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脱贫攻坚一线故事精选5篇

燕玲 1149分享

脱贫攻坚是一项艰巨性、长期性以及复杂性的工作,要想打赢脱贫攻坚这场大仗硬仗,必须要下一番精准精细的功夫。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决战脱贫攻坚一线故事,以供大家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00.jpg

决战脱贫攻坚一线故事(一)

村民拉毛加的牧家乐正在做升级改造,铺石阶、种草皮、立栅栏……说起今日的生活,拉毛加满心欢喜:“过去放牧住帐篷的时候,哪想过会住上这么美丽的小院子!”

以前,尕秀村只有60多户人家,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后来建起了定居点。但一开始生活环境并不如人意。

“那时候,牛粪羊粪、垃圾随处可见,私搭乱建不少,一下雨更是泥泞不堪。”拉毛加回忆。拉毛加说的“那时候”,其实并不遥远,就在几年前。但只用几年时间,尕秀村就来了个大变样!

2015年,甘南提出了“全域无垃圾”的目标,尕秀村开始向垃圾“宣战”。

“一开始,干部到村里捡垃圾,村民觉得我们闲得没事干。放羊放牛路过,还会停下来看。”尕海镇党委书记苏努东珠笑着说,“渐渐地,从群众看着干部干,到群众和干部一起干,我就知道这场‘仗’我们要赢了。”

“以前这里挨着国道,又是牧场,垃圾多,看着很不舒服,现在看看,这草原多美啊!”44岁的卓玛加是曾经的贫困户,2018年扶贫搬迁来到尕秀村,住进了政府给建的小院子,一家6口养着40头牛,靠卖酥油、酸奶和务工,一年收入约5万元,早已脱贫。“现在生活跟这草原一样美。”卓玛加望着远处的草原说。

而今,尕秀村成了样板村,“全域无垃圾”也成了甘南的一张“金名片”。2015年以来,甘南筹措资金2.9亿元用于城乡环卫设备购置、保洁经费及设施设备日常维护等,组织发动各族干部群众参与环境综合整治870万人次,清理各类垃圾85万吨。

“改变的不仅是环境,更是观念,保护生态环境的理念在老百姓心里扎了根。”甘南藏族自治州州委书记俞成辉说,“生态美了,我们还要让腰包鼓起来,这就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实践。”

“环境整治是‘尕秀1.0’,我们还有升级版的‘尕秀2.0’。”苏努东珠说。

2019年,尕秀村成为国家4A级景区,游客数量大幅增长,给接待能力带来了挑战。尕秀村引进了旅游餐饮管理企业,建起了中央厨房,对牧家乐民宿服务统一标准、统一管理;不仅保证了服务品质,也大大降低了运营成本。如今,尕秀有美景有美食,全村393户1910人,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万元。

甘南不只有尕秀,一项乡村旅游“一十百千万”工程,催生了旅游专业村167个,扶持发展农家乐、牧家乐、藏家乐1449家,为3.8万农牧民群众就地就近实现旅游增收搭建了平台,农牧民在享受秀美生态的同时,努力追求着自己的美好生活。

“金名片”从何而来

到甘南去,最令人惊叹的便是“全域无垃圾”。即便在路边角落,也看不见一个饮料瓶、一只塑料袋……全州4.5万平方公里,“全域无垃圾”成了一张“金名片”。

怎么做到的?尕秀村的做法很典型,干部带头干,群众跟着干,干群一起加油干,这便是实干精神的生动诠释。

靠实干实现了良性循环。生态美了,环境好了,群众的腰包鼓了,也就更有动力去保护生态环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甘南走上了绿色发展之路。

决战脱贫攻坚一线故事(二)

郭斌说,2006年3月,是他人生重要的分水岭。

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的郭斌,是万安县高陂镇高陂村的农民。原本妻儿在侧,父母健康,自己能干,家庭和睦,小日子过得不错。

然而,这一切在2006年3月发生了变化。

那一天,在北京务工的郭斌,不慎从脚手架高处摔下来,造成脊椎断裂。辗转各大医院医治,花了许多钱,虽保住性命,但从此半身不遂。

债台高筑,家境骤寒。父母年事高,以后的生活,该怎么办?郭斌一家,一筹莫展。

此后,郭斌的心情始终暗淡。他不愿说话,不愿见人,不愿出门,甚至连门外的青山绿水,也不愿意看一眼。春天来,屋檐下,燕子叽叽喳喳叫。以前他觉得喜气,现在只觉得喧闹。

因为这次变故,郭斌一家成了高陂镇的贫困户。

想脱贫,就要找到因地制宜的脱贫之路。而在万安,确实有一个“传家宝”,历史悠久,口碑甚好,好好发展,说不定就是带动脱贫的好路子。这是啥?万安农民画。

万安农民画,早在唐宋时期就开始兴起,延续一千多年。其画色彩艳丽,构图奇美。而万安县田北村,风光秀丽,景色宜人,若借势打造成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艺术村,实现绘画和旅游的充分结合,说不定就能闯出一条路来。

