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脱贫攻坚一线故事有哪些

燕玲2 1149分享

高质量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关键要抓住重点难点,然后一起携手走进美好的明天。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决战脱贫攻坚一线故事,以供大家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决战脱贫攻坚一线故事有哪些

决战脱贫攻坚一线故事(一)

十八洞村的故事,离不开大山。

山,是湘西大地的脊梁,也是人们奔向小康的屏障。

武陵山脉腹地,一个苗族村寨因山中溶洞众多而得名,又因摆脱贫困、走上小康生活而广为人知。它是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重要论述首倡地——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十八洞村。

困于大山,走出大山,又回归大山……这是十八洞村人与大山的纠缠,是一个村寨与千年贫困的抗争,也是一段为着小康梦想接续奋斗的历史。

山里的抗争

82岁的村民施成富,熟悉十八洞村每一个山洞。

五六十年前,他就是从一个个黢黑幽深的洞里,刨出一担又一担岩灰,一半撒在田里,一半卖到集市,才换回一家人的口粮。

施成富和妻子育有三子一女。家中4亩田,年产大米仅千余斤,压根儿不够吃。

这曾是十八洞村人共同面临的困境——“地无三尺平,多是斗笠丘”。人均耕地只有0.83亩,又因地处深山峡谷,日照短暂,多是靠天吃饭的“雷公田”,亩产很低。

“三沟两岔穷疙瘩,每天红薯苞谷粑,要想吃顿大米饭,除非生病有娃娃。”这是施成富自打记事起就会唱的苗歌。

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要活命,就得找生计。

于是,他扛起锄头,背上扁担、箩筐、筛子和干粮,蹬着草鞋,一头钻进山洞挖岩灰。洞里伸手不见五指,地势险峻,有时还会遇上湍急的暗河,他就用嘴叼着火把,手脚并用地探路。

“越往下,岩灰就越好。”施成富说,优质的岩灰是天然肥料,却往往埋在洞的深处,挖出后,要用筛子仔细筛一遍,质地细密的才卖得出去。

好几次,挖着挖着,头顶突然掉碎石,他和同伴撒开腿就往外跑。安全起见,挖岩灰总要十几个青壮年同行,“洞要是垮下来,就给埋了。要是一个人去,埋了也没人知道。”施成富回忆。

挑着岩灰,沿着崎岖的山路走上3个小时,才能到邻乡集市。100斤岩灰能换10来斤米,却只够施成富一家人吃一天。那时,炒菜会拿根竹签包着布头,伸到油壶里蘸一蘸,再往锅边擦一擦,因为吃不到足够的油盐,壮年劳动力要吃饱,一顿恨不得吃上一斤米。

连续几十年的艰难光景里,施成富常常凌晨4点就出门,天黑了,才挑回一担稻谷、岩灰,背回一捆干柴、木料,第二天挑到集市上,换回一些吃食。

武陵山区是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据湘西州志记载,1984年,湘西全州农业总人口中,尚有84%的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下,花垣县被列为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

苗家有句古话,叫“锄头落地养一家”。走不出大山的“施成富”们,凭一身力气,用一把锄头,开辟了一条活路。

山外的漂泊

上世纪90年代,17岁的村民杨正邦揣着苞谷粑,挤上了北去的列车。

市场经济的海洋里,人们追风逐浪。十八洞村的年轻人也翻山越岭,去寻找更多机会。

有一年春节,老乡带回一台二手黑白电视机和一件旧棉衣,点燃了杨正邦心里的念头——要去山外的世界闯荡。

那年3月,绿皮火车摇摇晃晃,把杨正邦带到大雪纷飞的沈阳。

老乡帮他在建筑工地找到工作,开砂浆搅拌机,操控升降梯。工地开伙时,他会多抓两个馒头带回蜗居的地下室,藏到枕头边,半夜饿了再吃。

山里人干活儿不怕苦,杨正邦很快得到工友们的认可。大伙儿看他年纪小,给他出主意:去找找电气队队长,跟他学电工,有了手艺就有饭碗。

杨正邦敲开了队长家门。“进了门,一脱鞋,袜子前露脚趾、后露脚跟,脸一下就红了。”多年后,他依然记得当时的窘态。队长看他诚心,收他当了学徒。

边做边学,8年后,杨正邦有了新打算:既然会看图纸了,能不能包点活儿自己干?

