。”为保淮河上下游,蒙洼蓄洪区田地被水淹没,村民们都能识大体。

闻听此言,一位驻村干部当场感动落泪:“群众有这样的奉献精神,我们有什么理由不把工作做好!”

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能创造出无穷智慧。

长江大堤湖北黄冈段武穴市武黄湖泵站处,堤脚堆满建材。“车子、备料都在堤下,如果发生险情,道路被堵怎么办?调运根本来不及!”看到防汛干部,村民们七嘴八舌围上来出主意。

在村民们建议下,武穴市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决定,每公里江堤备足10车黄土和各类工程车辆,随时待命。

用集装箱改装的防汛哨棚不通风,也不符合防疫要求,村民赵辉提出用脚手架、雨布搭起十几米长的帐篷,敞亮透气,吃饭还能保持距离,被推广到沿江各堤段。

就这样,干群联手想出了一个又一个长江防汛新点子。

艰难困苦虽多,团结一心无惧。

安徽安庆市,一批脱贫户由被帮扶者变成帮扶者,协助防汛干部巡堤值守、照顾安置点群众。

江西九江和湖北黄梅,成百上千的务工青年放弃打工,返乡战洪。

天灾面前,干部和群众没有旁观者,他们更加紧密团结在一起战天斗地。

依靠谁:源源不竭的战洪伟力

7月27日,淮河流域的安徽阜阳市姜唐湖蓄洪区颍上县戴家湖一涵闸闸门破损出险,解放军官兵、民兵、消防救援人员紧急增援。附近百姓纷纷走出家门,送饭给抢险人员。

“他们是来保护我们的,不能让他们饿着。”69岁的庙台村村民马文起和孙子把三轮车推上泥泞的大堤,给装运沙袋的消防员们送来热腾腾的午饭。傍晚,他又烧了开水,送到大堤上。

在侯郢村,村民朱国荣等人炒菜、蒸馒头、煮面条,送到抢险的战士们手中。“村里自发送饭的人很多。”朱国荣说。

历时77小时,戴家湖堵水围堰完成合龙,抢险成功。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历史往往是最好的教科书。

长江北岸,安徽省安庆市海口镇培文村,七旬村民王启干和儿子、儿媳驾驶着摆渡船,往返于西江两岸。

早年,培文村被长江及支流环绕,王启干做了近40年的摆渡人,后来路通了,摆渡需求越来越少,三年前停摆。

半个月前的一个深夜,王启干接到村干部电话:村里的路被水淹了,村中还有2000多名村民,急需摆渡船。撂下电话,他连夜检查调试船只,看着跟了自己多年的“老伙计”,心中不免有些激动。

十几天来,王启干接送转移1500多人,运送大量粮食、水、柴油等防汛急需物资,还常在夜里接送渡江抢险的解放军。“他们是来帮我们的,打赢这场硬仗,是我们共同的事。”

一切为民者,则民向往之。

安徽安庆市,志愿者包了6000多个饺子,送到在大堤上抗洪抢险的解放军指战员手中;

安徽铜陵市,群众自发为正在加固堤坝的武警官兵送去煮好的鸡蛋;

湖南津市市,“90后”年轻人肖峰联络当地饭店,把美味的牛肉粉送上大堤,办起抗洪一线的“深夜食堂”……

时代在变,依靠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故事没有改变。

同人民风雨同舟、血脉相通、生死与共,是我们党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

这个论断,真实地映照着今天的战洪画卷。

抗洪救灾感动人的故事(三)

暴雨中的“吹哨人”

“这是今天早上7点的水位情况,请查收……”

暴雨泥泞中,桐城市吕亭镇金塘洼水库边,一个小个子身影艰难地撑着伞,对着水库水位标尺仔细看了一遍又一遍,然后向村干部报告了最新水情。

他叫饶爱兵,是石桥村村民,今年44岁,身患残疾,曾是一名建档立卡贫困户。20_年通过五保补助收入、农业支持性补贴、土地流转收入、生态护林员工资等国家扶持政策,实现脱贫。

连日来,雨情水情形势严峻,金塘洼水库水位不断上涨,防汛部门决定有计划地组织放水,以腾出库容。

“因此,对水库水位的观测很重要。”村干部江勇说。

随着防汛工作量不断加大,从转移、护堤到抢险,村里人手捉襟见肘。住处距离水库较近的饶爱兵主动向村委会请缨,成为水库义务巡查员。

“饶爱兵每天定时查看、上报水位情况,有时一天从早到晚要跑五六趟,从不间断。”吕亭镇镇长殷锐说。

事实上,饶爱兵义务帮村里做事已是家常便饭,每到秋天焚烧秸秆时,他都在田间来回巡查,看到有火情就及时报告。

“党和政府帮助我脱了贫,今天轮到回报的时候了,我是自愿的。”饶爱兵说,“这都是我能做的事,我要一直盯到雨不下为止!”