说干就干。短短两年时间,田北村这个深山里的村子,通过精心设计,认真打造,容貌焕然一新,整个村庄如画一般。越来越多的农民画画家来到这里,寻找艺术滋养。江西乃至全国的游客络绎不绝地往来于田北村。他们都想成为看画的人,更想成为画中的人。

艺术村的建设,美了乡村,也富了百姓。

郭斌所在的高陂村,临近田北村。当地人知道他家的困难情况,也同情他的处境。于是镇政府把田北村景区门口的一家店面盘下来,主动找到郭斌,邀请他做这家杂货土产店的老板。

郭斌十分惊讶,也心生犹疑,是不是真的能做好这件事,心里没有底。但工作人员的鼓励和帮助,让他感动不已。郭斌心想,还是要勇敢地去试一试,万一成了呢。就这样,郭斌坐着轮椅出了家门。

一进田北村,郭斌惊叹不已。从小熟悉的田北村,如今像画一般:砂石路变成了水泥路;旧房变成了展览馆、画家工作室、民宿。村庄的墙上,到处是鸟飞鱼跃、稻浪翻滚,到处是浓墨重彩、姹紫嫣红。村民们脸上满是幸福与喜悦,就跟从墙上的画里走下来一样。

郭斌被眼前的“画面”感染,内心倍感振奋。虽然因脊椎断裂手指不灵敏,可是双手还能动,脑子还能转。他来到田北村景区门口的店门,往空空的柜台上摆上了土蜂蜜、豆腐乳、辣酱、养生酒……

每天清晨8点,郭斌雷打不动地从家中摇着轮椅出发,怀着满腔热情经营着这家小店。随着田北村的名气越来越大,游人越来越多,小店的生意也愈发红火。这让郭斌一天天充实起来。最关键的,是他感到了一种新的希望。一年下来,他的小店获利一万多元。那一刻,村民们看到了久违的一幕——舒朗的笑容,挂在了郭斌的脸上。

好消息还不止这个:在当地政府的帮扶下,他的妻子冯凤香也在景区当了一名保洁员,每月有固定收入一千八百元。在帮扶干部的帮助下,他们家还发展了柑橘种植、鸡鸭养殖等产业……

经过几年奋斗,郭斌家脱贫了。一位摄影师给他拍了一张照片。郭斌的脸上,曾经的阴郁一扫而光,笑起来就像田北村墙上画里的人一样。

决战脱贫攻坚一线故事(三)

张公斌、张治敏兄弟俩的故事,在万安县窑头镇广为流传。兄弟二人是万安县窑头镇横塘村村民。哥哥张公斌,今年五十四;弟弟张治敏,比哥哥小十岁。

多年前,张公斌因股骨头坏死,双腿瘫痪,失去劳动能力,生活顿时陷入困境。母亲年迈多病,父亲去世多年,如何安置自己的兄长,成了摆在张治敏面前的难题。

有人劝他说,稍稍接济一下哥哥的生活,尽了做弟弟的义务就行。毕竟你的日子也不宽裕,照顾哥哥,日子会更难。

可张治敏心里清楚,大哥有难,弟弟不能不管。他告诉哥哥,自己有一碗吃的,就会给哥哥半碗。自己能穿暖和,就不会让哥哥冻着。

张治敏挑起了扶养哥哥的重担。他到处打工挣钱,维持家庭开销。然而打工收入有限。虽然张治敏付出很多努力,但家里状况依然不好。

他们成了横塘村有名的贫困户。

辗转到了2014年。万安县大规模地实施产业扶贫举措,推出按种养殖规模给予相应资金奖励、技术扶持等一揽子政策。张治敏感到时机来了,毅然回到家乡,与哥哥一起,在自家门前创业。哥哥腿有残疾,但兄弟俩有两双比谁都不差的手。如今政策好,为什么不抓住时机,拼上一回?