就这样,他回到湘西吉首当起了工头。可南方的建筑设计却与东北不同,“看到图纸就懵了。跌跌撞撞干了两年,干不成了。”杨正邦回忆。

进入新世纪,花垣县铅锌矿、锰矿开发如火如荼。杨正邦和村里许多青壮年劳力上了矿山。钱挣得不少,但风险也不小。成家后,他就不想再干“有今天没明天”的活儿了。

在湘西十八洞村,杨正邦(右)在给顾客上菜(6月30日摄)。 新华社记者 陈思汗 摄

2010年,他去了浙江,找到一份网络信号维护的工作,要背着五六十斤的工具爬45米高的信号塔。最多的一天,他爬了10多次。工作数年间,杨正邦的手机信号从2G变成了3G、4G,月工资从800元涨到1800元。

走南闯北这些年,他觉得自己像一只飞出大山的鸟,哪里不受穷,就往哪里飞。四处漂泊,没有方向。

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洞村首次提出“精准扶贫”重要论述。

看到这则新闻时,“精准扶贫”四个字像一道闪亮的光芒,照在杨正邦心上。

大山的憧憬

2013年,17岁的村民施林娇正在县城读高中。

她揣着借来的学费,搭车到了长沙参加声乐集训,想通过艺考上大学。当时,施林娇的父亲罹患重病,家境拮据。可家里人却不惜一切代价供她念书。

“爸妈都告诉我,有文化才能走得远。”施林娇的心底,藏着“读书改变命运”的渴望,承载着父辈告别深山的梦想。

“山里的孩子,心里都憋着一股劲儿,想考得远一点。”中学时的施林娇,每天清晨5点就起床,跑步、背书、做题,考入了县城最好的高中,后来又实现了“远一点”的心愿,考上浙江音乐学院。

也是那几年间,脱贫攻坚的号角吹响,全国各地奔小康的步伐越走越快。

这一次,十八洞村走在了前列。宽阔的水泥路连通了山里和山外,水电网都通了,破旧房屋修葺一新,游客络绎不绝。

象牙塔里的施林娇,不时听到村里的好消息——

施成富爷爷家开起了农家乐,生意火得不得了,买了小轿车,说自己过上了“想都不敢想的好日子”;

杨正邦叔叔从浙江回来了,先是当了义务讲解员和保洁员,又开饭店、建民宿,带头致富;

村里新发展了1000多亩猕猴桃,建了山泉水厂,村集体有钱了,每家每户还能分红;

2016年,十八洞村整村脱贫。全村人均年收入从2013年的1668元增长到2019年的14668元。

外出打工的年轻人接连回乡,这让2019年毕业的施林娇动了心。毕业后,她先在城里工作,半年后,辞职回到山里。

突如其来的疫情,偶然开启了施林娇与两名同村返乡大学生的创业历程——“宅”在村里的日子,3位“90后”组建团队,拍视频、开直播,讲述十八洞村的故事,展示苗乡风俗。

镜头里的施林娇穿着苗服,在火塘边切腊肉,在小溪旁洗野菜,在青山脚下唱苗歌,半年收获了10万粉丝。她最近开始尝试“直播带货”,销售山里的腊肉、糍粑、蜂蜜。

关于未来,这个24岁的姑娘有更多畅想。她想把网络直播的事业做大些,有了规模,就能让山货有更好的销路。

面对创业可能遇上的瓶颈,她并不心慌。她知道,网络直播也许不能做一辈子。最近,她买了许多书,打算备考教师资格证,“如果能成为老师,帮更多山里孩子改变命运,不是也很好吗?”