昔日被帮扶者走上一线保卫家园

持续强降雨让长江北岸支流水体菜子湖水位不断上涨,严重威胁周边乡镇安全,安庆市宜秀区沿湖干部群众纷纷行动起来,奔向抗洪抢险一线。

“小五子,你没防过汛,跟着大伯、大叔们多学着点,不懂要多问。”人群中,罗岭镇脱贫户杨积富对儿子杨小五大喊。随后,两个人分别奔向自己的防汛“岗位”:杨积富上山参与运送物资到圩堤,用于挡浪防护;杨小五到东方红圩大堤查漏排险,加固圩堤。

“党和政府帮我脱了贫,现在生活一天比一天好,我应该为村里做点事,这里才能安心。”杨积富用手戳戳自己的胸口说。

在桐城市孔城镇红庙村,圩堤出现险情,急需棉被堵住涵漏,戴泽敏等16名脱贫户捐出自家旧棉被。

在望江县赛口镇金堤村,脱贫户石时结将自家房屋腾出几间,让堤坝巡查人员歇脚住宿。

在潜山市水吼镇风光村,脱贫户宋曰胜成了道路养护工,每天冒雨对村内道路进行不间断巡查,及时清理路面垮塌泥土与落石,保障交通安全。

即使在安置点,也有脱贫户挺身而出的身影。在桐城市双港镇南河村安置点枫树小学,被安置在这里的脱贫户姚如意,看到村干部忙得分身乏术,便拿起扫帚、拖把,主动承担起安置点的卫生清洁工作。

在怀宁县江镇镇模范小学安置点,案板上的鱼肉、蔬菜码得整整齐齐,一些转移过来的村民帮着洗菜、配菜,忙碌中不时传来笑声。而掌勺的大厨陈文兵是模范村的脱贫户,也是这所小学的代课老师。

从7月6日安置点设立第一天,陈文兵每天早上把家里安排好,就上街买菜,到安置点做早饭、中饭、晚饭,深夜才回家。“这点事,同党和政府帮我们脱贫相比,真的是微不足道。”她说。

抗洪救灾感动人的故事(四)

7月28日一大早,郑基纯撑着小船出发了。他的目的地,是镇上的生活物资领取点。自村里82个受灾群众来到安置点后,作为安徽省巢湖市散兵镇高林小学校长,郑基纯这个老党员主动请缨,负责起大家的生活起居。“汛情紧急,我没能像其他党员一样在一线抗洪,但希望尽我所能,帮助受灾群众在临时安置点吃喝不愁。”郑基纯说。

入汛以来,合肥持续出现强降雨天气,巢湖流域各主干河流全线超警,同时面临长江、巢湖防洪和城市防涝三线作战的巨大压力。面对严峻汛情,全市各级党组织和众多党员勇担当、打头阵,奔忙在防汛的关键岗位,筑起一道道防汛抗洪的堤坝,守护着家园,守护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保平安,支部到一线

21个临时党支部,24小时值守,守住主要河流和巢湖堤坝及重点地段

巢湖水位已连续多日超过了百年一遇标准。

内有3条入湖河流,外有10.8公里巢湖大堤,合肥市包河区义城街道处在防汛一线。为及时、有效开展防洪抢险工作,接到汛情预警后的第一时间,义城街道党工委就成立了临时党支部,将机关、居村、城管17个党支部搬上大堤。

各临时党支部分段负责,支部书记带头,党员纷纷参与。周边老百姓见了,也主动加入其中。不一会儿,就聚集了300多个志愿者,其中包括200多名党员。

“水位正不断上升!”巡堤时,杨国庆观察到环湖大道李荣段水位见涨,前方一段近10米长的堤坝地势较低,随时都有漫堤危险。作为防汛应急一组组长,杨国庆当机立断,赶紧组织加固堤坝。铲泥沙、扎袋子,传沙包、垒堤坝,杨国庆带着10多个党员一起,奋战近2个小时,将大坝加高了1.2米。

防汛堤坝上,除了党员志愿者,还有渔民“土专家”。今年68岁的束从明是土生土长的巢湖渔民,也是一名老党员。他带头成立“老渔民守坝队”,队员们不仅在汛期巡坝查险,平日里还负责清理湖河沿线杂草垃圾。如今,在束从明的带领下,这支“老渔民守坝队”兵分两路,每小时巡堤一次,24小时值守。