经过一番商议,兄弟俩决定一起发展脐橙产业——气候条件、土壤环境适宜,市场销路不错,也是当地特色产业。

在村民的帮助下,兄弟俩开垦了三亩荒山种脐橙。弟弟挖树窝,哥哥给他送茶水;弟弟往树窝里填肥填土,哥哥就拄着拐扶住树苗。回家路上,弟弟背起哥哥,一路说着对未来的憧憬……

种脐橙需要资金,钱是大问题。专门负责对接他们的帮扶干部,得知他们的困难,立刻为他们争取到由县财政贴息的五万元小额信贷。

种脐橙也需要技术。帮扶干部专门联系县、乡农技专家上门指导。村里还有科技带头人,碰到什么问题随时可以去请教。

从三亩脐橙到后来的二十亩,再到养殖肉牛和鸡鸭……兄弟俩迸发出了巨大的创业热情。他们每年的收入接近十万元。他们用挣下的钱,盖起了一栋崭新的房子。

我将镜头对准张公斌、张治敏的时候,兄弟俩正在分别给脐橙树剪枝,神情十分专注。果园不远处,是他们的新家。那栋三层楼的新房,就是他们勤劳致富的有力证明。

“笑一笑!”我说。

兄弟俩转过头,面对镜头笑得十分灿烂。身后一个个黄澄澄的脐橙,映衬着他们的笑容。那笑容幸福而温暖。

决战脱贫攻坚一线故事(四)

张继福的家原来在深山里的涧田乡麻源村,后来搬到五丰镇东源村。

山区贫困,耕地资源少,全家勉强能吃饱。母亲残疾,父亲体弱,孩子尚小,家有外债,一家人过得很辛苦。

可张继福生性乐观,整天笑呵呵。他相信,只要自己足够勤劳,生活总有改观的一天。

农忙时,起早摸黑侍弄庄稼;农闲时,出门闯荡找活干。张继福起初没有手艺,只能在工地上做些苦力活,但他舍得花力气,很多工地都抢着要他。后来,他学了泥瓦匠技术,多了一门手艺,但日子依旧不宽裕。

2013年,张继福一家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帮扶干部的帮助下,他开始了鸡鸭牛的养殖。一步步积少成多,加上省吃俭用,2016年,张继福全家实现了脱贫。

可张继福并不满足。他觉得,只是脱贫还远远不够,还要追求更好的生活。

他和妻子傅小兰商量,决定兵分两路,一起拼搏。

2018年,在驻村干部的帮扶下,他不仅养了牛、鸭,还利用产业贷款资金开发了村里的十亩水塘用于养鱼。

傅小兰去县电子商务创业孵化园学习电商技术,回家创办了电商扶贫工作站,开始在网上销售当地的脐橙、土鸡蛋、自制辣椒酱等特产。

全新的领域给他们带来了全新的挑战——怎样才能增强动物的抵抗力和营养?不同的鱼,需要喂什么样的饵料?这些都需要张继福不断学习。怎样才能让更多人知道自己卖的东西好?怎样留住老客户,开发新客户?对客户的投诉,怎么处理?对傅小兰,这些也是很大的考验。

问题,收获,憧憬……每到晚上,忙碌一天的夫妻俩一起讨论着各种新鲜事儿,常常兴奋得久久不能入睡。

2019年底,张继福对全家一年的收入进行了盘点:做泥瓦匠收入三万元,鸡鸭牛养殖进账两万元,电商及去村办扶贫车间做事收入两万元,一家净收入七万多元。

养鱼开始于2018年,2019年底,养鱼还没有进入收获期。可以想象,到了今年年底,加上养鱼的利润,收入或许更可观。

我将相机镜头对准张继福,发现张继福完全不需要提示“笑一笑”,因为他始终是笑眯眯的。他的眼里,闪着自信的、从容的光。

这样的笑容,如今在万安随处可见。生活的美好,已甜蜜地写在他们的脸上……

决战脱贫攻坚一线故事(五)

地上摆着脸盆,床上铺着塑料布,一遇下雨天,15平方米的小屋子里,一家人都无处下脚。望着屋顶滴答落下的水珠,唐永美的心里也滴答滴答地像是流着泪。

唐永美在家中排行老三,村里人都叫她“唐三妹”,2004年嫁到了重庆荣昌区远觉镇蔡家坪村。刚结婚那会儿,三妹跟丈夫刘国建还有公婆便挤在这间漏雨屋里,哪想到这一住就是11年。

不过,这都是以前的事了!

波 澜

“那会儿住房条件虽然不好,可种玉米、养鸡鸭,温饱倒还过得去。”谁知生活平地起波澜:原本指望攒点钱盖新房,可2013年公婆生病住了院,家里等米下锅,医院等钱看病,孩子等钱上学。这钱出得快、入得慢,三妹两口子发了愁。

那段日子过得不容易,眼瞅着房前屋后的邻里乡亲外出打工赚了钱,夫妻俩琢磨着:“要不咱也试试看?”可丈夫刘国建没读过几年书,外出打工没优势;三妹是高中肄业,文化程度还算高一些。于是,两口子分了工:三妹外出打工,丈夫在家务农兼照顾老小。

外出闯荡不是一帆风顺,三妹身材瘦小,力气活儿没法干,想找份有技术含量的工作,却因为学历不高,碰了一鼻子灰。好不容易找了个厂子,在车间生产清洁用品,但发了工资一算,刚刚够公婆每个月的医药费。