考出大山的施林娇,坚定地回到山里。她知道,自己面前有许多个机会,未来有无数种可能。时代给予她安全感,也给予她更多探索的勇气。

衣食足,产业兴,乡村美。一代代十八洞村人接续奋斗的成果,让年轻的“施林娇”们,与巍巍大山有了更深的牵念——他们不惧远行,也不惧归来。

决战脱贫攻坚一线故事(二)

在2020年7月13日召开的云南省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丽江专场新闻发布会上,一位傈僳族妇女讲述了她一家人在党的关怀帮助下战胜贫困的感人故事,她回忆了曾经的艰苦日子,讲述了现在家里的变化。以下是她的自述。

我叫杨红梅,来自丽江市永胜县鲁地拉镇大长坪村。我家四口人,生病的丈夫、孩子和82岁高龄的婆婆。自幼生活在贫困的山区,交通闭塞,饮水也困难,主要靠传统的种植、养殖和打工勉强维持生活,以前住的是漏风漏雨的房子,艰辛的生活日复一日。

党委政府开展脱贫攻坚后,对我家实行了“大手牵小手”的点对点帮扶,让我在大长坪村种植大户杨贵全家的花椒地里边学技术边挣钱。学到技术后,在乡党委政府的帮扶下,我种植了40多亩的青花椒。两三年后,我家开始有了稳定的收入,全家人都很高兴。

没想到天有不测风云!2018年1月,我丈夫突然昏迷晕倒,被确诊为蛛网膜下腔出血。救治期间,病危通知书下了十多次,治疗费用花了将近20万元,自付费用和其他开支用了8万多元,加上后期的康复治疗费用,把家里的积蓄全部用完后还借了不少外债,生活再次陷入窘境。驻村工作队员得知我家的情况后,当年就将我家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我丈夫之后几次住院的费用都享受了医保。同时,我家还享受了花椒种植提质增效、庭院经济、退耕还林等扶贫政策,还给我安排了公益性岗位工作。

2019年,我家享受了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搬迁到永胜县城梨园安置点,住上了漂亮、干净、舒适的新房子,女儿高中毕业后去了广州打工。我和丈夫以前打工时学过空调安装与维修。搬到县城后,我了解到县城做空调安装和维修的师傅很少,于是我聘请了当地的技术工人开始做相关业务,正在筹备开一个空调安装维修与销售的店。2019年我家人均收入超过2万元,我家脱贫了!

目前,我们请了老家的农户帮忙管护花椒。今年花椒挂果很好,我感觉日子越来越有奔头了。我还充分发挥自己会傈僳族民族语言和有在外打工经历的优势,积极参与社区工作,担任社区主任助理、计划生育宣传员、妇联主席、工会主席等职务,并承担了梨园社区劳务输出负责人的工作,今年共送出外出务工人员5批150余人。

我家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果没有党委政府的关心帮助,没有精准扶贫政策,我家还会在贫困中苦苦煎熬,我的家庭,可能已在丈夫那场疾病中彻底垮掉。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我将用自己的双手奋斗出更美好的明天。同时,我也会尽自己所能,带动更多贫困户一起致富奔小康。

决战脱贫攻坚一线故事(三)

今年5月20日起,新疆喀什地区伽师县1.53万贫困人口喝上放心水。至此,新疆所有贫困人口彻底告别苦咸水,全面实现饮水安全。

伽师县江巴孜乡的村民伊米提·艾山,见证了当地饮水改善的全貌。从不卫生、容易致病的涝坝水,到打井两三年后就变咸的地下水,再到如今干净清甜的盖孜河水,伊米提的生活变得更甜了。

走进新疆喀什地区伽师县江巴孜乡依排克其村伊米提·艾山家时,老伴儿孜比尔尼沙·马木提早已将整洁的小院打扫干净,院子里葡萄架、果树、菜地都绿油油一片葱茏。打电话说家里来了客人,在外忙活的伊米提便赶了回来。

“你们先坐,我换件衣服。”伊米提换好白衬衫,拧开院子里的水龙头,掬起一捧水抹了把脸,打上肥皂洗干净手后,又掬一捧水直接喝下肚:“这个水,甜,可以直接喝!”