“洪水面前,一个基层党组织,就是一座战斗堡垒。”合肥市包河区委书记葛锐介绍,把临时党组织建在防汛救灾一线,能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转化为防汛救灾的强大合力。如今,包河区在主要河流和巢湖堤坝及重点地段设置了32个防汛应急值班点、21个临时党支部,实行24小时亮灯值守。

巡堤坝,党员冲在前

闻令而动、闻“汛”出击,目前已有5万多名党员干部投身防汛应急抢险

早上6点,天刚亮,李业炳骑上电动摩托车就往大坝赶。到了南淝河边,他穿上雨衣,套上胶鞋,拿着铁锹,开始巡堤。这位72岁的老党员来自合肥市肥东县长临河镇施口社区,自6月下旬开始,便自发投入到防汛工作中。“我年纪虽大,但经验多!大汛在前,我还能发挥一点余热,光荣极了。”李业炳笑着介绍,他所在的社区,还有8个人参与进来,每人负责巡查1.5公里左右的堤坝。“一开始是6小时巡查一次,后来变成3小时,现在呢,每隔一个小时就要巡一次堤。”

雨还在下,南淝河水位几乎每天都在涨,李业炳巡堤,不敢有丝毫懈怠。中午时分,领了盒饭,坐在小马扎上,李业炳一边吃,一边仍不忘盯紧水面。“一旦发现水位超过安全界限或出现渗漏,一定要第一时间冲上去,这是我作为一名老党员的责任!别说我才72岁,就算82岁、92岁,也照样坚守在抗洪一线。”李业炳说。

“这次抗洪抢险,对党员们来说是一次大考。他们闻令而动、闻‘汛’出击,不计得失,忘我奋战,充分体现了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肥东县县长姚飞说。

据了解,目前合肥已有5万多名党员干部投身防汛应急抢险,成立党员突击队380多个,党员抢险队260多个,党员志愿服务队650多个。

抗洪救灾感动人的故事(五)

防内涝,排查无死角

挨家挨户敲门,苦口婆心劝离,连续工作几十个小时,移动泵车助排近42万立方米水

不久前,合肥市暴雨倾盆。“不好,北一环和肥西路交口处出现积水!”合肥市城乡防洪指挥部里,挂了电话,陈世勇第一时间调出防洪指挥调度系统,核对信息、判断水位、调度排水车辆。紧接着,他一头扎进雨中,拔腿就往现场赶。

今年45岁的陈世勇,是合肥市城乡建设局排水管理所片区队长,已经入党25年。汛情期间,他负责对辖区内排水设施进行巡查养护和防汛应急处置。路口积水,已经超过了警戒水位。调来的大型移动泵车,在争分夺秒抽水强排。井口、排口,安排人员火速检查。

沿街商户即将被淹,来不及多想,陈世勇挨家挨户敲门,苦口婆心劝离。板桥河水位过高,倒灌导致路面积水许久不下,他带头下水排查,下井封堵排口。“市内排水设施是我们的重点关注对象,一旦发生故障,很可能造成城市内涝。”陈世勇介绍,“过去,我们是保交通,如今,我们得保安全。”

陈世勇带领队员连续工作了几十个小时,其间出动移动泵车助排30余次,助排了近42万立方米水。雨还在下,但积水已经逐渐退去。

为防城市内涝,汛情期间,合肥城乡防洪指挥部严格落实汛期24小时值班制度和领导带班制度。一方面,加强下穿桥和易涝点定岗值守人员到岗到位督察,确保人员在岗在位,第一时间开展应急处置;另一方面,确保“积水尽可能少、积水时间尽可能短”。


关于抗洪救灾感动人的故事相关文章:

中国近代革命烈士故事5篇

最新感人的母爱故事

关于抗洪救灾感动人的事迹5篇

抗洪抢险个人事迹短文5篇

防汛救灾感人故事精选5篇

防汛救灾第一线的感人故事精选5篇

新时代的消防员演讲稿感人范文5篇

最新防汛救灾的感人故事【5篇】

红色影片雷锋观后感小学生范文7篇

关于抗洪救灾感动人的故事5篇

在每一次抗洪救灾的过程中,我们都会看到大大小小的感人故事,令人感触良多,大家感受如何?还记得哪些抗洪救灾的故事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关于抗洪救灾感动人的事迹5篇,以供大家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文章

    热门标签

    175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