留在家里的刘国建,也遇到了坎儿。家里养的5头牛,耷拉着脑袋,无精打采。刘国建没经验,以为是牛饿了,只会往牛槽里多放饲料。谁知短短几天,5头牛都倒下了。第一次养牛,刘国建就赔了个底儿朝天。

这一年,唐永美家被识别为贫困户。夫妻俩通电话,隔着听筒都能听到对方的哭腔:“这么努力,不仅没致富,咋越来越穷了?”“这都是吃了没文化的亏,咱俩都得从头学。”

出 路

“沙沙沙”,院坝里传来刘国建割草的声音。“叔,你看草割成这样得行噻?”刘国建吸取第一次养牛的教训,骑着摩托跑到隔壁镇,拉来了养牛师傅。

“牛不能吃湿草”“要把草剁碎了再喂”“趁着现在‘空窗期’,可以买头水牛再转手”……尽管会写的字不多,刘国建还是记了整整一本笔记。

夏天闷热难挨,冬天湿冷刺骨,刘国建闲了就往牛圈里钻,把剁得细碎的草和着玉米粉,慢慢倒入牛槽里;遇到生小牛犊时,他就在牛圈里一直待着,往往一待就是一夜。跟着师傅学习的头一年,靠着养牛,刘国建就挣了5万块。

三妹也没闲着,在外打工的经历,让三妹知道,选准学习内容,才能跟上社会进步的节奏。可到底该学点儿啥?

“学计算机,咋样?”三妹兴致勃勃地把这个想法和周围人沟通。本来期待着能有些鼓励,可很多人都表示不理解:家里已经那么穷了,哪还有闲钱闲心学这新鲜玩意儿,在农村计算机能派上啥用场?更何况,三妹家连电脑也没有。但丈夫刘国建相信三妹,更相信她的眼光。他不管旁人的想法,全力支持。

说学就学!三妹利用工作间隙,报了计算机培训班。一遍遍地翻看工具书、一次次地请教,花了3个月,三妹考取了计算机等级证书。然而,还没等喜悦的热乎劲儿过去,三妹又拿起了书本,这一次,她的目标是获得本科文凭。

夫妻俩帮着学、赛着学。农闲时,丈夫教三妹放牛养鱼;台灯下,三妹教丈夫读书认字,家里比学赶帮的氛围越来越浓。

慢慢地,好事一个接着一个来了!在政策帮扶下,三妹家孩子上学的问题不用愁了;家里的土地也流转到村集体,获得了稳定的收益;掌握了计算机的有关技术,三妹在镇上顺利找到了一份企业车间统计员的工作,薪水也高了不少。后来,三妹又成为另一家企业的车间主任,工作之一就是用计算机对车间生产情况做报表。2015年,三妹一家稳定脱贫。

比 学

“你瞧,这是我家的会客厅。”新房子有两层,刚进门,便闻到一楼厨房里传来的饭菜香。跟着三妹来到二楼,右手边3个卧室,客厅窗明几净,阳光透过树梢,静静地洒在地板上。沙发上,一本《经济法学》倒扣着。眼前,是正在书桌前写作业的女儿,三妹笑得眉眼弯弯:“现在住得宽敞多了,楼上楼下加起来有200多平方米呢!”

自己家致了富,可看到有些乡亲们生活还很困难,三妹心里不落忍,和家里人商量后,放弃了镇上企业的工作,回村当起了负责扶贫工作的综治专干。每次去走访村里的贫困户,三妹总拿自家做例子:“咱们都能靠自己,过上好日子。”

这段时间,三妹往李香友家跑得勤。李香友是三妹的一对一帮扶对象,最近正为一件事愁眉苦脸。“家里4头牛,想卖,又不晓得市场行情,价格、渠道啥都不知道,有啥法子吗?”老李问。

三妹一听便乐了,拿起手机给丈夫打了过去。手机递给李香友,刘国建和李香友在电话里交流了很长时间。末了,李香友还被刘国建拉入了养牛经验交流微信群。“这下养牛卖牛可就不用愁了。”如今,不管是养牛还是销售,刘国建都是一把好手。

身份变了,三妹现在要学的政策文件更多了。

这家需要产业发展资金的政策,那家需要就业扶贫的补助,邻居婆婆的医疗补助还得盯紧……这一家一户的情况,是三妹骑着电动车跑来的;各家需要的政策帮扶,是三妹每天夜里在堂屋的灯下学来的。

看着三妹忙着学习,国建的劲头也更足了。“得多看书,媳妇现在天天努着劲儿学,我可不能落在后头。”刘国建一边说,一边搬出板凳,站在上面,把女儿的奖状钉在了墙上,“我们一家人都比着学,谁都不掉队。”

    热门标签

    175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