今年5月20日起,包括伊米提在内的伽师县1.53万名贫困群众一起喝上了放心水,包括伽师总场在内的47万余名各族群众的安全饮水问题得以解决。至此,新疆所有贫困人口彻底告别苦咸水,全面实现饮水安全。

涝坝水——

费劲挑回家,喝了肚子疼

伊米提今年已有80岁,从他有记忆起,“涝坝”就是生活中最常见的东西:星罗棋布的蓄水坑,在汛期将河渠水、冰雪融水、雨水引入其中,便成了人和牲畜的水源。“比家里的院子还大,3米多深,远的在2公里外,近的也将近1公里,要用水桶挑水回家。”

挑水,是伊米提最难忘的记忆,大概从16岁起,他就负责全家人和牲畜的用水。“早上挑两趟,晚上挑两趟,两个大木桶装满水可不轻,压得肩膀疼,不得不小跑,一桶水挑到家,就还剩半桶。刚开始的时候,肩膀经常磨破。”说话间,老人不自觉地伸手摸了摸肩膀,“后来磨出老茧了,就不疼了。”

因为涝坝水几乎就是一潭死水,人畜共饮,里面什么漂浮物都有,所以费劲挑回来的水,并不能立刻饮用,得先过滤沉淀。这样的水,颜色千变万化,有时是红褐色,有时是绿色。在炎热少雨的夏天,涝坝就变成了“锅底子”,坑里的水就变成绿沫子。

这样的水是什么味道呢?伊米提皱着眉头说:“苦!苦得就像嚼了青树叶子。喝了这样的水,肚子疼,疼着疼着就习惯了。”1974年,伊米提还因为喝了太多涝坝水,生病住院70多天。

常年饮用不卫生的涝坝水,一些以水为介质的传染病和地方病高发。伽师县城乡饮水安全管理总站站长韩慧杰说,曾经连续几年,自治区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员就常住伽师县开展工作。

有数据显示,改水工程实施前,新疆绝大多数农村人口需要人工解决饮水水源问题,且有部分人生活在水质很差的高氟病区。

地下水——

喝了两三年,水又变咸了

这样的涝坝水,伊米提喝了整整57年。1997年,来自疏勒县洋大曼乡7眼机井中的水通过自来水管流入了伊米提家。

当年打这7眼井的时候,韩慧杰全程参与。“为啥在疏勒县呢?因为在江巴孜乡附近完全没有‘好水’,打了无数个勘探孔,都没有检测出一处达到饮用水标准。”在喀什地委的协调下,伽师县将7口井的位置选在了隔壁的疏勒县。

2005年前后,伽师县打出了30眼机井,全县人民彻底告别了涝坝水。不过,这个过程并不容易:伽师地处克孜河下游,上游所有物质都在此沉淀,全县地下水硫酸盐普遍超标,部分区域氟化物、砷也超标。

当时,新疆地矿局第二地质大队组成打井队负责在伽师县找水打井,韩慧杰则负责水质检验。“先是地面物探,然后打井,边打边测水质,如果打到200多米,水质还是没有一点好转的迹象,就只能放弃。全县所有饮用水机井都打到了200米以下,最深一眼达320米。”

韩慧杰还记得在玉代克力克乡找水打井的情景。“这个乡地质结构复杂,优质水层都在200米以下,有些甚至超过260米,必须使用千米钻来完成。黏土层遇水膨胀,稍有不慎卡住钻机机头,一口井就报废了。”奋战20多天后,打井队终于打出了乡里第一口深水井。

来自地下的自来水喝了没两三年,伊米提发现水又变咸了。“喝了嗓子发干。”

咋回事儿?“地震了呗!”韩慧杰解释道,伽师县处在南天山柯坪地震断裂带上,大震小震不断,震一次,地下水位就变化一次,水质就恶化一次,打一眼机井,两三年左右时间,水就不行了。

虽然水依然是咸的,伊米提却已经很满意了:“也就是老伴儿洗完衣服手粗糙一些,洗完脸皮肤发涩,喝完了嗓子不舒服一点,已经很好了。”

盖孜河水——

饮水安全工程,引来甘甜雪水

群众已经满足,但伽师县的改水之路,却未就此止步,其中一个重要的办法就是采用反渗透技术进行纳米级过滤。“这相当于生产纯净水,成本相当高。”韩慧杰说。

2014年,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国家将伽师县群众饮水安全问题列为国家重点民生工程。技术人员找水的脚步踏遍伽师县,拿出多个方案辩论、演示、建模,考虑了一切可能的因素,最后决定跨城引水。从由慕士塔格峰冰川雪水融汇而成的盖孜河取水,经过809万立方米的沉砂池沉淀后,进入总水厂处理,跨越3个县,通过1827公里的干支管线,流入伽师县的千家万户。

2019年5月,由取水、输水、供配水三部分组成的伽师县城乡饮水安全工程正式开工,总投资17.49亿元,包括日处理规模达到8.5万立方米的总水厂、新建改扩建17座分水厂,是国内至今单体投资最大的饮水安全工程。

5月20日,清冽甘甜的盖孜河水喷涌而出,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饮用水标准。

“做梦也没有想到这辈子还能喝到这样清甜的水。”伊米提笑着说。

“这是脱贫攻坚工程,也是民生工程,为了让他们在脱贫路上没有后顾之忧。”韩慧杰说,改水工程结束后,全县关停了灌溉、饮用水机井140眼,以节约地下水、涵养水源。

“十三五”规划实施以来,新疆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400余项,所有贫困人口饮水问题得到解决,南疆67个地处沙漠腹地、偏远高寒山区的不通水村全部通水,结束了“夏季吃河水,冬季吃雪水”的历史。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0%以上,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与2005年相比,水介质传染病发病率下降了80%。

如今,伊米提老人家厨房、卫生间和院子里各有一个水龙头,拧开就能喝到甘甜的水。“这是慕士塔格峰的雪水!水甜,生活更甜!”伊米提从菜园里摘了西红柿,在水龙头下冲了冲,吃到嘴里,甜滋滋的。

决战脱贫攻坚一线故事(四)

近日,记者来到华农植物科学技术学院,见证了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与华中农业大学的“云签约”。这场线上签约的“搭线人”,就是中国食用菌协会副会长、华中农业大学应用真菌研究所所长边银丙。

“从扎根基层发现问题、寻找原因,到解决问题,最后一一教给农民,这条路我已经走了近30年。”30年来,边银丙带领团队跑遍全国20余省50多个贫困县,为当地食用菌产业把脉问诊,让扶贫产业惠民利民,小小蘑菇撑起成千上万农民脱贫致富的广阔天地。

为菌菇问诊开方

什邡市湔氐镇是四川典型的以食用菌产业实现脱贫致富的地方。2009年,乡亲们10亿袋毛木耳出现罕见“瘟疫”,边银丙闻讯赶到现场,凭借多年的经验,他意识到毛木耳菌丝“生病”了,但他没有急于下结论,而是把约5公斤样品带回实验室,开展病原菌分析和系统感染实验。

研究结果出来后,边银丙带领团队再次来到什邡基地,与当地专家、农户一起制订综合防治试验方案。不到一年时间,被农民称作“瘟疫”“癌症”的油疤病被彻底治愈。“多亏了边教授。”湔氐镇毛木耳种植大户张文平至今还心有余悸。

边银丙开展病虫害调查研究的足迹遍及全国食用菌主产区,其主编的《食用菌病害鉴别与防控》等食用菌科普书籍,成为菌农人的实用宝典。“病虫害是菇农生产中最头疼的大事,为农民写书,能给菇农一点帮助,太值得了。”边银丙说。

“边老师,您来看看吧,我们的香菇菌棒都变成‘铁棒’了。”2017年,辽宁一个香菇基地有8000万棒香菇菌棒不出菇,急坏了当地农民。

边银丙赶到现场后,认为是香菇品种南菇北引、水土不服,在菌丝未充分成熟时,当地菇农催“苗”心切,导致“胎死腹中”。与其他专家连夜讨论后,边银丙打出“停止催菇、继续养菌”的组合拳。约10天后,喜讯传来:“边老师,我们香菇菌棒出菇了。”一场香菇菌棒危机解除,挽回直接经济损失约5亿元。

新冠疫情疫情期间,边银丙没有停止帮菇农“把脉问诊”。“特殊时期,如果菌种销售不了就立即就地出菇”“接种季节推迟,千万要谨防夏季高温烧菌”……这是边银丙为菇农开出的药方。

秸秆种菇 变废为宝

2016年3月,在湖北省随州市三里岗镇香菇大市场旁的一个栽培实验棚里,边银丙和他的学生们喜笑颜开,他们以稻草、玉米秆、柠条替代木屑栽培香菇的试验取得了新突破。

“一个菌棒能替代的木屑从比例上看不是太多,但将来推广到规模化生产中会是一个巨大的数目。多少农作物秸秆能够变废为宝。”边银丙拍拍驻扎三里岗镇试验基地研究生杨士峰的肩膀,感慨地说。

近年来,边银丙带领团队将创新开发的果木、中药渣、秸秆等替代木屑栽培香菇关键技术,在鄂、豫、川、陕等省交界的国家级贫困区域秦巴山区进行试验、示范和推广,助力秦巴山区两万余农户脱贫。

通过废弃秸秆发展香菇种植,既降低种植成本又使秸秆得到合理利用,推动地方绿色农业发展,环保又增收。

“没想到在稻草、秸秆覆盖的荒地下面,藏着这么多宝贝。”在武汉市蔡甸区侏儒山街胜洪村种植基地,贫困户们在冬闲田大棚里利用废弃秸秆种植出了成片的大球盖菇。

“大球盖菇是我们团队研发的新品种,不仅风味堪比松茸,而且可以转化利用农作物秸秆,还能充分利用湖北冬闲田,从而形成稻菌周年栽培的模式,前景十分广阔。”边银丙介绍,胜洪村大球盖菇基地已用工超过300人次,其中100多人次是贫困户。

边银丙始终奔波在脱贫第一线。在他的指导下,2019年十堰市郧阳区建成了3000万棒生产基地,使1000多人脱贫,并以郧阳区为中心,香菇栽培技术辐射十堰郧西县、竹山县、竹溪县等地,新增产值4000万元。其中,农民从农林作物秸秆废料中增收约7000万元。

面对“三农”新形式,边银丙正致力于推广“集中制棒,分散出菇”“倡导资源循环利用,开发秸秆种菇”“像生产饲料一样,开发食用菌栽培原料标准化生产”等菌类种植理念。

科学养菇 丰产富民

“一年种菇建新房,二年种菇娶新娘,三年种菇存银行,四年种菇奔小康。”这句话在“中国香菇之乡”随州广为流传。从“提篮叫卖”到“公司+合作社+农户”,华农应用真菌研究所三代人40余年扎根三里岗镇,蹚出了一条随州产业扶贫的特色之路。

早在1978年,作为华农第一代食用菌掌门人,杨新美就带着菌种来到随州三里岗。从日本引进200多种菌类,经过长期的驯化、筛选、培育,终于形成两个适合中国的品种。同时,他和团队研发了催菇的关键技术——喷水、惊蕈,成倍甚至十几倍地提高了菌类产量。

如今,边银丙早已接过杨新美等教授的衣钵,扎根田间地头,指导农民种菇、养菌、研菇。

科普讲座、技术推广、电话指导……边银丙把技术说给农民听、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不仅要让农民富起来,更要引导农民树立科技致富的思想。

据了解,边银丙已累计在全国贫困县培训技术人员和菇农5500余人次,发放技术资料约10000余份。2月份至今,边银丙虽人在武汉,但他已经为全国各地开展抗击疫情技术讲座10余次,听众超12万人次。

在边银丙看来,大学是引领,大学出思想。要协调好大学与大学、大学与基层的关系,推动创新知识、技术引领、产业带动的全链条联动。

“经过几代人的辛勤耕耘,中国食用菌种植种类、栽培技术和产业规模遥遥领先。”边银丙自豪地说,全世界第一个香菇基因组测序就是华中农业大学应用真菌研究所完成的。

菌种退化问题、重金属富集问题、产品保鲜问题、生理活性物质累积问题……几十年来,边银丙始终在不断地求索。30年前,他在读博期间敏锐认识到,植物分子标记技术将在菌种中得到应用;20年前,他认为液体菌种是今后的重要发展趋势。如今,边银丙将思考如何把5G技术应用到蘑菇产业之中,探索生物技术、工程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高度融合。

边银丙时刻不忘扶贫初心:“把所学用于农民脱贫致富,感恩人民、回报社会,才是知识分子真正的意义。”

决战脱贫攻坚一线故事(五)

“来!来!来!往里坐,尝尝我们这儿的特色菜。”

山间七月,静谧清幽,气温微凉,位于湖北省宜昌市兴山县黄粮镇百城村的丁家湾农家乐,生意火热。

小院里,老板娘李代凤热情地招呼客人,不时提高嗓门儿朝厨房喊道:“菜再快点!”“给客人切个西瓜!”

灶台前,一个皮肤黝黑的农家汉子,埋着头快速地翻炒,听了李代凤的招呼,却忙得顾不上搭话,他不是旁人,正是老板赵运呈。

一个负责前台,一个打理后厨,赵运呈和李代凤夫妻俩,把一家农家乐经营得红红火火。

结 缘

4年前,赵运呈还是个单身汉,在外打打零工,一年到头,也没存下几个钱。

亲戚给他说媒,可姑娘一到他家,立马就拒绝了。

“我家条件差,咋会有姑娘看上我?”虽然有泥瓦工的手艺,但赵运呈却没有心思修缮自家的老房子,“家里只有我和父母,费那劲干吗?”这一拖,就到了39岁。

2017年,在广州打工的赵运呈与来自荆州的李代凤结识并相恋。李代凤觉得他本分实在,“刚开始,父母和朋友都很反对我跟他在一起,可是我就喜欢他的勤快劲儿,心里踏实。”不久,李代凤就跟着赵运呈回了百城村。

看着破败的老屋,想到准备娶媳妇,赵运呈下定决心,要盖个新房子。想法有了,可钱从哪里来?

赵运呈先是找亲戚借,好不容易凑来了十几万块,回家和李代凤一盘算,还是不够。“这些钱也就刚够材料费运费,人工成本也得要不少钱。”

赵运呈的邻里乡亲知道他要结婚盖房子,都来免费帮忙。原来,过去村里人有困难,赵运呈都会主动帮忙,现在乡亲们投桃报李,帮着赵运呈把房子顺利盖了起来。

2018年1月,赵运呈和李代凤领了结婚证,在家里简单办了酒席。新的生活,就此开始。

开 店

新房建起,挺好;可欠债不少,挺愁。眼看着家里没有稳定的进项,李代凤心里琢磨着新打算。

“我们还是出去打工吧,每个月还都有固定收入。”“可是我父母年纪大了,身体又不好,咱回来,就是为了照顾他们。”赵运呈和李代凤刚结婚,也不愿意两地分居,事情一下子就走进了死胡同。

思路活跃的李代凤想了很久,终于发现了一个商机:村后有段老城墙,平时城里人经常过来玩,一些做生意的也常来村里,能不能试一试做个农家乐?而且,赵运呈在外面闯荡多年,也在酒店当过学徒,这都是优势。

媳妇这个主意,让赵运呈眼前一亮。办手续,添厨具,又找人制作了一块“丁家湾农家乐”的牌子,生意就这样开张了。

不久,几个来村里游玩的年轻人没地方吃饭,看到院外的牌子就走了进来。见有客人来,赵运呈赶紧去地里摘菜,把家里能拿出的菜都做了,上了满满一大桌。

客人一尝,都啧啧称赞,直夸老赵手艺好。饭后结账时,从没做过生意的赵运呈随口说了个数,“就按人头算吧,一个人40块就行。”看着满满一大桌子菜,客人们觉得不可思议:“这么多菜,哪止这些钱!”“这些食材都是我自家的,花不了多少。”赵运呈也没加价。就这样,赵运呈有了第一单生意。

前来游玩的当地人,听说这里有家农家乐,纷纷过来捧场。不久,赵运呈的农家乐在附近就小有名气了。

势头向好!赵运呈决定放开了干,他和李代凤到县城添了更多的桌椅厨具,不仅扩大了院子,建起了凉亭,种上了花草,还把厨房好好修整了一番,大冰箱、消毒柜、油烟机全都配齐了。

李代凤眼光更远,“我们家里还有四个空房间,可以装修成客房。”

“来我们这边的都是县城和周边的客人,怎么会有人住?”赵运呈虽然心里不同意,但还是按照媳妇的想法做了。果然,客房装修好后,真有不少客人住了进来。

畅 想

赵运呈家的农家乐生意越来越好,现在甚至还有客人专门从武汉前来。为啥?

“你在哪里,我一直在百城丁家湾等你。”“避暑的约起!”隔三差五,李代凤就会上传一段有关农家乐的抖音,并配上不同的音乐,很多客人都是看了李代凤的抖音慕名而来。现在视频已有20多万人次观看,李代凤的抖音粉丝也有将近2000人。

李代凤爱笑、爱表达,更爱交朋友。每有来客,她都会把客人的微信加上。受李代凤的影响,性格内向的赵运呈也变得开朗起来。2019年,通过金融扶贫贴息政策,赵运呈贷了15万元对农家乐进行扩建,自己养家禽、种蔬菜,还建了一个280平方米的鱼塘。

谈起将来,赵运呈有很多设想:“郑万高铁全线开通后,会有更多的朋友来这里旅游,我合计着,再在院子外面搭个灶台,到时候,客人可以自己采摘自己做饭,真正体验农家生活。”

正说着,又一拨客人吃完饭准备离去,李代凤赶紧追上前,“来,我们加个微信,下次来之前打声招呼,我们提前置办好最新鲜的菜!”

决战脱贫攻坚一线故事有哪些

高质量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关键要抓住重点难点,然后一起携手走进美好的明天。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决战脱贫攻坚一线故事,以供大家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决战脱贫攻坚一线故事(一)十八洞村的故事,离不开大山。山,是湘西大地的脊梁,也是人们奔向小康的屏障。武陵山脉腹地,一个苗族村寨因山中溶洞众多而得名,又因摆脱贫困、走上小康生活而广为人知。它是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重要论述首倡地——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十八洞村。困于大山,走出大山,又回归大山……这是十八洞村人与大山的纠缠,是一个村寨与千年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标签

    176028